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多提问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吗?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认识:某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学生在一节课中不断回答,效果优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疑问:教师多提问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吗?文章从课堂现状、表现形式、产生根源、纠正措施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多提问并不一定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发问、自主思考的机会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师提问  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79-02
  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经提出,立刻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减负措施,以有利于学生的全人教育、自由发展。反映到实际教学中,则是涌现出大量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的优质课。所谓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零距离地来审视一下这些获一等奖的优质课堂。是的,不愧为优质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手段也非常先进,独到而精心的CAI课件把教学环节拉的紧凑而圆滑,时常出现一个个极为精彩的课堂高潮。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所的问题,师生间配合得天衣无缝。教师讲述的滴水不漏。整个课堂气氛是高涨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自然而然,习题检测的反馈效果也证明了该节课的高效益。尤其是教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随着问题的结束,教师的传授任务也恰到好处的结束。
  这么近乎完美的课堂有遗憾吗?
  有!
  那就是整节课堂充满了教师的提问,而极度缺少学生的自主发问和自主学习!即使教师的提问再怎么多、再怎么完美,也只说明了教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而做到了对教材进行了有深度的和全面的把握,包办了一切学生能够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也只是体现了教师对教的精心设计,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的学和会学。素质教育却明确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节课的灵魂。只注重教的环节环环相扣,却不顾学的同步发展,问题提得再多,也只能说是以教师的问题为中心,绝对不能说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问题本身有错误吗?
  没有!教师课堂授课是离不开问题的。提问可以渲染气氛,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动学生去不断地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提问,可以支撑着课堂的秩序是有序的而非杂乱无章的。
  但是,如果课堂中东西南北都是提问,就会造成一种羊儿吃草的局面。这些问题都是经过教师精心准备的,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都已经预想到了,设计的问题便都是已经有了预测好的答案,学生只能追着教师定型了的思路走,而不会有自己自主的、创新性的问题。是啊,已经有了固定的泥定点和固定的绳长,羊儿只能吃以泥点为中心的、以绳子的长度为半径的草地上的草,而绝无能力越雷池半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们在具体操作时的方式。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于是教师们无一不想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塞进九十分钟的内容。一个问题一经提出,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马上点名让一个学生起来回答。答不上来,没有期待,也无鼓励,马上叫另一位同学回答;连叫三个同学回答不上来,教师就干脆自报答案。因为既然问题是教师自己事先精心准备的,答案反正是烂熟于师胸的。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他们的大脑围绕着教师的问题,走马灯似的高速旋转,这真正能提高效益吗?这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为主体吗?
  多提问至少可以造成这样两种假象:
  一)课堂容量大。容量大的课堂似乎更可以高质量;
  二)學生回答的次数多,范围广,这样的课堂似乎更容易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中心。
  而实际上,这两种假象都掩盖了一个实质: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自主发问、自我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思维在高频率的教师的提问下,已经退缩成一种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丧失。
  仔细追根朔源,这不能不归结到教育的某种弊病上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在某些方面也变得急功近利起来。由于教育者希望尽可能快地见到教育成果,致使许多教育活动偏离了教育的实质,徒具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教育者们为了充分证明自己正在身体力行着教育的革命性变革,为了充分证明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完完全全地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的束缚,纷纷为学生设计无穷无尽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踊跃地回答,以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尽管一节课训练了不少,花样也不少,但是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只是让师生均成为表演者,表演给别人看:我的教改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讨论、质疑、自读、感悟均沦为一种形式,学生丧失的是主体人格和真正有效的思考。课堂内充满了教师的提问,学生已经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问题了。长此以往,学生同木偶已经没有区别了。
  那么,教师不提问就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么?
  这其实也是一个极端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当然不是。课堂中必须有教师的提问!
  设计这样一个提问:得到全体学生的热烈的响应,学生积极讨论、质疑,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彼此争论,面红耳赤也不在意,当达成共识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欢呼雀跃,共同享受研究成功后的喜悦;设计这样一个提问:学生在思考后立刻提出自己的一连串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一个个的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思考,学习合作,课堂上解决不了的,没关系,课下继续!这样,他们就会掌握多么好的自我发展能力;问题提出后,要有教师期待的目光,无声的注视,微笑的鼓励,一个宽容的环境比一百个问题都重要!
  这样就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
  然也!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是要有法律保护,主 法律环境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本文就科技成果转化中成果权益的确定、成果的配套性保护、各方主体的协调
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1  大学化学是工科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所设置的一门基础课,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唯一的一门化学类课程。现在的大学生将是建设国家未来的工程师,由于没有其他化学类后续课程,因此可以说大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工程师们的整体素质。由于大学化学直接面向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因此,大学化学
加强家园联系,形成家庭、幼儿园真正意义上的合力,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qq群,在群里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闲暇时间和家长进行充分
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使得“城市”一词成为中国最为显赫的主导性话语,城市日益成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核心,城市文化占领了中国文化轴心位置,这使得文学创作主体已经不能
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有效地使用教学用语,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使用现状  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示范能力,使自身有扎实的基本功。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用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讲
单一的传统德育模式或具体方式在成效上的弱化,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与方法,要充分利用美育的吸引力去陶醉、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接受教育。我们将欣
公司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打击盗版,使用正版,维护自己和用户利益;积极投身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