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11日,一只清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20%的佣金,约合5.5亿元人民币)落槌,阔步甩开5个月前黄庭坚书法《砥柱铭》以4.3亿元人民币创下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创出亚洲艺术品新的世界纪录。
阿胶、瓷器、丝绸、茶叶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礼”,其中瓷器所具备的艺术性质使得它们备受各国政要喜爱,因此也成为国礼的首选。
中国官窑作为瓷器的一种,有别于为普通百姓烧制的“民窑”,是专为古代皇帝和他们的追随者而烧制,是瓷器烧造艺术的巅峰,也代表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社会时尚。自其诞生之时,就为历代追慕而成经典。
皇帝参与创作的艺术品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之巨。
天物馆馆长钱伟鹏分析了明清官窑瓷器收藏的6个显著特点:
首先,明清官窑瓷器属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收藏人群庞大,市场中流传的官窑瓷器少之又少。中国有兴趣于收藏官窑瓷器且有收藏实力者至少有30万人,现在大部分官窑瓷器都已经被博物馆收藏,市场中流通的都是早期的大藏家更迭卖出的,一旦错过机会,再难遇到。
西方如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出光美术馆基金会,瑞士玫茵堂等,往往是以基金会的形式进行收藏,一旦买入,三五十年甚至更久方才会向市场释放,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势必愈来愈少。
其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洪武二年(1369)官窑制度正式确立,到现在已经有643年。
第三,明清官窑瓷器专为帝王宫廷使用,帝王品牌远远高于贵族品牌(包括现代奢侈品)。
第四,它的设计、创制过程极富特色,是由宫廷画师做样,和景德镇的工艺大师团队结合,共同创造出的工艺美术互补的新型艺术品。再则,为皇家制器,不惜工本,乾隆、康熙甚至亲自参与创作、指点。
第五,相较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收藏交易局限于大中华区,世界属性使官窑具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官窑瓷器在全世界范围深受追捧,东西方经济只要有一方坚挺或上扬,中国官窑瓷器的价格就不会下滑,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六,西方社会“劫富济贫”的征税制度,也使得艺术品成为完美的避税产品,一部分艺术品的资产配置,可以合理地降低所得税及最高70%的遗产税。同时,西方收藏家相对而言更为成熟,其投资行为向来是以客观理性的分析为基础,他们也观察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势必会有更多更有实力的藏家加入官窑收藏行列,所以现在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投资的好时机。
中国古代官窑精品瓷器的拍卖历史显示,只要持有时间够长,其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美国文玩公司董事向阳先生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1974年涉足收藏, 15年后,他们将收藏的中国瓷器艺术品委托苏富比在香港举办了一场专场拍卖会。全场共上拍101件藏品,成交97件,总成交额则接近1亿港元。一件明代洪武釉里红大碗,估价为600-800万港元,成交价2035万港元;另一件青瓷(宋官窑)拍到2200万港元落槌,创造出当时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最高成交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收藏的其他品种,如非洲、美洲部落和大洋州等地的艺术品表现远不如其收藏的中国瓷器艺术品,例如非洲艺术品同样于行情高涨的1989年被委托拍卖,却是艰难出手,且仅获4.1%的年平均收益率。
欧洲偏爱明代官窑,港台喜欢清朝瓷器
官窑瓷器历朝历代都是帝王宫廷欣赏和把玩之物,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才陆续流落到世界各地。国外对于中国官窑瓷器的鉴赏、研究、收藏也自此开始。而国内收藏史有过长时间的断层。花鸟鱼虫、古董文玩这些“封资修”的生活方式在“文革”中被无情地“破四旧”。政治浩劫加上经济发展缓慢,相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我们在官窑收藏上整整落后了40年。1993年,国内开始出现拍卖,所谓的收藏也才得以起步,而真正意义上的官窑瓷器收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即使从90年代算起,也不到20年的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段时间,西方国家以及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飞速崛起,国外的收藏家们在这段时期买进大量的明清官窑瓷器艺术品,钱伟鹏形象地称他们买进的是“原始股”。
