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禺区提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并努力推进之。于是,衍生了“研学课堂”这个概念,这是应然的,也是必然的。而且,从番禺区的有关指导意见可知,“研学课堂”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小组学习、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这是践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语文研学课堂当然也不例外。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规范,值得每一位老师努力躬行之。
然而,我们曾举行了无数的课例,展示了无数的活动个案,其中有很多是优秀的。但也不可否定,还有相当数量的课例是演戏的,是没有满足三个条件的,甚至是没真正理解三个条件,上出来的课是没有质量的,其“研学”就变成了形式而已。因此,存在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状况。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这三者(小组学习、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的真正涵义?如何判断其实施效果?是真小组学习还是假小组学习,是真研学问题还是假研学问题,是好的后教策略还是劣质的后教策略。这才是我们目前课堂问题所在,也是我们需要真正努力破解的地方。
为了理清一些问题,笔者曾深入课堂,认真考究语文“研学课堂”质量不高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原因,大体得出了如下几点看法。
一、没有核心的研学问题,课堂随意性极大
研学课堂,一定要有“研学问题”,否则就不叫研学课堂。而且这个“研学问题”最好是体现课堂的核心知识或关键问题。可惜,很多语文课堂没有核心的研学问题,甚至连一般的研学问题都没有,即那些课堂是没有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的。如一些语文的复习课缺少乃至没有精心设计的,呈现出讲到那算那的现状,尤其是没有进行规律性的提升与归纳,是在为完成任务而复习。有个复习课《观潮》,课堂上老师明显是为完成复习内容而复习,并非为了巩固、拓展而复习,更没有注意到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升。本来,这是个初中一年级的文言文内容,初一出现的文言文知识有哪些?在文章中有哪些需要十分注意的知识点?文化上的、文学上的、字词上的、语句上的、篇章上的,等等知识要点在哪。老师是没有进行梳理、比较、提升的。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一张试卷,做完对对答案,讲讲为什么选择ABC,这种复习课是非常低效的,浪费时间而得益很少。复习课,所复习的内容应该说是似曾相识的,这时候我们老师就要通过复习来梳理、训练来唤醒学生原有知识的影象,并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可是,我们的复习课很难见到这样的思路和做法。
二、教材把握不到位,设置的研学问题具有虚假性
教材是我们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范本,所谓“范本”即具有示范作用脚本。我通常强调,在备课是必须弄清楚三组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写这样的文章,他要表达什么意思,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二是编者为什么选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他要承载什么功能与任务(即要传授什么东知识与技能学生);三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是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估计会有什么困难,我们要做怎样的铺垫与解读。这就是典型的“三者(作者、编者、读者)共鸣法”。只有与三者产生了教材的共鸣,我们才能准确施教,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定点不准”,就难以有效或者高效,这是方向性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课堂上作再大的努力也是枉然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可是,在课堂上我们常见这种现象,教师授课的目标不正确,目的性很模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研学问题”定位不准确。如有一个课《孙权劝学》,是个自读课,有个老师整节课在训练学生朗读,怎么读出感情,如何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最后也没读出个所以然。课后,我问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给学生?是孙权、吕蒙、鲁肃等几个人物对话的情感色彩,还是刻画几个人物性格的方法与技巧?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呢,还是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手法与技巧?该老师愕然。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学有,小学也常见,如有个课《妈妈的账单》,也是自读课,老师在处理这个课时,竟然把“突出妈妈的无私与伟大”放在重点位置,反复渲染,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妈妈无私与伟大的事情。事实上,课文的侧重点不是在这,而是突出小彼得的知错能改,突出妈妈的方法巧妙,小彼得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改过来,与妈妈的做法很有关系,这才是编者的意图。可是老师走偏了,设计的研学问题就走偏了,小组学习再热闹也是徒然的,课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效果了。
三、解读方法不透彻,后教策略缺乏针对性
与前两点不同的是,教师能基本把握教材内容,也知道要传授什么东西给学生,这是我们强调的“好课”的前提与基础。可是,在传授技能技巧时老师的解读是欠透彻的,也就是说后教策略是乏力的,因此学生的知识的影像也就是模糊的,等到运用时其技能更是低端的。如有一个老师也是教《孙权劝学》,在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进入课文的研读,老师出示了三道题目:(1)孙权劝学的艺术何在?(2)孙权、吕蒙、鲁肃有什么性格特点?(3)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小组学习后,师生一起概括出“孙权关心部下、善于劝说,吕蒙知错能改、勤学好学,鲁肃爱才敬才、欣赏别人”的结论,然后匆匆结束。听课后,我心里很是不爽,一个如此好的小说片段竟就如此了结,学生真的得到不多。
