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艺术,不知大家眼前浮现的第一个情景是什么?是高雅的古筝,还是悲鸿的奔马;是儿时那把小小的口琴,还是长大后那把弹唱的吉它……把思绪轻轻拉回,来回答一个实际的问题,长大后,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是學好数理化,还是掌握高科技?是情商与智商“双高”,还是为人与处世“圆润”?也许,你同样回答不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让我们循着自己内心的足迹,问一问自己,在安身立命的同时,我们最渴求什么?在身心疲惫的时刻,我们最期待什么?是的,是音乐、是美术、是舞蹈、是戏剧、是文学……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艺术!
激发成长思维
在幼儿教育阶段,有一门重要的课程,就是艺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和艺术是最好的伙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家。一笔一画,涂抹出来的“画作”,也许在成人看来不像样,但那是他们对生活最初的表达。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成长性思维均在这个阶段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讲到建筑,孩子们在欣赏老师展示的各类著名建筑图片、视频后,迸发出想象,在一起交流与讨论中提出了设计“双球塔”的设想,即以宝塔为主体,融合“双球”体,形成一个混合中外建筑形式的“新型建筑”。试看现在世界上著名的一些建筑设计,往往也是具有独特性的,融合多种传统建筑与新型建筑形式为一体。那么,孩子们在儿时就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激发出了内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成长的思维在此得到了凝炼式的发展。
培养探究兴趣
一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很显然,兴趣不可能凭空产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不小心在白纸上打翻了半瓶墨汁,刹那间,一张纯洁的白纸不再“无暇”。假如你是成人,往往会立即将纸扔掉,将墨汁擦干净,做一些“打扫战场”的工作。那么,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如何处理的。孩子会直接用手指,或者用手边的笔将漫延的墨汁进行拓展式地“创作”。用一个手掌印一下,就是一个手印;用手指轻轻划开墨汁,就会是一棵树、一朵花、一个黑色的太阳、一个黑色的月亮……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懂得孩子的心理,适时地鼓励孩子,表扬一下他的“创作”,那么,他就会对这样的适时性创作产生兴趣,很有可能会在美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样的,假如墨汁是打翻在衣服上,进而渗透到布里了,孩子再去捏一下,形成了一块一块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有些像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染布形式……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不仅会对美术产生兴趣,更会对纺织产生兴趣。
锻炼坚韧品质
现在的孩子,往往调皮有余,坚韧不足,碰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思考。那么,在艺术教育中是不是可以给孩子吃些“苦”,锻炼一下孩子的坚韧品质呢?答案显然是可以的。笔者有一朋友的孩子,正上幼儿园,抱着“绝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原则”,朋友给她报了好多艺术类培训班,双休的时光,基本不是在培训班的教室里,就是在去往培训班教室的路上。因为市里交通不便,朋友一直是电瓶车车来车往,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的时光里,小姑娘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女汉子”,不再害怕风吹雨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每天晚上坚持练琴,一个小时的练习雷打不动,虽然一开始时想搞搞小动作,耍耍小赖皮,渐渐地,当练习成为常态,每天就开始自觉练习,小手指冻得通红都不再“吱”上一声。无论是声乐类还是器乐类的培训与学习,抑或是书法类或者绘画类的学习,无一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无一例外是比较枯燥的、乏味的,一首曲子、一个笔划,都需要反复练习、无数次揣摩,才能有所收获。同时,艺术的学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数年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层次,这同样保证了经过艺术教育的孩子,必然是具备一定坚韧的品质,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碰到的困难都能迎难而上,勇于接受挑战。
激发创新思维
曾经有个调查,也许可以说明一些情况:调查对象是恢复高考后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在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分别从事学术研究、经商、从政等行业,但是没有一个是达到行业顶尖水平的;在杭州,有一位从教近20年的小学老师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同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这被教育界称为“第十名现象”。这两个调查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我国,学习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中创新能力却不够强。这已成为一个看似自然、实则不自然的现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可以试着来看一个课堂,一般知识学习比较好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的知识点,往往是理性多余,感性不足的,对于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常规知识性学科的学习,他们是比较擅长的,通过诵读、默记、抄写等手段达成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对于艺术则不然,一般来说是需要激发好奇心,对于一首新的曲子、一幅新的书画作品,比如我们聆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名曲,我们的脑海中必然会跳出一幅一幅优美的情境出来,去充分想象当时曲子的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什么的感情等等;同样,当我们欣赏到徐悲鸿的名画时,我们的想象会插上翅膀,会随着作者去遨游。因此,当我们沉浸下来学习,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自身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出求知欲。同时,我们会运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大脑等“部件”,协同“工作”,以想象力为“润滑油”来理解、感受这些艺术作品,在感受与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力会像春天的花儿一样,一朵一朵开在春风里,种在脑海中,创新的萌芽就这样慢慢在我们的心中扎了根、发了芽。