明、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波动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前期由于欧洲和日本收藏家偏爱高古瓷器和明代瓷器,所以明代的官窑瓷器相对于清代官窑普遍价高。而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港台地区的收藏家却将目光主要聚集在清代官窑上。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特点:一个是凡事都遵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瓷器鉴赏也是如此。一般都是从初级、简单的入手,比如清代官窑瓷器工艺性强,纹饰华丽而精细,图案浓烈寓意吉祥,易于获得人们视觉感官认同而被广为接受。而明代官窑以及高古瓷器因其丰富的内涵,需丰沛的情感和较高审美品位与其匹配,是中级、高级甚至是研究班级别课程。另一个,是当时清代官窑相对价格较低,所以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港台人士进入。当然也有个别现象,例如葛士翘、欧木百灵、胡惠春收藏了大量的五大名窑、元明官窑瓷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港台藏家的实力也逐渐加强,促使了清代瓷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领先于明代瓷器,一直影响到现在。
顶级瓷器拍卖市场都在国外
比较国内外的中国瓷器艺术品的市场异同,钱伟鹏介绍,历史上顶级的瓷器拍卖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外,国内主要以中低端为主,即使现在也基本是这样。中国瓷器艺术品在国外以及港台地区一直是作为核心业务,每年春秋两季大型拍卖必不可少,同时也是其总体拍卖品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
国内市场基本上是书画独大。嘉德瓷器部负责人刘越介绍,“全国各地的拍卖公司都以书画拍卖为主。从成交金额上看,大型综合性的拍卖公司,书画的成交额占据7成,瓷器和其他杂项共同分享了剩下的3成”,而这其中,明清官窑的数量更少。
而在收藏家群体方面,国人和港台以及海外藏家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审美品位、喜好之不同:海外藏家更为青睐宋元瓷器,而大陆与港台人更多关注明清瓷器;2.冷静与冲动之区别:海外与港台藏家趋于冷静而又具有前瞻意识,而国内新兴藏家更趋于冲动;3.鉴赏力高下之区别:国外收藏家多为客户或自身喜好而购藏,唯其懂得鉴赏才能如此,而国内藏家似乎更多注重其是否为热门品种、是否为名人旧藏等,以及较为注重投资回报率,这点可能缘于近年国内新兴类基金与机构大批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有关。
海外赝品不比国内少
国内艺术市场一直以来为国外收藏家所诟病,其中主要一点,是国内藏家大部分功利心过重,对文物历史方面的鉴研和美学方面的赏析非常欠缺与漠视,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以景德镇为首的瓷器造假行业大批崛起,20世纪90年代末新仿品乃至乱仿品被海量投入收藏市场,部分高仿品甚至投放至海外拍卖市场。
海外赝品量有多大?向阳介绍,这个比例与国内相似,约为80%-90%,“不过除近年国人以‘埋地雷’形式输出外,多为晚清民国老仿以及中国当年出口创汇之‘建国瓷’,其中一些已经粗具可藏性。这也是国外与国内赝品比例的不同之处。”
钱伟鹏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国家文物局外派到英国,负责文物回流工作,他介绍:“现在海外的赝品量几乎要和国内相等了,唯一的好处是真品中精品比较多,这对眼力的要求就更高了。”
至于国内的瓷器交易市场,就真赝比例而言风险更大,不断被大众媒体曝光的拙劣的“仿品”对有一定常识的收藏者不会构成障碍,最怕的是景德镇出产的高仿赝品,以十几万、几十万的工本烧造,再投放到市场,与真品同放在精美的展台上,杀伤力极强。
藏家、机构、基金,收藏到投资的循环
在收藏圈里,有这样几个主要角色:收藏家、收藏机构或者艺术基金、经纪人顾问、古董店或画廊、拍卖行、高仿者和博物馆。
国际拍卖公司,除了苏富比、佳士得外,还有纳高、邦汉斯、菲利普斯等,还有更多不太知名的拍卖行;而国内,拍卖公司总数达300多家,其中以拍瓷器为主且占据主流市场的公司不甚了了。
国际上,经营亚洲与中国古董的公司、画廊(Gallery)为数众多。时间较早的有美国通运公司、英国的Spink and Sons、Eskenazi、S.machant、日本的山中商会、茧山龙泉堂等等。在国内专注于做古董瓷器的服务型公司或古董店数量并不多,做得出色的有上海天物馆、北京正观堂等,屈指可数。
除了这两类之外,从事收藏的还有私人藏家、私人博物馆及社团,其中最为有名的有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出光美术馆,瑞士玫茵堂,香港鸿禧美术馆、天民楼、暂得楼、静观堂等收藏家(机构),他们的藏品质量很高,大都是稀有、完整,可以表现时代特点的作品,收藏数量可与 世界级博物馆媲美。
老藏家藏品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掀起瓷器收藏市场的一个小高潮。2011年瓷器拍卖市场最受瞩目的是“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的两场专拍,老藏家的品位、系统的收藏得到了新藏家的追捧。
欧洲、美国及日本的许多机构与老藏家一直秉持艺术收藏精神,更多表现为深藏不露。国内新兴收藏家杂糅着中国国情,大都放弃了老派的收藏情怀,“藏”与“放”都显得更加自如。
钱伟鹏感叹:“常说收藏文物,然细细考究,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几十年,相较于古陶瓷艺术品千百年的历史只不过是一个小片段,实是物在收藏人。”
跨界,是时尚界的名词。就收藏界而言,收藏家和生意人之间角色在不断变化,很难界定。有钱了,心爱的东西肯定要“捂着”,缺钱了,就只好拿出来救急。交谈中几位采访嘉宾都表示国内还没有世界级别的瓷器收藏家,但他们也含蓄地表示中国“藏龙卧虎”,藏富,也是个好习惯。
官窑投资迎来好时代?
