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行为、思维、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文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内涵,阐述了传统学习活动效益低的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思路,最后构建了相应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 效益 方法 策略
[作者简介]杨志坚(1973- ),男,江西宁都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江西 赣州 341000)李贤阳(1977- ),男,江西宁都人,钦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遗传算法。(广西 钦州 535000)廖必峰(1987- ),女,江西宁都人,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保育院,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学教育。(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3-0178-02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领域,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实践、思维和人际交往等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我国已确定在全国各级学校普及信息技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方法与策略研究,正是在国家推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可行性。
一、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内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①信息技术环境是指由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演播系统、相关软件资源体系构成的有机学习环境。
基于心理学对活动的定义,本文认为学习即活动,将学习活动定义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自主运用已知探求未知,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课前自主预习、情景观察、操作实验、问题讨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质疑、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诸方面。
二、传统学习活动存在效益低问题的简述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校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讲授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影响课堂学习效益的提升。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得到了不断完善,但部分教师自己本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不高,教师进行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师课堂讲授过多,而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实践、建构知识意义、获得发展创新的学习活动较少。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还没有实现常态化,其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部分教师虽然说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到了具体教学中依然以黑板、粉笔为主,以计算机、收录机、投影仪为辅助手段,能够实现学生自主运用和交互式操作的课件或教学系统软件较少,多媒体电教系统和网络设备利用率低,大大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益的提升。
2.虽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学生仍然被动接受,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只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而教学中的课件只是把纸质教案转化为电子教案,没有跳出传统的学习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的尴尬处境。“演播型”课件,致使学生被动地顺着课件一页一页地观看,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做不到主动思考。以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获得知识意义构建和创新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有效学习信息的来源单一,思维受到限制,课堂教学缺失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思路
本文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所谓任务驱动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将学生所学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努力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的教学方法。”②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用自主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习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特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直观、富有情趣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知识意义建构的乐趣。“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合理组织讨论、探究、练习和总结;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认真思考、合作探究和总结反思;甚至学生讲,教师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
3.学案导学,自主参与。“学案导学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需求和兴趣自主设计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查找所需学习资料,如涉及的知识背景、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④学生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有效地参与自主学习,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行深入探究,得到完善和充实。
4.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空间的学习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丰富了学习方法和资源,拓展了学习空间,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需求和兴趣,带着学习问题,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和网络互动,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意义。
5.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契合新课程目标重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获取新知。”⑤课堂上学生将目之所视、耳之所听、手之所作、心之所想融为一体,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构建新的知识意义。 6.讲练结合,突破难点。教学策略过程为:提出问题—分析引导—讨论练习—反馈归纳。利用信息技术和交互式教学课件或系统软件,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互动中悟,在互动中找规律。此教学策略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拓展了学习空间,培养了学习能力,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7.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是讲授启发和交流互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活动交流,教师、学生与教材、资料之间的信息交互,构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交互学习的氛围,教师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又引起教师相应的活动。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和合作,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探究实验,培养能力。教学策略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此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交互课件和教学系统软件,能很好地模拟实验过程,从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操作模式构建
通过分析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构建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模式。
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操作模式图分析可以得出本操作模式的具体做法:
第一,前文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学习活动效益的思路,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思路,必须要求学校及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和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第二,信息技术环境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就是图中的局域网与互联网模块,包括以校园网络为主的局域网资源,如多媒体演播系统、电子教室、微格教室、语音实验室、互联网接入技术和设备等。软件环境主要是图中的资源库模块,包括各种教学课件或软件、自主构建的以校园网为主的资源平台和学科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课堂内外开展的学习活动。
第三,学生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在学生自由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在线学习系统或QQ等在线交流软件进行教学互动和在线答疑。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教案—学案导学型教学模式、讲授—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接受—自主合作型教学模式等应用于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大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习效益。教师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要能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必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工作中,凭借信息技术的感染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第四,在本模式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生沟通,积极及时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营造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学习方式和优化教学策略,形成探究型、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活动效果。
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益提升的思路,并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具体操作模式,给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但这些只是一个整体性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与细化。
[注释]
①③李贤阳,黄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与探析[J].福建电脑,2011(8):206,207.
②刘国祥,杜远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6):10.
④张新平.“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2):27.
