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去幼儿园接女儿,我趁老师还在班里叮嘱,欣赏起了教室外面小朋友的作品。每个小朋友画的是同样的题材,但形式各异,五彩斑斓。
我在女儿的名字下看到了她的作品。蓝色的树叶,蓝色的苹果,蓝色的花,只有树干是咖啡色的。画面整洁干净,给人非常清爽的感觉,但总觉得不对劲。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作品,才发现女儿的作品极其朴素,其他小朋友给苹果涂的色彩是红色、绿色,或者是黄色,叶子涂的是绿色或者红色,女儿的作品虽然很好看,但是色彩不对啊。
等女儿出来,我带她来到她的画前,说:“这是你今天的作品吗?好像有点问题哎。”女儿兴奋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根本没注意到我的话外音,反问我:“漂亮吗?”我刚想说不漂亮,又怕太直接会伤害她,就问她,“你见过蓝色的苹果和叶子吗?我觉得红苹果或者绿苹果才更漂亮。”
女儿听了急着反驳:“我觉得蓝色最漂亮!妈妈你忘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那首歌吗?你不是说我们住的地方经常有雾霾,看不到蓝天吗?你不是讲过蓝天最美丽吗?难道你现在不喜欢蓝色了吗?”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有些无奈,喜欢蓝色也不可以随便乱涂啊。女儿接着又说:“还记得我们暑假去海边,大海也是蓝色的,多美啊!还有蓝精灵,他们也是蓝色的啊,很可爱呢!为什么苹果和叶子就不能是蓝色的呢?”
原来,按照女儿的逻辑推理,蓝色代表着美丽、可爱,那么苹果、树叶是美丽的,就应当涂上蓝色。所以说女儿的这幅图画寄寓的是她的一种美好的情感,而非实实在在的生活啊!
在我沉思之间,女儿又反问我:“妈妈,我说得不对吗?真的不漂亮吗?苹果一定得涂成红色吗?”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立刻表扬道:“你说得很对,听你这么一解说啊,妈妈觉得更漂亮了呢!”女儿的脸立刻笑得像小太阳,光芒四射:“我们老师也说我涂得很好呢!”女儿补充道,“下次我还要画出更漂亮的画!”
不禁想到了我曾经读过的一篇微型小说——《画家和他的孙女》,讲的是一个画家和他6岁孙女婷婷的故事。婷婷喜爱画画,她画了一棵树,画家爷爷说画得不对,“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爷爷说:“婷婷,你画的那个小兔子不对,兔子没有红色的。”婷婷画了一匹马,他又说:“婷婷,你画那马不对。为什么给马画上了翅膀呢?”最后婷婷的画在国际上获得了金奖,画家爷爷怎么也搞不明白。这篇小说表达的不就是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吗?我今天差点儿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我们做家长的,常常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纠正孩子的世界,结果在颇为自得的情形之下摧残了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过早地丧失了童真童趣。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生活中的常识,不需要我们大人急切地揠苗助长。而孩子的世界千姿百态,绚烂多彩,是不能用常理去衡量的。我们做大人的要时刻记住,呵护这一颗弥足珍贵的童心!
我在女儿的名字下看到了她的作品。蓝色的树叶,蓝色的苹果,蓝色的花,只有树干是咖啡色的。画面整洁干净,给人非常清爽的感觉,但总觉得不对劲。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作品,才发现女儿的作品极其朴素,其他小朋友给苹果涂的色彩是红色、绿色,或者是黄色,叶子涂的是绿色或者红色,女儿的作品虽然很好看,但是色彩不对啊。
等女儿出来,我带她来到她的画前,说:“这是你今天的作品吗?好像有点问题哎。”女儿兴奋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根本没注意到我的话外音,反问我:“漂亮吗?”我刚想说不漂亮,又怕太直接会伤害她,就问她,“你见过蓝色的苹果和叶子吗?我觉得红苹果或者绿苹果才更漂亮。”
女儿听了急着反驳:“我觉得蓝色最漂亮!妈妈你忘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那首歌吗?你不是说我们住的地方经常有雾霾,看不到蓝天吗?你不是讲过蓝天最美丽吗?难道你现在不喜欢蓝色了吗?”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有些无奈,喜欢蓝色也不可以随便乱涂啊。女儿接着又说:“还记得我们暑假去海边,大海也是蓝色的,多美啊!还有蓝精灵,他们也是蓝色的啊,很可爱呢!为什么苹果和叶子就不能是蓝色的呢?”
原来,按照女儿的逻辑推理,蓝色代表着美丽、可爱,那么苹果、树叶是美丽的,就应当涂上蓝色。所以说女儿的这幅图画寄寓的是她的一种美好的情感,而非实实在在的生活啊!
在我沉思之间,女儿又反问我:“妈妈,我说得不对吗?真的不漂亮吗?苹果一定得涂成红色吗?”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立刻表扬道:“你说得很对,听你这么一解说啊,妈妈觉得更漂亮了呢!”女儿的脸立刻笑得像小太阳,光芒四射:“我们老师也说我涂得很好呢!”女儿补充道,“下次我还要画出更漂亮的画!”
不禁想到了我曾经读过的一篇微型小说——《画家和他的孙女》,讲的是一个画家和他6岁孙女婷婷的故事。婷婷喜爱画画,她画了一棵树,画家爷爷说画得不对,“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爷爷说:“婷婷,你画的那个小兔子不对,兔子没有红色的。”婷婷画了一匹马,他又说:“婷婷,你画那马不对。为什么给马画上了翅膀呢?”最后婷婷的画在国际上获得了金奖,画家爷爷怎么也搞不明白。这篇小说表达的不就是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吗?我今天差点儿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我们做家长的,常常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纠正孩子的世界,结果在颇为自得的情形之下摧残了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过早地丧失了童真童趣。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生活中的常识,不需要我们大人急切地揠苗助长。而孩子的世界千姿百态,绚烂多彩,是不能用常理去衡量的。我们做大人的要时刻记住,呵护这一颗弥足珍贵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