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政府在短短十几年间相继推出若干乡村建设政策,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笔者结合近几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对已往乡村建设的认知模式、产业引入及建设模式进行总结与思考,探索乡村振兴新时期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美丽乡村;低成本;地域特色;乡土美学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在新发展理念框架下,对“三农”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部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成立农村农业部更是一项划世纪的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怎么建、怎么管?笔者结合近几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关于福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概述
2015年、2016年笔者所在单位承接了福建省漳州地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任务。规划提升工作不是规划编制任务,是要将省住建厅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建设要点传达下去,是对村庄各项建设工作的定点帮扶与指导,提升单位要组成不同专业构成的专家团队与规划设计、村民、政府举行多轮座谈、对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各示范村庄优秀的经验与做法,在省内进行推广,提升全省的村庄规划建设水平。两年多来,省厅的美丽乡村提升产生积极成效,提倡的“五清楚、两特色”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及各地市村庄整治导则陆续出台,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上了新台阶。
这是笔者以非规划编制人员全程参与了漳州市两年度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走访、服务及验收等工作。充分了解到了现今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村庄建设等问题有了深入的体会,对村庄规划、建设及实施有了新的认识。
2、当今村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农村的建设管理呈“个体”“条块”化
现有的农村规划城乡联动不足,整体性思考不够。同时存在村庄多头管理现象,“村庄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分属不同部门,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庄能多次争取到各类补贴,笔者就见过同一份规划换个封面就到另一个部门争取经费。
2.2产村融合的背景的产业误区
现在的村庄的产业规划基本上就是乡村旅游规划,脱离了乡村发展实际,产业雷同可操作性差。即使位于“城郊村”且資源有特色的村庄旅游规划中,也出现了“要地要房不要人”悖论,乡村的旅游业变成了“乡村旅游地产”。
2.3对乡村美缺少统一认识、宣传
“水泥思维”、“城市思维”占据主导,乡村中的随处可见水泥河道、各个角落的水泥覆盖,以及乡村中到处充斥的城市草皮公园和绿化苗木、假山假景。而乡村自身的生命肌理,自身的审美趣味,被 过度的城市美学所破坏。
2.4年度验收、补助制度下形成的“短平快”建设模式
现在的考评制度下,“短平快”的思维成为乡村建设指南针。当这种“快思维”进入到“慢乡村”,任何考虑不周的设计、过于简单的决策,都可能对乡村产生破坏。
2.5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缺少生命力
现有的村庄建设模式仍以“自上而下”的点名式或平均主义为主,村庄自身缺乏主动性或村民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一来,村庄短期的美丽实现不难,但村庄环境的长期维持、村民普遍致富得不到保证。
3、关于村庄建设的若干思考
3.1从“城市美学”转向“乡土美学”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这就是对乡土美学的高度概况。城市和乡村对美丽的认知角度是不一样的。乡村是自然的山水景观,乡村应该是自然的、质朴的、有地域味道的,人工的东西是为了和它配合,尺度太大,就失去了乡村味道。因此,统一对美丽乡村的共识尤为重要,这个共识是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基石。
3.2从“统一指标”转向 “允许指标自选”
从我国的村庄分布来看,地域分布广、体量差异大、条件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由于各村庄的客观差异,在村庄规划时建设的用地、用水及各项设施建设指标不必追求统一,在村庄建设或整治目标上也可根据不同地区条件有所差别,允许指标自选。
3.3从“自上而下”转向“上下结合”
改变现有的村庄申报、验收及考评机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协同。在各类申报中以村庄自主申报为主,加强村庄自身主动性。建议政府改变以往的验收考评模式和拨款方式,先拨规划费,把规划方案做好了报上去,相关部门审批后再根据规划的规模、合理性来拨建设资金。
3.4从“整齐划一”转向“随地就势”
广大农村各地差异性较大,不应采取统一的建设模式,而现实中沿海村庄与山地农村建设模式几乎没有区别,即对村内道路、广场、河道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泥硬化为主,对于农村住房改造,多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过多关注外观的统一性,忽略村庄的地域特征。应当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切实提高村庄布局水平[2],做到依山就势、傍河就景、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这就要求乡村建设应当尊重现状已有道路以及地形地貌,在现有条件下指定合理的整治建设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更多的是整体自然风貌的提升保护和宜居环境整治建设。
3.5从“钢筋水泥”转向“乡土材料”
乡村的风貌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在地域文化、场所精神的直接表现,而本土材料作为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当地所认同的文化和审美取向,还蕴含了当地工匠的营造精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本土材料,一是与村庄的现有肌理相同;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就地取材的便利性,实现低成本建设。
3.6从“草皮广场”转向“自营微田园”
乡村田园的人口密度相对城市居住区要来的稀疏,房前屋后空地空间相对大些,一般村民都拥有自己的前庭后院,这就有了建设“微田园”的基本条件。在房前屋后“微田园”建设方面,因为乡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房前屋后的菜地化、果园化是最能发动村民积极性,也是性价比投入最高的绿化选择。
3.7从“短期见效”转向“长期培育”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地方在开始之初都把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完成落实,虽然在短期取得了成效,但如果不在建设、管理、运营上花功夫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得不到保障。重视本土多元的经验价值,尊重农民自身的主体力量,由政府组织走向集体合作,从而构建自主互助的经济社会系统。
4、结语
文章的观点和认识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性认识和体会,难免以偏概全,因而在乡村振兴的新历史时期,倡导重视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合力破解农村发展和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建立符合乡村地区发展实际的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文翠.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实现机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
