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造一个农村语文小班化的高效课堂,需要在课程的导入上面精心设计研究。导入过程中的趣味性将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深入性的思考,即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拥有一个良好的授课状态;注重导入过程中道具的运用;巧妙地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文以故事和谜语的形式展现等。
【关键词】小班化;趣味性;导入
想要提高农村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如何能够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感是关键,也就是说如何设计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决定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氛围。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设计出一个多彩的课堂导入呢?接下来我们分以下几点进行阐释:
一、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课堂导入的关键
学生上课缺乏激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一个趣味性的导入,在课堂前四五分钟内拉住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加大重视。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将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与身边教师的沟通了解,以及网络视频名师课堂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够在课程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将课堂的氛围提升到一个很活跃的状态。
要想做到这一点,好的内容和充沛的前提准备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本身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讲授在一个趣味而又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学生的思想也会跟着你动。学生的思维一旦得以激活,便可以轻松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得到学习的进步和能力的成长。这一切都和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因为这些没有的话,后面的所有便无从谈起。
二、趣味性的导入离不开道具的辅助作用
孔子在其《论语》中说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西方著名哲学家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言论,因此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课堂导入阶段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一起去探寻知识的奥秘。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抽象的课文可能会令学生产生排斥感。一个合适的道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体,更能够在课程伊始便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授《画杨桃》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导入:“大家看一下这个杨桃,”然后等到大家看了几秒钟后,变动一下方向说“大家再看看这个杨桃的形状变化了吗?如果我再动一下,你们猜猜它是不是又是另外的一个形状了呢?”这样在课程的开始配以实物的展示,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能够小视它们的作用,每一个插图都是编排者精心筛选的,在课文的讲授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去思考并可以辅助进行提问,“为什么在这个位置插入了这么一张配图呢?”除了实物和图片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有声朗读部分。这样可以给一向适应了死板教学方法的学生新鲜感,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悬念的巧妙设置,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悬念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给学生铺设一种期待的心理,对其会有很强的诱惑力。带着学生的求知思维,一起去探索追求。在悬念的设置上面不仅要形象生动,吸引学生,还要简洁,不能过于繁琐。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会对故事情節的发展以及人物接下来的命运走向有一种期待心情,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去设置悬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一节课的时间在紧凑的思维跟进中一点一点的流逝,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曾经在视频上面看了一堂《惊弓之鸟》的语文精品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就设置悬念,“空中有一只大雁飞过,我们想要把它打下来,我们有什么方法呢?”学生们便争先恐后的回答道,“用箭射,用抢……”然后,教师肯定要认可学生的回答是很正确的,但是也要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你说古代有一个更厉害的人,不用箭出弦,只是拉一下弓,然后大雁就射了下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学生都在等待教师的指引,这时教师只需要说,“答案就在课文里面,大家仔细将课文阅读完,自然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将来你也能成为一个空弦射下大雁的能手。”
四、课文以故事,谜语等趣味形式展现,变更传统课堂氛围
通过经验我们知道,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每次到讲故事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并且每次都是听完还津津乐道。为了验证这一点的可行性,语文课程小组巧妙地设计了一节与课程教学目的有关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果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在轻松中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教与学之间的隔阂,实现了课堂讲授的高效率。
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授《四个太阳》一课时,是这样进行趣味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猜一个谜语吧。请大家认真听:“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大家猜一猜这个谜底是什么?