去年秋天,包括瓷器在内的所有艺术品市场似乎都存在“滞涨”情况,但是中国嘉德瓷器部负责人刘越称,他本人和大部分藏家还是有这样的共识:无论外围环境如何变化,只要瓷器品质和价格相对合理,就永远不乏追逐的藏家。
正观艺术投资管理公司顾问兼董事梁晓新2011年在保利拍卖举办了名为《延薰秀色》的康熙瓷器与宫廷用品专场,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向他讨要当时的拍卖图录,精品艺术的发酵时间往往更久。在梁晓新看来,金融动荡虽然会对艺术市场产生影响,但是不会太持久,因为艺术市场牵扯的资金并不是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多。最高峰时期,全球加起来的规模也不足1000个亿,真正的核心交易量比这个要少很多。市场上的波动,主要还是受到信心的挤压。
2012年,出于对世界经济低迷的考虑,海外拍卖市场理性地将估价回调到2008年—2009年的相对低位。不过,这可能反倒会吸引更多的人,成交情况可能反而会更好。但是对于专业买家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好方向,依靠其专业性、独到的眼光去判断。
过去10年年回报率12.5%
在人们的印象中,鉴赏书画要了解文学、绘画、历史等一系列人文学科的知识,入门很难。但是刘越在长期观察中发现,书画讲究著录来源,追溯起来比较容易,欣赏起来具象的画面也更容易和人有情感上的沟通。瓷器则不同,瓷器的信息不是表面化的,器形、釉彩在大众眼中和商场中的器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寻找传承又不易,加之瓷器的做古做假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能跨入门槛的人就很少。反过来这种难度也抑制了门槛低、投机重、泡沫大的情况发生。
拍卖公司公开征集时,经常有这样的体会,精品越来越难找,而买到精品的藏家又大多不愿意短期内再拿出来卖,以致市场上能够流通的精品买少见少。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振兴带动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复苏,中国艺术品的大行情也从未跌过。因此,假如把官窑瓷器作为投资品,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品的投资在过去20年的回报相当不错。2010年梅摩中国瓷器杂项指数发布,以国际市场为样本,在过去10年中的年回报率在12.5%,而美股只有-0.7%。
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被无数人引用过,但是在官窑收藏市场,这句话显得更具针对性。欧债危机、世界金融动荡之时,海外老一代的藏家资金受到限制,很多人不得以拿出了前辈的藏品投放到市场,所以这两年在佳士得、苏富比的大收藏家专场,能看到已经几十年未曾在市场上露过面的珍品。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股市。天物馆馆长钱伟鹏和他服务的基金,认准当大家处于矜持的状态时更要果断。两年时间,他们在全世界用空间换时间,精挑细选了近800件官窑瓷器,很多是世界级的孤品,总价9个亿,占国际正规瓷器市场流通量的20%。
当然这样大的资金量已经属于收藏投资“大鳄”,对一般收藏者而言需要多少资金量?向阳认为,“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收藏品种是决定性的因素。倘若只是收藏晚清官窑,就目前行情, 50万美元便可以起步,此数目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只够购置一套公寓单元”。
梁晓新近些年为一些藏家做过收藏规划,收藏重在自成一个系列,有比对研究才有价值。他为自己的客户提供的投资下线是500万,“这也只是晚清官窑的价格”。
艺术品位决定价值
“捡漏”是上一个30年中国收藏市场上的关键词,人们渴望着某一个不起眼的地摊货带给自己一大笔财富。然而今日,农妇尚且知道“卖猫”不卖碗的道理。中国,已经“无漏可捡”。
在这个信息时代,每年春秋,中国收藏家都会有专人组织到日本的“淘宝”之旅,几天内走遍大小拍卖会;而在英国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拍卖会,因为一件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会有几十位华人蜂拥而至。中国人的热情把世界的“漏”都堵住了。今后所谓的地域差和时间差,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然而在行内人眼中,真正决定收藏品价值的永远是艺术品的格调,独具慧眼,提前发现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真正的“捡漏”。