[2]刘奇葆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网
关键词:美丽乡村;低成本;地域特色;乡土美学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在新发展理念框架下,对“三农”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部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成立农村农业部更是一项划世纪的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怎么建、怎么管?笔者结合近几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关于福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概述
2015年、2016年笔者所在单位承接了福建省漳州地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提升工作任务。规划提升工作不是规划编制任务,是要将省住建厅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建设要点传达下去,是对村庄各项建设工作的定点帮扶与指导,提升单位要组成不同专业构成的专家团队与规划设计、村民、政府举行多轮座谈、对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各示范村庄优秀的经验与做法,在省内进行推广,提升全省的村庄规划建设水平。两年多来,省厅的美丽乡村提升产生积极成效,提倡的“五清楚、两特色”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及各地市村庄整治导则陆续出台,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上了新台阶。
这是笔者以非规划编制人员全程参与了漳州市两年度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走访、服务及验收等工作。充分了解到了现今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村庄建设等问题有了深入的体会,对村庄规划、建设及实施有了新的认识。
2、当今村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农村的建设管理呈“个体”“条块”化
现有的农村规划城乡联动不足,整体性思考不够。同时存在村庄多头管理现象,“村庄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分属不同部门,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庄能多次争取到各类补贴,笔者就见过同一份规划换个封面就到另一个部门争取经费。
2.2产村融合的背景的产业误区
现在的村庄的产业规划基本上就是乡村旅游规划,脱离了乡村发展实际,产业雷同可操作性差。即使位于“城郊村”且資源有特色的村庄旅游规划中,也出现了“要地要房不要人”悖论,乡村的旅游业变成了“乡村旅游地产”。
2.3对乡村美缺少统一认识、宣传
“水泥思维”、“城市思维”占据主导,乡村中的随处可见水泥河道、各个角落的水泥覆盖,以及乡村中到处充斥的城市草皮公园和绿化苗木、假山假景。而乡村自身的生命肌理,自身的审美趣味,被 过度的城市美学所破坏。
2.4年度验收、补助制度下形成的“短平快”建设模式
现在的考评制度下,“短平快”的思维成为乡村建设指南针。当这种“快思维”进入到“慢乡村”,任何考虑不周的设计、过于简单的决策,都可能对乡村产生破坏。
2.5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缺少生命力
现有的村庄建设模式仍以“自上而下”的点名式或平均主义为主,村庄自身缺乏主动性或村民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一来,村庄短期的美丽实现不难,但村庄环境的长期维持、村民普遍致富得不到保证。
3、关于村庄建设的若干思考
3.1从“城市美学”转向“乡土美学”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这就是对乡土美学的高度概况。城市和乡村对美丽的认知角度是不一样的。乡村是自然的山水景观,乡村应该是自然的、质朴的、有地域味道的,人工的东西是为了和它配合,尺度太大,就失去了乡村味道。因此,统一对美丽乡村的共识尤为重要,这个共识是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基石。
3.2从“统一指标”转向 “允许指标自选”
从我国的村庄分布来看,地域分布广、体量差异大、条件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由于各村庄的客观差异,在村庄规划时建设的用地、用水及各项设施建设指标不必追求统一,在村庄建设或整治目标上也可根据不同地区条件有所差别,允许指标自选。
3.3从“自上而下”转向“上下结合”
改变现有的村庄申报、验收及考评机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协同。在各类申报中以村庄自主申报为主,加强村庄自身主动性。建议政府改变以往的验收考评模式和拨款方式,先拨规划费,把规划方案做好了报上去,相关部门审批后再根据规划的规模、合理性来拨建设资金。
3.4从“整齐划一”转向“随地就势”
广大农村各地差异性较大,不应采取统一的建设模式,而现实中沿海村庄与山地农村建设模式几乎没有区别,即对村内道路、广场、河道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泥硬化为主,对于农村住房改造,多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过多关注外观的统一性,忽略村庄的地域特征。应当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切实提高村庄布局水平[2],做到依山就势、傍河就景、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这就要求乡村建设应当尊重现状已有道路以及地形地貌,在现有条件下指定合理的整治建设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更多的是整体自然风貌的提升保护和宜居环境整治建设。
3.5从“钢筋水泥”转向“乡土材料”
乡村的风貌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在地域文化、场所精神的直接表现,而本土材料作为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当地所认同的文化和审美取向,还蕴含了当地工匠的营造精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本土材料,一是与村庄的现有肌理相同;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就地取材的便利性,实现低成本建设。
3.6从“草皮广场”转向“自营微田园”
乡村田园的人口密度相对城市居住区要来的稀疏,房前屋后空地空间相对大些,一般村民都拥有自己的前庭后院,这就有了建设“微田园”的基本条件。在房前屋后“微田园”建设方面,因为乡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房前屋后的菜地化、果园化是最能发动村民积极性,也是性价比投入最高的绿化选择。
3.7从“短期见效”转向“长期培育”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地方在开始之初都把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完成落实,虽然在短期取得了成效,但如果不在建设、管理、运营上花功夫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得不到保障。重视本土多元的经验价值,尊重农民自身的主体力量,由政府组织走向集体合作,从而构建自主互助的经济社会系统。
4、结语
文章的观点和认识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性认识和体会,难免以偏概全,因而在乡村振兴的新历史时期,倡导重视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合力破解农村发展和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建立符合乡村地区发展实际的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文翠.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实现机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
[2]刘奇葆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