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老师:
您好。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卡通贴纸、积分换物是用来奖励孩子的主要方式,使用之初效果立竿见影。然而,多次使用后,孩子逐渐对奖励不再那么热衷,或者对奖品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得不到奖励的幼儿还会表现出一定的嫉妒、不自信、失落。奖励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这种情况令作为教师的我们十分担忧。奖励一定要是贴纸吗?在使用奖励手段、频率方面有何需要注意之处呢?对于没能达到奖励标准的幼儿,应该如何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期待您的指导!
小张老师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奖励贴纸等作为强化物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来说,恰当的肯定与奖励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然而,不恰当的奖励可能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
幼儿园奖励的运用现状
奖励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的奖励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物质奖励、言语奖励和非言语奖励。物质奖励如小贴纸、小玩具等;言语奖励即对幼儿的夸奖,如“你真棒”“你真厉害”等;非言语奖励常常是伴随着言语奖励一起出现的,比如教师夸奖幼儿表现得真棒的时候会面带微笑,并给幼儿竖起大拇指点赞。
奖励关注“两极”幼儿,缺乏全面性。教师关注的对象往往集中在班级中表现特别好的幼儿和行为表现不符合规范的幼儿,忽略了对两者之间幼儿的关注。表现特别好的幼儿经常会受到教师的奖励,表现得越来越好,得到的奖励也就越来越多。行为表现经常不符合规范的幼儿,会时常引起教师的注意,当教师发现这部分幼儿某些行为表现不错的时候,便会及时进行表扬,希望幼儿继续保持下去。这部分幼儿虽然平时受到教师纠正较多,但得到教师的奖励也不少。而在班级中表现“一般”的幼儿,行为表现上不会特别“出彩”,也不会违反教师的要求,不需要教师特别操心,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奖励缺少变化,缺乏持久性。重复使用同一种强化物会削弱强化的效果,缺少变化的奖励在一段时间后就会丧失吸引力。奖励缺少变化性,不利于幼儿内在兴趣的发展,奖励的效果很难持久。同样,过于频繁地给予奖励,会让幼儿觉得奖励唾手可得,不再有开始时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了,奖励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进一步来说,适当的物质奖励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而过多使用物质奖励会让幼儿对奖励事先已有预期,还会导致幼儿为了获得奖励去做事。
奖励标准不明晰,缺乏公平性。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是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决定奖励谁、如何去奖励。偶尔能听到有的小朋友很疑惑地问教师:“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奖励,我做得不好吗?”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她并不知道教师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选的,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做得还不好,没有得到奖励让幼儿产生了心理落差。
如何使奖励真正行之有效
树立正确的奖励观念。奖励只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细心察觉幼儿的心理感受,积极回应幼儿,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曾在一个幼儿园的班级里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坐在桌边准备开始画画,小朋友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已经开始动笔了。为了督促所有小朋友快速进入绘画的状态,教师说:“你们赶紧画,画得快的小朋友我一会儿奖励小粘贴。”小朋友们听后纷纷动笔快速画画,不到一两分钟就有小朋友把作品举到教师面前,希望得到奖励,其他小朋友见状,匆匆描上两笔也举到教师面前,如愿得到了小粘贴。小粘贴奖励确实让幼儿们迅速进入绘画的状态,辅助教师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但是为了奖励而快速画完对于幼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教师应厘清奖励与教学的主次关系,切忌舍本逐末。
丰富奖励形式,促进幼儿内在动机发展。幼儿园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常用奖励,还能采取哪些奖励形式呢?普雷马克原理提出,高频活动都可以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简单来说,就是用幼儿喜欢做的事来强化幼儿不愿意做的事情。例如你先把碗里的蔬菜都吃了(幼儿不喜欢的),我可以在饭后给你小蛋糕(幼儿喜欢的)。同时,对幼儿的奖励,关键是要关注到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例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奖励可以多使用抱抱、亲亲、摸头等有身体接触的奖励,向幼儿传递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喜爱,让幼儿有安全感,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我们可以多采用具体而细致的语言奖励。例如“你完成了很多小任务,刚刚遇到了困难也没有放弃,这就是坚持,坚持是非常好的品质,你是个坚持性很好的小朋友”,这样的描述有利于激发幼儿内在动机,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养成。教师还可以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为幼儿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样能调动幼儿积极性,增加幼儿参与任务的兴趣。
