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本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华南师大的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考生只知道推理判断,满脑子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导致封闭禁锢思维……”而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性散文忠于生活现实,以我手写我心,有利于打破封闭状态,克服思维定式,拓展写作的运思及表现空间。因此,学习记叙性散文的写作对改变高考作文文体单一的局面、提高考生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下面以江苏一篇记钗性散文考场佳作为例,探讨关联生活、巧抄入题的写作技巧。
[妙文品评]
守一篮竹香
一考生
白居易有首小诗:“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老陈是谁?[引用古诗,利用巧合,引出写作对象“老陈”,设置悬念:且以“归来是野人”暗点老陈性格。]
悠悠夏夜,月亮爬上山坡,院子里很干净。[夏夜、明月、干净的院子。简洁几笔。勾勒了人物置身的环境。也暗示老陈此时的境遇和精神状态。]老陈坐在院子里,手指上缠绞着光滑修长的竹篾片,篾片又薄又细,在老陈怀里一闪一闪地跳跃着。[光滑、修长、薄细、一闪一闪,写出了篾片的形状、色泽和质感:缠绞、跳跃,写出了老陈手艺的熟练和做活的快乐。]
老陈者,俺村竹编巧手也。[以文言形式交代人物身份。典雅中含着俏皮,叙述中透着赞美。]老陈邪乎,他坐在那儿编竹篮,你分明能闻到他灵魂上那股浓浓的酒意。[邪乎、灵魂、酒意。点出老陈的与众不同,直抵主题。]
儿时,觉得老陈编竹篮甚是威武,篾片在他手指间来回穿梭,迎着月光,摇落一地清辉。[“来回穿梭”,动作纯熟而轻快:“摇落一地清辉”,环境幽美而有诗意。]而他黄皱皱的脸庞上那含讽带刺的胡根,也时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脸庞黄皱,点年老家贫;胡根带刺,点个性倔强;得意、微笑,点自傲自乐。寥寥几笔,写活了人物。]
长大了,我外出求学,寒暑假返乡想起老陈,问及阿婆,阿婆说老陈这会子可大不如前了,村里人都讲究新鲜时髦,谁还买老陈土里土气的竹篮?[简要的叙述里包含个人成长、时代变迁以及老陈境遇的转折。老陈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我仿佛看到了老陈那满是皱纹的面孔,看到了老陈那惨淡的生活。[表达了对老陈的担忧同情:同时。这种对读者有意“误导”的写法。与下文老陈的坚守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老陈的性格和全文主题。]
但阿婆又说,老陈那倔老头就是不肯放下他手中的竹篮,人家给他介绍活计他也不干。他就在那儿,守着他的竹篮,不停地编。[倔。回应了上文:守。点明了主旨。]
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以前从未看到的東西:执着地坚守和悲惨地奋斗。不屈于这个世界,守得内心一块高地,守一篮竹香满房。[“执着地坚守”——热情赞美之语:“悲惨地奋斗”——敬佩悲悯之情。“不屈于这个世界……守一篮竹香满房。”点了标题,更点了主题。]
后来我去看老陈,他的庭院不再那么干净。稻草几乎堆满整个庭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腥。[以草之乱、腥,与上文干净的庭院形成对比,暗示老陈境遇的变化,又为下面写竹香作铺垫。]但惊喜的是,其中夹杂着一股浓烈的竹香。竹香的那股倔劲,像极了老陈。[进一步点明文题中“竹香”的内涵。“竹香的那股倔劲。像极了老陈”既写竹。又写人。体现了“借物喻人”手法的巧妙。]
昏黄的钨丝灯下,老陈正心无二顾地编着竹篮。他苍老,消瘦,全身唯一还有活气的就是他的那双眼睛。[肖像刻画。与上文呼应。进一步描写境遇的变化:“有活气”的眼睛。则以鲁迅先生“画眼睛”之法。突出人物内在的精神品格。]他的动作迟缓,却又毫不僵硬。他盯着怀里的竹篮,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眼神柔软如水,又分明透着倔强的光……[以孩子喻竹篮。凸显喜爱之情:柔软、倔强,再次“画眼睛”,凸显老陈的坚守。]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
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的肥皂。
[诗化的语言,富有哲理。这是对人被世界改变的忧思,也是对老陈们坚守精神的比照与赞美: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老陈始终是老陈。[始终如一,不被世界改变。]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斜风细雨”,写心情之冷,环境使然,“世界”使然。]大门外,不知谁家的狗不安分地叫起,叫来一篮竹香,竹香浓烈,在我的心底窜出一团火苗来。[“窜出火苗”,写内心之热。竹香使然。“老陈”使然。一冷一热形成对比。深刻而含蓄地表现了全文主题。]
学生点评
