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生最大的困扰:
见信好。
尽管有预言说2029年人类将永生,我还是习惯以八十岁阳寿作为人生规划的基本预期。过了四十,仿佛过了人生的前半程,后面是广义的余生。孔圣人号称四十不惑,我没有完全体会过不惑是什么,更真切的体会是,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大事儿上明白,小事儿上糊涂。
四十岁之前,人生前半程,仿佛爬山,目标明确,朝着山顶,心中常常充满期待,骑虎驱龙,披荆斩棘,全是向上的力量。
四十岁之后,人生后半程,尽管可能有所谓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但是心里清楚,身体里、心里、周围,有种东西已经过了盛时,仿佛花开全满之后,月升全圆之后,仿佛长篇小说讀了一半之后,仿佛下山,无论怎样界定,那个山脚一定在等着我们所有人,那个肉体无法避免的终点比上山时看得真切得多。
于是,期待少了很多,回望的频率多了很多,越来越精打细算于剩下的时间如何花,仿佛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对待一点点减少的储蓄,只花时间给三类人,好看的人,好玩的人,又好看又好玩的人。
四十岁之后,散步时,十公里跑时,动不动就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儿,散也散不掉,跑也跑不掉,梅花就总落满小区和护城河边的道路,给保洁团队添了很多麻烦。
前半生,和人聊天,我有个口头禅,“祝你幸福”。现在,遇上非常熟悉的老哥老姐们儿,我新的口头禅是:“您还有啥未了的心愿?”
这些老哥老姐们儿通常都很敞亮,答案五花八门,比如“每天吃好喝好玩好”,比如“时刻准备着闹点大事儿”,比如“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了”。如果遇上比较介意的,我就用更正经的措辞问:“面对余生,你内心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如何克服?”
常见的答案有:
“最大的困扰还是死亡。我们成长在一个没有宗教的环境里,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样。某些宗教里,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当然,绝大多数人类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即使少数自认人渣的人也知道死后去哪儿,也远远比不知道去哪儿要强得多。在另外一些宗教里,有来生,那就更不怕了,死之后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我们现在长大了,再想去信个宗教,也有些晚了,将信将疑帮我解决不了面对死亡的问题。”
“最大的困扰还是情欲。任何激情,都不可能持续很久,如果能持续很久,就不是真正的激情了。虽然已经是残生,但是还是要活很久,而且还要被情欲困扰很久。年轻时我无法一生爱一人,现在还是做不到。出轨怕道德谴责,嫖娼怕朝阳群众,引刀自宫,怕自宫之后还是写不出《史记》被周围人嘲笑。”
“最大的困扰还是后代。生小孩儿的时候,没征求过小孩儿们的同意。既然生下来了,就应该尽到养育的责任。我不知道我不在了,他们怎么办,我甚至不知道,我即使能一直陪他们到成年,我应该怎么办?”
这些终极问题,本来也没有终极的正确答案。我也问过我自己,我余生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不是死亡。
长身体和定三观的时候,我就泡在了生物系和医学院,见了太多生死,医学博士的专业领域又是癌症,我对死亡本来就不陌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灯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些道理渗入骨髓。
去年,老爸走了,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老爸走了很久之后,我还是觉得他没走多远。死亡不是终点,阴阳其实无隔,一个楼的不同单元而已,死亡之后,肉身和灵魂换了另外一种我们并不清楚的方式存在而已。仿佛东瀛爱情动作片可以是一场真人表演,也可以是一场电影,也可以是 U 盘里的0和1。
有一次坐飛机,飞机剧烈颠簸,周围所有人都自觉系好了安全带,一脸死灰,我害怕了一瞬间,但是想到,即使我挂了,还有十几本著作留下,根据版权法,还有五十年版权可以分我的亲戚朋友,另外,我有很大的信心,再过一百年我的书还会有人读,我合上眼,很快睡着了。
对于我来说,也不是情欲。
首先,情欲不是一个坏东西,情欲是原动力,如果齐白石八九十岁不喜欢小姑娘,他很可能成不了齐白石,如果胡适不喜欢嫖娼,他很可能成不了胡适。从青春期到年近半百,已经积累了多年管理情欲的经验,何况还可以写小说、写诗,何况还有那些伟大的东瀛爱情动作片。
对于我来说,也不是后代。
诸法无我,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任何一个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到来。任何孩子的父母都只是一个通道。众多无法确定的力量合成一个决定,把一个无法事先确定的孩子通过这个通道送到人间,孩子的到来其实是为了给这些众多的力量再添一个更不可控的因素,仿佛一粒砂投入一座城堡。
细细想来,我余生最大的困扰是克服一些、打破一点、平衡好我上半生赖以成就的那些特性。这些特性里最突出的一个就是争强好胜:从来没拿过第二,在自己毫不相关的领域里也要争第一,先人后己,照顾目光所及的所有人,惦记一切最好的以及班花,享受横刀立马、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意气风发。
需要克服好胜的原因罗列如下:在体制机制没保障的情况下,做到最好不是更能减少风险吗?打打杀杀一眨眼几十年,那看花的时间呢?阳光之下,力战就必定能胜,动作变形也能接近天成?
克服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
你说我能赢吗?
