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侗寨整体环境、聚落空间和建筑空间三个层次对其空间组成元素及其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其中特征挖掘深层组织结构以及内涵。意在挖掘侗族文化精髓,丰富侗族文化研究,为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累必要资源。
【关键词】:侗族;聚落;空间布局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代侗族主要生活在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以及湖北西南部。侗族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歌舞刺绣都是其文化的表现方式,其中建筑更是其中的代表。
一、侗族聚落整体空间要素分析
侗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境内青山叠嶂,碧水萦回,既有激流险滩,又有清溪幽谷;既有高山峻岭,也有低丘平坝。终年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均气温在摄氏15℃左右,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1]总体特点是热量丰富、潮湿多雨。
(一)侗族聚落整体环境要素分析
哈佛大学卢左教授曾说:“传统聚落的形态学根植于场址的物理特性”。侗家人通常选择靠山面水的地理环境安寨,无论是高山、河岸丘陵、平地田园,只要满足依山伴水的空间意向就可能成为侗家人安寨之地。除此之外,高海拔也是侗族聚落的一大特定,聚落山地海拔多在 300到 2000米,如:堂安侗寨海拔840m,三江高定海拔1336m等。除了背对“高山”之外,“流水”也是侗族聚落自然条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体现在依靠山泉、河水作为主要水源,并广建山塘和水库以便储水。每个侗族聚落都有活水纵横其间。水源首先解决的是侗家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水和梯田耕作用水等。聚落与杉树林、梯田构成了侗寨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二)侗族聚落整体环境空间特征分析
侗族古歌这样表述他们的逐水而居:“苗家的祖先爱上高山高岭,世代在那里安居坐落。汉家的祖先喜欢平阳大坝,就在那里立城建阁。我们侗家祖先,不选那里,专选依山傍水的幸福窝。”[2]古歌道出了侗族聚落选址的特点。山和水共同构成了侗寨聚落两个重要的空间意象。
除“亲近自然”,自然引申出“尊重自然”的营造特征。建筑均依山就势布置,顺应地形,建筑与场址产生和谐的对话。在营造过程中不断对场地做出灵活的调节对策,久而久之培养了侗寨的场所氛围,反映了当地尊重自然、崇拜自然的文化性质。
二、侗族聚落空间要素分析
由于同样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导致侗族聚落空间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点。结合凯文·林奇在其所著的《城市意象》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的分类,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部分。笔者将从这五个构成元素对侗族聚落进行空间分析,以总结其空间要素特征。
(一)标志物
侗寨中属于标志物一类的建筑均有着公共属性并且带有浓厚的纪念性和象征性,如:鼓楼、风雨桥、寨门等,这类标志物同时也是侗寨中的基本要素。标志物占据着重要的空间地位,并以其形式上的独特性使自身在聚落中具有强烈的识别性。例如:鼓楼是一个侗寨聚落的中心,永远处于聚落的中心位置,聚落的建设围绕它来展开。它同时也是固定活动的场所:全族民众祭祖迎宾、相商议事等都在此进行;风雨桥出来风水补益的精神需求之外,还有实用之需,它在提供交通通行功能之余还为往来民众、游客提供休息娱乐之功能;寨门是进入侗寨的标志,一旦经过侗寨寨门,就进入了侗寨范围。
(二)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3]节点具有“连接”和“集中”两种特征。在不同的层面看,其大小形态有着巨大的差异。侗寨中具有“集中”性质的如鼓楼以及鼓楼前的歌坪是典型的节点,另外还有为眺望和景观欣赏而加置的观景台;具有“连接”性质的节点通常是交通的连接点或休息站等,如风雨桥和聚落中的道路接连点等。
(三)区域
决定区域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维护程度、地形等等。[4]侗寨聚落以鼓楼为聚落的文化中心,鼓楼四周通常会布置具有文化与公共性质的歌坪、萨坛和戏台共同组成聚落的文化圈。如果聚落中有多个鼓楼,各个鼓楼与其附属的民居则以组团形式结合在一起。由内向外按“鼓楼文化圈——民居(外部以寨门、风雨桥、凉亭为界)——梯田——杉树林”的区域层次如蜘蛛网般呈放射状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区域之间并没有严格、明显具体的边界,相反,三个区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合,民居区域建筑密度向外呈递减渐弱的趋势,少许民居建在梯田和杉树林区域中,反之亦然。
(四)道路
侗寨的道路并无明显的规划痕迹,而是随着建筑的营造而衍生出来,呈现出演化而非规划的姿态。由于民居依山就势沿着等高线分布的特点,随之衍生的道路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沿着山体等高线布置横向连接每家每户,纵向另加道路已方便纵向交通。
(五)边界
正如上文分析“区域”时所说,各个区域之间并无明显、严格的界限,整个聚落也没有严格的边界。侗寨聚落更多的是以“点”的方式作为界定是否进入侗寨的标志。在进入侗寨的主要道路上几乎都会有“寨门”,如堂安侗寨就设置了7座寨门与凉亭、风雨桥一同以“点”的方式限定了堂安侗寨的范围。
三 、侗族聚落建筑空间要素分析
