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
  
  二、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三、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二代数《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便是将不等式进行转化,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课上睡觉现象。
  
  四、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更何况我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无很多。作为办公室主任,我在学校还担任了学校行政办公室的全部工作。事情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给学生讲明了这样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笔者对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仍在探索之中,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分层教学的实验中来。
其他文献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科学的概括。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数学内容,则意味着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伏程度有所不同,抽象层次骤然提高,这种变化若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就成为学习数学的障碍,任何一次地不适应,都可能
期刊
“试误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形式。它符合新课改对高中数学的要求。正在被一线教师所应用。下面我们就谈一下高中数学中的“试误教学”的历史背景,教学方法,及试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历史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而这种联结主要又是通过试误建立的。因而,学习是一种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与文化课、社会思想教育课、体育课、劳动技能课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学;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农村小学教育随教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教改工作力度的加大,教师不但提高自身素质,也使传统教育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同时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各方面技能提高,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期刊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期刊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是力求变革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基于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基于自己对数学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认识,已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有关课堂教
期刊
【摘要】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是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向往的百草园一样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把老师滔滔不绝的传授改为学生孜孜不倦的探索,又怎么能有老师埋怨、学生茫然?自主学习的课堂将是我们师生的百草园!  【关键词】 接收信息;潜在意义;展示平台    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经常听到同行抱怨学生:不好好听讲,讲多少遍还不会?
期刊
综观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这套试题和学生们的反应和成绩来看,试题难度适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笔者认为,这套题出题方向正确,它符和现代教学理念,体现了语言能力的考查和高考试题体现的选拔性,突出了考试大纲对语言基本功的测试,反过来对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向导作用。整套试题采用传统题型,没有变化,设计合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怪题,偏题和有争议的题。  以下从各个题型
期刊
我国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首次使用了“数感”这一概念。《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和培养数感。    1 数感的概念及意义    1.1 《标准》对数感的表述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
期刊
教学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设计和安排的有艺术性,能引发学生兴趣,开启思维闸门,就能一举成功。  导入的艺术特征: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悬念于怀,处于新旧认知的冲突,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内,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课程导入是教师周密安排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    一、导入的原则    数学课堂的导入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