生1:我感觉题目拟得很好,很与众不同。“一篮竹香”能间接表明老陈的身份,“香”字还能让人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老陈的品格。“守”字也很恰当,指向了材料中“不被世界改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坚守”精神的赞扬。
生2:我觉得老陈刻画得不错。他热爱传统手工艺,自己的手艺也很精湛,生活过得不好还在坚持编竹篮,不想让热爱了一辈子的手艺失传,所以不肯放弃,选择了坚守。我觉得作者写这个人,很像课文《品质》里面的老鞋匠。
生3:我认为刻画老陈的手法也很值得学习。开头用诗句引出老陈就很新颖,而且文中除了写他编竹篮的姿势和动作,还写了他的外貌、神态,尤其是眼神描写,让人一下子看出老陈的性格、心理。还有就是环境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生4: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作者写村里人讲究时髦不再买老陈土气的竹篮,那老陈的竹篮到底是不是土气缺少具体的描写。如果能对老陈编的篮子如何精致来个正面描写,或者用外婆的话来个侧面描写,会更好。
教师点评
本文空灵而有意蕴,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可以说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性散文。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作者能在材料所及的范围内准确地审题、立意,善于关联生活,选择新巧的角度,用鲜活的素材来表现中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此外,本文描写手法多样化、细节化、个性化,富有文采和魅力,也很值得借鉴。 [教师提纯]
所给的作文材料是:
“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从考场情况看,学生普遍选择写议论文,其他文体比例不大,尤其是散文,数量少,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守一篮竹香》一文,在记叙性散文的写作上作了很好的尝试,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借鉴的例文,也给我们探求、总结写作技巧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一、善于关联生活。是写好记叙性散文的基点。
回看上述作文材料,不难看出其关键词与层面。“自己”“世界”“改变”是三个核心关键词:它们构成了三个层面:即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不改变世界而改变自己、不改变世界也不让世界改变自己。总而言之,是让考生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既有“改变”,也有“坚守”。
《守一篮竹香》写的是“坚守”,即在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中,不被变化着的世界改变。如果作者选择写议论文,肯定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何为‘自己’、何为‘世界’、何为‘不被世界改变”’,可能要在缠夹不清的概念里挣扎,努力去解开概念之间的纠葛。而本文直接切入生活,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关联,“自己”替换成老陈,“世界”替换成讲究新鲜时髦的村庄和人群。
这种关联,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下子将概念具体化、人物化、事件化,即生活化,抽象的说理,将被具体可感的叙述和描写替代,亲切感、形象感,顺势而生;而藏于人物形象、生活事件之中的感悟与哲思,也更加含蓄而蕴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关联生活,想做到并不难。就上述材料再举一例:“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如何关联生活?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转化,将“世界”具体为“家庭”,将“自己”转化为作者本人或者同学、朋友等,叙写与家庭的“斗争”中,不去强求改变父母的思想行为,而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做法,从而求得家庭的和谐,并进而感悟“改变自己”于同“世界”共处的意义。
可以说,有了与生活的恰当关联,记叙性散文的写作就迈出了第一步。
二、学会深层切入。是升格记叙性散文的保障。
关联生活中的人与事,不能满足于表象上的相似性,还要找准切入口,在深层次的内在关系上找到“对接点”,从而提升记叙l生散文的档次。
《守一篮竹香》刻画了主要人物老陈,老陈为什么可写?如果仅从表面切入,写老陈不愿放弃竹编,无论别人喜不喜欢,他就是爱编他的竹篮,宁愿受穷而倔强不改,那么老陈是个什么人呢?时代落伍者,抱残守缺者,冥顽不化者!如此写来,老陈的“坚守”意义何在?