⑤杨志坚,李贤阳,廖必峰.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16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 效益 方法 策略
[作者简介]杨志坚(1973- ),男,江西宁都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江西 赣州 341000)李贤阳(1977- ),男,江西宁都人,钦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遗传算法。(广西 钦州 535000)廖必峰(1987- ),女,江西宁都人,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保育院,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学教育。(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3-0178-02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领域,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实践、思维和人际交往等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我国已确定在全国各级学校普及信息技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方法与策略研究,正是在国家推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可行性。
一、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内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①信息技术环境是指由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演播系统、相关软件资源体系构成的有机学习环境。
基于心理学对活动的定义,本文认为学习即活动,将学习活动定义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自主运用已知探求未知,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课前自主预习、情景观察、操作实验、问题讨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质疑、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诸方面。
二、传统学习活动存在效益低问题的简述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校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讲授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影响课堂学习效益的提升。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得到了不断完善,但部分教师自己本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不高,教师进行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师课堂讲授过多,而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实践、建构知识意义、获得发展创新的学习活动较少。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还没有实现常态化,其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部分教师虽然说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到了具体教学中依然以黑板、粉笔为主,以计算机、收录机、投影仪为辅助手段,能够实现学生自主运用和交互式操作的课件或教学系统软件较少,多媒体电教系统和网络设备利用率低,大大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益的提升。
2.虽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学生仍然被动接受,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只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而教学中的课件只是把纸质教案转化为电子教案,没有跳出传统的学习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的尴尬处境。“演播型”课件,致使学生被动地顺着课件一页一页地观看,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做不到主动思考。以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获得知识意义构建和创新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有效学习信息的来源单一,思维受到限制,课堂教学缺失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思路
本文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所谓任务驱动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将学生所学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努力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的教学方法。”②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用自主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习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特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直观、富有情趣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知识意义建构的乐趣。“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合理组织讨论、探究、练习和总结;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认真思考、合作探究和总结反思;甚至学生讲,教师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
3.学案导学,自主参与。“学案导学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需求和兴趣自主设计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查找所需学习资料,如涉及的知识背景、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④学生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有效地参与自主学习,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行深入探究,得到完善和充实。
4.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空间的学习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丰富了学习方法和资源,拓展了学习空间,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需求和兴趣,带着学习问题,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和网络互动,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意义。
5.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契合新课程目标重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获取新知。”⑤课堂上学生将目之所视、耳之所听、手之所作、心之所想融为一体,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构建新的知识意义。 6.讲练结合,突破难点。教学策略过程为:提出问题—分析引导—讨论练习—反馈归纳。利用信息技术和交互式教学课件或系统软件,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互动中悟,在互动中找规律。此教学策略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拓展了学习空间,培养了学习能力,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7.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是讲授启发和交流互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活动交流,教师、学生与教材、资料之间的信息交互,构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交互学习的氛围,教师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又引起教师相应的活动。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和合作,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探究实验,培养能力。教学策略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此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交互课件和教学系统软件,能很好地模拟实验过程,从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操作模式构建
通过分析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构建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模式。
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操作模式图分析可以得出本操作模式的具体做法:
第一,前文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学习活动效益的思路,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思路,必须要求学校及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和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第二,信息技术环境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就是图中的局域网与互联网模块,包括以校园网络为主的局域网资源,如多媒体演播系统、电子教室、微格教室、语音实验室、互联网接入技术和设备等。软件环境主要是图中的资源库模块,包括各种教学课件或软件、自主构建的以校园网为主的资源平台和学科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课堂内外开展的学习活动。
第三,学生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在学生自由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在线学习系统或QQ等在线交流软件进行教学互动和在线答疑。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教案—学案导学型教学模式、讲授—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接受—自主合作型教学模式等应用于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大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习效益。教师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要能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必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工作中,凭借信息技术的感染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第四,在本模式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生沟通,积极及时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营造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学习方式和优化教学策略,形成探究型、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活动效果。
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益提升的思路,并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的具体操作模式,给学生学习活动效益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但这些只是一个整体性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与细化。
[注释]
①③李贤阳,黄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与探析[J].福建电脑,2011(8):206,207.
②刘国祥,杜远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6):10.
④张新平.“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2):27.
⑤杨志坚,李贤阳,廖必峰.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