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茶楼卖唱为孤儿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oya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王淑荣,郑州市政协委员,国家二级演员。年轻时,她响应祖国号召,到西藏去工作,为西藏的戏剧事业奉献了她宝贵的青春年华;退休后,她又倾尽心血救助几个贫寒的孩子,用爱心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大戏。
  当我慕名来到王淑荣老师家中,远远地便听到一阵鼓乐声。进得门来,只见她正在辅导几个孩子吹拉弹唱,等了好一阵子,她才让孩子们各自练习,坐下来接受我的采访。随着王淑荣的讲述,我听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生命因爱而美丽 她为6个孤儿营造一个家
  
  1961年,年轻漂亮的西安妹子王淑荣来到西藏豫剧团。4年后,她与大她5岁的师兄王宽喜结良缘。王淑荣是个能吃苦且对演戏悟性很高的人,她的丈夫更是被人称为剧团的“台柱子”。婚后,他们夫唱妇随,比翼双飞。《红灯记》里,他演李玉和,她演小铁梅;《龙江颂》中,他演大队长,她是江水英;他们还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为战士们演唱,他们尝试着用藏语为藏族同胞唱戏……一对金童玉女唱红了一方,青藏高原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82年,在西藏工作了26年的王宽带着妻儿回到河南,被安排到郑州市豫剧团工作。王淑荣的演技在人才济济的郑州市豫剧团十分引人注目。她主演的花旦、刀马旦,从不以简单的插科打诨刻画角色,而是着力表现人物的灵魂,其入戏的深度和力度是一般的演员难以达到的。
  如果说王淑荣夫妇在戏剧舞台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是在刻画艺术形象的话,那么,他们在从西藏回到郑州,特别是他们在退休以后所做的一切则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大戏。
  1999年春节的时候,王淑荣随丈夫回到他的老家淮阳探亲。在老家的院子里,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是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冰冷的冬天里,他却光着脚板在院里玩耍。“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连鞋也不穿?”王淑荣问。
  孩子叫袁前良,还在他8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就因病去世,一年之后,亲娘远嫁他方带走了小弟弟。爷爷舍不下他这根独苗苗,一把屎一把尿将他拉扯大。如今,爷爷老了,没有力气再干那繁重的体力活了,奶奶也成天病卧在床,一家人全靠乡亲们的接济度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前良7岁时,就能拉着架子车送奶奶去看病……
  听着乡亲们的介绍,王淑荣落泪了,孩子的悲惨身世深深地震撼着她的心。二人当即赶到孩子的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两间土坯搭成的草房在寒冷的冬风中摇摇欲坠,屋子里连一个小凳子都没有,锅里是放得冷清的玉米糊糊。看到这一切,王宽这个年过半百的汉子也不仅潸然泪下。王淑荣急忙掏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老哥,这是俺俩的心意,让孩子上学去吧!”就在爷爷擅抖着手去接钱时,小前良突然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王淑荣一把将孩子扶起来:“告诉奶奶,为啥想学唱戏?”“学会了唱戏,俺长大了也去当演员,挣钱给奶奶看病。”“那你都会些啥?”“俺会翻跟头,像孙悟空一样!”说罢,小前良挣脱王淑荣的怀抱,在院子里拼命地翻起了跟头。王淑荣悄悄地对丈夫说:“老王,咱们把孩子带走吧?”面对妻子的询问,王宽没有开口,王淑荣知道丈夫心中的难处,也没再坚持自己的主意,但小前良却因此成为让她牵挂的孩子。
  1999年4月,王宽和妻子再次回到淮阳老家时,又遇到了另一个苦命的孩子。
  这个苦命的孩子叫王海波。早在10年前,小海波的爸爸无情地抛弃了家中的妻儿,带着情人私奔了,那时,小海波只有2岁。从那时起,是妈妈含辛茹苦抚养着他和哥哥。后来,家中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娘不忍心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瘦下去,找到一户愿意收养小海波的人家,但当对方来领人时,他却死死地抓住门框,撕心裂肺地喊:“妈妈,我不怕穷,我能和你一起吃苦……”
  小海波的遭遇让王宽夫妇想起了同样可怜的袁前良,王宽掏出200元钱塞到孩子手中。然而,他知道,这种偶然的资助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面对现实,夫妻俩一声长叹。
  这年7月,又有三个苦命的孩子牵住了王宽夫妇的心:10岁的汪文胜、8岁的汪文娜和5岁的汪文欣。他们三个是亲兄妹,他们父母双亡,爷爷患有严重的肺病,70多岁的奶奶已经没有力量支撑这个就要破败的家了。
  汪家兄妹的命运让王淑荣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孩子们真是太苦了。这一次,他们没有再简单地捐点钱了事,而是决定长期资助3个孩子读书。他们要把汪家兄妹以及袁前良、王海波的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他们要供孩子们读书、上大学!