作者選择的切入点很深入。老陈沉醉的是“竹香”而不仅仅是“竹篮”。尽管竹篮可能编得很精致,但始终是一个物件而已。而“竹香”就深刻得多了,它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巧技艺,一种蕴含于技艺中的求精求美的精神,一种传承技能、智慧的坚持与忧思,一种于“草腥”中保有独特清香的高格与境界,是对于美好事物、美好品性的不懈追求……如此切入,深刻的情感、体悟就呼之欲出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守一篮竹香》里、从我们所阅读的大家散文里,领悟到记叙性散文写法上的特点,如注重铺设文脉、注重伏笔照应、注重场景描绘、注重细节刻画、注重景物穿插以及注重语言的诗化等。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本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华南师大的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考生只知道推理判断,满脑子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导致封闭禁锢思维……”而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性散文忠于生活现实,以我手写我心,有利于打破封闭状态,克服思维定式,拓展写作的运思及表现空间。因此,学习记叙性散文的写作对改变高考作文文体单一的局面、提高考生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下面以江苏一篇记钗性散文考场佳作为例,探讨关联生活、巧抄入题的写作技巧。
[妙文品评]
守一篮竹香
一考生
白居易有首小诗:“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老陈是谁?[引用古诗,利用巧合,引出写作对象“老陈”,设置悬念:且以“归来是野人”暗点老陈性格。]
悠悠夏夜,月亮爬上山坡,院子里很干净。[夏夜、明月、干净的院子。简洁几笔。勾勒了人物置身的环境。也暗示老陈此时的境遇和精神状态。]老陈坐在院子里,手指上缠绞着光滑修长的竹篾片,篾片又薄又细,在老陈怀里一闪一闪地跳跃着。[光滑、修长、薄细、一闪一闪,写出了篾片的形状、色泽和质感:缠绞、跳跃,写出了老陈手艺的熟练和做活的快乐。]
老陈者,俺村竹编巧手也。[以文言形式交代人物身份。典雅中含着俏皮,叙述中透着赞美。]老陈邪乎,他坐在那儿编竹篮,你分明能闻到他灵魂上那股浓浓的酒意。[邪乎、灵魂、酒意。点出老陈的与众不同,直抵主题。]
儿时,觉得老陈编竹篮甚是威武,篾片在他手指间来回穿梭,迎着月光,摇落一地清辉。[“来回穿梭”,动作纯熟而轻快:“摇落一地清辉”,环境幽美而有诗意。]而他黄皱皱的脸庞上那含讽带刺的胡根,也时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脸庞黄皱,点年老家贫;胡根带刺,点个性倔强;得意、微笑,点自傲自乐。寥寥几笔,写活了人物。]
长大了,我外出求学,寒暑假返乡想起老陈,问及阿婆,阿婆说老陈这会子可大不如前了,村里人都讲究新鲜时髦,谁还买老陈土里土气的竹篮?[简要的叙述里包含个人成长、时代变迁以及老陈境遇的转折。老陈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我仿佛看到了老陈那满是皱纹的面孔,看到了老陈那惨淡的生活。[表达了对老陈的担忧同情:同时。这种对读者有意“误导”的写法。与下文老陈的坚守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老陈的性格和全文主题。]
但阿婆又说,老陈那倔老头就是不肯放下他手中的竹篮,人家给他介绍活计他也不干。他就在那儿,守着他的竹篮,不停地编。[倔。回应了上文:守。点明了主旨。]
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以前从未看到的東西:执着地坚守和悲惨地奋斗。不屈于这个世界,守得内心一块高地,守一篮竹香满房。[“执着地坚守”——热情赞美之语:“悲惨地奋斗”——敬佩悲悯之情。“不屈于这个世界……守一篮竹香满房。”点了标题,更点了主题。]
后来我去看老陈,他的庭院不再那么干净。稻草几乎堆满整个庭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腥。[以草之乱、腥,与上文干净的庭院形成对比,暗示老陈境遇的变化,又为下面写竹香作铺垫。]但惊喜的是,其中夹杂着一股浓烈的竹香。竹香的那股倔劲,像极了老陈。[进一步点明文题中“竹香”的内涵。“竹香的那股倔劲。像极了老陈”既写竹。又写人。体现了“借物喻人”手法的巧妙。]
昏黄的钨丝灯下,老陈正心无二顾地编着竹篮。他苍老,消瘦,全身唯一还有活气的就是他的那双眼睛。[肖像刻画。与上文呼应。进一步描写境遇的变化:“有活气”的眼睛。则以鲁迅先生“画眼睛”之法。突出人物内在的精神品格。]他的动作迟缓,却又毫不僵硬。他盯着怀里的竹篮,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眼神柔软如水,又分明透着倔强的光……[以孩子喻竹篮。凸显喜爱之情:柔软、倔强,再次“画眼睛”,凸显老陈的坚守。]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
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的肥皂。
[诗化的语言,富有哲理。这是对人被世界改变的忧思,也是对老陈们坚守精神的比照与赞美: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老陈始终是老陈。[始终如一,不被世界改变。]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斜风细雨”,写心情之冷,环境使然,“世界”使然。]大门外,不知谁家的狗不安分地叫起,叫来一篮竹香,竹香浓烈,在我的心底窜出一团火苗来。[“窜出火苗”,写内心之热。竹香使然。“老陈”使然。一冷一热形成对比。深刻而含蓄地表现了全文主题。]
学生点评
