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经颅直流电组和联合刺激组,3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取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针刺治疗;经颅直流电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联合刺激组在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同时针刺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疗.在首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3组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以及盆底肌电评估分析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电电生理改变.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电快肌、综合肌、慢肌收缩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ICI-Q-SF评分明显降低、I-QOL评分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组间快肌纤维快速收缩波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刺激组ICI-Q-SF、I-QOL量表分值变化明显大于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盆底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
其他文献
患者男,19 岁,反复腰痛 2 年,加重 2 天,无肉眼血尿;12 岁时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潜血(+++).常规超声:左侧肾盏、肾盂扩张,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左侧输尿管上段内见 6.9 cm×1.0 cm中等回声肿物(图 1A), 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目的 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评估肝外胆管癌(ECCA)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5例单发ECCA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阳性组与LVI阴性组;比较组间ADC值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值对LVI的诊断效能.结果 85例ECCA中,22例存在LVI(LVI阳性组),63例无LVI(LVI阴性组).LVI阳性组ADC值为1.17×10-3(1.08×10-3,1.31×10-3)mm2/s,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发现胎儿透明隔腔(CSP)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53胎产前超声发现CSP异常胎儿的超声及头部MRI.结果 产前超声检出53胎CSP异常,包括26胎CSP未显示、18胎CSP狭小、6胎CSP增宽及3胎CSP形态异常,其中12胎产前超声及头部MRI均提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产前超声未能显示CSP的26胎中,8胎存在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单纯性完全型胼胝体缺如3胎,完全型胼胝体缺如合并脑膨出和四肢长骨短小1胎,完全型胼胝体缺如伴脑裂畸形或叶状前脑无裂畸形各1胎,脑积水或额叶多小脑回致C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吞咽障碍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食道括约肌(UES)开放时间、USE开放程度、咽收缩持续时间、舌骨向上位移、舌骨向前位移(HA)、功
国办发〔2021〕50号r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rn《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rn国务院办公厅rn2021年12月14日rn(此件公开发布)rn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rn残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