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湿痹为五淫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如娄多峰、路志正、焦树德等教授论治湿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湿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湿邪痹阻、风湿痹阻、寒湿痹阻、风寒湿痹、湿热痹阻、脾虚湿阻、脾肾阳虚、湿痰痹阻等8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湿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湿痹又称着痹、著痹,是以湿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酸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痹病[1]。湿痹是按五淫(风、寒、湿、热、燥)病因分类的风湿病,是五淫痹之一[2]。为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湿痹见于《神农本草经》,着痹见于《素问·痹论篇》。大多医家秉承《痹论》而沿用着痹之名。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湿痹概念;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论湿痹与着痹含义相似。金元时期,湿痹名称较乱,明清之后逐渐统一,湿痹即着痹,含义相同:以病因言为湿痹;以特征言为着痹。西医学的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可出现湿痹表现[4]。湿痹作为最常见的痹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湿痹的病因病机
湿痹的病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为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邪,或正气亏虚,导致邪侵;外因为湿邪或兼他邪侵袭。
1.1 湿邪侵袭 久居环境潮湿,或长夏湿气太过,湿邪或兼他邪侵入机体而致痹。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湿流关节,中之多使人……疼痛而烦。”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则曰:“此疾之作,……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曰:“湿胜者为着痹,即其下一胜字,则知但分邪有轻重。”清·秦之祯《症因脉治》曰:“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入,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而湿痹之症作矣。”
1.2 正气不足 正气亏虚,营卫失调,湿邪乘虚而入;或正气亏虚,津液气化失利,聚而成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痹。如《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曰:“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曰:“痹证之湿胜者……皆脾弱阴寒证也。”
1.3 内湿致痹 内湿也可致痹。内湿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各种因素损伤脾胃,津液失布,聚而成湿,阻滞气血经络而致痹。故明·高叔宗《丹溪治法心要》曰:“多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皆自内而出者也。”王肯堂《证治准绳》曰:“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
1.4 痰瘀湿阻 外湿或内湿,久居体内,凝聚成痰,痰湿阻络而致痹;或湿痰凝聚,血行不畅而致瘀,痰瘀闭阻,而致痹。《景岳全书》曰:“痹证之湿胜者,其体必重,或多寒,或多痰”。清·张璐《张氏医通》曰:“湿痹经络,血凝气滞作痛。”
综上所述,湿痹主要由湿邪所致,致使气血痹阻、经络不通,其病因病机不外“虚、邪、瘀”[5]三类,病性以实证为主,也有虚证和虚实夹杂之证。邪以湿邪为主,兼有风、寒、热、瘀、痰等;虚多为脾肾不足。其病位在肢体、关节、肌肉,与脾(胃)、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
2 诊断要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多见,与气候、地域、体质和生活习惯等关系密切;发病以中青年为多。本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可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沉重、肿胀,麻木不仁,活动不利,以下肢关节为多见。多伴有头身困重、胸闷腹胀、四肢欠温、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以“关节疼痛”“肿胀”“重著不移”“皮肤不仁”等为湿痹诊断要点。
3 湿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需要辨虚实和兼夹:一般而言,湿痹初起,体质壮实,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沉重、肿胀较突出,苔腻脉濡者多属实证;湿痹日久,或年老体弱,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较缓,而功能障碍明显,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多属虚证。兼风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兼寒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兼热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红肿热痛;兼痰者,肢体关节肌肉肿胀、麻木,甚则变形,皮下痰核、结节;兼瘀者,肢体关节肌肉刺痛,昼轻夜重,皮色紫黯。湿痹的治疗以祛邪和调理脏腑为原则;同时注意,治疗不忘健脾。祛邪以除湿为主,兼顾风、寒、热等邪以及痰瘀;调理脏腑以健脾、补肾为主。
3.1 湿邪痹阻证 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肢体困重,屈伸不利,抬举无力,以下肢关节多见,恶寒发热,纳呆腹胀,大便不爽;舌质淡胖,苔滑腻;脉濡。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肢体困重,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多为湿邪侵袭机体所致。湿邪黏滞重着,易阻遏气机,经络气血不畅,故湿邪为病,则见肢体关节肌肉重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抬举无力;湿性趋下,故以下肢关节多见;湿滞局部则见肢体关节肿胀;湿遏肌表经气,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肢体困重;湿困脾土而见腹胀纳呆,大便不爽;舌淡胖苔腻或滑,脉濡均示湿邪痹阻。
治法:化湿通络,行气宣痹。
方药: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减。方中以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豆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渗利湿热而健脾;加入滑石、通草、竹叶增强清利之功;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宣痹。诸药相合,共奏化湿通络、行气宣痹之功。若濕盛沉困者加络石藤、海桐皮。
3.2 风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呈游走性;恶风,或恶寒,汗出,头痛,头重身困,随天气变化而发作,或身体微肿;舌质淡,苔薄白或稍腻;脉浮缓,或濡缓。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呈游走性,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多为湿邪为主兼风邪侵袭机体而致。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为病,则见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身体微肿;风性善行而数变,故风邪为病疼痛呈游走性;风湿侵袭,营卫失调,故见恶风,或恶寒,汗出,头痛,头重身困,随天气变化而发作;苔白腻、脉浮缓均为风湿痹阻之象。