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名人名言,其实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艺术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往往“缺氧”,将来走上社会,自然也不可能具有过多的创新思维,只会习惯于“按部就班”式的生活与工作。
丰富精神世界
教育部在发展艺术教育的文件中郑重提出,艺术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放眼关注一下社会新闻,会看到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非常贫乏,他们平日只关注手机上的快餐式资讯,或者沉迷于游戏的世界,在工作、生活中碰到挫折,要么直接逃避,要么产生抑郁……其实,假如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懂得从艺术中寻找生活的本真,懂得从生活中体味人生之真谛,是不太可能产生抑郁的。对孩子来说,中小学阶段正是接受艺术教育最好的时光,在音乐中可以聆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在美术中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图画;在文学中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这些艺术的滋养,必然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孩子的心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就有许多世界名画的介绍,假如只是浮光掠影式的学习,孩子们往往只会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浅层次的知识。假如我们深入探究下去,就会知道,每一幅名画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故事,它的创作背景往往是非常复杂的,表达的思想也是非常深邃的。同时,它的表现形式、运用的色彩、角度、光线等都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与此同时,名画的背后,往往会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生活的本真,生活不仅仅是童话的世界,同样有丑恶;人性,不仅仅是善良,同样有背叛……当我们通过艺术知晓了这一些,体味了这一些,孩子们将来长大后,再面对生活的困难时不会只知道退缩,而是会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会理解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我们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提升我们自己。
艺术教育,正如一池碧水,不仅让人看到了风景,也让人看到了清澈;不仅滋养了鱼儿,也润泽了生命;不仅映照了白云,也拥抱着蓝天……因此,为人师者,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艺术养分,和他们一起,学习艺术、欣赏艺术,从而陶醉于艺术,升华于艺术。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
激发成长思维
在幼儿教育阶段,有一门重要的课程,就是艺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和艺术是最好的伙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家。一笔一画,涂抹出来的“画作”,也许在成人看来不像样,但那是他们对生活最初的表达。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成长性思维均在这个阶段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讲到建筑,孩子们在欣赏老师展示的各类著名建筑图片、视频后,迸发出想象,在一起交流与讨论中提出了设计“双球塔”的设想,即以宝塔为主体,融合“双球”体,形成一个混合中外建筑形式的“新型建筑”。试看现在世界上著名的一些建筑设计,往往也是具有独特性的,融合多种传统建筑与新型建筑形式为一体。那么,孩子们在儿时就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激发出了内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成长的思维在此得到了凝炼式的发展。
培养探究兴趣
一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很显然,兴趣不可能凭空产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不小心在白纸上打翻了半瓶墨汁,刹那间,一张纯洁的白纸不再“无暇”。假如你是成人,往往会立即将纸扔掉,将墨汁擦干净,做一些“打扫战场”的工作。那么,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如何处理的。孩子会直接用手指,或者用手边的笔将漫延的墨汁进行拓展式地“创作”。用一个手掌印一下,就是一个手印;用手指轻轻划开墨汁,就会是一棵树、一朵花、一个黑色的太阳、一个黑色的月亮……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懂得孩子的心理,适时地鼓励孩子,表扬一下他的“创作”,那么,他就会对这样的适时性创作产生兴趣,很有可能会在美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样的,假如墨汁是打翻在衣服上,进而渗透到布里了,孩子再去捏一下,形成了一块一块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有些像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染布形式……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不仅会对美术产生兴趣,更会对纺织产生兴趣。
锻炼坚韧品质
