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高技术产业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實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晟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中国虽为资源大国,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和1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和1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工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可使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解决粮食问题,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给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使消耗减少,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使科学技术生态化。
解决人类的困境,科学技术是关键,它不仅渗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组合。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
显而易见,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高技术产业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實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晟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中国虽为资源大国,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和1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和1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工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可使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解决粮食问题,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给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使消耗减少,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使科学技术生态化。
解决人类的困境,科学技术是关键,它不仅渗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组合。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
显而易见,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