只有先知先觉者才有生存的机会,捡漏实则是对艺术品位、研究深度的残酷考验。假如只是人云亦云,拿耳朵买东西,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被忽悠。钱伟鹏感叹,“现在的市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耳贵眼贱。用耳朵听,而非用眼睛看”。
明朝16帝,清朝12帝,600年间不曾间断的官窑烧造,每个时代每个品种都有典型器和精良品,价格自然不在一条线上。市场会阶段性地倾向于某一个门类,过几年天平又会倾向另一端。欧美收藏家百余年的研究历史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国际化的品格往往是找到价值的关键。
梁晓新独爱雍正单色釉瓷器,雍正帝个人极高的艺术品位和细腻心思映射到那些纤秀的杯碗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
钱伟鹏也一直喜爱收藏明代早期洪武、永乐、宣德到成化年间的瓷器,此时欧洲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迁都北京、漕运开通、郑和出海、永乐大典,永乐大帝的气魄在瓷器上完整地表现出来,宣德开设画院影响到瓷器上优美的画风”。
2011年,钱伟鹏在海外买到一件宣德黄彩瑞果纹盘。全世界已知的只有两件,而他买的这件是唯一一件可以流通的。
“黄窑”说瓷
——民国制作的仿古瓷已成文物
“黄窑”不是一种瓷器,而是一个人,一位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他叫黄云鹏,因为能制作一手足以让专家走眼的元青花和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而被海内外收藏界誉为“黄窑”、“黄大师”,其公司的仿古瓷工艺甚至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黄窑”今年70高龄,从事仿古瓷制作研究已经30年,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无论是青花、五彩、粉彩、斗彩都有所涉及,如今更多的是为徒弟们做监制,指导、点拨,让一件仿古瓷器更接近历史的风貌。
高仿古瓷也是艺术品,价格会上涨
黄云鹏说,仿古瓷的制作是传统产业,从明代永乐年间就开始了,制瓷的工人会挑选古人最精美的瓷器进行仿造,600年来在景德镇不曾间断。
高仿瓷器主要以内销为主。中国喜欢瓷器的人不少,喜欢官窑的更多,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买得起。黄云鹏认为,“民国制作的仿古瓷现在也归属于文物范畴。仿古瓷可以保持原品的艺术风格,艺术价值是一样的,仅仅是没有官窑的历史价值”。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的价格在几万元不等,比工艺大师现代艺术瓷器价格低。“但是过几年,仿古瓷器的价格肯定会上涨”。
景德镇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把仿古瓷器做旧,当做真品在市场上流通,这些产品就是赝品。中国经济从转为市场经济开始,景德镇做赝品的窑火就没有熄过。黄云鹏感叹“这种现象让人很心痛。高品级的赝品,经秘密的制作、秘密的销售,尤其是工艺非常好的,有九成相像,没有相当高的鉴定水平基本分辨不出来”。
再好的仿古瓷高手,也有做不出来的效果
配釉料、写书、讲课、培养徒弟,黄云鹏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2009年央视一部名为《雾里看花》的电视剧,里面一位高仿瓷器大师的角色就是以他为原型。黄云鹏的瓷器鉴定本领是从瓷泥、配方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故宫的陶瓷工艺课程也是由他教授。
他从实践中总结了很多鉴定真伪的诀窍。他认为有两种效果是新瓷器做不出来的,一是从瓷器釉面上看,现代柴窑烧的瓷器肥润感不够,温润如玉、肥如堆脂的感觉很难达到;另一个是绘画风格,古人绘画笔力随意自然、流畅豪放的感觉,现代人很难模仿,即使是仿古瓷高手也难以达到那种水平。
景德镇还有一些人在从事古代瓷器修复,“瓷器有毫,不值分毫”是句老话,品相决定价值,破损的瓷器被修复完善,在日后的交易中,也能有个好的卖相。“一般卖家会告诉你这件瓷器在哪个部位修过,拍卖公司也会出具一个品相报告。但是如果卖家不声张,买的人又分辨不出来哪里曾经修过,仅从这一点也是个绕不开的‘雷区’”。不过黄云鹏有辨别诀窍:“修复过的瓷器在颜色、釉色、重量上都是有差距的,辨别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学瓷器鉴定,需到景德镇
学习瓷器鉴定要注意什么?
