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不”和“没”的对立关系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灿龙(2011)与侯瑞芬(2016)认为汉语否定词"不"和"没"在一定情况下具有语法"同一性"或存在"中和"的现象。文章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从理论上来看,"不"和"没"之间都存在完全对立的分布关系。影响"不"和"没"分布的体貌因素是谓语是否具有随时间地点变化的事件变量,"没"必须约束该事件变量,选择阶段性谓语,而"不"则不能约束相关的变量,选择个体性谓语。阶段性谓语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衍生成为个体性谓语,而这种衍生过程通常没有显性的词汇标识,这是造成"不"和"没"发生"中和"假象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上两者完全对立,更改否定词一定会带来语义上的变化。文章将详述阶段性谓语到个体性谓语的几种衍生方式,尝试揭示否定词"同一性"或"中和"假象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结合工程需要对普通力密度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在给定控制条件下悬索结构的力密度找形迭代公式和迭代策略,形式简单明了。通过对若干典型工程算例的找形计算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在附录H给出的表H.2.3-1钢筋混凝土柱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调整系数并不适用于底部剪力法,为此经过大最的实例计算,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
考虑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规律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