生1:我感觉题目拟得很好,很与众不同。“一篮竹香”能间接表明老陈的身份,“香”字还能让人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老陈的品格。“守”字也很恰当,指向了材料中“不被世界改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坚守”精神的赞扬。
生2:我觉得老陈刻画得不错。他热爱传统手工艺,自己的手艺也很精湛,生活过得不好还在坚持编竹篮,不想让热爱了一辈子的手艺失传,所以不肯放弃,选择了坚守。我觉得作者写这个人,很像课文《品质》里面的老鞋匠。
生3:我认为刻画老陈的手法也很值得学习。开头用诗句引出老陈就很新颖,而且文中除了写他编竹篮的姿势和动作,还写了他的外貌、神态,尤其是眼神描写,让人一下子看出老陈的性格、心理。还有就是环境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生4: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作者写村里人讲究时髦不再买老陈土气的竹篮,那老陈的竹篮到底是不是土气缺少具体的描写。如果能对老陈编的篮子如何精致来个正面描写,或者用外婆的话来个侧面描写,会更好。
教师点评
本文空灵而有意蕴,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可以说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性散文。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作者能在材料所及的范围内准确地审题、立意,善于关联生活,选择新巧的角度,用鲜活的素材来表现中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此外,本文描写手法多样化、细节化、个性化,富有文采和魅力,也很值得借鉴。 [教师提纯]
所给的作文材料是:
“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从考场情况看,学生普遍选择写议论文,其他文体比例不大,尤其是散文,数量少,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守一篮竹香》一文,在记叙性散文的写作上作了很好的尝试,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借鉴的例文,也给我们探求、总结写作技巧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一、善于关联生活。是写好记叙性散文的基点。
回看上述作文材料,不难看出其关键词与层面。“自己”“世界”“改变”是三个核心关键词:它们构成了三个层面:即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不改变世界而改变自己、不改变世界也不让世界改变自己。总而言之,是让考生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既有“改变”,也有“坚守”。
《守一篮竹香》写的是“坚守”,即在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中,不被变化着的世界改变。如果作者选择写议论文,肯定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何为‘自己’、何为‘世界’、何为‘不被世界改变”’,可能要在缠夹不清的概念里挣扎,努力去解开概念之间的纠葛。而本文直接切入生活,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关联,“自己”替换成老陈,“世界”替换成讲究新鲜时髦的村庄和人群。
这种关联,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下子将概念具体化、人物化、事件化,即生活化,抽象的说理,将被具体可感的叙述和描写替代,亲切感、形象感,顺势而生;而藏于人物形象、生活事件之中的感悟与哲思,也更加含蓄而蕴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关联生活,想做到并不难。就上述材料再举一例:“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如何关联生活?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转化,将“世界”具体为“家庭”,将“自己”转化为作者本人或者同学、朋友等,叙写与家庭的“斗争”中,不去强求改变父母的思想行为,而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做法,从而求得家庭的和谐,并进而感悟“改变自己”于同“世界”共处的意义。
可以说,有了与生活的恰当关联,记叙性散文的写作就迈出了第一步。
二、学会深层切入。是升格记叙性散文的保障。
关联生活中的人与事,不能满足于表象上的相似性,还要找准切入口,在深层次的内在关系上找到“对接点”,从而提升记叙l生散文的档次。
《守一篮竹香》刻画了主要人物老陈,老陈为什么可写?如果仅从表面切入,写老陈不愿放弃竹编,无论别人喜不喜欢,他就是爱编他的竹篮,宁愿受穷而倔强不改,那么老陈是个什么人呢?时代落伍者,抱残守缺者,冥顽不化者!如此写来,老陈的“坚守”意义何在?
作者選择的切入点很深入。老陈沉醉的是“竹香”而不仅仅是“竹篮”。尽管竹篮可能编得很精致,但始终是一个物件而已。而“竹香”就深刻得多了,它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巧技艺,一种蕴含于技艺中的求精求美的精神,一种传承技能、智慧的坚持与忧思,一种于“草腥”中保有独特清香的高格与境界,是对于美好事物、美好品性的不懈追求……如此切入,深刻的情感、体悟就呼之欲出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守一篮竹香》里、从我们所阅读的大家散文里,领悟到记叙性散文写法上的特点,如注重铺设文脉、注重伏笔照应、注重场景描绘、注重细节刻画、注重景物穿插以及注重语言的诗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