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2007年,以肉价为代表的食品类物价不断上涨并贯穿全年。来自央行、国家发改委的多位权威人士都明确表示:猪肉等食品类价格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恐怕不大。央行去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警示:基于粮食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总水平,通胀需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关于中国物价今后呈何种走势,有分析认为在政府意欲强势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物价指数还会再度攀高,也有分析认为今年的物价指数上涨水平会低于去年,但普遍认为2008年的物价水平不会低。
展望2008年,我国将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好”字优先,努力应对物价上涨、信贷投资扩张、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问题,更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有哪些新趋势?由于美国经济受到次贷危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针对以上我国经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记者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尚希、中国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一起把脉2008年宏观经济和股市走向。
用金融政策干预GDP增速
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中国货币调控政策出台非常紧密,影响力非常大,共有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今年刚开年,央行又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使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5%的水平。从全球来看,这也是比较高的水平。今年我们货币政策将会紧缩到什么样的水平?存款准备金率又能达到什么水平?
卢中原:去年一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之大、频率之高前所未有。政府主要是防止经济从偏热走向过热,防止物价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到全面通货膨胀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5%的历史新高。存款准备金率在西方是比较少用的货币工具,但是在中国,由于对利率水平不敏感,没法通过频繁的利率调整实现央行的意图,所以我们更多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来实现我们货币政策的意图。
李永森:从1994年开始,存款准备金率曾经很高,一路下走,一直到2005年。这也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到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这么高,那么会不会继续提高到18%?提高到20%?我不认为会提到这么高的程度。从现在央行和商业银行问卷调查的情况,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已经感到吃紧,如果下一步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的运行困难。
刘尚希:从利率来说,我认为银行有一定的空间,但也不会那么高。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说定的基调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这个从紧的货币政策和2007年比,能否达到2007年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提高频率?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央行还会出台其它的宏观调控工具,会通过央行票据的组合拳实现。
《中国联合商报》:从你们的预测分析看,在经济上2008年会有哪些方面最值得关注?GDP增长会是什么样子?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涨幅会有多大?
李永森: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
展望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卢中原:2008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但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个因素到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多大?
刘尚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出口需求的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中国出口的需求。过去一年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但我们要看到中美之间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同时要看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基本上在中低档水平多一些,在基本消费品、机电产品,即高新技术产品和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人们的基本消费,像美国经济发达体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能会缩减一些高消费项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从90年代经济泡沫出现以后,日本的经济这些年一直不景气,但日本人民的消费水准并没有降低,以前在世界各地看到到处都是日本的游客,现在少了。但日本的吃、穿、用、行没有改变。在日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产品,对中国产品有需求。它的经济放缓对中国进口并没有有限制,它放缓的程度没有那么大。从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的惯性来说,我感觉中国明年对美国出口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速会有所下降。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总统布什在近日发表了一个电视讲话,他提出了一项14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用于刺激疲软的美国经济继续增长,防止可能的美国经济衰退。这个因素如何评估?
卢中原:华尔街会对美国政府产生很大的压力,而且美联储也会出台政策刺激经济。美国总统14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是帮助国内经济复苏,包括前段时间美联储一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行为,是力图使美国经济不要进入衰退期,保持平稳的增长时期,这对中国出口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具体的因素,要看美国实体经济是否健康。目前还是不可预料的。
如何控制物价
财税政策将在稳定物价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将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联合商报》: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于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发改委出台这么一个价格干预办法的作用有多大?
李永森:前几年中国经济还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2007年第一季度物价还保持较低水平,到8月份才达到5%、6%的水平。目前的情况不管从民生的角度,还是通货膨胀的角度,都使中央政府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对于2007年物价的上涨,根据中央和各地的判断,物价还是结构性通货膨胀阶段,还是食品价格、猪、牛、羊肉等价格的上涨,像衣着、通讯、医药涨得幅度非常小,甚至有的还处于下降的情况。
所以,要控制2008年通货膨胀继续升高,不要变成全面性通货膨胀,这是发改委出台这个政策的背景。
刘尚希:从这个政策出台,看到了对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采取临时的价格干预措施。干预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羊肉、牛奶、液化气价格等等,这种干预主要是在春节前稳定物价,改变消费者预期的一个措施。我相信这个措施是非市场化手段的措施,是一个临时的干预措施。
《中国联合商报》:控制物价的有效措施还有哪些?
