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學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建设自我。笔者从自我评价的目的、内容、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三个方面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科学 自我评价 学生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特别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以体现评价主体的交互性和多元性。[1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带
期刊
课堂的40分钟是教与学的传递时间,是老师发挥自己魅力的时间,是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的重要时刻。 因此,老师怎样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呢?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教 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两点:  (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
期刊
自制教具、学具是教师、学生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就地取材,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自制,方便、有效的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现成的物品作为教具、学具,不需要任何的改造。教具学具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自制教具、学具可以很好的展示事实和现象  自制教具、学具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示范,促进多种感官与学习,降低教学难度,呈现过程,解释原理,掌握规律,使之生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习的兴趣和效果,因此,要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改变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弱的现状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数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巧算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
期刊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新课程倡导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实验器材是低成本物理创新实验的内涵。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提高物理实验的质量,通过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大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已经成为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的一项重
期刊
摘要:课堂效率对生物学科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课堂效率 多媒体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利用教材、教案和粉笔等为教学资源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选用的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教学呢?  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
期刊
摘要:课堂上例题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例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针对各种例题和各班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例题的教学活动要突破传统、单一的形式,力求有高效的、让学生感兴趣的“变式教学”活动。本文描述了例题教学活动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例题“变式教学”活动的一些设计。  关键词:例题 变式教学 活动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例题不仅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巩固
期刊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语文老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式,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一种新的水平的修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
期刊
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倡导初中生用新媒体记录道德实践形成视听资料,让德育活动的再现可视可听,使道德行为的评价客观直观,这有助于立体生动地传播正能量。  新媒体,疏胜堵。新媒体触手可及的时代已经到来,随时随地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对教育的影响也已势不可挡。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引导初中生主动用新媒体传承正能量,好奇心容易诱导辨别能力不强的初中生点击负能量。我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年的一线德育
期刊
诗歌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能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教学诗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读诗入境,本文试着从策略的角度谈谈几点粗略的认识。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