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选修课《周易》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探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epwq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高校教改课题《地方高校绘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91号086)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中国教育历史悠久,国学选修课《周易》中的蒙、观等卦,所论及到的我国早期教育的一些原理、原则、方式、方法等,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合理部分甚至对当今教育仍然有用。如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困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光辉思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周易》。
  关键词:周易;古代教育思想;探源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自何处?可以追寻到古老的儒家经典——《周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二卦之后,紧接屯、蒙,事出自然。天地乾坤生万物,万物初生受屯难,此时正处于蒙昧无知的浑沌状态,亟需启蒙教育将之引上正途。《易经》中的蒙卦,可以说正是为此应运而生,系统地阐发了我国朴素的教育思想。
  蒙卦的卦辞为:“蒙,哼。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告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即蒙昧,“童蒙”是指蒙昧无知的幼童。这就是说,人类初生处于蒙昧之时,就应接受启蒙教育,这样才会通达顺利。不是我去求无知的幼童,而是无知的幼童求我。这就象占卜一样,第一次求占,给予告示,一而再再而三地求占,就是亵渎神灵,神灵就不再告诉。显而易见,这里是以求占做比喻,说明求教必须诚心诚意,不能三心二意,而且还必须主动求教。仔细体味卦辞的内涵,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类初生时蒙昧无知,蒙昧无知的人接受教育,这样就会通达顺利,表明启蒙教育何等重要。二是受教育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该诚心诚意,主动求教,这样必会通达顺利,表明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涉及的教育原理正是我国古代早期教育乃至后来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问题。
  再看蒙卦的爻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里的“发”,就是启发、启动、打开;“发蒙”,就是接受启蒙教育,开启智慧之门,而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启发式。此时蒙昧无知的幼童好比一匹野马,顽劣难驯,要用一些责罚犯人的方式,甚至不惜动用枷、锁等刑具,“痛加惩责,使知敬学”。实际上这里是指对“童蒙”要用一种严格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象以前的蒙学馆、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手里拿着一把戒尺,对不用心听课的学生就打手心,这就是一种体罚学生的手段。解放后,国家教育部门制订了《学生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废除体罚学生的行为,教育并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用以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这比过去那种体罚学生的做法当然要文明得多,但作为规章制度毕竟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从严治无疑是必要的。另有一种解释,就是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尚氏学》中援引《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等例,认为“刑”与“型”同,“刑人”就是“典型”。据此解释,这条爻辞是说,要利用典型来进行启蒙教育,以便使人知法守纪,免于犯罪;如果采用“用说桎梏”等暴烈方式并用过了头,则会适得其反,引来灾吝。所以,这条爻辞告我们,对于幼童的启蒙教育,要采取正反并用、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这才是正确的治学之道。
  “九二,包蒙,纳妇吉,子克服家。”“包”:包容、广纳;“克”:治理。“包蒙”,是指接受教育的人要包括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甚至连女子在内,都要兼容并包,这才吉利。就象聚新媳妇,又象儿子代父治家,也同样吉利。这里实际上是借指所接纳的教育对象应当包容广大,包括女人在内,都要被纳入受教育者的行列,这就是后来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里是说,不要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因为她见了有钱有势的男人(金夫)就投怀送抱,贞洁不保,这种婚事是没有好处的。这里以娶妻作比,说明对启蒙教育者应该加以选择,如果接纳那种见钱眼开、不知廉耻的女子入学,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言外之意,蒙卦注重德育,强调“蒙以养正”的道理。
  “六四,困蒙,吝。”是说被蒙昧所困,必有悔吝。为什么会出现困蒙?因为六四是阴爻,离九二、上九两阳爻较远,所以处于阴气蒙蒙之中。这里暗示着由于教育环境差,或是缺乏明师施教,使启蒙教育处于艰难的境地,所以被困在蒙昧之中,得不到开发启蒙,这就是“吝”。正如《论语》所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六五,童蒙,吉。”是说孩子的幼稚,为吉;幼童接受启蒙教育,也同样为吉。过了“六四”的困惑,进入“六五”尊位,就会变得谦逊待下,以“童蒙”自处,屈尊请教,甘心接受童蒙启发教育,自然无不吉利。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击”:打击、惩治。“击蒙”,就是施用暴烈过甚的方式去教育儿童。这里与“初六”爻辞“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严于治校,严于施教,对受教育者严格要求,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严之有度,必须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切不可过激过头。如果“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等“击蒙”的方式而又使用不当,受教育者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不但不能将之培养成才,反而促之“为寇”。“不利为寇,利御寇”,实是教育的至理名言。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应利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盗寇,而应利于把他们培养成抵御盗寇的卫士。
  纵观上述六爻,有五爻都讲到“蒙”:发蒙、包蒙、困蒙、童蒙、击蒙。发蒙是指启蒙教育,要用启发式开启智慧,不要用粗暴过激的方式对待学生;包蒙是讲教育的包容性、广泛性;困蒙是指教育条件不好或缺乏明师而使教育处于艰难的境地;童蒙是一种系列的正规教育;击蒙是指不能采取过激过头的教育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惟有“六三”爻没有讲到“蒙”,是说对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宜受教,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教育应注重德育。
  除了蒙卦专论启蒙教育外,《周易》中还有一些卦对教育也有所涉猎。例如《观卦·象》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卦·象》亦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看到天的神秘规律从而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没有差错,圣人就用神秘规律建立教化,天下人都能信服,先王也到各地巡视,了解民情,建立学校以教育民众。这里都强调“设教”,实为建立学校教育先造了舆论。
  总之,《周易》中的蒙、观等卦,所论及到的我国早期教育的一些原理、原则、方式、方法等,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合理部分甚至对当今教育仍然有用。如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困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光辉思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周易》。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追根究底,其源皆出自《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滥觞,的确是当之无愧。
  作者简介:申剑飞(1976-),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戏剧的文学魅力值得探究,优秀的戏剧作品必然是文学性和剧场性的兼优.一部好的剧作可以分别从三方面探究:戏剧题材、戏剧冲突与戏剧语言,这也是戏剧能达到文
顺产是一种产妇理想的生产方式,助产士是能够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医疗人员,在孕妇妊娠整个周期和分娩的过程中,助产士对孕妇进行相应护理.本文主要从顺产的产前和产后两个阶段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生
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发展进程中,如何精准评估肝脏功能状态,合理科学实施针对性治疗,及时确切判断疗效预后,是对临床医生的挑战,亦是循证医学的要求。而要做到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患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配合MEAW技术进行治疗,在戴用MEAW唇弓的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
电影《十二怒汉》是1957年公映的,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的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rn这部从头到尾几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的电影,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甚
期刊
摘要: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可能是用来表现当时的宗教行为,而并不一定同现实中具体的某个祭司对应。人头像的面部与立人像相同,但这些头像上有一个更重要的现象,即他们的头冠和发式与立人像不一样,而且他们相互间也不相同。  关键词:青铜人头像;宗教;神权  在中国西南的成都平原西北,有一片迷人的土地,名叫广汉三星堆。那里诞生了古老的文明和高度的青铜文化,也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就在这里,也让我看到了五千
本文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介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索了在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与动机,分析了文学改编电影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迁移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学生提供切实可行
1月4日,法国105岁老人罗伯特·马尔尚(Robert Marchand)在巴黎的自行车赛车场里,一小时骑行了22.547公里,创造了105岁以上组别的世界纪录.他表示,自己在“等待一个对手”.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再回到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来,希望给教育的参与者带来些许反思,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被就业 拷问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1    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