刘尚希:1、提高汇率: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CPI短期内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分点。2、减少投资:如果出现通胀而能源价格实际上却是在下降的话,能源生产者将会丧失生产积极性,使得能源出现严重短缺。因此治理通胀最好不要直接跟能源价格的改革挂钩。应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投资,进而减少对物价上涨的压力。3、加大供给:财税政策将在稳定物价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将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联合商报》:在进行2008年宏观预测时,政策干预的因素有没有考虑在内?
刘尚希:我们做了对2008年的预测,我们做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把国家价格控制的力度做一个变量放在这个模型里,国家对调控力度大、中、小的模型。如果宏观调控对物价调控力度小,我们认为全年物价会一路走上去,全年达到5.8%,上半年物价趋向会上涨,但5~6月份会往下走。如果宏观调控的力度中等,全年CPI指数是4.4%。如果宏观调控力度大,价格会往下走,全年达到3.3%。这样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奥运会效应具有可持续性
很多外商还看到中国每年以10%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量是全世界第一的,大于美国,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把它的产品生产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放到中国,然后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联合商报》:中国在奥运之后的增长会不会像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刘尚希:我想这种情形在中国不会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中国的经济规模跟其它举办奥运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差异大。我们以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来看希腊的经济规模,它在2004年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50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的经济规模是3900亿美元,中国在2007年的时候达到的经济规模是3万亿美元,跟雅典奥运会比较起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跟悉尼奥运会比较起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是澳大利亚的8倍。
卢中原:除了2008奥运会,上海还要办2010年的世博会,2012年广州还要办亚洲亚运会,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需要很多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可以确信奥运之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萧条。
这有四方面的原因。1、中国还是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跟发达国家的产业差距非常大。我们可以继续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这些升级都需要很多投资。
2、不仅投资增长非常快,消费增长也非常快。这几年我们总是讲消费不足,其实是相对不足。这些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是相当快的,所以每年的消费增长都是维持在10%甚至更高,我相信在未来五年十年消费增长的速度还会维持在这样一个水平之上。
3、外商投资。固然我们现在的工资上涨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似乎在消失,可是我想搞产业的人都知道,工资只是当中的一个考虑,中国作为过去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国家,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群、产业基础,而且这些地区的交通、道路等等公共设施的改善让中国有非常好的营运环境,因此我相信在未来中国还是会吸引外商到中国来投资。不仅这样,很多外商还看到中国每年以10%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量是全世界第一的,大于美国,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把它的产品生产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放到中国,然后进入中国市场。
4、奥运。奥运实际上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相信奥运之后中国的对外环境会更好,就像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及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一样。
《中国联合商报》:对于股市、楼市,还有财政货币政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你们怎么看将来的趋势?