回看课文,孙权说话有什么艺术?为什么几句话就把吕蒙震住,让吕蒙乖乖地学习,而且学得如此认真和神速、有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不可不学”,语句恳切,敦敦告诫,关心、爱惜之情跃然纸上。在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后,孙权说我不是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只是想你多长见识,借鉴历史(以便更好打理事务),“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段对话中隐含了很多信息,“卿言多务,孰若孤?”言下之意:我是皇帝,你能忙过我吗?“孰若孤”一个反问,大有泰山压顶的感觉,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还能争辩吗,绝对不能。对于勇猛无比,战功赫赫的英雄,先来个下马威,让你再也无法申辩,孙权的机智一下子流露出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锋一转,以身示范,言传出“读书是可行有用”的意思,颇有“爱惜有加”的情意。试想,孙权这番话有情有义,有理有据,我你比对,劝逼结合,吕蒙能不学吗?孙权的关心部下、爱才惜才、机智善谋形象凸显,鲜明无比!尚能这样分析,学生心灵深处的孙权必定非常深刻。然后,拓展到《三国演义》写人写事的艺术。于是,学生管中规豹,对孙权为什么能够鼎足东吴,自有更深刻的认知。
再举一个小学课例《看图写话》,这是一个二年级的课文。图中有大象、小白兔,小白兔手拿竹篮骑在大象背上过河,河对面有蘑菇。图意很清晰,就是“小白兔骑着大象过河采蘑菇”。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图意是没问题的,必定可以看得出来,这要相信学生。问题是,课堂上我们要传授的方法是,根据图意把没有出现的东西合理地想象出来,如人物的心情、说话、动作,天气、环境等,然后把图意写丰富,做到“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想;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是要求和目标。可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教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如何使用标点符号,而是生硬地把学生牵到自己预先设计的好的套路(模板):小白兔为什么过河?小白兔怎么过河?过河后怎么样?并按套路(模板)进行完善写话。这种看似热烈的课堂实质上是没有效果的,学生的技能没有得到训练,知识也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填空式地完成学习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要改变现状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涉及到老师个人的文化素养、教学功底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难以一下子奏效的。但暂时的救急方法是有的,也是可以弥补一些“研学课堂”的遗憾的。这就是要加强课堂监控力度,让这些课堂尽量能与“研学课堂”要求接近。在我看来,一是业务校长、教导主任要勤下课堂,看课堂的运作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又是什么问题,根源何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导专题,有针对性地提高;二是科组长、备课组长要有针对性地下课堂,有针对性地诊断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质量不高的原因,然后采取聚点攻坚策略,一个一个问题解决或提升,有针对性地解决;三是备课组要加强研讨,努力实现“三者共鸣”,做到定点准确,落实有数,尽可能地做到“研学课堂”要求。一句话,就是要发挥学科骨干作用,努力改善研学课堂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个人的热情、责任和技能,这是另一问题的范畴,属于个人素养与师德问题了。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然而,我们曾举行了无数的课例,展示了无数的活动个案,其中有很多是优秀的。但也不可否定,还有相当数量的课例是演戏的,是没有满足三个条件的,甚至是没真正理解三个条件,上出来的课是没有质量的,其“研学”就变成了形式而已。因此,存在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状况。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这三者(小组学习、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的真正涵义?如何判断其实施效果?是真小组学习还是假小组学习,是真研学问题还是假研学问题,是好的后教策略还是劣质的后教策略。这才是我们目前课堂问题所在,也是我们需要真正努力破解的地方。
为了理清一些问题,笔者曾深入课堂,认真考究语文“研学课堂”质量不高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原因,大体得出了如下几点看法。
一、没有核心的研学问题,课堂随意性极大
研学课堂,一定要有“研学问题”,否则就不叫研学课堂。而且这个“研学问题”最好是体现课堂的核心知识或关键问题。可惜,很多语文课堂没有核心的研学问题,甚至连一般的研学问题都没有,即那些课堂是没有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的。如一些语文的复习课缺少乃至没有精心设计的,呈现出讲到那算那的现状,尤其是没有进行规律性的提升与归纳,是在为完成任务而复习。有个复习课《观潮》,课堂上老师明显是为完成复习内容而复习,并非为了巩固、拓展而复习,更没有注意到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升。本来,这是个初中一年级的文言文内容,初一出现的文言文知识有哪些?在文章中有哪些需要十分注意的知识点?文化上的、文学上的、字词上的、语句上的、篇章上的,等等知识要点在哪。老师是没有进行梳理、比较、提升的。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一张试卷,做完对对答案,讲讲为什么选择ABC,这种复习课是非常低效的,浪费时间而得益很少。复习课,所复习的内容应该说是似曾相识的,这时候我们老师就要通过复习来梳理、训练来唤醒学生原有知识的影象,并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可是,我们的复习课很难见到这样的思路和做法。
二、教材把握不到位,设置的研学问题具有虚假性
