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于几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立一米八的大个子, 方脸浓眉,风流洒脱。他时常是一袭黑色风衣,蛤蟆墨镜,尤其是那一头自来卷的黑发,粗壮结实,轻轻一甩,能听见与空气摩擦的声音,自称气死发廊。如果再戴上个礼帽,肯定与《上海滩》里的强哥有一拼。我们几个同龄人羡慕的不行,都说,什么时候有了他这风度,女孩们保证在身后排满一车间。唯有王立骑的那辆自行车,有前闸没后闸,动不动就没气,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与他的风度不相配,更比不上强哥了。
  王立不爱说话,总是很深沉的样子,兜里随时装着两盒烟,一盒一块的,给自己和我们抽;一盒三块的,要面子的时候抽。钱呢,一般不过两块,那是准备自行车扎了带补车用的。他比我们都大,二十六七,早到了结婚的年纪。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却神神秘秘,也不说见也不说不见。介绍了几次,气得媒人就不跟他说了,转向我:“要不给你说说?”我说介绍剩下的我不要,咱有志气。
  那时我开车床。王立长得帅,开数控车。数控车专门有个小屋子,跟大车间一门之隔,算是享受空调单间待遇,当然是为数控车准备的,不是为人。没事儿我就躲进这个小屋里吹空调。王立呢,输完程序,就找几支粉笔,在地上乱写乱画,写的都是些莫明其妙的方程式和数学符号,有时画一个大圆圈,里边有几个边啊角啥的。问他干吗,王立说:“你们不懂,我正在算1+1呢。”有老工人一撇嘴:“一加一还用算?”王立用深沉的眼光回敬:“知道哥德巴赫吗?我算的是哥氏猜想。”
  赶上王立倒霉,有一次厂长带着外单位来人参观,没通知就进了数控车的小屋。见满地画的数学公式和圈圈,一愣,立马反应过来,跟外单位人说:“这是我们的数控车间。这里的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切割机床,都是国内一流的。”然后一指王立:“我们单位的程序员,大学生。”又装作不高兴的样子:“今后编程别在地上,去办公室领点儿信笺纸。”
  其实他和我一样,高中毕业而已。
  過了一会儿,厂长一个人又进来了,虎着脸:“你看你把这车间地面乱画的,你还是小孩儿吗?”王立倔强地一扬头一甩发:“你不懂,我在算哥氏猜想。”厂长问:“你算什么?姓哥的是干什么的?”王立便不说话,背对着厂长。我赶紧说:“是卖驴肉火烧的。”厂长又说:“好好的不卖驴肉火烧,想这些干吗?”
  于是就把王立调出了数控车间,专门去锯圆钢,老粗的那种,锯下来再上车床。偶尔也让他回来,帮着编编程序。那是个最无聊的工作,一个人坐在厂区一角的原料库门口,拿着个钢锯开始一下下地消磨时光。王立每天沉着脸提着钢锯坐在那里,一下一下地拉着。只不过,他把工作服改了,加长加肥,改成了个风衣。这样他就有两件风衣了:上班穿一件工作服风衣,下班穿那件自己视若珍宝的黑风衣。
  有一天,厂里的女团支书找到我们,问谁去参加演讲比赛。团支书人长得很妩媚,离婚了。没等我们发言,王立就满脸笑容地举手:“我去!我的特长就是唱歌演讲登高山。”见他这么着急,我们几个就没再举手。他便开始准备让他辉煌一个月的“学雷锋爱拼搏”演讲比赛。居然得了二等奖,没奖钱,只有一相册。后来,便经常看见他跟女团支书在一起说话,团支书站着,他坐着拉钢锯。还有一回,我们看见王立和女团支书去电影院了。那年月,男女在一起去看电影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可没过多久,王立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深沉着脸,一边锯圆钢一边在地上乱画。一个星期天,他骑着破自行车找到我,说:“走,爬山去。”我正闲得无聊,便和他一口气骑到远郊的山边。要不是中间他的自行车坏了两次,我们还能更快些。
  来到山顶,他把带来的两瓶啤酒打开,给了我一瓶,自己一仰脖就喝完了,然后大喊几声,任回声在山间回响,任目光射向远方的山脊。我问他跟团支书怎么样了,他抽了一口仅剩的一支三块一盒的烟,说:“别提了,这是我谈的第二十一个。”说完扬起手中的瓶子,向山下狠狠地扔下去,眼角忽然有一两滴泪闪现着。
  第二天他便出事了。他吃了一百片安眠药,家人早晨才发现的。送到医院,洗胃打针输液折腾了半天,命保住了,人有些犯傻了。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他家里兄弟六个,母亲瘫在床上,父亲得了喉癌,脖子下边让医生开了个手指粗细的洞,说不出话来。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三四间平房里。王立更惨,在家里的小煤棚住着。
  王立回来上班,已是两个月以后。此时,单位像住进ICU,越来越不行了。我们都开始自寻出路,当兵,上学,或是调单位,只王立在那里独自留着,仍在地上计算着他的猜想。
  只不过,那一堆圈圈画画和公式之中,多了两个小人形状的图案,那可能是他的新猜想。
  只是,他今后该用什么方程式去解呢?