冯唐
(程晓东摘自《GQ实验室》)
见信好。
尽管有预言说2029年人类将永生,我还是习惯以八十岁阳寿作为人生规划的基本预期。过了四十,仿佛过了人生的前半程,后面是广义的余生。孔圣人号称四十不惑,我没有完全体会过不惑是什么,更真切的体会是,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大事儿上明白,小事儿上糊涂。
四十岁之前,人生前半程,仿佛爬山,目标明确,朝着山顶,心中常常充满期待,骑虎驱龙,披荆斩棘,全是向上的力量。
四十岁之后,人生后半程,尽管可能有所谓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但是心里清楚,身体里、心里、周围,有种东西已经过了盛时,仿佛花开全满之后,月升全圆之后,仿佛长篇小说讀了一半之后,仿佛下山,无论怎样界定,那个山脚一定在等着我们所有人,那个肉体无法避免的终点比上山时看得真切得多。
于是,期待少了很多,回望的频率多了很多,越来越精打细算于剩下的时间如何花,仿佛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对待一点点减少的储蓄,只花时间给三类人,好看的人,好玩的人,又好看又好玩的人。
四十岁之后,散步时,十公里跑时,动不动就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儿,散也散不掉,跑也跑不掉,梅花就总落满小区和护城河边的道路,给保洁团队添了很多麻烦。
前半生,和人聊天,我有个口头禅,“祝你幸福”。现在,遇上非常熟悉的老哥老姐们儿,我新的口头禅是:“您还有啥未了的心愿?”
这些老哥老姐们儿通常都很敞亮,答案五花八门,比如“每天吃好喝好玩好”,比如“时刻准备着闹点大事儿”,比如“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了”。如果遇上比较介意的,我就用更正经的措辞问:“面对余生,你内心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如何克服?”
常见的答案有:
“最大的困扰还是死亡。我们成长在一个没有宗教的环境里,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样。某些宗教里,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当然,绝大多数人类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即使少数自认人渣的人也知道死后去哪儿,也远远比不知道去哪儿要强得多。在另外一些宗教里,有来生,那就更不怕了,死之后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我们现在长大了,再想去信个宗教,也有些晚了,将信将疑帮我解决不了面对死亡的问题。”
“最大的困扰还是情欲。任何激情,都不可能持续很久,如果能持续很久,就不是真正的激情了。虽然已经是残生,但是还是要活很久,而且还要被情欲困扰很久。年轻时我无法一生爱一人,现在还是做不到。出轨怕道德谴责,嫖娼怕朝阳群众,引刀自宫,怕自宫之后还是写不出《史记》被周围人嘲笑。”
“最大的困扰还是后代。生小孩儿的时候,没征求过小孩儿们的同意。既然生下来了,就应该尽到养育的责任。我不知道我不在了,他们怎么办,我甚至不知道,我即使能一直陪他们到成年,我应该怎么办?”
这些终极问题,本来也没有终极的正确答案。我也问过我自己,我余生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不是死亡。
长身体和定三观的时候,我就泡在了生物系和医学院,见了太多生死,医学博士的专业领域又是癌症,我对死亡本来就不陌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灯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些道理渗入骨髓。
去年,老爸走了,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老爸走了很久之后,我还是觉得他没走多远。死亡不是终点,阴阳其实无隔,一个楼的不同单元而已,死亡之后,肉身和灵魂换了另外一种我们并不清楚的方式存在而已。仿佛东瀛爱情动作片可以是一场真人表演,也可以是一场电影,也可以是 U 盘里的0和1。
有一次坐飛机,飞机剧烈颠簸,周围所有人都自觉系好了安全带,一脸死灰,我害怕了一瞬间,但是想到,即使我挂了,还有十几本著作留下,根据版权法,还有五十年版权可以分我的亲戚朋友,另外,我有很大的信心,再过一百年我的书还会有人读,我合上眼,很快睡着了。
对于我来说,也不是情欲。
首先,情欲不是一个坏东西,情欲是原动力,如果齐白石八九十岁不喜欢小姑娘,他很可能成不了齐白石,如果胡适不喜欢嫖娼,他很可能成不了胡适。从青春期到年近半百,已经积累了多年管理情欲的经验,何况还可以写小说、写诗,何况还有那些伟大的东瀛爱情动作片。
对于我来说,也不是后代。
诸法无我,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任何一个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到来。任何孩子的父母都只是一个通道。众多无法确定的力量合成一个决定,把一个无法事先确定的孩子通过这个通道送到人间,孩子的到来其实是为了给这些众多的力量再添一个更不可控的因素,仿佛一粒砂投入一座城堡。
细细想来,我余生最大的困扰是克服一些、打破一点、平衡好我上半生赖以成就的那些特性。这些特性里最突出的一个就是争强好胜:从来没拿过第二,在自己毫不相关的领域里也要争第一,先人后己,照顾目光所及的所有人,惦记一切最好的以及班花,享受横刀立马、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意气风发。
需要克服好胜的原因罗列如下:在体制机制没保障的情况下,做到最好不是更能减少风险吗?打打杀杀一眨眼几十年,那看花的时间呢?阳光之下,力战就必定能胜,动作变形也能接近天成?
克服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
你说我能赢吗?
冯唐
(程晓东摘自《GQ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