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国雄正是以红军长征时多次翻越夹金山的史实,以虚静的胸怀领悟自然的无限,创作了超越夹金山雪域客观自然风貌的外在形式,深层次地挖掘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雪山史诗般的内在意蕴,自觉地捕获到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哲学内涵与精神价值,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传统笔墨方式表现自然,寻找属于自己个性化语言,将外在和内在、客体和主体、造化和自心,融合成一体,以至“丘壑在胸,造化在手”的笔下之景,成为心中之境。
近日,笔者在反复观赏周国雄的系列山水画,他描绘的巴蜀河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丰富的心灵之境。特别是国画山水作品《血色染红夹金山》,巧妙地运用中西结合的手法,以一种历史的、浪漫的手法来呈现红军长征中翻越夹金大雪山的悲壮革命史,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又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令笔者惊叹和钦佩不已。
中国画传统历来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界的万象万物之美,需由画家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吸收。巴山蜀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历史的滋养,培养、造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西蜀黄荃,唐代陈子庄,北宋赵昌,现代张大千、石鲁与蒋兆和等艺术家,才华非凡,独具个性,将绘画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又尽美,在巴蜀的画坛乃至对中华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周国雄从小就受这一方水土的滋养,经常跋涉于巴蜀山川胜地,师造化,得心源,于是使笔墨、情性、素养三者交相融会,转化成日渐精湛的艺术修为。他的系列山水画,大都是常年坚持外出观摩写生创作而成的。他所到之处,去欣赏山川之灵秀,去聆听万壑之幽声,去品味田园之芳香,去体悟大千世界之禅意。他的作品,着力描绘了巴山蜀水的雄强俊逸与灵秀,表达了画家超越现实、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人文情怀和超然的绘画意境,并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所形成的过程和心迹。例如,他创作的《蜀山揽胜》《风华修觉山》《唐古拉的流云》《胸中丘壑入云奇》《福佑千秋》等山水画,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传承性: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在笔墨技巧的创新上又屡有成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力。他在表现题材上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以真情实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不仅体现了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美学理念,还把巴山蜀水的雄奇、明媚赋予了清新、秀美的韵致。《蜀山揽胜》的千岩竞秀;《胸中丘壑入云奇》的万壑葱郁;《德天瀑布》的云兴霞蔚;《风华修觉山》的草木华英,皆得于自然。周国雄创作的这些山水画,赋予它们的精神内涵,都由他一杆之笔挥洒而成。是画亦是诗,诗画亦心境,同时也是自然之境的升华毕现。此时此刻的“境”是画家心中油然而生之境,是自然与主观意志的结合再现,是情致与诗境的浑然天成,这些完美之境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灵魂所在。
作画中,周国雄被困扰的难题是:在继承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如何能在传承与创新上有所突破?数年来他在创作冰雪山水画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整体布局、技法技巧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在《血色染红夹金山》《唐古拉的流云》两幅画中的冰雪雪峰表现上,主要将自己独创的没骨点写留白法以及皴雪法、衬雪法、部分水彩技法综合运用,呈现出自然的、立体的雪山冰峰,积雪的山峰与阳光彼此映射,相得益彰。他运用自己的才智,借鉴西画技法并综合运用传统技法进行创新、探索,完善了当代写实性冰雪画的表现技法,为中国冰雪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笔者尤其喜爱《血色染红夹金山》这幅画。夹金大雪山位于四川省宝兴县西北境内,它代表着巴蜀大地上那段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痕迹与文化积淀。在四川省美协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书画专题展中,周国雄创作的《血色染红夹金山》是唯一一幅用山水画表现该题材而参展的。作品除具山水画震撼人心的一面之外,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个性、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文化意韵。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的二师四团由陈光率领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夹金山脚下的硗碛藏乡,翻越了海拔4900多米的大雪山。“夹金”是藏语“弯曲道路”的音译,而当地藏民称之为“仙姑山”。这雪山的岩壁耸立,山路陡峭,山顶常年积雪,空气稀薄,又下雪又刮风,冰层且厚且滑,在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红四团战士到这里时正是初夏,衣着都穿得单薄,而雪山朔风呼啸,雪花满天飞舞。他们顶着饥饿和严寒,组成了一道道灰色的人墙,朝着山顶艰难地行进。许多战士在途中以不同地姿态停止了他们的脚步,失去了生命的迹象,长眠在夹金山上。
周国雄正是以红军长征时多次翻越夹金山的史实,以虚静的胸怀领悟自然的无限,创作了超越夹金山雪域客观自然风貌的外在形式,深层次地挖掘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雪山史诗般的内在意蕴,自觉地捕获到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他用他的智慧与才情,把巍峨雄姿的夹金山展现在咫尺的画面上:险峰陡崖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远景的白云、雾霭缭绕飘荡;山顶与山脚下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衬托了夹金山的险峻。周国雄画作最为精妙的是画面题款,一句“血色染红夹金山”直揭主题,把夹金山深秋层林尽染的丛林,渲染成血红色,仿佛这些树木丛林是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让人深思,从而气韵连贯地把红军长征时悲情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昭然彰显,发人深省。在表现形式上借助西画的色彩语言,远近、浓淡、虚实的有机结合,色彩、色调的对比和处理,俨然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写照与激情的表达。《血色染红夹金山》在笔墨、色彩、构图上,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他的画既有情感淋漓尽致的酣畅抒发,也有纵横挥洒缜密凝重的生动笔墨,他用心和笔墨验证了他的艺术精神,达到“与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的崇高境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创作《血色染红夹金山》的主旨——无数红军战士的鲜血洒在巴蜀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贤前辈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他们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美诗篇!重温这段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哲学内涵与精神价值,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传统笔墨方式表现自然,寻找属于自己个性化语言,将外在和内在、客体和主体、造化和自心,融合成一体,以至“丘壑在胸,造化在手”的笔下之景,成为心中之境。