其他文献
上个礼拜我去看了牙医,我以为他会帮我拔牙。但他说最好还是等等,看疼痛是否会消退。  好吧,疼痛并没有消退——我痛苦难当,还发了高烧。所以我去把那顆牙拔了。在去牙医那里的路上,我得经过一个从前执行死刑的旧市场,就在不久之前还是。我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从学校放学回家,我在刚刚执行过死刑时穿过了那个广场。断头台还在那里。我看见铺路石上流淌着新鲜的血。他们正在把篮子搬走。  昨晚我在想我是怎样在去
期刊
元朝末年,战乱四起。王纲躲避到了诸暨五泄的山岭中。有一位道士叫赵缘督,来投宿。道士来自终南山。  王纲从小喜欢读书,擅长诗赋,爱好击剑,有文武兼备的才能。可是,他向往隐居山野。  那一夜,王纲和道士谈得很投缘。两个时空交叉的人,没有约定,邂逅在此。整个世界都弥漫着黑暗,而一盏灯的火苗,照亮了两张平静的脸庞。  王纲一脸迷茫,向道士问卦。道士占卦之后,说:你将来必闻名于世,却不能正常地死于家里。  
期刊
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遭到了敌军的围追堵截。部队从上到下都明白,千万不能和敌人硬拼,只能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式,借助山区地形的掩护,和敌人周旋,寻找可乘之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在这种军事方针指引下,二纵某旅在和敌人简短接触几次之后,好不容易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来到豫南殷城县黄泥湾休整。  行军途中,旅长那匹一向温驯的坐骑菊花青,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不吃不喝,尾巴豎得像旗杆,还总是咴儿咴儿地引
期刊
刘季箎被授予刑部侍郎之时,恰为建文元年(1399年)。他的家乡余姚多竹,箎是竹子制作的乐器。  他复审一桩夜间入室杀人案,有口供,有凶器。此案发生在扬州。  扬州官衙府发现现场的尸体旁遗落了一把柴刀,刀上有姓氏标记,是死者的邻居的姓氏。  柴火是烧饭的燃料,家家户户都有劈柴的刀,柴刀的形状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在铁匠铺定制时,大多数人家都打上了姓氏的标记,而且,同一姓氏的标记略有差异,以示区别。富裕
期刊
烦人的北风,刮,刮,刮!刮得树晃枝摇,刮得飞尘走沙,刮得天昏地暗,直刮到晌午,還没停下来。  最烦刮风的人是刘明,今天他要到王庄相亲。  媒人是他本家二婶。女方是二婶的堂侄女,医专毕业,人长得十分标致,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样有模样。因工作问题解决不了,个人问题也搁住了,只有待字闺中。这样,二婶就想将这朵玫瑰插在他这坨牛粪上。  可刘明这坨牛粪并不很赖,他农大毕业后,待业在家。文化低的人他不寻,文化高
期刊
叶芝卉和钱鸿飞是在美专的流亡路上肄业回到舜江府的。那天夜里,他们乘着小火轮在舜江码头下来时,叶芝卉一转身,看到了老府城门楼上的膏药旗,心里顿时一阵悲怆。  明月依旧,但老府城已不是当年的老府城了。  钱鸿飞紧紧握着她的手。他们上了黄包车,好一阵没有言语。钱鸿飞的老家在天台,在舜江府之南,他是专程送叶芝卉回家的。叶芝卉家在东门外凤凰山的南麓,拉车的师傅是从小道辗转过去的,老东门那里,日本人要盘查的—
期刊
驴蹄声由远及近响起,常公子知道宁掌柜来了,他心里一阵发慌,连忙迎出门去。矮瘦的宁掌柜撇脚从草驴上下来,定定地看着常公子,看得他面红耳赤。  宁掌柜,能不能再宽恕几天?  你说,几天?  哎,最近手气背。  又去赌了?有钱赌博,无钱还债?  常公子低着头,一脸窘态。  常家先前是大户人家,在都梁城里有十余间绸缎铺。常公子参加过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就淡了心,不再考取功名。无所事事的常公子爱上赌博。常
期刊
我写的是真人真事,因为太多的巧合,让我这个业余写小说的人都不禁怀疑起其真实性来了。  那天午休,我在办公室埋头看手机。那段时间我迷上了一款植物识别软件,现实里的花花草草,只要拍了上传,就能识别出来,叫什么名字,有哪些相关的诗词典故,甚至入药如何如何,花语是什么,都会一一告知。还有每日答题,那些植物识别高手们随机PK,限时答题,赢者赚取积分升级。我和几个花友乐此不疲。那天比赛正酣,我对着一朵紫色的花
期刊
小美离开家的那天,天空很蓝很蓝,那蓝蓝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美的心情也如同这蓝天一样,说不出的美。  小美在这个家里生活了五年。五年的夫妻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小美觉得受够了,两人没争没吵,很友好地分手了。小美的老公对她言听计从,也勤劳肯干,可仿佛是个榆木疙瘩,不够浪漫、不够体贴。小美有时气就不打一处来,认为哪家的男人都比自家的老公好。走的时候,老公说了一句,让小美的心还是突然扯了一下:什么时候想回
期刊
双喜出生的时候,比预计的日期早了大约两个月。爹将他托在手心里,他比爹的巴掌大不了多少,俨然像一只剥了皮的小兔子,哭声也像饿了几天几夜的猫咪一样软弱无力。  这孩子,八成养不活。爹皱着眉头说。  他好歹也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娘怜惜地说着,从爹手上将双喜接过去。  娘解开衣襟,喂双喜吃奶,双喜根本不会张嘴。娘把奶头塞进他的嘴里,他的小嘴压根裹不住娘的奶頭。娘将奶汁一点点挤出来,滴到他的小嘴里,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