【关键词】 湿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湿痹又称着痹、著痹,是以湿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酸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痹病[1]。湿痹是按五淫(风、寒、湿、热、燥)病因分类的风湿病,是五淫痹之一[2]。为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湿痹见于《神农本草经》,着痹见于《素问·痹论篇》。大多医家秉承《痹论》而沿用着痹之名。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湿痹概念;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论湿痹与着痹含义相似。金元时期,湿痹名称较乱,明清之后逐渐统一,湿痹即着痹,含义相同:以病因言为湿痹;以特征言为着痹。西医学的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可出现湿痹表现[4]。湿痹作为最常见的痹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湿痹的病因病机
湿痹的病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为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邪,或正气亏虚,导致邪侵;外因为湿邪或兼他邪侵袭。
1.1 湿邪侵袭 久居环境潮湿,或长夏湿气太过,湿邪或兼他邪侵入机体而致痹。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湿流关节,中之多使人……疼痛而烦。”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则曰:“此疾之作,……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曰:“湿胜者为着痹,即其下一胜字,则知但分邪有轻重。”清·秦之祯《症因脉治》曰:“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入,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而湿痹之症作矣。”
1.2 正气不足 正气亏虚,营卫失调,湿邪乘虚而入;或正气亏虚,津液气化失利,聚而成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痹。如《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曰:“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曰:“痹证之湿胜者……皆脾弱阴寒证也。”
1.3 内湿致痹 内湿也可致痹。内湿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各种因素损伤脾胃,津液失布,聚而成湿,阻滞气血经络而致痹。故明·高叔宗《丹溪治法心要》曰:“多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皆自内而出者也。”王肯堂《证治准绳》曰:“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
1.4 痰瘀湿阻 外湿或内湿,久居体内,凝聚成痰,痰湿阻络而致痹;或湿痰凝聚,血行不畅而致瘀,痰瘀闭阻,而致痹。《景岳全书》曰:“痹证之湿胜者,其体必重,或多寒,或多痰”。清·张璐《张氏医通》曰:“湿痹经络,血凝气滞作痛。”
综上所述,湿痹主要由湿邪所致,致使气血痹阻、经络不通,其病因病机不外“虚、邪、瘀”[5]三类,病性以实证为主,也有虚证和虚实夹杂之证。邪以湿邪为主,兼有风、寒、热、瘀、痰等;虚多为脾肾不足。其病位在肢体、关节、肌肉,与脾(胃)、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
2 诊断要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多见,与气候、地域、体质和生活习惯等关系密切;发病以中青年为多。本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可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沉重、肿胀,麻木不仁,活动不利,以下肢关节为多见。多伴有头身困重、胸闷腹胀、四肢欠温、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以“关节疼痛”“肿胀”“重著不移”“皮肤不仁”等为湿痹诊断要点。
3 湿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需要辨虚实和兼夹:一般而言,湿痹初起,体质壮实,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沉重、肿胀较突出,苔腻脉濡者多属实证;湿痹日久,或年老体弱,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较缓,而功能障碍明显,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多属虚证。兼风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兼寒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兼热邪者,肢体关节肌肉红肿热痛;兼痰者,肢体关节肌肉肿胀、麻木,甚则变形,皮下痰核、结节;兼瘀者,肢体关节肌肉刺痛,昼轻夜重,皮色紫黯。湿痹的治疗以祛邪和调理脏腑为原则;同时注意,治疗不忘健脾。祛邪以除湿为主,兼顾风、寒、热等邪以及痰瘀;调理脏腑以健脾、补肾为主。
3.1 湿邪痹阻证 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肢体困重,屈伸不利,抬举无力,以下肢关节多见,恶寒发热,纳呆腹胀,大便不爽;舌质淡胖,苔滑腻;脉濡。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肢体困重,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多为湿邪侵袭机体所致。湿邪黏滞重着,易阻遏气机,经络气血不畅,故湿邪为病,则见肢体关节肌肉重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抬举无力;湿性趋下,故以下肢关节多见;湿滞局部则见肢体关节肿胀;湿遏肌表经气,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肢体困重;湿困脾土而见腹胀纳呆,大便不爽;舌淡胖苔腻或滑,脉濡均示湿邪痹阻。
治法:化湿通络,行气宣痹。
方药: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减。方中以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豆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渗利湿热而健脾;加入滑石、通草、竹叶增强清利之功;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宣痹。诸药相合,共奏化湿通络、行气宣痹之功。若濕盛沉困者加络石藤、海桐皮。
3.2 风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呈游走性;恶风,或恶寒,汗出,头痛,头重身困,随天气变化而发作,或身体微肿;舌质淡,苔薄白或稍腻;脉浮缓,或濡缓。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呈游走性,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多为湿邪为主兼风邪侵袭机体而致。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为病,则见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身体微肿;风性善行而数变,故风邪为病疼痛呈游走性;风湿侵袭,营卫失调,故见恶风,或恶寒,汗出,头痛,头重身困,随天气变化而发作;苔白腻、脉浮缓均为风湿痹阻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