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学上,人们通常把用斯坦福比奈量表测出IQ分数在140及140以上的儿童称为天才。到了70年代,美国的教育专员提出,天才的定义不但包括了创造力,还包括领导能力以及表演和视觉艺术方面的能力。在我校历年来的新生入学心理测验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在常模以上,更是有为数众多的学生显著高于常模,因此,我们虽然还不能称我们的学生为天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属于“优质生源”。这当中也不乏具有领导能力以及表演和视觉艺术方面能力的学生。
那么,作为培育这些优质学生的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走向卓越的人生?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谈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一些转变。
一、 优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根据我校十几年来的心理教育经验来看,对这些学生的帮助可以分为:职业生涯指导、适应性与情绪指导、课余闲暇的指导。
职业生涯指导
优质学生需要知道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对于学业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他们需要了解自己可能会考虑的大学或职业的特点。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显得特别迷茫,甚至他们不知道所报考的院校对学生有哪些特殊的能力要求。更是有很多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由家长决定志愿的选择,这就势必造成他们到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所选非所需。在国外,甚至有些幼儿园就开始了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因此,帮助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职业生涯指导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如何帮助,由谁来帮助他们,则是更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我们认为在学校除了在心理教育中不断加大职业生涯指导的内容,由心理教师完成一部分工作以外,班主任也是重要的一员,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更能了解学生的能力特点及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家长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家长的指导,本文将在后面有专门阐述。
适应性与情绪指导
应该说,优质学生在这方面有着特别的需求。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优质学生更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但是,当他们的“优质”成为老师和家长及同伴关注的焦点时,问题就产生了。有很多文献资料也显示,优质学生由于受到的关注和压力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周围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帮助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课余闲暇的指导
“学校”(School)一词源于古希腊,本义是“闲暇”(Skholee)。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时,几乎是心跳加速,应该说,没有闲暇的学校生活,就不会有创造、不会有思想。对于优质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之后,更需要有课余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特定领域里进行探索。其实在我们的课程改革里,已体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文关照。比如我校的“机器人小组”,“国学社”,“模拟联合国”,“钟华棋社”等等。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把思路放得更宽,比如在社区里,在街道上,在工厂里,在音乐厅……,这种课余闲暇的指导不是毫无目的的闲逛,也不是课堂时间的延长,但是它却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和取向,这些体验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 分析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很显然,作为优质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而这正是我们抓住教育契机,把握好教育这些学生的关键所在。
优质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有着很多特点,如:他们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和好胜心,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他们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此外,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他们成为优质学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阻碍他们发展的一些心理特征,可以说,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会使他们在走向卓越的道路上快马加鞭。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做简要探讨:
心理压力大
十几年来的心理测试数据显示,我们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心理压力更大一些。在我国,我们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成龙成凤,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对于优质学生而言,由于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起,他们的天赋就显露端倪,因此,家长对孩子就寄予了无限的期望,除了在学校要完成紧张的学习之外,更是让孩子在课外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而学习这些“特长”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孩子的素养和培养孩子的爱好,而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加分。于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各种特长成了家长的骄傲。久而久之,这种骄傲和自豪就转化成了更高要求和极度信任,从而忽视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需求,势必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心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心语本”里,几乎有70%以上的新生写到:“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班级,我还能在班里确定自己的学习地位吗?万一成绩不好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去面对以前的同学和我的家长?”
耐挫折能力低
一般的优质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顺境中,在家受父母的疼爱,在校受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羡慕。由于他们一直生活在顺境中,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失误,在音乐、体育等比赛中输给他人等,就惶恐不安,甚至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他们喜欢在头脑中编织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梦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却考虑得不多,所以当困难挫折出现时,容易片面地分析问题,消极地接受教训,觉得万事皆休,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一个典型的案例就能说明这种现象: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四位初一新同学上台代表新生发言,然而,在接下来一周的“心语本”里,就有50%以上的学生感慨,为什么不选我上台发言?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在我以前的学校都是由我来做的呀!