奖励应关注所有幼儿,尊重个别差异。每个幼儿对得到教师的奖励都有一种期望,希望自身的努力能被教师看到。教师的奖励应关注所有幼儿,在奖励的范围上应尽量涉及更多幼儿。小组奖励和集体奖励的方式可以使多数幼儿获得奖励,有效地避免了没有得到奖励的幼儿产生消极心理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除了对结果的评选比较,还应看到幼儿在过程中的进步。每个幼儿都是特别的,身上都有尚待發掘的闪光点。我们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故事,豆豆是个内向的小朋友,在班里表现平平,也不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一位新接班不久的教师发现,豆豆总是班中来园最早的小朋友,而且会默默地把所有小朋友的凳子从桌子上放下来摆好。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教师说:“大家有没有发现早上到幼儿园的时候,小凳子已经摆好了呢?其实这是一个小朋友一直在默默地为大家服务,你们知道是哪位小朋友做的吗?”小朋友们议论纷纷,如教师所料,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接着,教师请豆豆站到了前面,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表扬了豆豆的行为。那天过后,邀请豆豆加入游戏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豆豆也越来越开朗,在集体生活中融入得越来越好。豆豆幼儿园毕业后,每年教师节都会来幼儿园看望那位教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关注对于豆豆的影响有多大,而教师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全体孩子的意义又有多重要。教师对幼儿起着榜样作用,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才能教会幼儿发现身边的美好。
奖励应适时、适度,增加奖励的灵活性。如果在活动开始时幼儿已经对活动产生兴趣,教师就不需要再盲目给予幼儿奖励。后续观察中发现幼儿遇到了一些困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奖励幼儿。对幼儿的奖励不宜过于频繁,此外,当幼儿的积极行为已经逐渐养成时,教师应逐渐撤销外在的奖励。例如教师希望培养中班幼儿的秩序感与规则意识,希望幼儿养成看完书后把图书放回原处的习惯,在最初幼儿表现出目标行为时,教师可以每次都给奖励;在幼儿逐渐达成目标行为时,教师需要降低奖励的频率或改变奖励物;在幼儿已经养成良好习惯后,教师不再给予外在奖励,而是偶尔通过表情或言语来肯定幼儿的行为。
奖励的权利应回归幼儿,让幼儿做自己的“裁判”。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讨论,参与到奖励的评选中,听取幼儿的想法,达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思辨能力,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还可以让幼儿明确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自我强化,让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来稿主题“问教解惑”
责任编辑:谷珵
您好。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卡通贴纸、积分换物是用来奖励孩子的主要方式,使用之初效果立竿见影。然而,多次使用后,孩子逐渐对奖励不再那么热衷,或者对奖品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得不到奖励的幼儿还会表现出一定的嫉妒、不自信、失落。奖励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这种情况令作为教师的我们十分担忧。奖励一定要是贴纸吗?在使用奖励手段、频率方面有何需要注意之处呢?对于没能达到奖励标准的幼儿,应该如何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期待您的指导!
小张老师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奖励贴纸等作为强化物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来说,恰当的肯定与奖励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然而,不恰当的奖励可能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
幼儿园奖励的运用现状
奖励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的奖励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物质奖励、言语奖励和非言语奖励。物质奖励如小贴纸、小玩具等;言语奖励即对幼儿的夸奖,如“你真棒”“你真厉害”等;非言语奖励常常是伴随着言语奖励一起出现的,比如教师夸奖幼儿表现得真棒的时候会面带微笑,并给幼儿竖起大拇指点赞。
奖励关注“两极”幼儿,缺乏全面性。教师关注的对象往往集中在班级中表现特别好的幼儿和行为表现不符合规范的幼儿,忽略了对两者之间幼儿的关注。表现特别好的幼儿经常会受到教师的奖励,表现得越来越好,得到的奖励也就越来越多。行为表现经常不符合规范的幼儿,会时常引起教师的注意,当教师发现这部分幼儿某些行为表现不错的时候,便会及时进行表扬,希望幼儿继续保持下去。这部分幼儿虽然平时受到教师纠正较多,但得到教师的奖励也不少。而在班级中表现“一般”的幼儿,行为表现上不会特别“出彩”,也不会违反教师的要求,不需要教师特别操心,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奖励缺少变化,缺乏持久性。重复使用同一种强化物会削弱强化的效果,缺少变化的奖励在一段时间后就会丧失吸引力。奖励缺少变化性,不利于幼儿内在兴趣的发展,奖励的效果很难持久。同样,过于频繁地给予奖励,会让幼儿觉得奖励唾手可得,不再有开始时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了,奖励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进一步来说,适当的物质奖励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而过多使用物质奖励会让幼儿对奖励事先已有预期,还会导致幼儿为了获得奖励去做事。
