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次研究选择某厂区的西侧,共3处滑坡和1处崩塌,由于滑坡群稳定性较差,会给厂区带来安全隐患.为尽快查明滑坡群地下电性情况,共布设了4条高密度电法剖面,采用温纳装置进行重叠探测,探测结果清晰地揭示了滑坡群浅部中高阻和深部低阻的电性分布特征,结合钻探资料可为滑坡群的防治提供可靠意见.高密度电法对于滑坡群电性探测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可作为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机 构】
: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 512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选择某厂区的西侧,共3处滑坡和1处崩塌,由于滑坡群稳定性较差,会给厂区带来安全隐患.为尽快查明滑坡群地下电性情况,共布设了4条高密度电法剖面,采用温纳装置进行重叠探测,探测结果清晰地揭示了滑坡群浅部中高阻和深部低阻的电性分布特征,结合钻探资料可为滑坡群的防治提供可靠意见.高密度电法对于滑坡群电性探测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可作为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含优势渗流层边坡在降雨入渗的作用下其渗流场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这给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带来困难,通常采用概率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针对含优势渗流层边坡降雨入渗下的可靠度问题,通过将应力分析中的点估计一有限元法引入到边坡渗流-稳定性分析,提出了考虑优势渗流层渗透特性不确定性的渗流概率分析和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其次以广西某含碎石夹层土坡为例,分析了降雨入渗下碎石夹层的优势渗流效应及渗流概率,并基于此开展了该边坡降雨入渗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 表明:①含优势渗流层边坡雨水沿优势渗流层渗入坡体内部的深度显著高于沿坡面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但目前对该地区的埋藏史分析缺乏清晰的认识.运用沉降史的恢复原理对研究区残余地层进行原始厚度的恢复,首先利用声波曲线法和邻层对比方法恢复地层的剥蚀厚度,然后配比5个实验样品(含砾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灰质泥岩、泥岩)进行压实模拟实验,根据实验得出样品的孔隙度-深度曲线.利用现有的埋藏资料进行地层骨架厚度计算,并根据骨架体积不变公式,以每个单一岩性分层作为最小单位逐一进行回剥计算,得到各组、段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厚度以及埋藏深度.通过埋藏史分析认为雷
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岩体变形破坏,对区内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为研究不同裂隙条件下岩体循环冻融特性,在汶马高速沿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千枚岩和砂岩,制备了不同裂隙条件(长度、张开度、裂隙组数)试样,在干燥和饱水两种状态下分别进行大温差(--20℃到20℃)循环冻融(50次)试验.试验揭示了饱水裂隙岩样冻融变形过程:冻缩→冻胀→冻缩(冻结阶段)→融胀→融缩→融胀(融化阶段),干燥裂隙岩样冻融变形过程:冻缩(冻结阶段)→融胀(融化阶段).进一步,选择冻胀量εd为指标,分析了两类岩样冻融循环次数与εd的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石炭统KT-Ⅱ油组广泛发育开阔台地相的台内滩,台地内沉积环境开阔且稳定,地势平坦,台内滩往往呈孤立状漂浮在台地内的微地貌高地,故其分布规律难以预测.钻探实践表明,台内滩相是后期发生建设性成岩改造作用的基础,亦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其分布进行预测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滩体预测准确率,立足于区域沉积演化分析,并逐步开展三维地震属性分析及高分辨率反演,充分结合地震资料的预测性和地质认识的规律性,通过总结相带地质规律对地震储层预测进行补充和甄别,做到地质和地球物理认识上的统一.研究结果表明,地震
探讨山东牟平-乳山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三维分布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三维综合找矿模型,为金矿深部成矿预测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指导矿山生产与发展方向.针对金青顶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构造叠加晕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三维综合找矿模型,将金青顶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体及地球化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
受地形条件限制,我国西南山区大量房屋修建在滑坡上,存在安全隐患.探明滑坡对其上房屋的作用机理,科学指导滑坡上房屋设计和防护,对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是滑坡对其上房屋作用的直接对象,因此,以砌体结构房屋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试验与模拟中基础的变形特征,验证数值模型边界设置的可靠性,开展房屋基础在滑坡不同作用模式下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结果 表明:建筑物基础在滑坡缓慢变形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可归纳为3种:张拉、剪切和挤压模式;房屋裂缝发育的
由于崩滑-碎屑流具有高隐蔽性、发生时间短暂以及较低的可预见性,较难直观观测崩滑-碎屑流发生的过程.为了对碎屑动力特性及对房屋的破坏情况进行研究,拟对碎屑流堆积体及其粒径分布进行分析.以普洒村崩塌-碎屑流为例,使用PCAS系统对碎屑流堆积体图像进行颗粒识别、统计,并通过量纲分析法,分析堆积体颗粒与房屋破坏之间的定量联系.分析结果发现:与现场筛分统计相比,图像识别堆积体颗粒的方法得到的数据更全面、详细,并且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外,对房屋与碎屑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发现房屋对碎屑流颗粒有“拦粗排
岩溶涌突水问题勘察与防治一直是隧道工程建设面临的难题.峡口隧道有着较长的岩溶涌突水历史,为了查明间歇性涌突水来源,探究岩溶水系统结构对涌突水过程的控制作用,综合利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涌突水来源和过程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结果 表明:在研究区孟家陵一带存在地下水分水岭,北部和南部的地下水分别向响龙洞和峡口洞排泄.在集中涌水事件中,次涌水总量与次降雨量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集中涌水与4条盲沟排水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同源性,均来自于隧道北部的岩溶水;在隧道稳定排水期间,右洞北侧盲沟主
地质灾害数据是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是典型的大数据.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地质灾害数据的主流管理方法.在地质灾害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关系模型难以有效地管理非结构化数据,因而关系型数据库对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弱点,在大数据时代将会被进一步放大,并对地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大数据时代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模式,从泛结构化地质数据管理、应用模型和分布式异构系统的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质灾害数据的有效管理应该把文件系统、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
海南岛是我国主要的热带农作物种植基地,对海南岛种植园土壤污染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海南岛北部种植园土壤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质量分数、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咖啡、香蕉、山药、甘蔗、橙子、百香果和石榴种植园中100件表层土壤样品进行PAHs质量分数测定.结果 表明,研究区种植园土壤平均∑16PAHs为37.6 ng/g,低于我国土壤背景值和荷兰无污染土壤限值(<200 ng/g).三环、四环和五环PAHs为主要组成成分,分别占据∑16PAHs质量分数的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