克里尔在对城市形态元素进行本质上划分时,将其归纳为两种基本元素:一种是公共形态要素;另一种是个人性形态要。……并确定公共性形态要素在整个城市形态中是具有“统治”地位的,因而决定了它在类型上的形式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个人性形态要素则只能是从属于公共性形态要素,其类型应当是普遍性、单一性的。[5]
在一定程度上,聚落在不同的尺度下以不同的程度呈现出城市的形态问题。侗族聚落形态也可分为公共和个人两种基本元素。侗族聚落存在三种主要建筑类型: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民居。其中聚落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民居的影响,住宅在聚落土地中占有极大比例,干栏式民居垫定了聚落的基本形态。以此同时,聚落以公共形态要素——鼓楼、风雨桥为特色。它们因独特的形态和重要的地位而极具识别性。
(一) 鼓楼
鼓楼作为侗寨最重要的纪念物与干栏式民居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更多强调的是纪念性与象征意义。鼓楼空间呈宝塔型,空间由下至上随瓦檐层层退进而逐渐缩小,以相对其他建筑的绝对高度和体量屹立于侗寨之中。“多”则指的是多重瓦檐,少则5层,最高至27层。
(二)干栏式民居
传统侗寨民居多为干栏式楼居。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建筑类型。罗西认为:“特定的类型与某种形式和生活相联系”。[6]侗族居民采取家庭聚居的方式,一家一栋。地面通常砌石已平整和固定地基,底层用于堆放柴草、饲养牲畜。二层主要为公共空间以及长者的居住空间,二层以上为年轻人的卧室或存放粮食,并以楼梯与廊道作为交通空间。干栏式楼居空间自下往上呈“倒金字塔”型,自二层起每层往外突出约60cm,以增加使用空间。从平面布局来看,房屋中心主要空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外部空间根据基地进行变化增减。如果把整个侗寨比作一个大家庭,以鼓楼为中心的文化圈就相当与每座民居中以火塘、堂屋和前廊组成的公共空间。住宅中的公共空间在其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卧室空间则能够较灵活的布置,而且面积较小,通常以放得下一张床为标准。
结语
侗族建筑文化是我国地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尊重、顺应自然,注重培养场址气质的营造观,基于文化持续与传承类型变体尝试都是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对当代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廖开顺.《侗族水文化与文化记忆》[J]. 宜春学院学报.2014:69.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36.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2001:51.
[5]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學博士论文.2002:57.
[6]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7.
【关键词】:侗族;聚落;空间布局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代侗族主要生活在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以及湖北西南部。侗族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歌舞刺绣都是其文化的表现方式,其中建筑更是其中的代表。
一、侗族聚落整体空间要素分析
侗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境内青山叠嶂,碧水萦回,既有激流险滩,又有清溪幽谷;既有高山峻岭,也有低丘平坝。终年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均气温在摄氏15℃左右,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1]总体特点是热量丰富、潮湿多雨。
(一)侗族聚落整体环境要素分析
哈佛大学卢左教授曾说:“传统聚落的形态学根植于场址的物理特性”。侗家人通常选择靠山面水的地理环境安寨,无论是高山、河岸丘陵、平地田园,只要满足依山伴水的空间意向就可能成为侗家人安寨之地。除此之外,高海拔也是侗族聚落的一大特定,聚落山地海拔多在 300到 2000米,如:堂安侗寨海拔840m,三江高定海拔1336m等。除了背对“高山”之外,“流水”也是侗族聚落自然条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体现在依靠山泉、河水作为主要水源,并广建山塘和水库以便储水。每个侗族聚落都有活水纵横其间。水源首先解决的是侗家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水和梯田耕作用水等。聚落与杉树林、梯田构成了侗寨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二)侗族聚落整体环境空间特征分析
侗族古歌这样表述他们的逐水而居:“苗家的祖先爱上高山高岭,世代在那里安居坐落。汉家的祖先喜欢平阳大坝,就在那里立城建阁。我们侗家祖先,不选那里,专选依山傍水的幸福窝。”[2]古歌道出了侗族聚落选址的特点。山和水共同构成了侗寨聚落两个重要的空间意象。
除“亲近自然”,自然引申出“尊重自然”的营造特征。建筑均依山就势布置,顺应地形,建筑与场址产生和谐的对话。在营造过程中不断对场地做出灵活的调节对策,久而久之培养了侗寨的场所氛围,反映了当地尊重自然、崇拜自然的文化性质。
二、侗族聚落空间要素分析
由于同样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导致侗族聚落空间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点。结合凯文·林奇在其所著的《城市意象》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的分类,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部分。笔者将从这五个构成元素对侗族聚落进行空间分析,以总结其空间要素特征。
