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病如何医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医学专家指出,造成老年心理障碍发病的原因主要有离退休后的不适感、孤独感、失去亲人的丧失感、病症袭来时的死亡临近感等。老年人一旦心病太重,就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老年人已成为自杀高危人群。要降低老年人心理疾病,关键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不但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努力。
  
  心结一:退休综合症的困扰
  
  “退休综合症”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老年心理疾病,据统计,约有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症。如果不能适应,就容易造成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而使心身功能发生障碍。
  老年人不同的性格类型与退休综合症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具有外向性格的老人比较开朗、乐观,乐于与他人交往,容易结交新朋友,对新情况适应快,一般会很快适应退休生活。而性格内向的老人则不太愿意与他人交流,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自怨自艾,无法解脱,所以较难适应离退休生活。
  退休综合症往往发生在老年人离退休后的上半年,大多数人过了一年后,就慢慢适应了生活。有关专家建议,应构造老人个体、家庭、单位、社区和政府五级支持体系,共同帮助老年人应对退休综合症。
  
  心结二:丧偶失去精神支柱拄
  
  死亡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夫妻双方总有一方会先行离去。当老伴去世后(特别是因急病或意外突然离去),有的老人就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悲哀、彷徨、失落、孤独等情绪交织心中,吃不下,睡不好,严重损害健康。
  心理专家指出,丧偶老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快走出痛苦的泥淖,重新过一种正常的生活。一、丧偶老人应尊重自然规律,接受事实,坦然接受人生的无常。要知道对老伴最好的怀念是保重身体,更好地活下去。二、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已去世的老伴的遗物应暂时收藏,以免睹物思人,空巢老人也可以先到子女家中住一段时间。三、找点有意义而自己又喜欢的事做。比如练习书法、绘画、养鸟、垂钓、种花弄草等等。四、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结交朋友,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慢慢淡化和消失。五,丧偶老人的子女也应该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走过这段痛苦的日子。
  
  心结三:“疾病恐惧症”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老年人不必过分恐惧,应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生病,也可以采取一些省钱的办法医治。对于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的老人来说,应尽量到药房去买药,这样可以节省诊疗费,挂号费。
  (摘自《生活日报》)
其他文献
如今在西方国家,灵活并富有弹性的SOHO工作模式日益受到欢迎。原因是电脑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为许多专业人士提供了创业的“平台”,你不用每天到公司上班,只待在家里就能工作挣钱。  然而,这种工作方式却带来了新问题。据国外报道,不少在家里上班的人明显感到,每天机械地敲击键盘和面对闪烁的显示屏时,曾经有过的新鲜感和惬意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焦躁、痛苦甚至怨恨的感觉。不久前,德国科学家在一份以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