李永森: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预计2008年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而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2008年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卢中原: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为了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2008年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规模,同时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 链接
拐点显现
市场进行深度拓展
■文/徐建凤
“从2003年开始的这轮投资周期,走到现在大概经历了五年,目前,已经进入了本轮经济增长高潮的高峰点。原来预言的拐点是2007年下半年,现在看已经有了很多显露的征兆。”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在“投资中国·赢在中国”的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上说,“但是,即使中国经济发生一个下滑的趋势,资本市场今年还有一年的繁荣。”
王健介绍,从2003年开始的这轮投资周期主要投在重工业项目。但是目前工业生产速度在明显下滑。从工业生产速度看,去年6月份的19.45是最高点,11月份下滑到了17.3。实际上,进入四季度以后的工业速度的明显下滑,是在2006年四季度就是一个低谷的基础上出现的。
他分析道,2006年工业的当月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下,在低谷的速度上又下滑,说明下滑的速度比较明显的。投资在2007年的下半年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一个低谷阶段。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新上项目投资。2007年年初连续了一个季度的负增长以后,新上项目的控制有所放松,开始上升。经济的波动是由投资造成的,而投资周期过去以后,投资需求就会回落。生产能力同时释放,我们在“十一五”中间建设的一大批项目,应该就是在“十一五”周期,就是2007~2008年这一段比较集中的释放。当它进入到了投资下滑,生产供给能力迅速提升的时候,就会碰到总供求的观点性的变化。
“国外资本市场是现行指数,在中国它是一个滞后指数。从地产、期货市场现行投资状况多方面因素分析,资本市场在经济走低的时候,资金的涌出也会使得市场的繁荣有一段时间持续,但是不会特别长。”王健说,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到了部分城市涨,部分城市跌,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今年会不会进入一个全面性的变化?就是大部分的城市地产价格都会下跌,如果这样的话地产市场所吸纳的巨大基金可能会出来。另外,今年元月份以后的第一个交易周显示期货市场也在萎缩,交易量是在下滑。期货市场的萎缩和现行生产是有一定关系的,期货生产吸纳的资金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但是期货所吸纳的资金本来就不大。再有就是现行投资吸纳了巨量资金,当物质生产萎缩下来的时候,这部分资金就没有地方去。我们新上项目投资增长速度增长只有16%,这种情况继续下来,当大量的都是项目完成了,大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出口又受到压制的时候,利润很难有像2007年那样的表现。这样,物质生产领域所吸纳的10万亿的资金也需要有一个重新的考虑。至少每年吸纳的3万亿左右的资金可能就要重新找一个出路,很可能转向资本市场。
虽然拐点已有显现,但是资本市场在2008年能够进一步完善。
“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是资本市场却是深度拓展的一年,由相对传统的资本市场,向更现代化资本市场转化。”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室主任朱明春说。
朱明春介绍,2008年三件事情对资本市场有比较明显影响,一个就是创业板推出,第二就是股指期货的问题,第三就是这个港股直通车。创业板的推出标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在加快步伐;股指期货的推出代表我们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加大;港股直通车是一个突破,是我们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内外联组方面的一个突破。
关于中国物价今后呈何种走势,有分析认为在政府意欲强势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物价指数还会再度攀高,也有分析认为今年的物价指数上涨水平会低于去年,但普遍认为2008年的物价水平不会低。
展望2008年,我国将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好”字优先,努力应对物价上涨、信贷投资扩张、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问题,更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有哪些新趋势?由于美国经济受到次贷危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针对以上我国经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记者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尚希、中国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一起把脉2008年宏观经济和股市走向。
用金融政策干预GDP增速
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中国货币调控政策出台非常紧密,影响力非常大,共有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今年刚开年,央行又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使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5%的水平。从全球来看,这也是比较高的水平。今年我们货币政策将会紧缩到什么样的水平?存款准备金率又能达到什么水平?
卢中原:去年一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之大、频率之高前所未有。政府主要是防止经济从偏热走向过热,防止物价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到全面通货膨胀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5%的历史新高。存款准备金率在西方是比较少用的货币工具,但是在中国,由于对利率水平不敏感,没法通过频繁的利率调整实现央行的意图,所以我们更多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来实现我们货币政策的意图。
李永森:从1994年开始,存款准备金率曾经很高,一路下走,一直到2005年。这也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到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这么高,那么会不会继续提高到18%?提高到20%?我不认为会提到这么高的程度。从现在央行和商业银行问卷调查的情况,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已经感到吃紧,如果下一步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的运行困难。
刘尚希:从利率来说,我认为银行有一定的空间,但也不会那么高。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说定的基调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这个从紧的货币政策和2007年比,能否达到2007年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提高频率?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央行还会出台其它的宏观调控工具,会通过央行票据的组合拳实现。
《中国联合商报》:从你们的预测分析看,在经济上2008年会有哪些方面最值得关注?GDP增长会是什么样子?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涨幅会有多大?
李永森: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
展望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卢中原:2008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但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个因素到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多大?
