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两部电影实践了八个大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四年前马英九曾经以“人性是没办法泯灭的”为由推荐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希望大陆同胞能够带着一种欣赏的、尊重的、包容的态度来看《海角七号》。在此之前,《海》片在台湾市场已取得了4亿新台币的票房,列台湾历史票房榜的第十名。尽管排位不高,但虽败犹荣,因为前面的老大哥们全是清一色的好莱坞巨制。
惟情感不娱乐是《海角七号》触动台湾人敏感神经的关键因素,当然也是其未能在大陆也赚一笔的重要原因。几经周折之后虽然上映了,却没有几声回响。票房惨败。
四年后的今天,《赛德克?巴莱》来了,瞬间让台湾地区《海角七号》“华语电影票房之冠”的记录作古。到了内地,好评依旧,票房萧萧。清理之外,意料之中。
影评人眼里的电影艺术,严肃题材总要比轻松搞笑的题材容易得分。所以,尽管同期上映《黄金大劫案》在票房上要超过《赛德克巴莱》近十倍,但仍然被骂得很惨。
一个导演用两部片子就证明了自己是No.1的并不多见,尤其是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方式,让老一辈电影人措手不及。在情感的寄托上让如此多的台湾人买账的片子,往前回溯可能一直要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20年前的杨德昌凭借这部片子,捧回了包括本土台湾电影金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海角七号》讲述了一个温馨而浪漫、怀旧又感伤的故事。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当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代班邮差阿嘉和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两个主人公的冲突与治愈是故事的主线,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这一段跨国之恋。
故事很简单,道理很深刻:生命只有一回,但梦想不会。错过的爱情,只要肯回头,就还是机会……这是一个关于音乐、梦想、与爱情的故事。
与《海》的跨国、跨时刻式爱恋的温馨相比,《赛》片截然相反。它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一个维护信仰而勇于赴死的故事。
赛德克即是台湾的原住民赛德克人,巴莱则意为“真正的”,魏德圣说,这是一个他自己看了觉得热血沸腾且感动的故事,他也坚信这个故事会令所有人感动。于是,他花掉了凭借《海角七号》所赚到的亿万资产,然后顺理成章地变为“亿万负翁”,债务压身。
典型的魏德圣将两种日据时期台湾民众态度,来了两次特写。讲这两个对照起来极端的故事需要理由吗?不用问,累计12亿的票房就是证据。这是属于台湾民众的伤感记忆。
“男人是浪漫的动物,都在创造历史;女人是理性的动物,都在承擔历史。”尽管魏德胜也说,自己这个典型的台湾男人为了理想不负责任,但客观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因为没有谁能把电影拍得这么分裂。
如果说《海角七号》是从爱的角度小切口地扎入,那么《赛》片则是从恨的角度深入骨髓。从来自底层的包容胸怀,到御侮的决绝,不仅成就了一个新派导演的辉煌轨迹,更让一种文化(抑或文明)以自说自话的方式让外界知悉。
某种程度上,“不负责任”也让魏德圣在另一种形式上突破了自己。《壹周刊》在偷拍《海》片主演范逸臣和田中千绘时惊奇地看到魏导呆着大破头盔穿着破旧T恤,骑着摩托车去上班。“这个人好像不知道自己有钱了”,该周刊评论说。
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魏德圣的钱还没捂热乎就直接投了《赛》片,讲完爱不讲恨,怎么会完整?借钱也行。
归根结底,魏德胜的两部电影实践了八个大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当然,还有哲学中的辩证法。
四年前马英九曾经以“人性是没办法泯灭的”为由推荐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希望大陆同胞能够带着一种欣赏的、尊重的、包容的态度来看《海角七号》。在此之前,《海》片在台湾市场已取得了4亿新台币的票房,列台湾历史票房榜的第十名。尽管排位不高,但虽败犹荣,因为前面的老大哥们全是清一色的好莱坞巨制。
惟情感不娱乐是《海角七号》触动台湾人敏感神经的关键因素,当然也是其未能在大陆也赚一笔的重要原因。几经周折之后虽然上映了,却没有几声回响。票房惨败。
四年后的今天,《赛德克?巴莱》来了,瞬间让台湾地区《海角七号》“华语电影票房之冠”的记录作古。到了内地,好评依旧,票房萧萧。清理之外,意料之中。
影评人眼里的电影艺术,严肃题材总要比轻松搞笑的题材容易得分。所以,尽管同期上映《黄金大劫案》在票房上要超过《赛德克巴莱》近十倍,但仍然被骂得很惨。
一个导演用两部片子就证明了自己是No.1的并不多见,尤其是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方式,让老一辈电影人措手不及。在情感的寄托上让如此多的台湾人买账的片子,往前回溯可能一直要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20年前的杨德昌凭借这部片子,捧回了包括本土台湾电影金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海角七号》讲述了一个温馨而浪漫、怀旧又感伤的故事。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当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代班邮差阿嘉和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两个主人公的冲突与治愈是故事的主线,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这一段跨国之恋。
故事很简单,道理很深刻:生命只有一回,但梦想不会。错过的爱情,只要肯回头,就还是机会……这是一个关于音乐、梦想、与爱情的故事。
与《海》的跨国、跨时刻式爱恋的温馨相比,《赛》片截然相反。它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一个维护信仰而勇于赴死的故事。
赛德克即是台湾的原住民赛德克人,巴莱则意为“真正的”,魏德圣说,这是一个他自己看了觉得热血沸腾且感动的故事,他也坚信这个故事会令所有人感动。于是,他花掉了凭借《海角七号》所赚到的亿万资产,然后顺理成章地变为“亿万负翁”,债务压身。
典型的魏德圣将两种日据时期台湾民众态度,来了两次特写。讲这两个对照起来极端的故事需要理由吗?不用问,累计12亿的票房就是证据。这是属于台湾民众的伤感记忆。
“男人是浪漫的动物,都在创造历史;女人是理性的动物,都在承擔历史。”尽管魏德胜也说,自己这个典型的台湾男人为了理想不负责任,但客观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因为没有谁能把电影拍得这么分裂。
如果说《海角七号》是从爱的角度小切口地扎入,那么《赛》片则是从恨的角度深入骨髓。从来自底层的包容胸怀,到御侮的决绝,不仅成就了一个新派导演的辉煌轨迹,更让一种文化(抑或文明)以自说自话的方式让外界知悉。
某种程度上,“不负责任”也让魏德圣在另一种形式上突破了自己。《壹周刊》在偷拍《海》片主演范逸臣和田中千绘时惊奇地看到魏导呆着大破头盔穿着破旧T恤,骑着摩托车去上班。“这个人好像不知道自己有钱了”,该周刊评论说。
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魏德圣的钱还没捂热乎就直接投了《赛》片,讲完爱不讲恨,怎么会完整?借钱也行。
归根结底,魏德胜的两部电影实践了八个大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当然,还有哲学中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