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募基金披露完毕的四季度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偏权益的两大类基金整体股票仓位均出现上升,但背后的动力却非来自于能够持续的信心。
偏股基金仓位回升 前冠军逆向操作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基于Wind资讯数据统计得到,银河证券分类下的561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下称“偏股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总和较三季度末增长22.02%至9675.15亿元,股票投资市值总和增长36.26%至8218.25亿元,整体股票仓位从76.07%提升8.87个百分点至84.94%(不包括三季度末无详细资产配置数据的基金)。
具体来看,仓位上下限在60%-9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373只,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6365.47亿元;仓位上下限在80%-95%的标准股票型基金98只,资产净值之和为1456.24亿元。
四季度共有25只偏股基金处于建仓过程,若不考虑这部分基金,偏股基金整体仓位提升幅度为6.74个百分点。换言之,新基金建仓为四季度偏股基金仓位提升了约2.13个百分点。
除建仓期基金以外,仓位上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有158只,其中13只上升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在561只偏股基金中仅占2.88%;33只上升幅度在20至3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6.36%;112只上升幅度在10至2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21.79%。另外有29只基金仓位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4.28%。
剩余的便是仓位变化幅度在±10个百分点之间的基金,有349只,这部分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5830.23亿元,占比60.26%,整体仓位从82.53%提升2.45个百分点至84.98%。
从基金公司来看,易方达的加仓最为突出。由于三季度主动降低仓位导致基数较低,该公司旗下14只偏股基金中有10只加仓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实际上,四季度加仓幅度较大的基金大部分前期仓位已经下降,易方达就是典型。选择在这个时段加仓,一方面有行情回暖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年末冲刺业绩排名有关。
综上可以看到,仓位回升和新基金建仓是偏股基金四季度仓位明显提升的直接原因,但仍有部分偏股基金保持在较低仓位。
以占比最大的仓位上下限为60%-95%的一类基金为例,四季度末该类偏股基金有92只仓位低于80%,对应资产净值之和为1386.16亿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2013年公募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四季度末其资产净值增长90.76%达到109.44亿元,仓位却从三季度末的86.41%下降至67.72%。该基金年初并无分红公告,因此仓位下调并非分红所致。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任泽松表示,11到12月,基金对仓位进行了控制,提高了对行业龙头、长期看好标的的配置,降低了估值优势不强、短期催化不足等标的的仓位。不过从十大重仓股名单看,四季度末该基金仍旧基本重仓创业板股票,且对大部分重仓股都进一步增持,但由于基金资产净值提升更快,重仓个股的仓位都出现了相对下降,其中下降相对明显的是乐视网,该股的绝对持股数量也做了减持。
他认为,2016年年初以来,A股的剧烈波动源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大股东解禁减持、注册制预期,以及熔断机制加剧市场恐慌。展望未来,利空因素在逐步消退中,年初政策规划亮点不断、流动性宽松的特征不变、汇率波动在可控范围内,急跌后市场有望步入修复期,部分相关领域的优质公司估值已经趋于合理。
但任泽松补充道,在“增量行情”短期难以出现的情况下,基金将会维持目前的仓位水平,并结合当前的风险偏好,在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配置。
国家队减仓 明星基金看空
伴随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股票仓位在0-95%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已经成为公募权益投资领域仅次于偏股基金的另一大重要力量,2015年三季度入市的5只国家队基金均属于该类基金。其中权益类指数在业绩比较基准占比超过50%且三季度末有详细资产配置数据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下称“灵活基金”)共260只,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6591.68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13.71%;股票投资市值之和为3672.93亿元,增长18.72%;整体股票仓位从53.37%提升2.35个百分点至55.72%。
尽管整体股票仓位变化幅度较小,四季度仍有21只灵活基金的仓位提升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167.08亿元,在260只基金中仅占比2.53%;41只基金仓位提升幅度在20至5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944.59亿元,占比14.33%;72只基金仓位提升幅度在5至2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1612.26亿元,占比24.46%。
与之相对,有2只灵活基金仓位下降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9只下降幅度在20至50个百分点,这11只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1417.02亿元,占比21.5%,包括3只国家队基金:招商丰庆、易方达瑞惠和南方消费活力,仅这3只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就为1346.63亿元,仓位下降幅度分别为24.16、34.78和46.17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易方达瑞惠和南方消费活力的仓位都在90%左右。
