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6年元月任省经委常务副主任的,过了一段时间,卢荣景书记和我谈话,让我负责小三线的交接调整。1987年初,选任副省长,继续分管上海和安徽小三线交接调整改造工作。
说起小三线,它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和印度的关系,都非常紧张;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越南又在与美国打仗。毛主席把局势看得很严重,认为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就提出来要搞三线建设,要“备战备荒为人民”。中央建大三线,各省市建小三线。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以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中央的大三线称“野战军”,各省市的小三线称“地方部队”。上海在皖南山区和浙江西部山区搞了个小三线,在皖南建了80个企事业单位,有5万多人。安徽在皖西山区也建了小三线,有11家企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常规武器,也有几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仗是打不起来了,所以小三线就调整了。1986年,我省成立了小三线交接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下文让我当组长,成员单位有财政厅、经委、国防工办、重工厅、轻工厅、劳动厅、民政局、银行等10多个单位。我接到任务以后,就带着国防工办的副总工程师陈兰志和经委的技改处长,还有财政厅的同志,有好几个人,到上海小三线厂去搞调研,一个厂一个厂地看,有时一个厂分布在几个山窝子里。我们天天跑,大概跑了两个月。回来以后给省委省政府汇报。
中央要求上海小三线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全部交给安徽。因为小三线都分布在县的深山里,省里管不了。省委省政府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决定将上海小三线全部交到县里面,这样有利于安徽县级经济发展。起码是一笔财富,有房子、有设备,可以发展乡镇企业。1985年文件下来,到了1986年,这些厂也基本上是坐吃山空了,也就是厂房、设备,还有一点材料。即便这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县里面也把它们当宝贝。当初东至的一个炸药厂,当时还没有建成,后来就调整改造成了小硫酸厂。
小三线,就是规模小,批量小,成本高。以前生产军工产品还行,军工产品定价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5%,后来到市场经济时代,军转民,生产民品,就很受制约。小三线改造后,有的活了,有的毁掉了。印象中比较好的,有祁门微电机厂、宁国球磨机厂;黄山屯溪的链条厂,移交给桐城自行车链条厂,发展得不错。还有绩溪的一个手榴弹车间,后来改造成为缫丝厂。池州的八五钢厂是生产炮钢的,无缝钢管,交给马钢,当时傅锡寿还在马钢。1987年春节,下着大雪,我还拽着黄岳忠、张平去八五钢厂,一是慰问职工,二是看马钢接收改造情况。马钢很支持八五钢厂,从马鞍山把钢材运去,要花很多钱。现在产量都是上亿吨、几千万吨、几百万吨,当时八五钢厂搞个几万吨、几千吨,批量太小、成本太高。开始还行,但生产几年以后可能也不行了。如果不是交给县里面,恐怕很多厂子很快就毁掉了。所以上海小三线厂全部是交给县里面,让县里面重新改造利用。
上海的人员基本上都回去了。我参与交接的时候,有关文件已经下来了,上海小三线厂里面人心浮动,生产也处于半停产、停产状态。想当初,是挑出身好、技术好的人员到小三线的,是敲锣打鼓来的。20多年过去了,大的环境发生变化,政策也变了,上海小三线厂的人基本上是回上海附近的十几个县。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时来的上海人有的娶了安徽农村的妻子,有的嫁了安徽农村的男子,回上海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回不去,还牵扯到下一代,结婚以后有了小孩,这小孩原来也不是上海过来的,怎么办?后来安徽劳动局跟上海的劳动部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涉,最后是根据职工的个人意愿,愿意回上海的就回上海,不愿意回上海的就留下。因为爱人工作或住房等问题,一小部分职工选择留下,最后留下了1000多人。每留下一个人,上海方要给接收方2000元钱安置费,用于军转民的调整改造。
我们省的小三线,不比上海差,就是总量少。当时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部交给地市,军工产品仍由国防工办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中央不给钱,省财政没有钱给,到地市,你让他这么搞?小三线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一个调整搬迁的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自力更生,创收搬迁,另一方面支持接收地市给小三线企业创造优惠的搬迁环境。这个文件還是我起草的,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我们采取的一个办法是,让他们3年不交利润,也不交税收,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你能赚钱就搬出来,你赚不了钱就在山窝里面。谁先挣到钱,谁就先搬迁。他们积极性一下就提起来了,千方百计地军转民,加班加点地搞生产,都争取早一点离开山窝窝。3年不交利税,有的甚至还延长了,情况还不错,有10个三线厂顺利搬迁。最后有一家,实在挣不到钱,搬不出来了,职工有意见。我们又帮着协调解决搬迁费。1993年3月份,我马上要到政协工作,正在选举。我开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会上拍板解决了这件事,最后是省财政上拿2000万,问中央要了2000万,自筹2000万,一共是6000万,终于让它搬出去了。
当时还有一个政策非常好,是让16个地市和三线厂“自由恋爱”、双向选择。当时时机比较好,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都想吸引技术人才,吸引资金和设备。我们跟16个地市讲,你们要“自由恋爱”,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小三线厂到你们那里落户,谁给的政策好,他看中了,他就搬到你们那去。也就是双向选择。最后,基本是去了合肥、马鞍山、蚌埠、铜陵4个市。
