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朱炳仁在河坊街“江南铜屋”相约当日,大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衬衣,干净质朴,浑身散发着艺术家的灵气。他已独揽了62项铜雕国家专利,作品被海内外100多家权威机构典藏;他提出“完美复制”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的方案,为这两件国宝的顺利回归立下汗马功劳。
古往今来,他秉承独具精魂的“工匠精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家族延续百年辉煌。
铜雕艺术的百年传承
“以铜立业,以书立世”,作为 “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祖辈皆以铜艺和书法闻名于世,朱炳仁自小便与“铜”结下不解之缘。
120多年前,绍兴人“十里红妆”送嫁队伍,一定要有朱府生产的铜器才有气派。当时朱炳仁的太祖父朱雨相以及三弟书法才子朱庆润,在绍兴设立了第一代“朱府义大铜铺”,很多人喜欢买他家的铜脸盆、铜帐篷等日用品。解放前,绍兴铜业因战乱日渐消殆,作为朱府铜艺的第三代传人,朱炳仁的父亲朱德源却面临“无铜可做”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朱德清带着一家人迁往杭州并开始丝绸买卖。
“我的内心有一种深深的铜文化情结。”小时候朱炳仁常听父亲讲述朱家的制铜往事,繁荣家族事业的零星片段与古旧铜器的身影,在朱炳仁眼里摩挲起舞,美得不可言喻。
初中毕业后,朱炳仁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水利电力学校,可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学校临时关闭。休学在家后,师从父亲的朱炳仁,勤学苦练,系统学习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景观策划、文学史、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等,还跟父亲学习制铜以提升手艺。改革开放后,铜材市场有了新生机,1983年,“朱德源书画社”创办,铜艺与书法巧妙融合使“朱家铜艺”踏上新征程,那时朱家的各类铜招牌总是供不应求。
1993年,已经对铜雕艺术颇有心得的朱炳仁从“古铜色的铜门”这一订单中发现,除了常见的黄铜、紫铜、青铜外,铜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电箱、电炉配合加热,只能把铜块、药水配方,有些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朱炳仁开始关注铜的发色,去科技馆、研究所观摩,回家后便与儿子朱军岷一起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研发的技术后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时候,我抄录的资料有一人多高呢。” 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朱炳仁总在浙江省图书馆查阅各种书籍资料,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对祖传手艺、现代铜文化的探索,终使家族百年精湛技艺得以传承。他还研究出“朱府铜艺”七大祖传绝活,真正做到“书、画、刻、雕、锻、铸”六位一体,进入21世纪,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获吉尼斯世界最高铜殿纪录的灵隐铜殿,灵隐寺、雷峰塔、香积寺、河坊街、江南铜屋、龙凤坊……这些年,朱炳仁在铜建筑领域有了不凡的业绩,也是家族百年基业的最好传承者。
创造有灵魂作品的“诗人”
朱炳仁不仅是铜器的炼造者,更是生命与灵魂的创作者。他的作品里除了技艺,还有诗与情怀。
201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内,朱炳仁带来的“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展览给世人留下一个大问号。“上天给了人类那么多资源、矿产,都在不断枯竭中,环境也在恶化。大自然原本给我们的‘金碗’是满的,现在却越来越空了。正是这些,触动我完成了这一个创作。” 朱炳仁说,想通过“空了的金碗”警示人们,人类不是能捧着“金碗”就什么都不怕的天之骄子,我们应该有对自然、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敬畏。
这2015只全部由铜制作而成的“金碗”,由朱炳仁带领他的团队历时四个月完成。十五年前,朱炳仁就创作过一只巨大的装满五谷杂粮的“金饭碗”,数以百计的人摸过那只“金饭碗”并许愿。而今天,朱炳仁的“金碗空了”是对艺术和人生的另一种思考。
朱炳仁展览中大量的熔铜艺术是朱炳仁的“独门绝技”。2012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成熟的麦穗姿态各异,稻谷秸秆自然舒展、沉甸甸的稻穗若隐若现,似在阳光下、微风中欢快地呼吸、起舞,俨然一片水乡丰收的景象,向世人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这蔚为壮观的《稻可道,非常稻》就是朱炳仁的熔铜作品光芒初现,而作品不仅突出这方“非同寻常”的稻田,还有朱炳仁对生命、贫困、饥饿等精神层面的探索。
