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到来,并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与学习生活中几乎都有互联网的身影。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同样也影响了我国教育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互联网的融入与其说是机遇更不如说是一种挑战。在这样的新时期,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弊端也是日益突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巧妙运用互联网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更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在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有利条件之下,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和对策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70-02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空前的互联网发展繁荣期,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无限的潜能。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各方面的教育必然会受到互联网的渗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可避免的会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变化,众多不可控制的网络因素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下崭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三观趋向扭曲
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三观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观念容易在学生心理定型,三观也因此而建立起来。但实际上,大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有限,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识尚为浅薄,观念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发生改变。互联网在人们生活的介入使得传统观点逐渐被摒弃,崇洋媚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大学生的思想也慢慢发生改变。在这样多元化和开放化信息环境的影响之下,容易对大学生三观的冲突与失范。由于信息交换自由与自媒体盛行,大学生实际的生活空间与方向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再加上他们并没有专业人群进行矫正与监督,在辨别真伪与善恶方面也开始变得模糊。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1]慢慢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受到考验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这既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是其缺陷所在。与传统的道德规范相比,互联网的匿名性大大的降低了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大众会通过利用互联网这一特点巧妙的躲过舆论,对自己形成一种保护,使得自我传播的信息能够脱离政府与学校等权威控制。长期受此类信息的影响,部分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也学会通过网络放纵自己[2],甚至发布一些中伤他人的言语,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这种道德约束力的放松会使得他们产生短时间的快感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丧失道德约束与法律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德育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思想逐渐涌入到中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在不良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德育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师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让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高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低,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顺利融入德育知识,就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一些国家时事政治、道德知识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提高道德意识、爱国精神。
3.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参观中体会到人生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
高校要想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设置成游戏、问答题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学校组织中的老团队带动大学生一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质量。最后,等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完毕后,高校教师需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处罚,从而督促大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些国家时事政治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娟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6):106-107.
[2]李宏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14-15.
[3]郭艳艳.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1(1):26.
作者简介:
杨青(1982.2-),男,湖南省常德人,硕士学位,学生辅导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和对策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70-02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空前的互联网发展繁荣期,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无限的潜能。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各方面的教育必然会受到互联网的渗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可避免的会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变化,众多不可控制的网络因素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下崭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三观趋向扭曲
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三观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观念容易在学生心理定型,三观也因此而建立起来。但实际上,大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有限,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识尚为浅薄,观念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发生改变。互联网在人们生活的介入使得传统观点逐渐被摒弃,崇洋媚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大学生的思想也慢慢发生改变。在这样多元化和开放化信息环境的影响之下,容易对大学生三观的冲突与失范。由于信息交换自由与自媒体盛行,大学生实际的生活空间与方向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再加上他们并没有专业人群进行矫正与监督,在辨别真伪与善恶方面也开始变得模糊。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1]慢慢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受到考验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这既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是其缺陷所在。与传统的道德规范相比,互联网的匿名性大大的降低了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大众会通过利用互联网这一特点巧妙的躲过舆论,对自己形成一种保护,使得自我传播的信息能够脱离政府与学校等权威控制。长期受此类信息的影响,部分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也学会通过网络放纵自己[2],甚至发布一些中伤他人的言语,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这种道德约束力的放松会使得他们产生短时间的快感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丧失道德约束与法律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德育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思想逐渐涌入到中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在不良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德育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师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让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高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低,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顺利融入德育知识,就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一些国家时事政治、道德知识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提高道德意识、爱国精神。
3.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参观中体会到人生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
高校要想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设置成游戏、问答题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学校组织中的老团队带动大学生一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质量。最后,等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完毕后,高校教师需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处罚,从而督促大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些国家时事政治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娟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6):106-107.
[2]李宏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14-15.
[3]郭艳艳.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1(1):26.
作者简介:
杨青(1982.2-),男,湖南省常德人,硕士学位,学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