教材是我们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范本,所谓“范本”即具有示范作用脚本。我通常强调,在备课是必须弄清楚三组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写这样的文章,他要表达什么意思,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二是编者为什么选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他要承载什么功能与任务(即要传授什么东知识与技能学生);三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是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估计会有什么困难,我们要做怎样的铺垫与解读。这就是典型的“三者(作者、编者、读者)共鸣法”。只有与三者产生了教材的共鸣,我们才能准确施教,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定点不准”,就难以有效或者高效,这是方向性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课堂上作再大的努力也是枉然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可是,在课堂上我们常见这种现象,教师授课的目标不正确,目的性很模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研学问题”定位不准确。如有一个课《孙权劝学》,是个自读课,有个老师整节课在训练学生朗读,怎么读出感情,如何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最后也没读出个所以然。课后,我问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给学生?是孙权、吕蒙、鲁肃等几个人物对话的情感色彩,还是刻画几个人物性格的方法与技巧?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呢,还是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手法与技巧?该老师愕然。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学有,小学也常见,如有个课《妈妈的账单》,也是自读课,老师在处理这个课时,竟然把“突出妈妈的无私与伟大”放在重点位置,反复渲染,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妈妈无私与伟大的事情。事实上,课文的侧重点不是在这,而是突出小彼得的知错能改,突出妈妈的方法巧妙,小彼得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改过来,与妈妈的做法很有关系,这才是编者的意图。可是老师走偏了,设计的研学问题就走偏了,小组学习再热闹也是徒然的,课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效果了。
三、解读方法不透彻,后教策略缺乏针对性
与前两点不同的是,教师能基本把握教材内容,也知道要传授什么东西给学生,这是我们强调的“好课”的前提与基础。可是,在传授技能技巧时老师的解读是欠透彻的,也就是说后教策略是乏力的,因此学生的知识的影像也就是模糊的,等到运用时其技能更是低端的。如有一个老师也是教《孙权劝学》,在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进入课文的研读,老师出示了三道题目:(1)孙权劝学的艺术何在?(2)孙权、吕蒙、鲁肃有什么性格特点?(3)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小组学习后,师生一起概括出“孙权关心部下、善于劝说,吕蒙知错能改、勤学好学,鲁肃爱才敬才、欣赏别人”的结论,然后匆匆结束。听课后,我心里很是不爽,一个如此好的小说片段竟就如此了结,学生真的得到不多。
回看课文,孙权说话有什么艺术?为什么几句话就把吕蒙震住,让吕蒙乖乖地学习,而且学得如此认真和神速、有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不可不学”,语句恳切,敦敦告诫,关心、爱惜之情跃然纸上。在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后,孙权说我不是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只是想你多长见识,借鉴历史(以便更好打理事务),“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段对话中隐含了很多信息,“卿言多务,孰若孤?”言下之意:我是皇帝,你能忙过我吗?“孰若孤”一个反问,大有泰山压顶的感觉,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还能争辩吗,绝对不能。对于勇猛无比,战功赫赫的英雄,先来个下马威,让你再也无法申辩,孙权的机智一下子流露出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锋一转,以身示范,言传出“读书是可行有用”的意思,颇有“爱惜有加”的情意。试想,孙权这番话有情有义,有理有据,我你比对,劝逼结合,吕蒙能不学吗?孙权的关心部下、爱才惜才、机智善谋形象凸显,鲜明无比!尚能这样分析,学生心灵深处的孙权必定非常深刻。然后,拓展到《三国演义》写人写事的艺术。于是,学生管中规豹,对孙权为什么能够鼎足东吴,自有更深刻的认知。
再举一个小学课例《看图写话》,这是一个二年级的课文。图中有大象、小白兔,小白兔手拿竹篮骑在大象背上过河,河对面有蘑菇。图意很清晰,就是“小白兔骑着大象过河采蘑菇”。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图意是没问题的,必定可以看得出来,这要相信学生。问题是,课堂上我们要传授的方法是,根据图意把没有出现的东西合理地想象出来,如人物的心情、说话、动作,天气、环境等,然后把图意写丰富,做到“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想;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是要求和目标。可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教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如何使用标点符号,而是生硬地把学生牵到自己预先设计的好的套路(模板):小白兔为什么过河?小白兔怎么过河?过河后怎么样?并按套路(模板)进行完善写话。这种看似热烈的课堂实质上是没有效果的,学生的技能没有得到训练,知识也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填空式地完成学习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要改变现状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涉及到老师个人的文化素养、教学功底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难以一下子奏效的。但暂时的救急方法是有的,也是可以弥补一些“研学课堂”的遗憾的。这就是要加强课堂监控力度,让这些课堂尽量能与“研学课堂”要求接近。在我看来,一是业务校长、教导主任要勤下课堂,看课堂的运作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又是什么问题,根源何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导专题,有针对性地提高;二是科组长、备课组长要有针对性地下课堂,有针对性地诊断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质量不高的原因,然后采取聚点攻坚策略,一个一个问题解决或提升,有针对性地解决;三是备课组要加强研讨,努力实现“三者共鸣”,做到定点准确,落实有数,尽可能地做到“研学课堂”要求。一句话,就是要发挥学科骨干作用,努力改善研学课堂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个人的热情、责任和技能,这是另一问题的范畴,属于个人素养与师德问题了。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