近日,笔者在反复观赏周国雄的系列山水画,他描绘的巴蜀河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丰富的心灵之境。特别是国画山水作品《血色染红夹金山》,巧妙地运用中西结合的手法,以一种历史的、浪漫的手法来呈现红军长征中翻越夹金大雪山的悲壮革命史,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又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令笔者惊叹和钦佩不已。
中国画传统历来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界的万象万物之美,需由画家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吸收。巴山蜀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历史的滋养,培养、造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西蜀黄荃,唐代陈子庄,北宋赵昌,现代张大千、石鲁与蒋兆和等艺术家,才华非凡,独具个性,将绘画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又尽美,在巴蜀的画坛乃至对中华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周国雄从小就受这一方水土的滋养,经常跋涉于巴蜀山川胜地,师造化,得心源,于是使笔墨、情性、素养三者交相融会,转化成日渐精湛的艺术修为。他的系列山水画,大都是常年坚持外出观摩写生创作而成的。他所到之处,去欣赏山川之灵秀,去聆听万壑之幽声,去品味田园之芳香,去体悟大千世界之禅意。他的作品,着力描绘了巴山蜀水的雄强俊逸与灵秀,表达了画家超越现实、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人文情怀和超然的绘画意境,并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所形成的过程和心迹。例如,他创作的《蜀山揽胜》《风华修觉山》《唐古拉的流云》《胸中丘壑入云奇》《福佑千秋》等山水画,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传承性: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在笔墨技巧的创新上又屡有成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力。他在表现题材上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以真情实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不仅体现了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美学理念,还把巴山蜀水的雄奇、明媚赋予了清新、秀美的韵致。《蜀山揽胜》的千岩竞秀;《胸中丘壑入云奇》的万壑葱郁;《德天瀑布》的云兴霞蔚;《风华修觉山》的草木华英,皆得于自然。周国雄创作的这些山水画,赋予它们的精神内涵,都由他一杆之笔挥洒而成。是画亦是诗,诗画亦心境,同时也是自然之境的升华毕现。此时此刻的“境”是画家心中油然而生之境,是自然与主观意志的结合再现,是情致与诗境的浑然天成,这些完美之境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灵魂所在。
作画中,周国雄被困扰的难题是:在继承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如何能在传承与创新上有所突破?数年来他在创作冰雪山水画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整体布局、技法技巧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在《血色染红夹金山》《唐古拉的流云》两幅画中的冰雪雪峰表现上,主要将自己独创的没骨点写留白法以及皴雪法、衬雪法、部分水彩技法综合运用,呈现出自然的、立体的雪山冰峰,积雪的山峰与阳光彼此映射,相得益彰。他运用自己的才智,借鉴西画技法并综合运用传统技法进行创新、探索,完善了当代写实性冰雪画的表现技法,为中国冰雪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笔者尤其喜爱《血色染红夹金山》这幅画。夹金大雪山位于四川省宝兴县西北境内,它代表着巴蜀大地上那段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痕迹与文化积淀。在四川省美协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书画专题展中,周国雄创作的《血色染红夹金山》是唯一一幅用山水画表现该题材而参展的。作品除具山水画震撼人心的一面之外,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个性、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文化意韵。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的二师四团由陈光率领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夹金山脚下的硗碛藏乡,翻越了海拔4900多米的大雪山。“夹金”是藏语“弯曲道路”的音译,而当地藏民称之为“仙姑山”。这雪山的岩壁耸立,山路陡峭,山顶常年积雪,空气稀薄,又下雪又刮风,冰层且厚且滑,在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红四团战士到这里时正是初夏,衣着都穿得单薄,而雪山朔风呼啸,雪花满天飞舞。他们顶着饥饿和严寒,组成了一道道灰色的人墙,朝着山顶艰难地行进。许多战士在途中以不同地姿态停止了他们的脚步,失去了生命的迹象,长眠在夹金山上。
周国雄正是以红军长征时多次翻越夹金山的史实,以虚静的胸怀领悟自然的无限,创作了超越夹金山雪域客观自然风貌的外在形式,深层次地挖掘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雪山史诗般的内在意蕴,自觉地捕获到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他用他的智慧与才情,把巍峨雄姿的夹金山展现在咫尺的画面上:险峰陡崖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远景的白云、雾霭缭绕飘荡;山顶与山脚下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衬托了夹金山的险峻。周国雄画作最为精妙的是画面题款,一句“血色染红夹金山”直揭主题,把夹金山深秋层林尽染的丛林,渲染成血红色,仿佛这些树木丛林是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让人深思,从而气韵连贯地把红军长征时悲情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昭然彰显,发人深省。在表现形式上借助西画的色彩语言,远近、浓淡、虚实的有机结合,色彩、色调的对比和处理,俨然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写照与激情的表达。《血色染红夹金山》在笔墨、色彩、构图上,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他的画既有情感淋漓尽致的酣畅抒发,也有纵横挥洒缜密凝重的生动笔墨,他用心和笔墨验证了他的艺术精神,达到“与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的崇高境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创作《血色染红夹金山》的主旨——无数红军战士的鲜血洒在巴蜀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贤前辈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他们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美诗篇!重温这段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