现在的孩子,往往调皮有余,坚韧不足,碰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思考。那么,在艺术教育中是不是可以给孩子吃些“苦”,锻炼一下孩子的坚韧品质呢?答案显然是可以的。笔者有一朋友的孩子,正上幼儿园,抱着“绝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原则”,朋友给她报了好多艺术类培训班,双休的时光,基本不是在培训班的教室里,就是在去往培训班教室的路上。因为市里交通不便,朋友一直是电瓶车车来车往,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的时光里,小姑娘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女汉子”,不再害怕风吹雨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每天晚上坚持练琴,一个小时的练习雷打不动,虽然一开始时想搞搞小动作,耍耍小赖皮,渐渐地,当练习成为常态,每天就开始自觉练习,小手指冻得通红都不再“吱”上一声。无论是声乐类还是器乐类的培训与学习,抑或是书法类或者绘画类的学习,无一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无一例外是比较枯燥的、乏味的,一首曲子、一个笔划,都需要反复练习、无数次揣摩,才能有所收获。同时,艺术的学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数年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层次,这同样保证了经过艺术教育的孩子,必然是具备一定坚韧的品质,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碰到的困难都能迎难而上,勇于接受挑战。
激发创新思维
曾经有个调查,也许可以说明一些情况:调查对象是恢复高考后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在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分别从事学术研究、经商、从政等行业,但是没有一个是达到行业顶尖水平的;在杭州,有一位从教近20年的小学老师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同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这被教育界称为“第十名现象”。这两个调查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我国,学习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中创新能力却不够强。这已成为一个看似自然、实则不自然的现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可以试着来看一个课堂,一般知识学习比较好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的知识点,往往是理性多余,感性不足的,对于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常规知识性学科的学习,他们是比较擅长的,通过诵读、默记、抄写等手段达成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对于艺术则不然,一般来说是需要激发好奇心,对于一首新的曲子、一幅新的书画作品,比如我们聆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名曲,我们的脑海中必然会跳出一幅一幅优美的情境出来,去充分想象当时曲子的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什么的感情等等;同样,当我们欣赏到徐悲鸿的名画时,我们的想象会插上翅膀,会随着作者去遨游。因此,当我们沉浸下来学习,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自身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出求知欲。同时,我们会运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大脑等“部件”,协同“工作”,以想象力为“润滑油”来理解、感受这些艺术作品,在感受与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力会像春天的花儿一样,一朵一朵开在春风里,种在脑海中,创新的萌芽就这样慢慢在我们的心中扎了根、发了芽。
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名人名言,其实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艺术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往往“缺氧”,将来走上社会,自然也不可能具有过多的创新思维,只会习惯于“按部就班”式的生活与工作。
丰富精神世界
教育部在发展艺术教育的文件中郑重提出,艺术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放眼关注一下社会新闻,会看到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非常贫乏,他们平日只关注手机上的快餐式资讯,或者沉迷于游戏的世界,在工作、生活中碰到挫折,要么直接逃避,要么产生抑郁……其实,假如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懂得从艺术中寻找生活的本真,懂得从生活中体味人生之真谛,是不太可能产生抑郁的。对孩子来说,中小学阶段正是接受艺术教育最好的时光,在音乐中可以聆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在美术中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图画;在文学中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这些艺术的滋养,必然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孩子的心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就有许多世界名画的介绍,假如只是浮光掠影式的学习,孩子们往往只会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浅层次的知识。假如我们深入探究下去,就会知道,每一幅名画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故事,它的创作背景往往是非常复杂的,表达的思想也是非常深邃的。同时,它的表现形式、运用的色彩、角度、光线等都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与此同时,名画的背后,往往会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生活的本真,生活不仅仅是童话的世界,同样有丑恶;人性,不仅仅是善良,同样有背叛……当我们通过艺术知晓了这一些,体味了这一些,孩子们将来长大后,再面对生活的困难时不会只知道退缩,而是会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会理解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我们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提升我们自己。
艺术教育,正如一池碧水,不仅让人看到了风景,也让人看到了清澈;不仅滋养了鱼儿,也润泽了生命;不仅映照了白云,也拥抱着蓝天……因此,为人师者,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艺术养分,和他们一起,学习艺术、欣赏艺术,从而陶醉于艺术,升华于艺术。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