刘尚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出口需求的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中国出口的需求。过去一年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但我们要看到中美之间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同时要看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基本上在中低档水平多一些,在基本消费品、机电产品,即高新技术产品和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人们的基本消费,像美国经济发达体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能会缩减一些高消费项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从90年代经济泡沫出现以后,日本的经济这些年一直不景气,但日本人民的消费水准并没有降低,以前在世界各地看到到处都是日本的游客,现在少了。但日本的吃、穿、用、行没有改变。在日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产品,对中国产品有需求。它的经济放缓对中国进口并没有有限制,它放缓的程度没有那么大。从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的惯性来说,我感觉中国明年对美国出口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速会有所下降。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总统布什在近日发表了一个电视讲话,他提出了一项14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用于刺激疲软的美国经济继续增长,防止可能的美国经济衰退。这个因素如何评估?
卢中原:华尔街会对美国政府产生很大的压力,而且美联储也会出台政策刺激经济。美国总统14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是帮助国内经济复苏,包括前段时间美联储一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行为,是力图使美国经济不要进入衰退期,保持平稳的增长时期,这对中国出口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具体的因素,要看美国实体经济是否健康。目前还是不可预料的。
如何控制物价
财税政策将在稳定物价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将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联合商报》: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于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发改委出台这么一个价格干预办法的作用有多大?
李永森:前几年中国经济还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2007年第一季度物价还保持较低水平,到8月份才达到5%、6%的水平。目前的情况不管从民生的角度,还是通货膨胀的角度,都使中央政府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对于2007年物价的上涨,根据中央和各地的判断,物价还是结构性通货膨胀阶段,还是食品价格、猪、牛、羊肉等价格的上涨,像衣着、通讯、医药涨得幅度非常小,甚至有的还处于下降的情况。
所以,要控制2008年通货膨胀继续升高,不要变成全面性通货膨胀,这是发改委出台这个政策的背景。
刘尚希:从这个政策出台,看到了对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采取临时的价格干预措施。干预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羊肉、牛奶、液化气价格等等,这种干预主要是在春节前稳定物价,改变消费者预期的一个措施。我相信这个措施是非市场化手段的措施,是一个临时的干预措施。
《中国联合商报》:控制物价的有效措施还有哪些?
刘尚希:1、提高汇率: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CPI短期内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分点。2、减少投资:如果出现通胀而能源价格实际上却是在下降的话,能源生产者将会丧失生产积极性,使得能源出现严重短缺。因此治理通胀最好不要直接跟能源价格的改革挂钩。应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投资,进而减少对物价上涨的压力。3、加大供给:财税政策将在稳定物价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将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联合商报》:在进行2008年宏观预测时,政策干预的因素有没有考虑在内?
刘尚希:我们做了对2008年的预测,我们做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把国家价格控制的力度做一个变量放在这个模型里,国家对调控力度大、中、小的模型。如果宏观调控对物价调控力度小,我们认为全年物价会一路走上去,全年达到5.8%,上半年物价趋向会上涨,但5~6月份会往下走。如果宏观调控的力度中等,全年CPI指数是4.4%。如果宏观调控力度大,价格会往下走,全年达到3.3%。这样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奥运会效应具有可持续性
很多外商还看到中国每年以10%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量是全世界第一的,大于美国,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把它的产品生产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放到中国,然后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联合商报》:中国在奥运之后的增长会不会像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刘尚希:我想这种情形在中国不会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中国的经济规模跟其它举办奥运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差异大。我们以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来看希腊的经济规模,它在2004年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50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的经济规模是3900亿美元,中国在2007年的时候达到的经济规模是3万亿美元,跟雅典奥运会比较起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跟悉尼奥运会比较起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是澳大利亚的8倍。
卢中原:除了2008奥运会,上海还要办2010年的世博会,2012年广州还要办亚洲亚运会,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需要很多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可以确信奥运之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萧条。
这有四方面的原因。1、中国还是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跟发达国家的产业差距非常大。我们可以继续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这些升级都需要很多投资。
2、不仅投资增长非常快,消费增长也非常快。这几年我们总是讲消费不足,其实是相对不足。这些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是相当快的,所以每年的消费增长都是维持在10%甚至更高,我相信在未来五年十年消费增长的速度还会维持在这样一个水平之上。
3、外商投资。固然我们现在的工资上涨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似乎在消失,可是我想搞产业的人都知道,工资只是当中的一个考虑,中国作为过去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国家,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群、产业基础,而且这些地区的交通、道路等等公共设施的改善让中国有非常好的营运环境,因此我相信在未来中国还是会吸引外商到中国来投资。不仅这样,很多外商还看到中国每年以10%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量是全世界第一的,大于美国,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把它的产品生产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放到中国,然后进入中国市场。
4、奥运。奥运实际上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相信奥运之后中国的对外环境会更好,就像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及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一样。
《中国联合商报》:对于股市、楼市,还有财政货币政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你们怎么看将来的趋势?
