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改同行?做学生良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良华博士曾经说过的“如果你不幸沦为教师,那就读书吧!”是至今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我明白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为了积累,我常到书海中徜徉,在书香中沐浴,领略名家大师们的经典。近日读了他的《教师成长》,更让我领悟到了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并需要的教师。
  一、教师要以爱育爱,付出真爱
  冰心老人说过:因为有了爱才有了世界。也曾经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不算真正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师不是真正的教师。”所以做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教师必须放弃一切私心杂念真心的去爱孩子,要对孩子付出真爱。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让爱只围绕着那些优秀的孩子,要知道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以教师的爱心来培育孩子的爱心,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为自己最大的收获。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像一条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那么爱会使它异彩纷呈,一路欢歌。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做到为人师表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以为他是一位校工,就上前去说:“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年轻的学子就轻装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回来,那位老人还守在那里尽职尽责地帮他看包。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就坐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在那一瞬间,这位年轻人的心里是怎样的震撼啊!这位教授、国学大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我们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不但要有人格魅力,还要注意自己的衣着、语言、举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一切都应该是完美的,不仅要有美的心灵,还要有美的衣着,美的语言举止。不要把衣着及语言举止看作是小节,要知道“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衣着、语言及举止反映出自己道德的高尚,以良好的教养,正确的审美,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新课改中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非传授知识本身,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而非强调学科本位、门类繁多和缺乏整合的旧课程体系,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的现状,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禁自问:在自身素养方面,我们该为新课改准备些什么?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大力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师生平等。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候,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他们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和尊重。从人格上来讲学生和老师是完全平等的两个独立的人,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者;在课后,教师要走到学生的中间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朋友的身份来赏识和尊重学生。不少调查表明和蔼、热情、宽容的教师最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健康”以成为一个人人关注的社会性话题。每个人都希望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做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作为一名好教师更应该有健康的人格,乐观开朗,有自信,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犯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并不畏艰难,努力解决问题,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对于教师,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愿我们每一名教师在今后的的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期刊
经过多年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与研究,有如下深刻的体会,现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探究。就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块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构成因素,直接影响着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一、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美术基础太差  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多是文化课老师兼代美术课,没有专业的理论讲解,也没有历史名作欣赏,很多著名的作品学生都不知道,直接按照中学美术教
期刊
众所周知,干每件事,只要有兴趣就会得心应手,小学生学习英语也一样,尤其是阅读方面,要想让孩子学得轻松自如,那么兴趣就至关重要了,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巧妙地激发孩子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  一、提供展示平台,感受学以致用  在我国,英语这门语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得多用的少”,而且缺乏展示的机会,交流范围狭窄,久而久之,学生会出现前学后忘以及失去兴趣的表现。适时举办各种英语活动,给学生创造用英语交
期刊
一、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幼儿早期培养其对阅读的兴趣将有助于幼儿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注意阅读区材料投放的丰富及层次性。第一,丰富阅读材料的形式,除了图文结合的图书外,投放画报、儿童连环画
期刊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各种社会规范形成的关键期,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养成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行的重要角色之一,因此,教师应树立良好榜样、加强日常渗透等方面培养、发掘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从而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随着天气的变暖,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户外活动了,每次户外活动他们都有玩不完的游戏。“老
期刊
一、幼儿的绘画特征  幼儿的绘画发展一般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三个阶段。幼儿的绘画特征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绘画是一种直觉性、符号化的表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智逐渐成长,情感稳定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也逐渐增强,他们的绘画作品从涂鸦期过渡到象征期,出现了用象征符号表现意念的现象。正确理解幼儿绘画的特征,是引导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动手能力
期刊
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研究整体上还需改进,美术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显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时经不住冲击,乱了阵脚。  当今少儿美术教学出现了几种怪现象:教学生画儿童画的教师越来越多,教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师越来越少;画画获奖的儿童越来越多,真正懂美术、会美术的儿童越来越少;各级各类的少儿书画大奖赛越来越多,真正能代表美术教学成果的展览越来越少。  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给少儿美
期刊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美术教学亦是如此,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年龄是一个善变的阶段,也是性格正在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对美术课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他们对美术课感兴趣,大多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美术课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心理负担,并不是真的喜欢美术这一学科。但是在我看来,既然学生来到了我的
期刊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获,大疑则大获。”质疑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能有的放矢,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的积极探索之心去读书,去品词析句,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去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题目是文字的眼睛,针对课题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带着问题读书,能做到更认真、更
期刊
“乐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经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凝结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精神食粮。美好的人生应该文采,美好的生活应该充满诗意。诵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我们修身怡心,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是我们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