除此之外,22只灵活基金仓位下降幅度在5至1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仅3.86%;剩余93只仓位变化幅度在±5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33.32%,其中62只的股票仓位不超过7%,资产净值之和为1357.93亿元,在260只基金中占20.6%,这些基金中空仓的为极少数,主要选择持有债券。理论上而言,这些基金的股票仓位都可以上调到95%,当前的策略应与管理人对后市的判断有关。
可以看到,四季度灵活基金整体仓位上升幅度弱于偏股基金,主要受部分国家队基金减仓及相当一部分基金采取以债券投资为主的策略所致。 另外,260只灵活基金中,2014年和2015年成立的分别为73只和142只,12月份获得银河证券三年五星评级的基金也仅有5只,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兴全趋势投资,四季度末资产净值增长9.92%至68.79亿元,股票仓位从三季度末的32.82%上升至40.67%。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董承非表示,“基金在四季度操作较少,主要的仓位也没有提升,主要操作是在年末加大了对定增市场的参与力度。”从十大重仓股名单看,四季度末有5只重仓股的持股数和三季度末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ST海润是因为定增解禁后套现离场,而新进的劲胜精密就是年末定增股,显著增持的股票只有西藏城投和恒立油缸。
在他看来,“资产荒”并不足以吸引增量资金,2016年市场将进入存量资金博弈的阶段,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外围资金流入的迹象”,“除非政府出台一些力度较大的措施”;另外,包括定增再融资在内的股票供应也会大概率加速,给本就羸弱的资金面进一步带来压力。
绝望中寻找希望
任泽松和董承非的预感在1月份很快就得到了印证,但或许连他们都没有想到,暴跌会来得如此迅猛。截至1月27日,2016年已经出现了三次千股跌停,上证综指年内累计下跌22.71%,2015年8月末至9月末,历时一个月打磨出的所谓“婴儿底”已经被彻底击穿;创业板指的跌幅更是达到26.4%至2000点下方。
然而,纵观上证综指25年历史,除去2008年下跌65.39%的极端情况外,其余下跌年份中跌幅最大的是22.3%(1994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或许意味着全年下跌幅度超过目前水平的概率已经较小。
另一个可参考的指标来自基金发行。“现在新发的股票基金很难卖,”上海一家中型规模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基金卖得差,之后往往就会有好的表现,股票基金尤其如此。”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基金发行最差的月份是在9月份,彼时正好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市场底部,当月只有一只全市场偏权益类股票型基金和七只混合型基金发售,合计份额仅为104.19亿份,和最高峰5月份的124只基金、3333.33亿份有如天壤之别。随着行情反弹,10月、11月基金发行热度又开始回升,但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和份额还是偏少,主要流行的是以保本和绝对收益为卖点的混合型基金。11月27日千股跌停后,12月份这两类基金的发行份额再次一起下降。
1月份开始募集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共有47只,仍高于2015年8月份(29只),从这一角度,尽管指数点位已经破了前低,但从热度上或许并未真正达到类似9月份的水平,不排除短期数个月内市场继续下行的可能性。
偏股基金仓位回升 前冠军逆向操作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基于Wind资讯数据统计得到,银河证券分类下的561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下称“偏股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总和较三季度末增长22.02%至9675.15亿元,股票投资市值总和增长36.26%至8218.25亿元,整体股票仓位从76.07%提升8.87个百分点至84.94%(不包括三季度末无详细资产配置数据的基金)。
具体来看,仓位上下限在60%-9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373只,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6365.47亿元;仓位上下限在80%-95%的标准股票型基金98只,资产净值之和为1456.24亿元。
四季度共有25只偏股基金处于建仓过程,若不考虑这部分基金,偏股基金整体仓位提升幅度为6.74个百分点。换言之,新基金建仓为四季度偏股基金仓位提升了约2.13个百分点。
除建仓期基金以外,仓位上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有158只,其中13只上升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在561只偏股基金中仅占2.88%;33只上升幅度在20至3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6.36%;112只上升幅度在10至2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21.79%。另外有29只基金仓位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4.28%。
剩余的便是仓位变化幅度在±10个百分点之间的基金,有349只,这部分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5830.23亿元,占比60.26%,整体仓位从82.53%提升2.45个百分点至84.98%。
从基金公司来看,易方达的加仓最为突出。由于三季度主动降低仓位导致基数较低,该公司旗下14只偏股基金中有10只加仓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实际上,四季度加仓幅度较大的基金大部分前期仓位已经下降,易方达就是典型。选择在这个时段加仓,一方面有行情回暖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年末冲刺业绩排名有关。
综上可以看到,仓位回升和新基金建仓是偏股基金四季度仓位明显提升的直接原因,但仍有部分偏股基金保持在较低仓位。
以占比最大的仓位上下限为60%-95%的一类基金为例,四季度末该类偏股基金有92只仓位低于80%,对应资产净值之和为1386.16亿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2013年公募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四季度末其资产净值增长90.76%达到109.44亿元,仓位却从三季度末的86.41%下降至67.72%。该基金年初并无分红公告,因此仓位下调并非分红所致。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任泽松表示,11到12月,基金对仓位进行了控制,提高了对行业龙头、长期看好标的的配置,降低了估值优势不强、短期催化不足等标的的仓位。不过从十大重仓股名单看,四季度末该基金仍旧基本重仓创业板股票,且对大部分重仓股都进一步增持,但由于基金资产净值提升更快,重仓个股的仓位都出现了相对下降,其中下降相对明显的是乐视网,该股的绝对持股数量也做了减持。