李永森: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预计2008年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而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2008年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卢中原: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为了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2008年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规模,同时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 链接
拐点显现
市场进行深度拓展
■文/徐建凤
“从2003年开始的这轮投资周期,走到现在大概经历了五年,目前,已经进入了本轮经济增长高潮的高峰点。原来预言的拐点是2007年下半年,现在看已经有了很多显露的征兆。”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在“投资中国·赢在中国”的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上说,“但是,即使中国经济发生一个下滑的趋势,资本市场今年还有一年的繁荣。”
王健介绍,从2003年开始的这轮投资周期主要投在重工业项目。但是目前工业生产速度在明显下滑。从工业生产速度看,去年6月份的19.45是最高点,11月份下滑到了17.3。实际上,进入四季度以后的工业速度的明显下滑,是在2006年四季度就是一个低谷的基础上出现的。
他分析道,2006年工业的当月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下,在低谷的速度上又下滑,说明下滑的速度比较明显的。投资在2007年的下半年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一个低谷阶段。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新上项目投资。2007年年初连续了一个季度的负增长以后,新上项目的控制有所放松,开始上升。经济的波动是由投资造成的,而投资周期过去以后,投资需求就会回落。生产能力同时释放,我们在“十一五”中间建设的一大批项目,应该就是在“十一五”周期,就是2007~2008年这一段比较集中的释放。当它进入到了投资下滑,生产供给能力迅速提升的时候,就会碰到总供求的观点性的变化。
“国外资本市场是现行指数,在中国它是一个滞后指数。从地产、期货市场现行投资状况多方面因素分析,资本市场在经济走低的时候,资金的涌出也会使得市场的繁荣有一段时间持续,但是不会特别长。”王健说,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到了部分城市涨,部分城市跌,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今年会不会进入一个全面性的变化?就是大部分的城市地产价格都会下跌,如果这样的话地产市场所吸纳的巨大基金可能会出来。另外,今年元月份以后的第一个交易周显示期货市场也在萎缩,交易量是在下滑。期货市场的萎缩和现行生产是有一定关系的,期货生产吸纳的资金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但是期货所吸纳的资金本来就不大。再有就是现行投资吸纳了巨量资金,当物质生产萎缩下来的时候,这部分资金就没有地方去。我们新上项目投资增长速度增长只有16%,这种情况继续下来,当大量的都是项目完成了,大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出口又受到压制的时候,利润很难有像2007年那样的表现。这样,物质生产领域所吸纳的10万亿的资金也需要有一个重新的考虑。至少每年吸纳的3万亿左右的资金可能就要重新找一个出路,很可能转向资本市场。
虽然拐点已有显现,但是资本市场在2008年能够进一步完善。
“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是资本市场却是深度拓展的一年,由相对传统的资本市场,向更现代化资本市场转化。”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室主任朱明春说。
朱明春介绍,2008年三件事情对资本市场有比较明显影响,一个就是创业板推出,第二就是股指期货的问题,第三就是这个港股直通车。创业板的推出标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在加快步伐;股指期货的推出代表我们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加大;港股直通车是一个突破,是我们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内外联组方面的一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