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宝藏之


  如今,游览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们不仅是在回望过去的历史,更是见证当下、缔造未来的参与者。近期央视一档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档节目期待『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触摸到文物身上的温度,感知到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心灵的发展历程。勤恳、朴实、包容、中庸、谦虚、进取、奋斗等精神,无不体现在书画作品中,也无不体现在书画家对自己的修炼中。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画,在每个时代展现的都铭记了各个时代人的心灵特征与心灵追求。书画,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中华民族的心灵。
  所以,我们想搭乘上这趟穿梭在各大博物馆、观赏国宝文物的列车,为读者撷取我国几大博物馆珍藏的顶级丹青翰墨,在那一笔笔墨彩间走进那些书画大家的心境,触摸那段历史故事,感受国宝是怎样形成的。

『三希』墨宝的真真假假


  三希堂原是北京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乾隆皇帝的书房。乾隆皇帝酷爱书画,收集了大量古代名人字画,尤其以他最钟爱的三件书法最为得意。这三件书法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书法都是晋代书法大家的旷世之作,乾隆皇帝将收藏有这三件稀世书法的西暖阁书房更名为“三希堂”。因此,凡是收藏在“三希堂”的历代书法作品,被汇集为大型的《三希堂法帖》,以供临池之典范。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视为“三希”之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行书4行,共28个字,笔法雍容高古,典雅圆浑,行与楷兼有,流动畅利,字字珠玑,因而被誉为“二十八骊珠”。全文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这显然是一封信札,表明了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时舒展的心情及对友人的问候。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而《快雪时晴帖》仅次于《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的又一代表作。传说《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唯一流传在世的真迹,但此说法颇具争议。乾隆皇帝终生酷爱书法艺术,他对《快雪时晴帖》珍爱备至,在帖前面用“天下无双,古今鲜对”8个小字给予极高的评价,但还觉不够,又写下“神乎其技”4个大字再次赞赏。后又补充道:“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方觉心安。
  根据《快雪时晴帖》中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文献记载,《快雪时晴帖》在宋以后流传有绪。首先是由宋代贾似道、米芾收藏,后经宋宣和内府收藏,元初年又入御府,上面有赵孟頫题跋为证。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收藏,清时为冯铨所收藏,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征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败北退踞台湾时将其带走,成为“三希”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在民国初年差一点流落民间。当时,孙中山政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溥仪这位末代皇帝为了今后的生计,在被赶出紫禁城时想尽办法企图把《快雪时晴帖》带出宫。原来溥仪把《快雪时晴帖》藏在自己的被子里,想蒙混出宫,幸而被当时的军警严格检查而被发现,不然又会被溥仪为了过皇帝式的舒适生活而贱卖到民间。
  现在内地很多鉴赏家都认为《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流传于世的唯一真迹。大多根据明詹景凤的《詹东图玄览》所说:“逸少《快雪时晴帖》,行书,字大径八分。是真迹,纸精带竹,字墨纤毫无损,良是千余年间异物。”以后的学者们大多持这种说法。但是,台湾的一些学者却是相反的态度,台湾的古玩鉴赏家赵汝珍认为:“自唐代至宋代,知识分子们把双钩廓填看作是必要的技艺,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大多精妙,宋人以上的书法多此类。此帖何能例外?究竟为唐代的还是宋代的不敢断定,如果说是真迹,那么绝对不可信。”口气非常坚决地否定了《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真迹之说。另外,我们从最后的落款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王羲之顿首”后面另起一行为“山阴张侯”。“山阴张侯”是谁?王羲之为什么落款“山阴张侯”,是何用意?从《快雪时晴帖》的内容看是比较正式的信札,不是随意练习书法的涂抹。同时,既看不出来是王羲之替“张侯”所写,也看不出收信人是“张侯”,故此“山阴张侯”在信札中有不伦不类之嫌。但是书中的字体却又是出自一人,并非后人所增添。因此,我认为《快雪时晴帖》极可能是“山阴张侯”这个人临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而故意巧妙地留下自己的“签名”。如果我们现在看到的《快雪时晴帖》真是双钩描的摹本,那么“张侯”极有可能就是唐代或宋代人氏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中秋帖》。学者们大多认为《中秋帖》是王献之的手笔,行书3行,共22字,全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然而此帖并无署款,所以,《中秋帖》是否是王献之的真迹也是一个谜。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送梨帖。”董其昌认为此帖被割掉了几个字,无法正确阅读。首先董其昌填补了被挖去的几个字:“中秋不复不得,想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董其昌用的是“想未复还”的“想”字,而今是“相”,是否是挖取了想下面的“心”字,还是董其昌的笔误,再或者是临摹者书写时留下的笔误,也是一个谜。清《三希堂法帖释文》和《大观录》都记录了董其昌的看法:“子敬书又名为一笔书。前有十二月割等语今失之。又庆等大军一下皆缺。余以阁帖补之为千古快事。宋米芾曾云:人得大令书割剪一二字售诸好事,以此古帖每不可读。后人强为牵合深可笑也。”故此有人认为《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贴》的不完全临本。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
  尽管《中秋帖》作为真迹被质疑,但是书法本身是宋代书法高手米芾所临,也是十分难得的书法精品。唐张怀瓘在上面题写了“神韵独超天姿特秀。”还在《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一笔书”说法从此流传。因此《中秋帖》也被众多的收藏家以及御府收藏。卷前引首有乾隆行书题“至宝”两字,帖正文右上乾隆又题“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这些显然都是在陈焯之后补题的。卷后还有董其昌、项元汴、乾隆的题跋,其中附乾隆、丁观鹏绘画各一段。《中秋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等收藏。最后溥仪将《中秋帖》偷偷带出宫将其卖到民间,在郭葆昌手上,后其子郭昭俊将《中秋帖》和《伯远帖》典當于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到了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时任总理周恩来闻讯后,指示文物部门和故宫博物院等有关部门以高价回收,最终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看《伯远帖》。《伯远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代表作,为纸本行书,5行共47个字。全文是:“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赢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王羲之是王珣的堂叔。《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病情的一封书信。连用两个“顿首”,表达了作者的急切心情。书法的特征有王氏传统的风格,字迹疏秀。清陈焯的《三希堂法帖释文》记载帖上有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三朱玺。又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朱玺印。又识:“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因董其昌的题跋中称此帖为“尤物”,乾隆自然相信《伯远帖》是真迹。
  然而,还是有鉴赏家不相信晋书有真迹在世。赵汝珍说:“又有记载‘刘泾不信世有晋帖,故不收晋中帖,以为无真帖也’。明理的人哪个时代没有,只是没有著述的人……宋代时既然就已经说没有晋帖,而说今天还有,难道是天上飞来的?”还说:“晋代人真迹存世实际是由于米南宫颠言疯语造成的。”他用了《志雅堂杂钞》中的记载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志雅堂杂钞》云:“米芾作‘宝晋斋’以藏晋唐真迹数十轴,其绝精者十轴,其斋匾则随所至挂之。蜀士刘泾巨济实与之颉颃,常谓年祀绵远,晋代奇迹盖已略尽……”如此看来,王珣的《伯远帖》就令人难以置信是真迹了。
  《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来被收入内府御藏,与《中秋帖》一起曾藏在敬懿皇贵妃寿康宫。1924年溥仪出宫之时,让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偷偷夹在行囊中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1年,周恩来总理得知《伯远帖》《中秋帖》在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指示用高价收购,最终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