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痤疮;中西医结合;粉刺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44-02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诊断易明,单用西药治疗容易反复,且副作用明显,单用中药治疗见效较慢。本院2010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痤疮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为2010年3月~2010年10月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痤疮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14~45岁,平均23岁,病程0.5~30 a,本组病例Ⅳ°8例,Ⅲ°25例,Ⅱ°21例,Ⅰ°6例。治疗组30例中肺经风热型13例,脾胃湿热型11例,血瘀痰凝型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皮损程度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选患者近1个月未接受任何治疗,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临床诊断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痤疮诊断标准。本病好发于青年男女,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额部、双颊、下颌、前额,其次是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初期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称粉刺,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可逐渐发展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凹陷性瘢痕;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轻度瘙痒、疼痛;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多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逐渐消退,少数中年方愈,可遗留色素沉着,凹陷性瘢痕[1]。痤疮分型参考《中医外科学》分型标准。①肺经风热型:主症: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②脾胃湿热型:主症:皮损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③血瘀痰凝型:主症:面部见囊肿,结节,皮损暗红,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滑或涩[2]。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25 mg,日2次,罗红霉素0.15 g,日2次,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克林霉素凝胶,早晚各一种外用于皮损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①肺经风热证:治宜宣肺疏风清热,方剂:枇杷叶10 g,桑白皮10 g,黄芩10 g,黄连6 g,黄柏10 g,生地15 g,丹皮10 g,栀子10 g,连翘15 g,甘草6 g;②脾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软坚散结,方剂:蒲公英10 g,金银花15 g,黄连6 g,黄芩15 g,白花蛇舌草20 g,夏枯草15 g,薏苡仁30 g,淮山药15 g,陈皮9 g,甘草6 g;③血瘀痰凝证: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方剂:桃仁12 g,红花12 g,生地15 g,赤芍15 g,穿山甲6 g,鸡内金10 g,浙贝母10 g,半夏9 g,牡蛎30 g,天花粉10 g,陈皮6 g,黄芪15 g,甘草6 g。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8周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痤疮的疗效判断标准[3]。痊愈:皮损完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的痤疮皮疹发生;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的痤疮皮疹少于5%;有效:皮疹消退30%~69%,新起痤疮皮疹少于10%;无效:皮损消退29%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4 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典型皮损能挤出白色半透明状粉汁,故中医称之为粉刺。痤疮的治疗比较麻烦,以往西医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明显且容易反复。而中医虽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但起效慢,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两者相结合正好取长补短,能在临床上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痤疮主要分为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凝血瘀证。肺经风热证方中枇杷叶宣肺清热,桑白皮既能助枇杷叶清上焦热毒,又可宣通肺气,祛除湿热之邪,清三焦之火,黄芩、连翘、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地、栀子滋阴凉血,丹皮活血通脉,甘草生用,能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凑宣肺疏风、清热解毒之效。脾胃湿热证方中黄芩、黄连清热利湿、泻火解毒,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夏枯草消肿散结,薏苡仁、淮山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散结之效。痰凝血瘀证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地、赤芍清热凉血活血,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穿山甲、浙贝母、天花粉、鸡内金、牡蛎消肿散结、溃坚排脓,黄芪补中益气,使得全方伐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化痰软坚之功。维胺酯胶囊具有调节和控制上皮细胞分化和生长作用,调节皮肤的角化过程,减少皮脂分泌和炎症反应,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作用;罗红霉素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对白细胞趋化性的抑制作用,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同时辅以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和克林霉素凝胶外用,协同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0~151.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7~2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7:89.
  (收稿日期:2011-04-1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糖尿病应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的症状转归.方法 选择我院60例2017.1至2018.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联用组则采取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
低血糖性脑病是指由低血糖(<2.8 mmol·L-1)引起的脑损害和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出现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貌似急
【摘要】 目的 观察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把2006年8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自然临产或催产素引产的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且头盆相称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用导乐陪伴分娩,由一位有过生育经历,并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以谈心的方式与产妇亲切交谈。了解产妇对分娩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持续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支持;对照组121例是在家属或无人陪伴下分娩。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60例对照组:普通治疗及护理;60例观察组:予心理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阑尾炎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镜阑尾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80例患者均分
期刊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53 o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s treat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目的 探究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50治疗老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39例)和联合治疗组(n=41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98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