黄云鹏以一个工艺大师的身份告诉了收藏者简单的两点:首先,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在制瓷工艺上留下痕迹,痕迹就是它的特征。要学古陶瓷鉴定,一定要了解古代的制瓷工艺;其次,要了解中国绘画,瓷器纹饰和国画一样,都是绘制出来的,有国画基本功和鉴赏眼光,对鉴定瓷器会大有裨益。此外,要想了解手工制瓷的工艺,不仅要知道外观特征,还要知道工艺形成,最好是到景德镇走一趟。
阿胶、瓷器、丝绸、茶叶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礼”,其中瓷器所具备的艺术性质使得它们备受各国政要喜爱,因此也成为国礼的首选。
中国官窑作为瓷器的一种,有别于为普通百姓烧制的“民窑”,是专为古代皇帝和他们的追随者而烧制,是瓷器烧造艺术的巅峰,也代表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社会时尚。自其诞生之时,就为历代追慕而成经典。
皇帝参与创作的艺术品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之巨。
天物馆馆长钱伟鹏分析了明清官窑瓷器收藏的6个显著特点:
首先,明清官窑瓷器属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收藏人群庞大,市场中流传的官窑瓷器少之又少。中国有兴趣于收藏官窑瓷器且有收藏实力者至少有30万人,现在大部分官窑瓷器都已经被博物馆收藏,市场中流通的都是早期的大藏家更迭卖出的,一旦错过机会,再难遇到。
西方如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出光美术馆基金会,瑞士玫茵堂等,往往是以基金会的形式进行收藏,一旦买入,三五十年甚至更久方才会向市场释放,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势必愈来愈少。
其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洪武二年(1369)官窑制度正式确立,到现在已经有643年。
第三,明清官窑瓷器专为帝王宫廷使用,帝王品牌远远高于贵族品牌(包括现代奢侈品)。
第四,它的设计、创制过程极富特色,是由宫廷画师做样,和景德镇的工艺大师团队结合,共同创造出的工艺美术互补的新型艺术品。再则,为皇家制器,不惜工本,乾隆、康熙甚至亲自参与创作、指点。
第五,相较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收藏交易局限于大中华区,世界属性使官窑具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官窑瓷器在全世界范围深受追捧,东西方经济只要有一方坚挺或上扬,中国官窑瓷器的价格就不会下滑,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六,西方社会“劫富济贫”的征税制度,也使得艺术品成为完美的避税产品,一部分艺术品的资产配置,可以合理地降低所得税及最高70%的遗产税。同时,西方收藏家相对而言更为成熟,其投资行为向来是以客观理性的分析为基础,他们也观察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势必会有更多更有实力的藏家加入官窑收藏行列,所以现在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投资的好时机。
中国古代官窑精品瓷器的拍卖历史显示,只要持有时间够长,其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美国文玩公司董事向阳先生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1974年涉足收藏, 15年后,他们将收藏的中国瓷器艺术品委托苏富比在香港举办了一场专场拍卖会。全场共上拍101件藏品,成交97件,总成交额则接近1亿港元。一件明代洪武釉里红大碗,估价为600-800万港元,成交价2035万港元;另一件青瓷(宋官窑)拍到2200万港元落槌,创造出当时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最高成交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收藏的其他品种,如非洲、美洲部落和大洋州等地的艺术品表现远不如其收藏的中国瓷器艺术品,例如非洲艺术品同样于行情高涨的1989年被委托拍卖,却是艰难出手,且仅获4.1%的年平均收益率。
欧洲偏爱明代官窑,港台喜欢清朝瓷器
官窑瓷器历朝历代都是帝王宫廷欣赏和把玩之物,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才陆续流落到世界各地。国外对于中国官窑瓷器的鉴赏、研究、收藏也自此开始。而国内收藏史有过长时间的断层。花鸟鱼虫、古董文玩这些“封资修”的生活方式在“文革”中被无情地“破四旧”。政治浩劫加上经济发展缓慢,相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我们在官窑收藏上整整落后了40年。1993年,国内开始出现拍卖,所谓的收藏也才得以起步,而真正意义上的官窑瓷器收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即使从90年代算起,也不到20年的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段时间,西方国家以及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飞速崛起,国外的收藏家们在这段时期买进大量的明清官窑瓷器艺术品,钱伟鹏形象地称他们买进的是“原始股”。