优越感强
一般来讲,优质学生是其他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和班级里的许多事情,由他们去做,他们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得到老师、家长的宠爱,同伴的尊敬和羡慕。他们听到的是表扬,看到的是笑脸,拿到的是奖状。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这样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很自然地形成以自我为核心,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常常是不外露的,是教师和家长起初觉察不到的。
研究和分析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行为背后更深的内在动机,对于我们实施教育教学策略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对于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也不能只局限于一时一事的分析,而是要考虑到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他的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
三、 指导优质生源的教师策略
在帮助学生走向卓越人生的道路上,教师无疑处于一个极佳的位置。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或者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了解了优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及他们的心理特点之后,我们的教师策略不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与学生成为朋友
当我们站在为人师者的角度上去理解,去审视这些孩子时,我们实际上就远离了他们。
时代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置身其中的我们----承担着教育这些优质学生的教师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却很少用他们的视角去看世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说:你不要辜负了老师和家长对你的期望啊!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啊!你可以考得更好的!
我相信,在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的道路上,优异的成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并不只是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成绩,更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道他们的孤独和喜悦,成为他们的同伴。
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在掌握最先进的教育工具之外,更应多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同时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否有缺陷,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了解及发现我们的学生具有怎样的潜能和天赋并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理论内容。
从表面上看,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能又多了一个学习的负担,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在掌握了这些理论并熟练运用之后,我们会从迷茫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同时也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训练学生积极的归因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高度成就动机的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较低成就动机的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因此,学生不同的成就归因倾向会影响到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又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如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原因时,学生会感到骄傲满意,会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和自我概念,而信心十足,面对失败时,能顽强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生活;如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或策略,会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有利于其个性健康发展。如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学生会感到羞愧和内疚,产生否定和消极的情感与自我概念,进而会产生自卑,因此会影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归因训练,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训练,它发生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显然,这种训练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帮助他们走向卓越是非常有益的。
引导学生的家长成为优质家长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是最舍得在教育上投资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是最爱孩子的父母……然而,中国的父母,却不一定是合格的父母。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孩子走向卓越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让孩子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与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当作学习的机器,是满足家长需求的工具,是为了完成家长没完成的愿望的延续品。
应该说,每一个出现“问题”的学生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因此,新时期的家长,需要引导,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来帮助我们的家长共同确认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形成合力,来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
那么,作为培育这些优质学生的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走向卓越的人生?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谈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一些转变。
一、 优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根据我校十几年来的心理教育经验来看,对这些学生的帮助可以分为:职业生涯指导、适应性与情绪指导、课余闲暇的指导。
职业生涯指导
优质学生需要知道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对于学业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他们需要了解自己可能会考虑的大学或职业的特点。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显得特别迷茫,甚至他们不知道所报考的院校对学生有哪些特殊的能力要求。更是有很多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由家长决定志愿的选择,这就势必造成他们到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所选非所需。在国外,甚至有些幼儿园就开始了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因此,帮助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职业生涯指导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如何帮助,由谁来帮助他们,则是更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我们认为在学校除了在心理教育中不断加大职业生涯指导的内容,由心理教师完成一部分工作以外,班主任也是重要的一员,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更能了解学生的能力特点及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家长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家长的指导,本文将在后面有专门阐述。
适应性与情绪指导
应该说,优质学生在这方面有着特别的需求。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优质学生更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但是,当他们的“优质”成为老师和家长及同伴关注的焦点时,问题就产生了。有很多文献资料也显示,优质学生由于受到的关注和压力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周围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帮助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课余闲暇的指导
“学校”(School)一词源于古希腊,本义是“闲暇”(Skholee)。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时,几乎是心跳加速,应该说,没有闲暇的学校生活,就不会有创造、不会有思想。对于优质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之后,更需要有课余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特定领域里进行探索。其实在我们的课程改革里,已体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文关照。比如我校的“机器人小组”,“国学社”,“模拟联合国”,“钟华棋社”等等。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把思路放得更宽,比如在社区里,在街道上,在工厂里,在音乐厅……,这种课余闲暇的指导不是毫无目的的闲逛,也不是课堂时间的延长,但是它却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和取向,这些体验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 分析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很显然,作为优质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而这正是我们抓住教育契机,把握好教育这些学生的关键所在。
优质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有着很多特点,如:他们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和好胜心,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他们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此外,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他们成为优质学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阻碍他们发展的一些心理特征,可以说,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会使他们在走向卓越的道路上快马加鞭。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做简要探讨:
心理压力大
十几年来的心理测试数据显示,我们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心理压力更大一些。在我国,我们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成龙成凤,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对于优质学生而言,由于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起,他们的天赋就显露端倪,因此,家长对孩子就寄予了无限的期望,除了在学校要完成紧张的学习之外,更是让孩子在课外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而学习这些“特长”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孩子的素养和培养孩子的爱好,而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加分。于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各种特长成了家长的骄傲。久而久之,这种骄傲和自豪就转化成了更高要求和极度信任,从而忽视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需求,势必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心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心语本”里,几乎有70%以上的新生写到:“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班级,我还能在班里确定自己的学习地位吗?万一成绩不好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去面对以前的同学和我的家长?”