熔铜艺术是无模可控熔铸工艺,通过1080摄氏度的高温熔解及化学氧化工艺等,逐步凝练出的一种新的创作手法,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铜铸造或铜镶嵌工艺。在具体操作中,不依赖铸造模具,但艺术家对创作原材料完全可控,从而使作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朱炳仁也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熔铜艺术,“2006年,当时的常州天宁宝塔在即将完工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顶层檐瓦全毁,但塔身完好无损。”视角独特的朱炳仁没有扔掉废铜,他捡回两包熔铜结晶体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铜水/沸腾着翻滚着/在云的簇拥下/熊熊燃烧的铜坩埚……朱炳仁的最新诗集《乡语》里,有对炼铜的描述。作为一名铜雕家,朱炳仁对诗与艺术有着同样的热爱,他相信这两者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现在的朱炳仁,每完成一件作品,就会将自己在创作中的人生感悟寄寓于他的诗歌中。
“我的诗其实算不得什么诗,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片云彩。”朱炳仁徜徉在艺术与诗歌间,云游人生。
非遗文化的互联网“创新”
朱炳仁认为家族百年秉承的“工匠精神”,是对极致之美的追求,是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诠释。而伟大事物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2002年,朱炳仁与儿子朱军岷开始筹备“江南铜屋”事宜,施工前后,铜价格意外飞涨,经过再三考虑,朱炳仁决定即使倾尽家产也要保证“铜屋”的顺利开工。施工的三年时间里,困难重重。记得有一次,工程接近一半,朱炳仁发现屋顶本该用纯铜制作的瓦片被用其它材料代替了,所有人认为这种“不需要验收”的工程不必那么较真,而他坚持叫停了工程。“如果你们不拆,我就自己来拆。”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一直影响着儿子朱军岷,成为朱军岷日后传承的精神典范。2007年,一座近3000平方米的纯铜大屋“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问世。
今天的江南铜屋免费对外开放,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江南铜屋,不看遗憾,看了更遗憾,多好的艺术,却没有时间细细观赏,我一定要再来中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曾这样表达对它的喜爱。
“我认为手工艺传承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家族传承,家庭的影响会给孩子创造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 今天,朱炳仁的一双儿女都在打理父亲的事业,儿子朱军岷更致力于将一家传统手工艺企业打造成为中国铜建筑领域最具规模的高科技文化创意企业。
朱炳仁总自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虽然铜材料可以历经千年风霜流传下去,但铜雕作品是否可以成为不朽之作,需要传承,更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在被钢筋水泥覆盖的现代都市,大部分人的生活充斥着不锈钢、塑料凳等日用品,过去,“穷则穷,还有三担铜”,汤婆子、火锅、脸盆、锅铲等铜制品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家什件儿,那也是带着古老文化的“铜色”印记。
为了推动铜文化发展,朱炳仁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铜走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浪潮下,朱炳仁更是不甘落后,结合“如何让铜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理念,做了不少“互联网+文创”的尝试。现在,朱氏家族的铜雕工艺创立了“朱炳仁·铜”品牌,打开淘宝或者天猫的网页,可以感受“朱炳仁·铜”商铺页面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又颇带一些现代活泼俏皮的元素。店铺里的风水摆件、茶道、香道、食器、文化礼品等家居生活用品映入眼帘,通过网上“铜博物馆”,很多爱好者不只有在“江南铜屋”才可以触碰到铜雕艺术,下一步,朱炳仁也会和天猫及淘宝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在朱炳仁看来,用“铜·亦生活”的理念,在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中,以“家”为核心,让传统铜文化通过现代美学的诠释,真正实现回归千家万户。