明、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波动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前期由于欧洲和日本收藏家偏爱高古瓷器和明代瓷器,所以明代的官窑瓷器相对于清代官窑普遍价高。而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港台地区的收藏家却将目光主要聚集在清代官窑上。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特点:一个是凡事都遵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瓷器鉴赏也是如此。一般都是从初级、简单的入手,比如清代官窑瓷器工艺性强,纹饰华丽而精细,图案浓烈寓意吉祥,易于获得人们视觉感官认同而被广为接受。而明代官窑以及高古瓷器因其丰富的内涵,需丰沛的情感和较高审美品位与其匹配,是中级、高级甚至是研究班级别课程。另一个,是当时清代官窑相对价格较低,所以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港台人士进入。当然也有个别现象,例如葛士翘、欧木百灵、胡惠春收藏了大量的五大名窑、元明官窑瓷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港台藏家的实力也逐渐加强,促使了清代瓷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领先于明代瓷器,一直影响到现在。
顶级瓷器拍卖市场都在国外
比较国内外的中国瓷器艺术品的市场异同,钱伟鹏介绍,历史上顶级的瓷器拍卖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外,国内主要以中低端为主,即使现在也基本是这样。中国瓷器艺术品在国外以及港台地区一直是作为核心业务,每年春秋两季大型拍卖必不可少,同时也是其总体拍卖品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
国内市场基本上是书画独大。嘉德瓷器部负责人刘越介绍,“全国各地的拍卖公司都以书画拍卖为主。从成交金额上看,大型综合性的拍卖公司,书画的成交额占据7成,瓷器和其他杂项共同分享了剩下的3成”,而这其中,明清官窑的数量更少。
而在收藏家群体方面,国人和港台以及海外藏家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审美品位、喜好之不同:海外藏家更为青睐宋元瓷器,而大陆与港台人更多关注明清瓷器;2.冷静与冲动之区别:海外与港台藏家趋于冷静而又具有前瞻意识,而国内新兴藏家更趋于冲动;3.鉴赏力高下之区别:国外收藏家多为客户或自身喜好而购藏,唯其懂得鉴赏才能如此,而国内藏家似乎更多注重其是否为热门品种、是否为名人旧藏等,以及较为注重投资回报率,这点可能缘于近年国内新兴类基金与机构大批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有关。
海外赝品不比国内少
国内艺术市场一直以来为国外收藏家所诟病,其中主要一点,是国内藏家大部分功利心过重,对文物历史方面的鉴研和美学方面的赏析非常欠缺与漠视,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以景德镇为首的瓷器造假行业大批崛起,20世纪90年代末新仿品乃至乱仿品被海量投入收藏市场,部分高仿品甚至投放至海外拍卖市场。
海外赝品量有多大?向阳介绍,这个比例与国内相似,约为80%-90%,“不过除近年国人以‘埋地雷’形式输出外,多为晚清民国老仿以及中国当年出口创汇之‘建国瓷’,其中一些已经粗具可藏性。这也是国外与国内赝品比例的不同之处。”
钱伟鹏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国家文物局外派到英国,负责文物回流工作,他介绍:“现在海外的赝品量几乎要和国内相等了,唯一的好处是真品中精品比较多,这对眼力的要求就更高了。”
至于国内的瓷器交易市场,就真赝比例而言风险更大,不断被大众媒体曝光的拙劣的“仿品”对有一定常识的收藏者不会构成障碍,最怕的是景德镇出产的高仿赝品,以十几万、几十万的工本烧造,再投放到市场,与真品同放在精美的展台上,杀伤力极强。
藏家、机构、基金,收藏到投资的循环
在收藏圈里,有这样几个主要角色:收藏家、收藏机构或者艺术基金、经纪人顾问、古董店或画廊、拍卖行、高仿者和博物馆。
国际拍卖公司,除了苏富比、佳士得外,还有纳高、邦汉斯、菲利普斯等,还有更多不太知名的拍卖行;而国内,拍卖公司总数达300多家,其中以拍瓷器为主且占据主流市场的公司不甚了了。
国际上,经营亚洲与中国古董的公司、画廊(Gallery)为数众多。时间较早的有美国通运公司、英国的Spink and Sons、Eskenazi、S.machant、日本的山中商会、茧山龙泉堂等等。在国内专注于做古董瓷器的服务型公司或古董店数量并不多,做得出色的有上海天物馆、北京正观堂等,屈指可数。
除了这两类之外,从事收藏的还有私人藏家、私人博物馆及社团,其中最为有名的有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出光美术馆,瑞士玫茵堂,香港鸿禧美术馆、天民楼、暂得楼、静观堂等收藏家(机构),他们的藏品质量很高,大都是稀有、完整,可以表现时代特点的作品,收藏数量可与 世界级博物馆媲美。
老藏家藏品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掀起瓷器收藏市场的一个小高潮。2011年瓷器拍卖市场最受瞩目的是“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的两场专拍,老藏家的品位、系统的收藏得到了新藏家的追捧。
欧洲、美国及日本的许多机构与老藏家一直秉持艺术收藏精神,更多表现为深藏不露。国内新兴收藏家杂糅着中国国情,大都放弃了老派的收藏情怀,“藏”与“放”都显得更加自如。
钱伟鹏感叹:“常说收藏文物,然细细考究,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几十年,相较于古陶瓷艺术品千百年的历史只不过是一个小片段,实是物在收藏人。”
跨界,是时尚界的名词。就收藏界而言,收藏家和生意人之间角色在不断变化,很难界定。有钱了,心爱的东西肯定要“捂着”,缺钱了,就只好拿出来救急。交谈中几位采访嘉宾都表示国内还没有世界级别的瓷器收藏家,但他们也含蓄地表示中国“藏龙卧虎”,藏富,也是个好习惯。
官窑投资迎来好时代?
