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亚洲UC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现有的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因素共同影响。近年发现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UC患者肠黏膜和血清中有异常表达,表明IL-33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现就IL-33在UC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CXCR4+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是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发生变化。方法选取15例体检正常人员(正常对照组)以及25例初发SLE患者,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正常人、SLE患
中枢神经变性疾病通常侵及骨骼肌,不同疾病有其典型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骨骼肌活检可以为临床诊断此类疾病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本文就骨骼肌活检在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中的诊断作
随着肥胖和2 型糖尿病人群的急剧增加,减重外科发展迅速,其中胃旁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肥胖合并2 型糖尿病,其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关注和认可,逐渐成为金标准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