过去,朱炳仁一直在思考从父辈开始的技艺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百年的朱氏家族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如今,互联网+为他开启了另一盏明灯,而答案是“永无止境的创新”。
古往今来,他秉承独具精魂的“工匠精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家族延续百年辉煌。
铜雕艺术的百年传承
“以铜立业,以书立世”,作为 “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祖辈皆以铜艺和书法闻名于世,朱炳仁自小便与“铜”结下不解之缘。
120多年前,绍兴人“十里红妆”送嫁队伍,一定要有朱府生产的铜器才有气派。当时朱炳仁的太祖父朱雨相以及三弟书法才子朱庆润,在绍兴设立了第一代“朱府义大铜铺”,很多人喜欢买他家的铜脸盆、铜帐篷等日用品。解放前,绍兴铜业因战乱日渐消殆,作为朱府铜艺的第三代传人,朱炳仁的父亲朱德源却面临“无铜可做”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朱德清带着一家人迁往杭州并开始丝绸买卖。
“我的内心有一种深深的铜文化情结。”小时候朱炳仁常听父亲讲述朱家的制铜往事,繁荣家族事业的零星片段与古旧铜器的身影,在朱炳仁眼里摩挲起舞,美得不可言喻。
初中毕业后,朱炳仁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水利电力学校,可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学校临时关闭。休学在家后,师从父亲的朱炳仁,勤学苦练,系统学习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景观策划、文学史、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等,还跟父亲学习制铜以提升手艺。改革开放后,铜材市场有了新生机,1983年,“朱德源书画社”创办,铜艺与书法巧妙融合使“朱家铜艺”踏上新征程,那时朱家的各类铜招牌总是供不应求。
1993年,已经对铜雕艺术颇有心得的朱炳仁从“古铜色的铜门”这一订单中发现,除了常见的黄铜、紫铜、青铜外,铜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电箱、电炉配合加热,只能把铜块、药水配方,有些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朱炳仁开始关注铜的发色,去科技馆、研究所观摩,回家后便与儿子朱军岷一起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研发的技术后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时候,我抄录的资料有一人多高呢。” 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朱炳仁总在浙江省图书馆查阅各种书籍资料,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对祖传手艺、现代铜文化的探索,终使家族百年精湛技艺得以传承。他还研究出“朱府铜艺”七大祖传绝活,真正做到“书、画、刻、雕、锻、铸”六位一体,进入21世纪,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获吉尼斯世界最高铜殿纪录的灵隐铜殿,灵隐寺、雷峰塔、香积寺、河坊街、江南铜屋、龙凤坊……这些年,朱炳仁在铜建筑领域有了不凡的业绩,也是家族百年基业的最好传承者。
创造有灵魂作品的“诗人”
朱炳仁不仅是铜器的炼造者,更是生命与灵魂的创作者。他的作品里除了技艺,还有诗与情怀。
201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内,朱炳仁带来的“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展览给世人留下一个大问号。“上天给了人类那么多资源、矿产,都在不断枯竭中,环境也在恶化。大自然原本给我们的‘金碗’是满的,现在却越来越空了。正是这些,触动我完成了这一个创作。” 朱炳仁说,想通过“空了的金碗”警示人们,人类不是能捧着“金碗”就什么都不怕的天之骄子,我们应该有对自然、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敬畏。
这2015只全部由铜制作而成的“金碗”,由朱炳仁带领他的团队历时四个月完成。十五年前,朱炳仁就创作过一只巨大的装满五谷杂粮的“金饭碗”,数以百计的人摸过那只“金饭碗”并许愿。而今天,朱炳仁的“金碗空了”是对艺术和人生的另一种思考。
朱炳仁展览中大量的熔铜艺术是朱炳仁的“独门绝技”。2012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成熟的麦穗姿态各异,稻谷秸秆自然舒展、沉甸甸的稻穗若隐若现,似在阳光下、微风中欢快地呼吸、起舞,俨然一片水乡丰收的景象,向世人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这蔚为壮观的《稻可道,非常稻》就是朱炳仁的熔铜作品光芒初现,而作品不仅突出这方“非同寻常”的稻田,还有朱炳仁对生命、贫困、饥饿等精神层面的探索。