去年秋天,包括瓷器在内的所有艺术品市场似乎都存在“滞涨”情况,但是中国嘉德瓷器部负责人刘越称,他本人和大部分藏家还是有这样的共识:无论外围环境如何变化,只要瓷器品质和价格相对合理,就永远不乏追逐的藏家。
正观艺术投资管理公司顾问兼董事梁晓新2011年在保利拍卖举办了名为《延薰秀色》的康熙瓷器与宫廷用品专场,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向他讨要当时的拍卖图录,精品艺术的发酵时间往往更久。在梁晓新看来,金融动荡虽然会对艺术市场产生影响,但是不会太持久,因为艺术市场牵扯的资金并不是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多。最高峰时期,全球加起来的规模也不足1000个亿,真正的核心交易量比这个要少很多。市场上的波动,主要还是受到信心的挤压。
2012年,出于对世界经济低迷的考虑,海外拍卖市场理性地将估价回调到2008年—2009年的相对低位。不过,这可能反倒会吸引更多的人,成交情况可能反而会更好。但是对于专业买家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好方向,依靠其专业性、独到的眼光去判断。
过去10年年回报率12.5%
在人们的印象中,鉴赏书画要了解文学、绘画、历史等一系列人文学科的知识,入门很难。但是刘越在长期观察中发现,书画讲究著录来源,追溯起来比较容易,欣赏起来具象的画面也更容易和人有情感上的沟通。瓷器则不同,瓷器的信息不是表面化的,器形、釉彩在大众眼中和商场中的器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寻找传承又不易,加之瓷器的做古做假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能跨入门槛的人就很少。反过来这种难度也抑制了门槛低、投机重、泡沫大的情况发生。
拍卖公司公开征集时,经常有这样的体会,精品越来越难找,而买到精品的藏家又大多不愿意短期内再拿出来卖,以致市场上能够流通的精品买少见少。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振兴带动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复苏,中国艺术品的大行情也从未跌过。因此,假如把官窑瓷器作为投资品,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品的投资在过去20年的回报相当不错。2010年梅摩中国瓷器杂项指数发布,以国际市场为样本,在过去10年中的年回报率在12.5%,而美股只有-0.7%。
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被无数人引用过,但是在官窑收藏市场,这句话显得更具针对性。欧债危机、世界金融动荡之时,海外老一代的藏家资金受到限制,很多人不得以拿出了前辈的藏品投放到市场,所以这两年在佳士得、苏富比的大收藏家专场,能看到已经几十年未曾在市场上露过面的珍品。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股市。天物馆馆长钱伟鹏和他服务的基金,认准当大家处于矜持的状态时更要果断。两年时间,他们在全世界用空间换时间,精挑细选了近800件官窑瓷器,很多是世界级的孤品,总价9个亿,占国际正规瓷器市场流通量的20%。
当然这样大的资金量已经属于收藏投资“大鳄”,对一般收藏者而言需要多少资金量?向阳认为,“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收藏品种是决定性的因素。倘若只是收藏晚清官窑,就目前行情, 50万美元便可以起步,此数目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只够购置一套公寓单元”。
梁晓新近些年为一些藏家做过收藏规划,收藏重在自成一个系列,有比对研究才有价值。他为自己的客户提供的投资下线是500万,“这也只是晚清官窑的价格”。
艺术品位决定价值
“捡漏”是上一个30年中国收藏市场上的关键词,人们渴望着某一个不起眼的地摊货带给自己一大笔财富。然而今日,农妇尚且知道“卖猫”不卖碗的道理。中国,已经“无漏可捡”。
在这个信息时代,每年春秋,中国收藏家都会有专人组织到日本的“淘宝”之旅,几天内走遍大小拍卖会;而在英国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拍卖会,因为一件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会有几十位华人蜂拥而至。中国人的热情把世界的“漏”都堵住了。今后所谓的地域差和时间差,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然而在行内人眼中,真正决定收藏品价值的永远是艺术品的格调,独具慧眼,提前发现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真正的“捡漏”。
