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探析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各种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所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参与社会治理无疑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优势之处,然后对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从而提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促进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0 — 0054 — 02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社会问题从而保持社会安全有序的运行,是目前我国政府面临的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在日益复杂、多变、异质的社会环境下,单靠政府的力量已经难以完全充分的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笔者以哈尔滨市为例探索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路径,以期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一、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一)哈尔滨市社会组织数量增加较快,多个领域初具规模
  近年来,哈尔滨市从政策、资金等多个层面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哈市现有各类社会组织6843个,其中:社会团体152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705个,城区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612个。遍布全市城乡,涉及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劳动、工商、农业、体育、法律、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并在多个领域初具规模。在经济领域,行业协会、商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政治领域,仅民办非企业单位即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缓解了社会压力,为创业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在科技文化领域,社会公益领域社会组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哈尔滨市社会组织活力初显,初步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哈尔滨市也一直积极探索多领域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在养老助老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城市维修服务、审计评估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养老助老为例,2008年始在市区范围(现扩大到郊区农村)开展了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就近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64.6万元。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哈尔滨市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从2007年开始政府或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部由财政负担,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哈尔滨市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5.3亿元,全面实施了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三)哈尔滨市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发展机制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
  自2010年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推行了社会民间组织备案制度,加快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层面发展速度,使哈尔滨市社区社会组织在数量和影响力方面不断地提高。同时为了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哈尔滨市出台了《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进一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发展,可以说哈尔滨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二、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组织发展不均衡
  虽然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数量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区域和结构的不平衡。从区域上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社会组织发展较快,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另外从结构上来说,哈尔滨市的互助性,政府扶持型,教育培训类型的社会组织较多,而公益性、自发性、服务类社会组织较少。
  (二)社会组织参与服务领域有限
  目前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参与的领域还是比较局限,政府购买服务只局限于养老、基本公共卫生以及调研、培训等单一政府职能,在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主导性公共服务领域数量较少,还不能满足哈尔滨市市民的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三)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缺乏可持续机制
  虽然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服务方面有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哈尔滨市目前尚未出台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全市统一性的规范程序,如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的资金运行、绩效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上海市展社会组织的经验及借鉴
  1.上海市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经验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上海市静安区在2007年率先成立了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切实地解决了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一方面承担业务主管的职能切实解决了一些公益类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的制度瓶颈,另一方面经由政府部门认定的枢纽型组织容易获取政府信任,易于体制内资源的整合,获得政府更多的扶持与资助。所以枢纽式管理不仅能为社会组织带来较之以往更丰富的资金、人脉资源甚至是社会资本,更能帮助社会组织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益服务园”社会组织管理经验   产业园区是通过聚集大量新兴公司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来达到集合创新资源、培育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而上海区浦东新区借鉴了产业园的概念把分散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公益组织)聚集到一起,构建网络联系,形成良性发展的公益生态圈,促进公益社会组织专业化的形成。在园区内入驻的社会组织在三年内均享有免费办公场地、设施设备、办公文具等优惠,同时浦东新区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入园标准和补贴政策,通过政策扶持来促进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形成。自开园以来,公益服务园已形成了一个政社合作的平台,通过六大运作机制,包括“专业孵化机制”“规范引领机制”“人才输送机制”“自我服务机制”“项目发展机制”“供需对接机制”,保证了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间的日常联络和沟通,打造了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协同模式。这种形式能够有效解决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单一的缺陷,合理调配了政府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资金、物质、政策的投入,有效的引导公益性类等数量较少的社会组织的发展。
  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建设还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哈尔滨市社会组织活力,提高哈尔滨市社会治理水平。
  1.加强社会组织的政策和制度支持,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方面,哈尔滨市应出台加强哈尔滨市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相关政策,如哈尔滨市《哈尔滨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细化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的各项依据。同时市有关部门应制定《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另一方面哈尔滨市也应出台扶持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组织有关部门积极调研哈尔滨市百姓需求量较大和较为迫切的社会服务,并出台相关政策对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如对于文体类社会组织,哈尔滨市应鼓励社区层面提供免费或是低偿的场地或者器材,促进文体类社会组织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对于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成员进行一定的荣誉奖励,提高市民志愿者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对于行业利益性的社会组织予以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为其参与社会各项活动提供便利。
  2.加强社会组织品牌化建设,发挥品牌化优势效应
  哈尔滨市应该发挥社会组织的品牌化效应,将建设较为完备的社会组织发展模式进行推广,如南岗区的黑大社工服务中心主要依托社区与高校联合的模式,高校为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提供人才和理论指导,而社区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所以哈尔滨市应将品牌化模式进行推广,加强社会组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提高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促进社会组织自身的优化建设。