熔铜艺术是无模可控熔铸工艺,通过1080摄氏度的高温熔解及化学氧化工艺等,逐步凝练出的一种新的创作手法,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铜铸造或铜镶嵌工艺。在具体操作中,不依赖铸造模具,但艺术家对创作原材料完全可控,从而使作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朱炳仁也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熔铜艺术,“2006年,当时的常州天宁宝塔在即将完工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顶层檐瓦全毁,但塔身完好无损。”视角独特的朱炳仁没有扔掉废铜,他捡回两包熔铜结晶体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铜水/沸腾着翻滚着/在云的簇拥下/熊熊燃烧的铜坩埚……朱炳仁的最新诗集《乡语》里,有对炼铜的描述。作为一名铜雕家,朱炳仁对诗与艺术有着同样的热爱,他相信这两者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现在的朱炳仁,每完成一件作品,就会将自己在创作中的人生感悟寄寓于他的诗歌中。
“我的诗其实算不得什么诗,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片云彩。”朱炳仁徜徉在艺术与诗歌间,云游人生。
非遗文化的互联网“创新”
朱炳仁认为家族百年秉承的“工匠精神”,是对极致之美的追求,是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诠释。而伟大事物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2002年,朱炳仁与儿子朱军岷开始筹备“江南铜屋”事宜,施工前后,铜价格意外飞涨,经过再三考虑,朱炳仁决定即使倾尽家产也要保证“铜屋”的顺利开工。施工的三年时间里,困难重重。记得有一次,工程接近一半,朱炳仁发现屋顶本该用纯铜制作的瓦片被用其它材料代替了,所有人认为这种“不需要验收”的工程不必那么较真,而他坚持叫停了工程。“如果你们不拆,我就自己来拆。”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一直影响着儿子朱军岷,成为朱军岷日后传承的精神典范。2007年,一座近3000平方米的纯铜大屋“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问世。
今天的江南铜屋免费对外开放,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江南铜屋,不看遗憾,看了更遗憾,多好的艺术,却没有时间细细观赏,我一定要再来中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曾这样表达对它的喜爱。
“我认为手工艺传承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家族传承,家庭的影响会给孩子创造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 今天,朱炳仁的一双儿女都在打理父亲的事业,儿子朱军岷更致力于将一家传统手工艺企业打造成为中国铜建筑领域最具规模的高科技文化创意企业。
朱炳仁总自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虽然铜材料可以历经千年风霜流传下去,但铜雕作品是否可以成为不朽之作,需要传承,更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在被钢筋水泥覆盖的现代都市,大部分人的生活充斥着不锈钢、塑料凳等日用品,过去,“穷则穷,还有三担铜”,汤婆子、火锅、脸盆、锅铲等铜制品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家什件儿,那也是带着古老文化的“铜色”印记。
为了推动铜文化发展,朱炳仁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铜走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浪潮下,朱炳仁更是不甘落后,结合“如何让铜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理念,做了不少“互联网+文创”的尝试。现在,朱氏家族的铜雕工艺创立了“朱炳仁·铜”品牌,打开淘宝或者天猫的网页,可以感受“朱炳仁·铜”商铺页面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又颇带一些现代活泼俏皮的元素。店铺里的风水摆件、茶道、香道、食器、文化礼品等家居生活用品映入眼帘,通过网上“铜博物馆”,很多爱好者不只有在“江南铜屋”才可以触碰到铜雕艺术,下一步,朱炳仁也会和天猫及淘宝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在朱炳仁看来,用“铜·亦生活”的理念,在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中,以“家”为核心,让传统铜文化通过现代美学的诠释,真正实现回归千家万户。
过去,朱炳仁一直在思考从父辈开始的技艺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百年的朱氏家族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如今,互联网+为他开启了另一盏明灯,而答案是“永无止境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