(责任编辑:胡北)
说起小三线,它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和印度的关系,都非常紧张;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越南又在与美国打仗。毛主席把局势看得很严重,认为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就提出来要搞三线建设,要“备战备荒为人民”。中央建大三线,各省市建小三线。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以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中央的大三线称“野战军”,各省市的小三线称“地方部队”。上海在皖南山区和浙江西部山区搞了个小三线,在皖南建了80个企事业单位,有5万多人。安徽在皖西山区也建了小三线,有11家企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常规武器,也有几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仗是打不起来了,所以小三线就调整了。1986年,我省成立了小三线交接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下文让我当组长,成员单位有财政厅、经委、国防工办、重工厅、轻工厅、劳动厅、民政局、银行等10多个单位。我接到任务以后,就带着国防工办的副总工程师陈兰志和经委的技改处长,还有财政厅的同志,有好几个人,到上海小三线厂去搞调研,一个厂一个厂地看,有时一个厂分布在几个山窝子里。我们天天跑,大概跑了两个月。回来以后给省委省政府汇报。
中央要求上海小三线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全部交给安徽。因为小三线都分布在县的深山里,省里管不了。省委省政府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决定将上海小三线全部交到县里面,这样有利于安徽县级经济发展。起码是一笔财富,有房子、有设备,可以发展乡镇企业。1985年文件下来,到了1986年,这些厂也基本上是坐吃山空了,也就是厂房、设备,还有一点材料。即便这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县里面也把它们当宝贝。当初东至的一个炸药厂,当时还没有建成,后来就调整改造成了小硫酸厂。
小三线,就是规模小,批量小,成本高。以前生产军工产品还行,军工产品定价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5%,后来到市场经济时代,军转民,生产民品,就很受制约。小三线改造后,有的活了,有的毁掉了。印象中比较好的,有祁门微电机厂、宁国球磨机厂;黄山屯溪的链条厂,移交给桐城自行车链条厂,发展得不错。还有绩溪的一个手榴弹车间,后来改造成为缫丝厂。池州的八五钢厂是生产炮钢的,无缝钢管,交给马钢,当时傅锡寿还在马钢。1987年春节,下着大雪,我还拽着黄岳忠、张平去八五钢厂,一是慰问职工,二是看马钢接收改造情况。马钢很支持八五钢厂,从马鞍山把钢材运去,要花很多钱。现在产量都是上亿吨、几千万吨、几百万吨,当时八五钢厂搞个几万吨、几千吨,批量太小、成本太高。开始还行,但生产几年以后可能也不行了。如果不是交给县里面,恐怕很多厂子很快就毁掉了。所以上海小三线厂全部是交给县里面,让县里面重新改造利用。
上海的人员基本上都回去了。我参与交接的时候,有关文件已经下来了,上海小三线厂里面人心浮动,生产也处于半停产、停产状态。想当初,是挑出身好、技术好的人员到小三线的,是敲锣打鼓来的。20多年过去了,大的环境发生变化,政策也变了,上海小三线厂的人基本上是回上海附近的十几个县。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时来的上海人有的娶了安徽农村的妻子,有的嫁了安徽农村的男子,回上海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回不去,还牵扯到下一代,结婚以后有了小孩,这小孩原来也不是上海过来的,怎么办?后来安徽劳动局跟上海的劳动部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涉,最后是根据职工的个人意愿,愿意回上海的就回上海,不愿意回上海的就留下。因为爱人工作或住房等问题,一小部分职工选择留下,最后留下了1000多人。每留下一个人,上海方要给接收方2000元钱安置费,用于军转民的调整改造。
我们省的小三线,不比上海差,就是总量少。当时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部交给地市,军工产品仍由国防工办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中央不给钱,省财政没有钱给,到地市,你让他这么搞?小三线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一个调整搬迁的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自力更生,创收搬迁,另一方面支持接收地市给小三线企业创造优惠的搬迁环境。这个文件還是我起草的,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我们采取的一个办法是,让他们3年不交利润,也不交税收,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你能赚钱就搬出来,你赚不了钱就在山窝里面。谁先挣到钱,谁就先搬迁。他们积极性一下就提起来了,千方百计地军转民,加班加点地搞生产,都争取早一点离开山窝窝。3年不交利税,有的甚至还延长了,情况还不错,有10个三线厂顺利搬迁。最后有一家,实在挣不到钱,搬不出来了,职工有意见。我们又帮着协调解决搬迁费。1993年3月份,我马上要到政协工作,正在选举。我开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会上拍板解决了这件事,最后是省财政上拿2000万,问中央要了2000万,自筹2000万,一共是6000万,终于让它搬出去了。
当时还有一个政策非常好,是让16个地市和三线厂“自由恋爱”、双向选择。当时时机比较好,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都想吸引技术人才,吸引资金和设备。我们跟16个地市讲,你们要“自由恋爱”,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小三线厂到你们那里落户,谁给的政策好,他看中了,他就搬到你们那去。也就是双向选择。最后,基本是去了合肥、马鞍山、蚌埠、铜陵4个市。
(责任编辑: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