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分析,介绍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深人贯彻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观、现代农业废弃物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平衡、完善现代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和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现代生态农业系统。为黑龙江省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出谋划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对策分析
0.引言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部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农业的现代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农业生态环境从原始农业阶段开始,一直到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其整个演变趋势一直处于不断恶化之中,因此,改善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状况势在必行。深人分析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出改善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对策,是实现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在现代农业领域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的现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耕地面积1183.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0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水资源总量462.2亿立方米,地表水天然年径流量341.9亿立方米(数据详见下表)。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退化、沙化和森林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的生态破坏问题。第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5%左右,土壤质量下降。其次,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衰退。一方面,珍贵的树种减少,如红松、樟子松等;第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显著的天然林、混交林比例减少。第三,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黑龙江省草地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两大平原地区。解放初全省有草原1066.7万公顷,目前已减少到433万公顷,仅为解放初期40.6%,平均每年减少12.4万公顷。闻名世界的松嫩草场,解放初期面积达336.7万公顷,到2003年为161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3.4万公顷。解放初期黑龙江省草原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2503750kg,目前正常年份每公顷产干草5251125kg,低者仅为300kg,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虽然黑龙江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含量及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出不够。为有效利用生态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推行现代化无公害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改善的对策
目前,黑龙江省内各市县所属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但规划水平不一,缺少市、县一级的统筹安排,资源整合不够。因此,有必要制定市、县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全省各市、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快速健康发展。市、县级规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园,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提高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2.1深人贯彻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今后,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抛弃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产中务必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将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就地无害化处理,切断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决不能以牺牲农业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换取城市与工业的一时繁荣;将保护和改善生态农业环境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2.2现代农业废弃物与生态农业环境承载力的平衡
提高现代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破坏,使它们尽可能的达到平衡状态。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现有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规划,加资金等软硬件投人严重不足。据测算,全国仅污水治理一项如实施二级处理,需要300多亿元的巨大投资,如果把治理大气污染所需的资金计算在内,则需要千亿元以上的投人。
2.3完善现代生态农业补偿的法律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在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等方面进行补偿试点示范,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施有机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补偿政策,难以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因此,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对于采取这些优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农户进行补贴,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完善生态农业补偿的保障制度,对于生态农业补偿原则、补偿的标准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都需要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定位,保障生态农业补偿的运行能够到位,防止出现角色缺位。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将用于生态农业补偿的财政资金和一些专用资金落实到实处。
2.4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现代生态农业系统
要科学分析生态农业系统资源组合的特点,要掌握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的组合,发挥资源优化组合功能。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持续平衡的生态农业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3.结语
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绿色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活动安排不合理、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度弃物的徐合利用效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欢策,建立全面平衡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系统,促进黑龙江省各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路璐,胡胜德.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对策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15.
[2]姜虹,李玉凤.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10.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对策分析
0.引言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部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农业的现代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农业生态环境从原始农业阶段开始,一直到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其整个演变趋势一直处于不断恶化之中,因此,改善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状况势在必行。深人分析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出改善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对策,是实现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在现代农业领域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的现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耕地面积1183.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0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水资源总量462.2亿立方米,地表水天然年径流量341.9亿立方米(数据详见下表)。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退化、沙化和森林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的生态破坏问题。第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5%左右,土壤质量下降。其次,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衰退。一方面,珍贵的树种减少,如红松、樟子松等;第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显著的天然林、混交林比例减少。第三,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黑龙江省草地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两大平原地区。解放初全省有草原1066.7万公顷,目前已减少到433万公顷,仅为解放初期40.6%,平均每年减少12.4万公顷。闻名世界的松嫩草场,解放初期面积达336.7万公顷,到2003年为161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3.4万公顷。解放初期黑龙江省草原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2503750kg,目前正常年份每公顷产干草5251125kg,低者仅为300kg,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虽然黑龙江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含量及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出不够。为有效利用生态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推行现代化无公害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改善的对策
目前,黑龙江省内各市县所属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但规划水平不一,缺少市、县一级的统筹安排,资源整合不够。因此,有必要制定市、县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全省各市、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快速健康发展。市、县级规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园,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提高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2.1深人贯彻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今后,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抛弃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产中务必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将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就地无害化处理,切断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决不能以牺牲农业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换取城市与工业的一时繁荣;将保护和改善生态农业环境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2.2现代农业废弃物与生态农业环境承载力的平衡
提高现代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破坏,使它们尽可能的达到平衡状态。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现有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规划,加资金等软硬件投人严重不足。据测算,全国仅污水治理一项如实施二级处理,需要300多亿元的巨大投资,如果把治理大气污染所需的资金计算在内,则需要千亿元以上的投人。
2.3完善现代生态农业补偿的法律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在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等方面进行补偿试点示范,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施有机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补偿政策,难以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因此,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对于采取这些优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农户进行补贴,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完善生态农业补偿的保障制度,对于生态农业补偿原则、补偿的标准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都需要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定位,保障生态农业补偿的运行能够到位,防止出现角色缺位。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将用于生态农业补偿的财政资金和一些专用资金落实到实处。
2.4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现代生态农业系统
要科学分析生态农业系统资源组合的特点,要掌握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的组合,发挥资源优化组合功能。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持续平衡的生态农业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3.结语
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绿色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活动安排不合理、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度弃物的徐合利用效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欢策,建立全面平衡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系统,促进黑龙江省各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路璐,胡胜德.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对策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15.
[2]姜虹,李玉凤.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