奖励标准不明晰,缺乏公平性。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是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决定奖励谁、如何去奖励。偶尔能听到有的小朋友很疑惑地问教师:“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奖励,我做得不好吗?”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她并不知道教师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选的,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做得还不好,没有得到奖励让幼儿产生了心理落差。
如何使奖励真正行之有效
树立正确的奖励观念。奖励只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细心察觉幼儿的心理感受,积极回应幼儿,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曾在一个幼儿园的班级里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教师带领幼儿坐在桌边准备开始画画,小朋友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已经开始动笔了。为了督促所有小朋友快速进入绘画的状态,教师说:“你们赶紧画,画得快的小朋友我一会儿奖励小粘贴。”小朋友们听后纷纷动笔快速画画,不到一两分钟就有小朋友把作品举到教师面前,希望得到奖励,其他小朋友见状,匆匆描上两笔也举到教师面前,如愿得到了小粘贴。小粘贴奖励确实让幼儿们迅速进入绘画的状态,辅助教师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但是为了奖励而快速画完对于幼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教师应厘清奖励与教学的主次关系,切忌舍本逐末。
丰富奖励形式,促进幼儿内在动机发展。幼儿园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常用奖励,还能采取哪些奖励形式呢?普雷马克原理提出,高频活动都可以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简单来说,就是用幼儿喜欢做的事来强化幼儿不愿意做的事情。例如你先把碗里的蔬菜都吃了(幼儿不喜欢的),我可以在饭后给你小蛋糕(幼儿喜欢的)。同时,对幼儿的奖励,关键是要关注到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例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奖励可以多使用抱抱、亲亲、摸头等有身体接触的奖励,向幼儿传递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喜爱,让幼儿有安全感,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我们可以多采用具体而细致的语言奖励。例如“你完成了很多小任务,刚刚遇到了困难也没有放弃,这就是坚持,坚持是非常好的品质,你是个坚持性很好的小朋友”,这样的描述有利于激发幼儿内在动机,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养成。教师还可以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为幼儿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样能调动幼儿积极性,增加幼儿参与任务的兴趣。
奖励应关注所有幼儿,尊重个别差异。每个幼儿对得到教师的奖励都有一种期望,希望自身的努力能被教师看到。教师的奖励应关注所有幼儿,在奖励的范围上应尽量涉及更多幼儿。小组奖励和集体奖励的方式可以使多数幼儿获得奖励,有效地避免了没有得到奖励的幼儿产生消极心理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除了对结果的评选比较,还应看到幼儿在过程中的进步。每个幼儿都是特别的,身上都有尚待發掘的闪光点。我们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故事,豆豆是个内向的小朋友,在班里表现平平,也不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一位新接班不久的教师发现,豆豆总是班中来园最早的小朋友,而且会默默地把所有小朋友的凳子从桌子上放下来摆好。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教师说:“大家有没有发现早上到幼儿园的时候,小凳子已经摆好了呢?其实这是一个小朋友一直在默默地为大家服务,你们知道是哪位小朋友做的吗?”小朋友们议论纷纷,如教师所料,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接着,教师请豆豆站到了前面,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表扬了豆豆的行为。那天过后,邀请豆豆加入游戏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豆豆也越来越开朗,在集体生活中融入得越来越好。豆豆幼儿园毕业后,每年教师节都会来幼儿园看望那位教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关注对于豆豆的影响有多大,而教师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全体孩子的意义又有多重要。教师对幼儿起着榜样作用,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才能教会幼儿发现身边的美好。
奖励应适时、适度,增加奖励的灵活性。如果在活动开始时幼儿已经对活动产生兴趣,教师就不需要再盲目给予幼儿奖励。后续观察中发现幼儿遇到了一些困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奖励幼儿。对幼儿的奖励不宜过于频繁,此外,当幼儿的积极行为已经逐渐养成时,教师应逐渐撤销外在的奖励。例如教师希望培养中班幼儿的秩序感与规则意识,希望幼儿养成看完书后把图书放回原处的习惯,在最初幼儿表现出目标行为时,教师可以每次都给奖励;在幼儿逐渐达成目标行为时,教师需要降低奖励的频率或改变奖励物;在幼儿已经养成良好习惯后,教师不再给予外在奖励,而是偶尔通过表情或言语来肯定幼儿的行为。
奖励的权利应回归幼儿,让幼儿做自己的“裁判”。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讨论,参与到奖励的评选中,听取幼儿的想法,达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思辨能力,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还可以让幼儿明确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自我强化,让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来稿主题“问教解惑”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