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口和施氮水平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建立夏季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油葵、玉米和夏季休闲4个茬口,进行不同茬口、施N水平对下季种植的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容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及湿面筋品质性状等各茬口间存在差异,大豆茬口可较好地协调各品质性状。千粒重和容重在休闲茬口中均以高N水平(E、F)较高,而在其他茬口中则以低N水平较高;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3个性状在4个茬口中的平均值则以高N水平(E)较高;茬口和施氮水平对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分别为沉降值>湿面筋>蛋白质含量、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该项研究为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为明确杂交稻种子在储藏过程中品种间抗老化能力的差异,采用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了杂交籼稻“汕优63”F1;和“特优559”F1种子活力,比较了2品种劣变后9个生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橡副珠蜡蚧3龄若虫和斑翅食蚧蚜小蜂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农药对橡副珠蜡蚧和斑翅食蚧蚜小蜂的选择毒性为: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介灵〉甲胺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
目的探讨甘露醇干预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线栓法实施左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
杀虫剂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害虫对各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机理是靶标抗性。就家蝇和果蝇两种典型昆虫的靶标抗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其中包括:乙酰胆碱酯酶
稀土(RE)农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RE可改善植物品质,提高光合能力,增强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抗逆性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生产中大面积、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AT.SE-54(30m×0.53mm×1.00gm)毛细管柱,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0.01%斑蝥素水剂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为98.1%-101.6%,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