只有先知先觉者才有生存的机会,捡漏实则是对艺术品位、研究深度的残酷考验。假如只是人云亦云,拿耳朵买东西,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被忽悠。钱伟鹏感叹,“现在的市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耳贵眼贱。用耳朵听,而非用眼睛看”。
明朝16帝,清朝12帝,600年间不曾间断的官窑烧造,每个时代每个品种都有典型器和精良品,价格自然不在一条线上。市场会阶段性地倾向于某一个门类,过几年天平又会倾向另一端。欧美收藏家百余年的研究历史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国际化的品格往往是找到价值的关键。
梁晓新独爱雍正单色釉瓷器,雍正帝个人极高的艺术品位和细腻心思映射到那些纤秀的杯碗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
钱伟鹏也一直喜爱收藏明代早期洪武、永乐、宣德到成化年间的瓷器,此时欧洲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迁都北京、漕运开通、郑和出海、永乐大典,永乐大帝的气魄在瓷器上完整地表现出来,宣德开设画院影响到瓷器上优美的画风”。
2011年,钱伟鹏在海外买到一件宣德黄彩瑞果纹盘。全世界已知的只有两件,而他买的这件是唯一一件可以流通的。
“黄窑”说瓷
——民国制作的仿古瓷已成文物
“黄窑”不是一种瓷器,而是一个人,一位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他叫黄云鹏,因为能制作一手足以让专家走眼的元青花和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而被海内外收藏界誉为“黄窑”、“黄大师”,其公司的仿古瓷工艺甚至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黄窑”今年70高龄,从事仿古瓷制作研究已经30年,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无论是青花、五彩、粉彩、斗彩都有所涉及,如今更多的是为徒弟们做监制,指导、点拨,让一件仿古瓷器更接近历史的风貌。
高仿古瓷也是艺术品,价格会上涨
黄云鹏说,仿古瓷的制作是传统产业,从明代永乐年间就开始了,制瓷的工人会挑选古人最精美的瓷器进行仿造,600年来在景德镇不曾间断。
高仿瓷器主要以内销为主。中国喜欢瓷器的人不少,喜欢官窑的更多,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买得起。黄云鹏认为,“民国制作的仿古瓷现在也归属于文物范畴。仿古瓷可以保持原品的艺术风格,艺术价值是一样的,仅仅是没有官窑的历史价值”。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的价格在几万元不等,比工艺大师现代艺术瓷器价格低。“但是过几年,仿古瓷器的价格肯定会上涨”。
景德镇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把仿古瓷器做旧,当做真品在市场上流通,这些产品就是赝品。中国经济从转为市场经济开始,景德镇做赝品的窑火就没有熄过。黄云鹏感叹“这种现象让人很心痛。高品级的赝品,经秘密的制作、秘密的销售,尤其是工艺非常好的,有九成相像,没有相当高的鉴定水平基本分辨不出来”。
再好的仿古瓷高手,也有做不出来的效果
配釉料、写书、讲课、培养徒弟,黄云鹏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2009年央视一部名为《雾里看花》的电视剧,里面一位高仿瓷器大师的角色就是以他为原型。黄云鹏的瓷器鉴定本领是从瓷泥、配方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故宫的陶瓷工艺课程也是由他教授。
他从实践中总结了很多鉴定真伪的诀窍。他认为有两种效果是新瓷器做不出来的,一是从瓷器釉面上看,现代柴窑烧的瓷器肥润感不够,温润如玉、肥如堆脂的感觉很难达到;另一个是绘画风格,古人绘画笔力随意自然、流畅豪放的感觉,现代人很难模仿,即使是仿古瓷高手也难以达到那种水平。
景德镇还有一些人在从事古代瓷器修复,“瓷器有毫,不值分毫”是句老话,品相决定价值,破损的瓷器被修复完善,在日后的交易中,也能有个好的卖相。“一般卖家会告诉你这件瓷器在哪个部位修过,拍卖公司也会出具一个品相报告。但是如果卖家不声张,买的人又分辨不出来哪里曾经修过,仅从这一点也是个绕不开的‘雷区’”。不过黄云鹏有辨别诀窍:“修复过的瓷器在颜色、釉色、重量上都是有差距的,辨别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学瓷器鉴定,需到景德镇
学习瓷器鉴定要注意什么?
黄云鹏以一个工艺大师的身份告诉了收藏者简单的两点:首先,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在制瓷工艺上留下痕迹,痕迹就是它的特征。要学古陶瓷鉴定,一定要了解古代的制瓷工艺;其次,要了解中国绘画,瓷器纹饰和国画一样,都是绘制出来的,有国画基本功和鉴赏眼光,对鉴定瓷器会大有裨益。此外,要想了解手工制瓷的工艺,不仅要知道外观特征,还要知道工艺形成,最好是到景德镇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