耐挫折能力低
一般的优质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顺境中,在家受父母的疼爱,在校受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羡慕。由于他们一直生活在顺境中,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失误,在音乐、体育等比赛中输给他人等,就惶恐不安,甚至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他们喜欢在头脑中编织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梦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却考虑得不多,所以当困难挫折出现时,容易片面地分析问题,消极地接受教训,觉得万事皆休,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一个典型的案例就能说明这种现象: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四位初一新同学上台代表新生发言,然而,在接下来一周的“心语本”里,就有50%以上的学生感慨,为什么不选我上台发言?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在我以前的学校都是由我来做的呀!
优越感强
一般来讲,优质学生是其他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和班级里的许多事情,由他们去做,他们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得到老师、家长的宠爱,同伴的尊敬和羡慕。他们听到的是表扬,看到的是笑脸,拿到的是奖状。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这样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很自然地形成以自我为核心,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常常是不外露的,是教师和家长起初觉察不到的。
研究和分析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行为背后更深的内在动机,对于我们实施教育教学策略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对于优质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也不能只局限于一时一事的分析,而是要考虑到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他的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
三、 指导优质生源的教师策略
在帮助学生走向卓越人生的道路上,教师无疑处于一个极佳的位置。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或者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了解了优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及他们的心理特点之后,我们的教师策略不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与学生成为朋友
当我们站在为人师者的角度上去理解,去审视这些孩子时,我们实际上就远离了他们。
时代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置身其中的我们----承担着教育这些优质学生的教师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却很少用他们的视角去看世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说:你不要辜负了老师和家长对你的期望啊!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啊!你可以考得更好的!
我相信,在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的道路上,优异的成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并不只是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成绩,更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道他们的孤独和喜悦,成为他们的同伴。
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在掌握最先进的教育工具之外,更应多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同时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否有缺陷,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了解及发现我们的学生具有怎样的潜能和天赋并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理论内容。
从表面上看,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能又多了一个学习的负担,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在掌握了这些理论并熟练运用之后,我们会从迷茫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同时也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训练学生积极的归因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高度成就动机的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较低成就动机的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因此,学生不同的成就归因倾向会影响到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又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如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原因时,学生会感到骄傲满意,会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和自我概念,而信心十足,面对失败时,能顽强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生活;如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或策略,会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有利于其个性健康发展。如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学生会感到羞愧和内疚,产生否定和消极的情感与自我概念,进而会产生自卑,因此会影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归因训练,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训练,它发生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显然,这种训练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帮助他们走向卓越是非常有益的。
引导学生的家长成为优质家长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是最舍得在教育上投资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是最爱孩子的父母……然而,中国的父母,却不一定是合格的父母。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孩子走向卓越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让孩子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与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当作学习的机器,是满足家长需求的工具,是为了完成家长没完成的愿望的延续品。
应该说,每一个出现“问题”的学生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因此,新时期的家长,需要引导,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来帮助我们的家长共同确认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形成合力,来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