  3.健全购买服务的机制,规范政府购买行为
  第一哈尔滨市政府目前在承接机构服务机构选择上,偏重政府直属和承接部门自身职能组建的社会组织,对于其他社会组织信任度不够,所以为了规避购买大量项目的风险,政府应府可以先从购买社会工作者岗位做起,即在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中,设置由政府买单的社会工作岗位,再逐步过渡到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第二,从制度上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包括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资格、资金来源、购买内容、购买对象、购买流程、合同管理和评估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同时对于项目进行考核评估,通过项目招标、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中期管理、项目评估、经费划拨等一系列流程的信息分享平台建设,通过多种途径让社会和公众了解购买服务的全过程,将信息公开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4.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首先应该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哈尔滨市政府应加大社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社会组织的认同度、信任度,鼓励居民积极组建和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同时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内部建设,继续引进社工人才,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第二在哈尔滨市选取几个社区成立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在社区服务中心内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服务中心定位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与服务项目购买。社会组织孵化是指重点培育鼓励发展社区居民需求量较大的养老、育儿、就业等方面的社会组织机构,而项目购买则主要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基本服务,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能力,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
  5.建立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
  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旨在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完善自我管理、促进监管方式、提高社会公信力,有利于解决着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制度不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社会公信力不高的现状。目前哈尔滨市正在积极推行社会组织登记评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哈尔滨市应继续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构,建立评估结果运用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职能授权、政策优惠、资助奖励,通过健全机制,促进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发挥实际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何增科. 深圳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2〕 陈其星. 完善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思考:基于上海市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
  〔3〕 张大明. “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J〕.社会组织培养与发展,2012.
  〔4〕 王玉明,王沛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问题与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责任编辑:陈玉荣〕
其他文献
[摘 要]聋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目前,我国聋生网络自主学习支持系统存在的主要失衡现象:自主学习网络资源获取途径有限;网络学习社区缺乏;缺少针对性强、规范的视频课程体系。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提出完善途径:开发有针对性的特殊高等教育慕课课程体系,提高生态输入质量;推动网络学习社区的形成,改善整个支持系统的环境,促进有利群体生态的创造;拓宽获取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途径
期刊
[摘 要]在东北地域众多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形式中,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独树一帜,它源自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受萨满文化的影响,哈尼卡以其富于特色的艺术风貌成为达斡尔族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东北;达斡尔族;民间美术;哈尼卡;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33 — 02  长城至山海关处以北,被人们俗
期刊
[摘 要]当代科学实在论认为科学理论是一种关于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描述。实在论者分别从 “逼真论证”和“操作论证”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辩护,但依然困难重重。“系统”实在论将理论实体所指向的微观客体理解为一种特定的关系存在,是对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超越,使二者可能走向融合。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理论实体;系统关系  [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融合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二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党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领导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重庆市渝中区的“社区工作日”是二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社区工作日”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促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社区工作日”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 要]正确的人口政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弥补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足,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家庭生育的心理。然而, 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面向未来, 应对挑战,对我国未来人口政策改革的方向做出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人口政策;“单独二孩”;原因;影响;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从宪法角度对未成年人性别平等加以保护,不仅是宪法平等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宪法实践中对女性权益的重点关注内容。结合当前我国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共同要求,从宪法的高度,利用宪法的权威和提纲挈领作用,提高法律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可诉性,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模式,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性别平等保护的法制演进和发展演绎。  [关键词]未成年人;性别平等;宪法保护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布雷岑卡认为把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定义为三种主要的教育理论是最准确且易被接受的。其中教育科学是理论科学,教育哲学是价值取向的指导,实践教育学则是教育行为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三者之间的差异性和想通性,论证三大理论保持相对独立、相互包容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关键词]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 要]当下,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且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在这种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广阔的视域、先进的理念和前瞻的思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明确树立德行培养人才的任务目标,聚焦着力点、找准切入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三方面上下功夫,全力建构德育教育工作新模式,不断促进德育教育大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赵鼎新认为,社会运动的研究有变迁、结构、话语三大视角。其中变迁视角源于涂尔干《自杀论》,其理论核心是社会规范与基于社会规范的人的情感。亨廷顿、雷恩、格尔基于此视角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运动理论,沃尔夫、古德斯通则对涂尔干视角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但基于此视角的研究需要注意社会变迁的作用机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适当引入不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避免理论的过度应用。  [关键词]社会运动;变迁;涂尔干
期刊
[摘 要]拉什迪所作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是一部关于历史、记忆、身份的作品,整部小说塑造了萨利姆这个不够可靠的叙述者与行为可疑的主人公等角色,并以二十世纪的印度作为创作背景,为读者呈现出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光怪陆离的现实景象与问题。拉什迪通过为读者展现主人公坎坷命运与其家族历史,重新审视了印度民族苦难的磨砺,让小说具有极其沉重的历史垂重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小说《午夜的孩子》的分析,可以深入而全面地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