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将自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任务。本文作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形成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 农业 综合开发 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将自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任务。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优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我们一是要切实加强中低产田改造,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不断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二是要着力打造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始终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三是要加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一是田成块、地平整、道相通,有利于生产过程中肥料、粮食的运输,也便于机械化耕作,目前,我区农村的水稻大部分已实施机械化收割,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二是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能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
二、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经济支撑
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一般要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育优势农产品,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竟争力。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在资金上给予了财政扶持,使项目区的农民和干部开拓了思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我国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是农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能有效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能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一是要继续坚持“扶龙头、带农民,扶产业、促经济”的工作思路,在培育主导产业上有新作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二是要继续坚持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基本目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近几年我区培育的养羊、牛等产业,都是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带动一方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三是要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惠及千家万户、以生产建设为主改善生活为辅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我区近期准备扶持的红薯、柑桔协会,这些协会都能带动千家万户,从而带动农民致富。
三、推进科技进步,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技术保证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等各个领域。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要围绕项目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进行,着重解决科技进步中的要害和薄弱环节,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种养技术非凡是节水浇灌技术。结合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相对的讲,我区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科技文化知识短缺,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深。针对这一特殊的、庞大的群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超常的思路、措施和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工作力度,通过有序的教育培训,逐步把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宝贵的人力资源,借助项目区群众农业科技、民主和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促进他们多渠道就业和增收。近几年来,我办坚持每年开展多次培训,培训效果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做法。
四、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自觉地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去
要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保护他们的创造性,齐心协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同时要结合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公示制度,保障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经济开发项目的管护制度,确保项目竣工后管理规范化,能长期发挥效益,真正造富一方百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产业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治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农发办)
关键词 农业 综合开发 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将自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任务。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优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我们一是要切实加强中低产田改造,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不断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二是要着力打造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始终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三是要加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一是田成块、地平整、道相通,有利于生产过程中肥料、粮食的运输,也便于机械化耕作,目前,我区农村的水稻大部分已实施机械化收割,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二是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能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
二、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经济支撑
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一般要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育优势农产品,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竟争力。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在资金上给予了财政扶持,使项目区的农民和干部开拓了思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我国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是农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能有效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能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一是要继续坚持“扶龙头、带农民,扶产业、促经济”的工作思路,在培育主导产业上有新作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二是要继续坚持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基本目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近几年我区培育的养羊、牛等产业,都是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带动一方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三是要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惠及千家万户、以生产建设为主改善生活为辅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我区近期准备扶持的红薯、柑桔协会,这些协会都能带动千家万户,从而带动农民致富。
三、推进科技进步,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技术保证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等各个领域。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要围绕项目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进行,着重解决科技进步中的要害和薄弱环节,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种养技术非凡是节水浇灌技术。结合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相对的讲,我区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科技文化知识短缺,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深。针对这一特殊的、庞大的群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超常的思路、措施和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工作力度,通过有序的教育培训,逐步把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宝贵的人力资源,借助项目区群众农业科技、民主和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促进他们多渠道就业和增收。近几年来,我办坚持每年开展多次培训,培训效果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做法。
四、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自觉地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去
要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保护他们的创造性,齐心协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同时要结合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公示制度,保障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经济开发项目的管护制度,确保项目竣工后管理规范化,能长期发挥效益,真正造富一方百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产业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治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农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