教师并非想用这个谜语将学生考住,所以教师在朗读谜语的时候,适当的加了些肢体语言,这样教师的生动形象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同时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通过小故事或者谜语进行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将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也能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冲动。将最开始学生的那种消极的“让我读书”的状态转变成“我要读书”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个班级走向“轻松学习”的整体氛围。
总之,趣味性的课程导入并非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不被教师所重视,而应该是一门科学,不重视课堂的开始,期间的内容准备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会有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对课堂的讲授产生了排斥的心理。担任农村小班授课的语文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少便忽视了课堂导入的环节。我们在进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摸索过程中,对课堂的导入环节做了充分的重视,所有的课程组的老师都认为导入环节是最不应该忽视的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趣味性课程导入,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语文教学更加的高效率,展现其自身的学科魅力。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小班化的优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0)
[2]武桂香.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03
[3]朱小兰.试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3.05
【关键词】小班化;趣味性;导入
想要提高农村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如何能够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感是关键,也就是说如何设计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决定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氛围。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设计出一个多彩的课堂导入呢?接下来我们分以下几点进行阐释:
一、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课堂导入的关键
学生上课缺乏激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一个趣味性的导入,在课堂前四五分钟内拉住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加大重视。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将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与身边教师的沟通了解,以及网络视频名师课堂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够在课程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将课堂的氛围提升到一个很活跃的状态。
要想做到这一点,好的内容和充沛的前提准备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本身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讲授在一个趣味而又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学生的思想也会跟着你动。学生的思维一旦得以激活,便可以轻松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得到学习的进步和能力的成长。这一切都和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因为这些没有的话,后面的所有便无从谈起。
二、趣味性的导入离不开道具的辅助作用
孔子在其《论语》中说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西方著名哲学家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言论,因此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课堂导入阶段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一起去探寻知识的奥秘。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抽象的课文可能会令学生产生排斥感。一个合适的道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体,更能够在课程伊始便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授《画杨桃》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导入:“大家看一下这个杨桃,”然后等到大家看了几秒钟后,变动一下方向说“大家再看看这个杨桃的形状变化了吗?如果我再动一下,你们猜猜它是不是又是另外的一个形状了呢?”这样在课程的开始配以实物的展示,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能够小视它们的作用,每一个插图都是编排者精心筛选的,在课文的讲授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去思考并可以辅助进行提问,“为什么在这个位置插入了这么一张配图呢?”除了实物和图片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有声朗读部分。这样可以给一向适应了死板教学方法的学生新鲜感,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悬念的巧妙设置,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悬念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给学生铺设一种期待的心理,对其会有很强的诱惑力。带着学生的求知思维,一起去探索追求。在悬念的设置上面不仅要形象生动,吸引学生,还要简洁,不能过于繁琐。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会对故事情節的发展以及人物接下来的命运走向有一种期待心情,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去设置悬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一节课的时间在紧凑的思维跟进中一点一点的流逝,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曾经在视频上面看了一堂《惊弓之鸟》的语文精品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就设置悬念,“空中有一只大雁飞过,我们想要把它打下来,我们有什么方法呢?”学生们便争先恐后的回答道,“用箭射,用抢……”然后,教师肯定要认可学生的回答是很正确的,但是也要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你说古代有一个更厉害的人,不用箭出弦,只是拉一下弓,然后大雁就射了下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学生都在等待教师的指引,这时教师只需要说,“答案就在课文里面,大家仔细将课文阅读完,自然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将来你也能成为一个空弦射下大雁的能手。”
四、课文以故事,谜语等趣味形式展现,变更传统课堂氛围
通过经验我们知道,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每次到讲故事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并且每次都是听完还津津乐道。为了验证这一点的可行性,语文课程小组巧妙地设计了一节与课程教学目的有关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果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在轻松中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教与学之间的隔阂,实现了课堂讲授的高效率。
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授《四个太阳》一课时,是这样进行趣味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猜一个谜语吧。请大家认真听:“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大家猜一猜这个谜底是什么?
教师并非想用这个谜语将学生考住,所以教师在朗读谜语的时候,适当的加了些肢体语言,这样教师的生动形象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同时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通过小故事或者谜语进行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将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也能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冲动。将最开始学生的那种消极的“让我读书”的状态转变成“我要读书”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个班级走向“轻松学习”的整体氛围。
总之,趣味性的课程导入并非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不被教师所重视,而应该是一门科学,不重视课堂的开始,期间的内容准备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会有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对课堂的讲授产生了排斥的心理。担任农村小班授课的语文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少便忽视了课堂导入的环节。我们在进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摸索过程中,对课堂的导入环节做了充分的重视,所有的课程组的老师都认为导入环节是最不应该忽视的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趣味性课程导入,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语文教学更加的高效率,展现其自身的学科魅力。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小班化的优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0)
[2]武桂香.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03
[3]朱小兰.试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