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研究中,选择一种双子型阳离子脂材(CLD)为递送载体,用于阐明CLD/siRNA纳米粒(CLD/siRNA NPs)的"复合物特性"。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制备了三种类型的CLD/siRNA纳米粒(AT NPs,HT NPs和MT NPs):AT工艺(siRNA溶液和预先制备好的CLD空白纳米粒混合)、HT工艺(siRNA溶液水化CLD薄膜)和MT工艺(在涡旋作用下,CLD乙醇溶液滴入siRNA溶液),从粒径、电位、形貌、siRNA保护效果、细胞毒性、细胞摄取能力和靶向mRNA的下调作用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对比性评价研究。在优化N/P=10/1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方法制备的三种CLD/siRNA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其顺序是:MT NPs((222.3±19.1)nm)>HT NPs((105.7±1.31)nm)>AT NPs((91.8±1.75)nm)。显然,由此推测,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但不同方法制备的三种纳米粒具有不同的纳米组装结构。此外,从TEM图片中可以看出,三种纳米粒具有显著不同的形貌,表明三种纳米粒的不同纳米结构可能源于不同的组装机制。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三种纳米粒的摄取能力不同,顺序如下:AT NPs>MT NPs>HT NPs,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沉默水平的顺序如下:MT NPs>AT NPs>HT NPs。基于以上不一致的结果,可能的解释是不同制备工艺构建的不同纳米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我们认为si RNA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优化有助于获得更好的siRNA包载保护和基因沉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