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视野中的《老子》文本变迁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随着出土简帛资料的大量发现和整理,以及传统和域外文献学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单一的文本而言,由于《老子》在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和北大汉简的反复出现,使得有关该文本的研究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理解不同传本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文本的演变,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家讨论的问题。北大汉简《老子》的发现,给这种讨论增加了新的素材和契机。从整体上来说,对于文献学的研究而言,上个世纪占据主流地位的辨伪学
其他文献
甲:这周我换了七面小红旗,你呢?  乙:我还差两张卡就八面红旗了,下午数学课上要多回答几个问题,挣上八面小红旗。  甲:我们小组这周应该拿到奖杯了吧。  乙:很难说呢,快走吧!我的学案还没做完,一会儿还得给王江讲两道数学题……  听到这两个同学的对话,不禁让人好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如何被调动起来的?原来是蓬莱市大辛店中学“照亮德育之光”的特色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成长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
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从学生特征和心理着手,创设富有悬念、矛盾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只有创设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才能紧扣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如果把悬念设置在上课伊始,能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