  王宽夫妇把正在放暑假的孩子们全都带到了郑州,坐在轮椅上的小外孙海龙一看来了这么多小伙伴,高兴得只想跳起来。6个小家伙整天在一起疯啊闹啊,王宽的家成了小家伙们的乐园。
  王淑荣给她的每个孩子都置办了新衣服、新鞋子,然后带着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一起逛公园、动物园。她要让这些孩子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暑假。
  
  真诚相待,孩子们在他们的帮扶下读书做人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这些从贫寒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们吃得饱、穿得好,就别提有多高兴了。孩子们是高兴了,可王淑荣的眉头却越锁越紧。是啊,几个从乡下来的孩子由于家里太穷而过早地承担了过多的家务,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都不太好,要想将这些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大学生,的确是太难了。怎么办?王淑荣苦苦地思索着,他对丈夫说:“我们年纪都大了,可这些孩子还小,养一时又怎能养一世?得想个办法才行啊?”
  爸妈的心思被女儿看了出来,女儿大胆地向他们建议:“爸,不如你和妈妈教这些孩子学唱戏吧,要早些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就算他们将来考不上大学,也好找一条谋生的门路。”
  教什么呢?王宽夫妇琢磨了好几天,最后决定让孩子们跟他们学唱戏,一来不用另外为请老师而花钱,二来孩子们在自己跟前也放心。可是,孩子们苦练了半个月,王宽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王淑荣的嗓子也简直要冒出火来,可几个孩子却还是一点感觉也没有找到,孩子们没有学戏的天赋。
  “不如让孩子改学乐器吧,乐器种类多,想学啥就学啥。”王宽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很快花了5000元钱买回来乐器。海龙下肢瘫痪,以后需要多锻炼上肢,就让他学电子琴吧;前良、海波小哥俩拿着笙爱不释手,就让他们俩学吹笙;文胜内向文静,学拉板胡;文娜和文欣姐妹正好当个“小琵琶女”!一个小乐队就这样组成了。
  王宽夫妇请来了自己的朋友来担任孩子们的老师,所有的教师都是免费教学。孩子们也都对乐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老师的辅导下勤学苦练。王淑荣家天天都像在开音乐会,各种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来,邻居们不愿意了,王宽夫妇合计了一下,决定带孩子们到附近的滨河公园练习。从此,每天天不亮,孩子们就早早地起床,爷爷奶奶走在头里,小家伙们扛着乐器,推着轮椅上的海龙向公园走去。从此,喜好晨练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苦练本领的身影。为了练功,小文胜的手指磨出了泡,两个小琵琶女的手指也磨出了茧,可谁也没叫过一声苦,更没有人打退堂鼓。刻苦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一个月之后,每个孩子便都能演奏出一两首简单的曲子了。
  按照王淑荣原来的想法,是让这些孩子全都留在郑州上学的,可一打听,她又犯愁了,孩子们的户口都不在郑州,要想在这里读书,转学费、代培费什么的一算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办法,只得在暑假过后将孩子们送回淮阳读书。孩子们走了,王淑荣的心仍在孩子们身边。为了让他们继续学练乐器,她给孩子们请来了家庭教师:淮阳县城关小学的高枝梅老师,周口市豫剧团的李保正先生……这些老师或是王宽的学生,或是他们的朋友,或为他们夫妇的爱心所感动,全都免费让孩子们上课。
  尽管有家庭教师利用节假日上门为孩子们辅导,王淑荣还是不放心,她担心这些孩子贪玩成性,每个月都要回老家一次,亲自辅导检查。这还不够,她还要电话授课,每个星期天的晚上,她都要打电话到一位亲戚家里,让5个孩子汇报成绩。她要听听孩子们演奏乐器的声音,然后一一进行指导。电话授课的结果是电话费的暴涨,她家的电话费由原来每月百把块钱疯涨到近千元。
  与电话费同步提升的是孩子们的技艺。当寒假到来、孩子们第二次相聚在郑州欢度2000年春节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合奏5首曲子了。