他认为,2016年年初以来,A股的剧烈波动源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大股东解禁减持、注册制预期,以及熔断机制加剧市场恐慌。展望未来,利空因素在逐步消退中,年初政策规划亮点不断、流动性宽松的特征不变、汇率波动在可控范围内,急跌后市场有望步入修复期,部分相关领域的优质公司估值已经趋于合理。
但任泽松补充道,在“增量行情”短期难以出现的情况下,基金将会维持目前的仓位水平,并结合当前的风险偏好,在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配置。
国家队减仓 明星基金看空
伴随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股票仓位在0-95%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已经成为公募权益投资领域仅次于偏股基金的另一大重要力量,2015年三季度入市的5只国家队基金均属于该类基金。其中权益类指数在业绩比较基准占比超过50%且三季度末有详细资产配置数据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下称“灵活基金”)共260只,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6591.68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13.71%;股票投资市值之和为3672.93亿元,增长18.72%;整体股票仓位从53.37%提升2.35个百分点至55.72%。
尽管整体股票仓位变化幅度较小,四季度仍有21只灵活基金的仓位提升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167.08亿元,在260只基金中仅占比2.53%;41只基金仓位提升幅度在20至5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944.59亿元,占比14.33%;72只基金仓位提升幅度在5至20个百分点,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1612.26亿元,占比24.46%。
与之相对,有2只灵活基金仓位下降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9只下降幅度在20至50个百分点,这11只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为1417.02亿元,占比21.5%,包括3只国家队基金:招商丰庆、易方达瑞惠和南方消费活力,仅这3只基金四季度末资产净值之和就为1346.63亿元,仓位下降幅度分别为24.16、34.78和46.17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易方达瑞惠和南方消费活力的仓位都在90%左右。
除此之外,22只灵活基金仓位下降幅度在5至10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仅3.86%;剩余93只仓位变化幅度在±5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之和占比33.32%,其中62只的股票仓位不超过7%,资产净值之和为1357.93亿元,在260只基金中占20.6%,这些基金中空仓的为极少数,主要选择持有债券。理论上而言,这些基金的股票仓位都可以上调到95%,当前的策略应与管理人对后市的判断有关。
可以看到,四季度灵活基金整体仓位上升幅度弱于偏股基金,主要受部分国家队基金减仓及相当一部分基金采取以债券投资为主的策略所致。 另外,260只灵活基金中,2014年和2015年成立的分别为73只和142只,12月份获得银河证券三年五星评级的基金也仅有5只,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兴全趋势投资,四季度末资产净值增长9.92%至68.79亿元,股票仓位从三季度末的32.82%上升至40.67%。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董承非表示,“基金在四季度操作较少,主要的仓位也没有提升,主要操作是在年末加大了对定增市场的参与力度。”从十大重仓股名单看,四季度末有5只重仓股的持股数和三季度末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ST海润是因为定增解禁后套现离场,而新进的劲胜精密就是年末定增股,显著增持的股票只有西藏城投和恒立油缸。
在他看来,“资产荒”并不足以吸引增量资金,2016年市场将进入存量资金博弈的阶段,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外围资金流入的迹象”,“除非政府出台一些力度较大的措施”;另外,包括定增再融资在内的股票供应也会大概率加速,给本就羸弱的资金面进一步带来压力。
绝望中寻找希望
任泽松和董承非的预感在1月份很快就得到了印证,但或许连他们都没有想到,暴跌会来得如此迅猛。截至1月27日,2016年已经出现了三次千股跌停,上证综指年内累计下跌22.71%,2015年8月末至9月末,历时一个月打磨出的所谓“婴儿底”已经被彻底击穿;创业板指的跌幅更是达到26.4%至2000点下方。
然而,纵观上证综指25年历史,除去2008年下跌65.39%的极端情况外,其余下跌年份中跌幅最大的是22.3%(1994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或许意味着全年下跌幅度超过目前水平的概率已经较小。
另一个可参考的指标来自基金发行。“现在新发的股票基金很难卖,”上海一家中型规模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基金卖得差,之后往往就会有好的表现,股票基金尤其如此。”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基金发行最差的月份是在9月份,彼时正好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市场底部,当月只有一只全市场偏权益类股票型基金和七只混合型基金发售,合计份额仅为104.19亿份,和最高峰5月份的124只基金、3333.33亿份有如天壤之别。随着行情反弹,10月、11月基金发行热度又开始回升,但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和份额还是偏少,主要流行的是以保本和绝对收益为卖点的混合型基金。11月27日千股跌停后,12月份这两类基金的发行份额再次一起下降。
1月份开始募集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共有47只,仍高于2015年8月份(29只),从这一角度,尽管指数点位已经破了前低,但从热度上或许并未真正达到类似9月份的水平,不排除短期数个月内市场继续下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