(一)标志物
侗寨中属于标志物一类的建筑均有着公共属性并且带有浓厚的纪念性和象征性,如:鼓楼、风雨桥、寨门等,这类标志物同时也是侗寨中的基本要素。标志物占据着重要的空间地位,并以其形式上的独特性使自身在聚落中具有强烈的识别性。例如:鼓楼是一个侗寨聚落的中心,永远处于聚落的中心位置,聚落的建设围绕它来展开。它同时也是固定活动的场所:全族民众祭祖迎宾、相商议事等都在此进行;风雨桥出来风水补益的精神需求之外,还有实用之需,它在提供交通通行功能之余还为往来民众、游客提供休息娱乐之功能;寨门是进入侗寨的标志,一旦经过侗寨寨门,就进入了侗寨范围。
(二)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3]节点具有“连接”和“集中”两种特征。在不同的层面看,其大小形态有着巨大的差异。侗寨中具有“集中”性质的如鼓楼以及鼓楼前的歌坪是典型的节点,另外还有为眺望和景观欣赏而加置的观景台;具有“连接”性质的节点通常是交通的连接点或休息站等,如风雨桥和聚落中的道路接连点等。
(三)区域
决定区域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维护程度、地形等等。[4]侗寨聚落以鼓楼为聚落的文化中心,鼓楼四周通常会布置具有文化与公共性质的歌坪、萨坛和戏台共同组成聚落的文化圈。如果聚落中有多个鼓楼,各个鼓楼与其附属的民居则以组团形式结合在一起。由内向外按“鼓楼文化圈——民居(外部以寨门、风雨桥、凉亭为界)——梯田——杉树林”的区域层次如蜘蛛网般呈放射状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区域之间并没有严格、明显具体的边界,相反,三个区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合,民居区域建筑密度向外呈递减渐弱的趋势,少许民居建在梯田和杉树林区域中,反之亦然。
(四)道路
侗寨的道路并无明显的规划痕迹,而是随着建筑的营造而衍生出来,呈现出演化而非规划的姿态。由于民居依山就势沿着等高线分布的特点,随之衍生的道路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沿着山体等高线布置横向连接每家每户,纵向另加道路已方便纵向交通。
(五)边界
正如上文分析“区域”时所说,各个区域之间并无明显、严格的界限,整个聚落也没有严格的边界。侗寨聚落更多的是以“点”的方式作为界定是否进入侗寨的标志。在进入侗寨的主要道路上几乎都会有“寨门”,如堂安侗寨就设置了7座寨门与凉亭、风雨桥一同以“点”的方式限定了堂安侗寨的范围。
三 、侗族聚落建筑空间要素分析
克里尔在对城市形态元素进行本质上划分时,将其归纳为两种基本元素:一种是公共形态要素;另一种是个人性形态要。……并确定公共性形态要素在整个城市形态中是具有“统治”地位的,因而决定了它在类型上的形式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个人性形态要素则只能是从属于公共性形态要素,其类型应当是普遍性、单一性的。[5]
在一定程度上,聚落在不同的尺度下以不同的程度呈现出城市的形态问题。侗族聚落形态也可分为公共和个人两种基本元素。侗族聚落存在三种主要建筑类型: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民居。其中聚落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民居的影响,住宅在聚落土地中占有极大比例,干栏式民居垫定了聚落的基本形态。以此同时,聚落以公共形态要素——鼓楼、风雨桥为特色。它们因独特的形态和重要的地位而极具识别性。
(一) 鼓楼
鼓楼作为侗寨最重要的纪念物与干栏式民居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更多强调的是纪念性与象征意义。鼓楼空间呈宝塔型,空间由下至上随瓦檐层层退进而逐渐缩小,以相对其他建筑的绝对高度和体量屹立于侗寨之中。“多”则指的是多重瓦檐,少则5层,最高至27层。
(二)干栏式民居
传统侗寨民居多为干栏式楼居。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建筑类型。罗西认为:“特定的类型与某种形式和生活相联系”。[6]侗族居民采取家庭聚居的方式,一家一栋。地面通常砌石已平整和固定地基,底层用于堆放柴草、饲养牲畜。二层主要为公共空间以及长者的居住空间,二层以上为年轻人的卧室或存放粮食,并以楼梯与廊道作为交通空间。干栏式楼居空间自下往上呈“倒金字塔”型,自二层起每层往外突出约60cm,以增加使用空间。从平面布局来看,房屋中心主要空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外部空间根据基地进行变化增减。如果把整个侗寨比作一个大家庭,以鼓楼为中心的文化圈就相当与每座民居中以火塘、堂屋和前廊组成的公共空间。住宅中的公共空间在其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卧室空间则能够较灵活的布置,而且面积较小,通常以放得下一张床为标准。
结语
侗族建筑文化是我国地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尊重、顺应自然,注重培养场址气质的营造观,基于文化持续与传承类型变体尝试都是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对当代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廖开顺.《侗族水文化与文化记忆》[J]. 宜春学院学报.2014:69.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36.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2001:51.
[5]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學博士论文.2002:57.
[6]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