  王淑荣不光教孩子们学艺,更利用一切机会教他们做人。在他们的教导下,这些孩子个个都非常懂事。今年麦收时节,王淑荣给了小海波100元钱,让他找个收割机把自家的麦子收了。想到爷爷奶奶收留他们这些孩子之后家庭经济日渐拮据的境况,小海波硬是舍不得花几十元钱用机器收割。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手持镰刀割完了三亩多麦子。当他从淮阳返回郑州后,又把省下来的53元钱如数交还给王淑荣。
  王淑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郑州到淮阳的车票是17元钱,返程的车票是20元钱,孩子又交回53元钱,也就是说,小海波在将近十天的时间里,只花了10元钱。我都不知道孩子是如何度过这些日子的,我的孩子们真是太懂事了……”说到这里,王淑荣的眼睛湿润了。
  
  茶楼“卖唱”,老艺术家情洒戏里戏外
  
  王淑荣的儿子已经下岗5年了,她的儿媳虽然还在剧团上班,可每月400元的工资还不能按时发放。如今,小两口结婚七八年了,还挤在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王淑荣夫妇靠退休金生活,虽不宽余,钱还是够花的,有时还能帮扶儿子一把。可自从为小海龙治病花光了以往的积蓄,特别是又要管6个孩子的吃穿以及上学读书的费用后,家里的开销猛增,他们感到有些吃不消了。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对老艺术家没有对自己的做法后悔,而是积极寻找生财门路,夫妻俩商量之后,决定到茶楼卖唱。
  近年来,郑州市街头兴起一种戏曲茶楼,生意很是不错,来到这里的演员每唱一段戏能挣到60元钱。2000年3月的一天,国家一级演员、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宽带着王淑荣一起走出家门,走进一家戏曲茶楼。他们要凭自己的本领挣一份养育孩子们成长的本钱。
  王宽的到来也让茶楼的老板高兴了一场,要知道,王宽两个字在戏剧界可是一块金字招牌啊。然而,事实却是那样的无情,到茶楼献艺的人真是太多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些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一直坚信凭着自己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出色的演技,肯定会成为茶楼“红人”的王宽遭到冷遇,他的“上台率”并不高,王淑荣就更惨了,点她戏的人更少,以至常常被“剃光头”。那些有钱却不懂艺术的老板们更愿意为那些年轻的女孩捧场。
  去了几次后,王淑荣不愿再去了,一是她在那里几乎挣不到什么钱,二是家里还有坐在轮椅上的小海龙需要她照顾。到茶楼唱戏挣钱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王宽身上。可钱真的是太难挣了,王宽一个晚上只能唱上一两段戏,有时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以至一个60多岁的老艺术家不得不骑着自行车一晚上跑几家茶楼寻求登台的机会。
  王宽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家里,妻子已经睡了。他感到心里闷得慌,一点睡意也没有。他打开一瓶“二锅头”“咕咚咕咚”喝下了大半瓶。喝吧,喝醉了就没有忧愁烦恼了。在茶楼的所有演员中,他的资历最老、年龄最大,他的级别最高、名声最响,可今天竟然没有人来点他的戏!茶楼卖唱已经让他放弃了一个艺术家坚守了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可如今……泪水无声地从脸上滑落下来,他哭了,哭出了声。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往的日子里,王宽很少落过泪,年少时练功受伤流血他没有哭过,在青藏高原历经磨难时他没有哭过。可今天,他却落泪了。
  听到哭声的王淑荣来到丈夫身边,她从他手中夺过酒瓶。风风雨雨几十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丈夫流泪。为了抚养这些孩子,丈夫真是太难了……一对老夫妻相对无言,惟有那挥之不去的酒气在静夜中弥漫。
  2000年暑假,孩子们第三次来到郑州。王宽夜里卖唱,要到很晚才能回来,第二天起得晚,照顾孩子们学艺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王淑荣身上。
