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生了女儿,另一件是换了房。我把家从浦东外环外的两房,换到了中环内的大三房,这在几年前的我,是不能想象的。
我打电话给我妈,说新家布置了一间很舒服的客房,她和公婆都可以随时来住。我妈在电话那一头久久沉默,但我仿佛听到了她的心潮起伏。
上世纪四十年代,外公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从南通来到上海。他本可以选择继承祖业,可毕业自西南联大的他,听从父母之命娶了妻,却再也无法忍受留在家乡度过被操纵的一生。
在瑞金二路的新式里弄,他们置了业,楼上楼下共四间卧室,类似于如今的联排,那里是大舅、我妈和小姨出生的地方。许多年以后,我妈还在对我讲述她在红砖房子里的童年,意大利式的三角屋檐下爬满紫薇藤,木楼梯吱呀作响,空气里飘来邻居家的红烧肉和咖啡香,那是她永远忘不了的时光。
据我妈讲,当时的她和大哥小妹非常相爱,也因为此,在街道通知每户必须出一个人插队下乡的时候,看着身为长子的大舅和因小儿麻痹症左脚微跛的小姨,我妈毫不犹豫地说:“我去!”
这一去就是一辈子。我妈返城后,被安排工作在安徽,对于故乡上海,只留下刻骨铭心的思念。随着时间过去,连亲人间的感情也似乎变了质,特别是大舅娶了舅妈之后,对这个流落远方的二妹,少了些感激,多了份戒心。
90年代,上海有了知青子女返沪政策,我妈迫不及待地把我的户口转到了老房子里。这一举措促成了大舅、大舅妈和我妈的彻底翻脸,但当时外公尚在,他拍板要让我妈的独生女儿落叶归根,没人可以反对。
这里说起来,也有一件颇为可惜的事。当时上海的大拆大建刚有苗头,已经有先知先觉的老邻居卖了瑞金二路的小房间,换了浦东陆家嘴的大公寓。大舅妈和小姨去参观过老邻居的新居,回来满是艳慕之情,却被外公的一句话堵住了嘴:“如果不能每天吃过晚饭去淮海路上兜兜,就是让我睡在龙床上也没意思!”
可以欣慰的是,最后外公总算如他所愿,平静地终老在瑞金二路的房子里。他去后不久,拆迁通知就到了家,兄弟姐妹之间的家产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大舅和大舅妈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得到了一大一小两套商品房,小姨也得到了上海人俗称“条头糕”的一室户,一起搬到了闵行区的“静安新城”里。而我,只得到了几万人民币的补偿。
自觉被故乡和被亲人双重离弃的我妈,比我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和大舅一家人说过一句话。小姨劝她用拆迁补偿款加上全部积蓄,尽早在上海买房,哪怕再偏再小。可惜她忽略了小姨的忠告。倒是小姨自己,充分发挥了一个上海主妇的精明,在其后的十几年里,凭着一套“条头糕”,一步一升,踏准节拍,硬是把家换到了徐家汇的大房子里。此刻她终于满意地说:“虽然没有回到静安区,不过晚饭后散步到淮海路也不是太远了。”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虽然顶着“原籍生”的名头,我却和任何一个新上海人一样面临着租房的问题。我和老公谈婚论嫁准备买房的时候,我妈拿出当年存了定存的拆迁补偿款,愧疚地对我说:“妈妈耽误了你。”我却拥住她,在她的耳边承诺:“妈妈,我保证,有一天我会帮你回家!”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有时我想,命运的神奇落在任何人的意料之外,也许上海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的女儿,所以她将我妈失去的运气都补偿在我这里,让我们在四十多年以后,又续上了和这座城市不解的缘分。
我打电话给我妈,说新家布置了一间很舒服的客房,她和公婆都可以随时来住。我妈在电话那一头久久沉默,但我仿佛听到了她的心潮起伏。
上世纪四十年代,外公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从南通来到上海。他本可以选择继承祖业,可毕业自西南联大的他,听从父母之命娶了妻,却再也无法忍受留在家乡度过被操纵的一生。
在瑞金二路的新式里弄,他们置了业,楼上楼下共四间卧室,类似于如今的联排,那里是大舅、我妈和小姨出生的地方。许多年以后,我妈还在对我讲述她在红砖房子里的童年,意大利式的三角屋檐下爬满紫薇藤,木楼梯吱呀作响,空气里飘来邻居家的红烧肉和咖啡香,那是她永远忘不了的时光。
据我妈讲,当时的她和大哥小妹非常相爱,也因为此,在街道通知每户必须出一个人插队下乡的时候,看着身为长子的大舅和因小儿麻痹症左脚微跛的小姨,我妈毫不犹豫地说:“我去!”
这一去就是一辈子。我妈返城后,被安排工作在安徽,对于故乡上海,只留下刻骨铭心的思念。随着时间过去,连亲人间的感情也似乎变了质,特别是大舅娶了舅妈之后,对这个流落远方的二妹,少了些感激,多了份戒心。
90年代,上海有了知青子女返沪政策,我妈迫不及待地把我的户口转到了老房子里。这一举措促成了大舅、大舅妈和我妈的彻底翻脸,但当时外公尚在,他拍板要让我妈的独生女儿落叶归根,没人可以反对。
这里说起来,也有一件颇为可惜的事。当时上海的大拆大建刚有苗头,已经有先知先觉的老邻居卖了瑞金二路的小房间,换了浦东陆家嘴的大公寓。大舅妈和小姨去参观过老邻居的新居,回来满是艳慕之情,却被外公的一句话堵住了嘴:“如果不能每天吃过晚饭去淮海路上兜兜,就是让我睡在龙床上也没意思!”
可以欣慰的是,最后外公总算如他所愿,平静地终老在瑞金二路的房子里。他去后不久,拆迁通知就到了家,兄弟姐妹之间的家产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大舅和大舅妈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得到了一大一小两套商品房,小姨也得到了上海人俗称“条头糕”的一室户,一起搬到了闵行区的“静安新城”里。而我,只得到了几万人民币的补偿。
自觉被故乡和被亲人双重离弃的我妈,比我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和大舅一家人说过一句话。小姨劝她用拆迁补偿款加上全部积蓄,尽早在上海买房,哪怕再偏再小。可惜她忽略了小姨的忠告。倒是小姨自己,充分发挥了一个上海主妇的精明,在其后的十几年里,凭着一套“条头糕”,一步一升,踏准节拍,硬是把家换到了徐家汇的大房子里。此刻她终于满意地说:“虽然没有回到静安区,不过晚饭后散步到淮海路也不是太远了。”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虽然顶着“原籍生”的名头,我却和任何一个新上海人一样面临着租房的问题。我和老公谈婚论嫁准备买房的时候,我妈拿出当年存了定存的拆迁补偿款,愧疚地对我说:“妈妈耽误了你。”我却拥住她,在她的耳边承诺:“妈妈,我保证,有一天我会帮你回家!”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有时我想,命运的神奇落在任何人的意料之外,也许上海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的女儿,所以她将我妈失去的运气都补偿在我这里,让我们在四十多年以后,又续上了和这座城市不解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