  一天上午,王淑荣正在滨河公园辅导孩子们练功,空中突然阴云密布,起风了,王淑荣急忙吩咐孩子们收拾家伙往家赶,可还没等他们回到家,大雨便落了下来,王淑荣和孩子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里,王淑荣先给孩子们洗澡、换衣服,随后下厨烧姜汤,以防孩子们感冒。就在姜汤端到孩子们面前时,她感到一阵胸闷头晕,心脏病发作了,昏倒在地。懂事的小海波急忙找到速效救心丸给奶奶服下。此时,她被大雨淋湿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换。
  王宽唱戏已经完全没有了时间观念,有时客人兴致高,他甚至要唱上一个通宵。唱吧,唱得越多钱就挣得越多!他真的是一头钻到钱眼里了。他甚至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开业志喜、婚嫁祝寿、生日宴会”等字样来推销自己,他主动找到广告公司,说想拍广告,三百五百都愿意接拍。人们不知道他挣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清自己挣了多少钱,更不知道自己要挣多少钱才算知足。他只知道要养活这几个孩子,要供孩子们上大学,还需要很多钱。他知道再过几年自己就唱不动了,不趁着还能唱的时候去打拚,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所谓的爱心奉献只能是一句空话。
  2001年3月9日,王宽夫妇带着孩子们走进了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戏里戏外》。戏里是功夫:夫妻二人唱念坐打赢得台下掌声雷动。戏外是故事:一对老艺术家靠打工挣钱抚养6个苦命孩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随后,河北电视台、浙江电视台也把他们一家的故事搬上荧屏,赢得一了片赞扬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闲言碎语也不时传入耳中。有人说他们为了出名,也有人说他们纯粹就是没事找事……面对人们的不理解,王宽夫妇只是坦然地一笑:“各人都有各人的活法,我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
  编辑/彭 东
其他文献
为换工种,一青年女工半推半就地跟大权在握的厂长进行了一笔肮脏的权色交易。不料风流过后埋祸根,青年女工虽然如愿以偿换了工种,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染上了性病。为息事宁人,风流厂长用10万元跟其丈夫私了。不久,受辱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仍在跟厂长暗渡陈仓,恼怒之下,他再次向厂长敲诈15万元。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仅敲诈未成,反遭厂长绑架。结果,一个因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一个因非法拘禁罪被判有期
期刊
[背景]在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季,河南省沁阳市警方根据一条举报线索,经深挖细查,费尽周折,终于将震惊中原大地的一起特大系列抢劫、强奸案告破。  犯罪嫌疑人张春利,是一个年仅25岁的“二进宫”人员。从去年7月份至今年6月,流窜在沁阳市西郊一带,连续进行抢劫、强奸犯罪,受害女性有记载的竟达23名。  在这23名受害女性中,有干部、教师、工人、待业青年、打工者,学历最低者初中文化程度,最高的达到大学专科学历
期刊
攀权附贵,初恋女友东南飞    1972年,我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虽然家境贫困,但老实巴交的父母却对我寄予厚望。几代人都没有走出泥土地的现实让他们产生了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我读书吃上“公家饭”。在他们的关爱下,我一路蹿升,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喜爱。至今想起来,我之所以出类拔萃,也许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恩重如山的父母,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同村的紫儿。  紫儿小我一岁,家境却比我
期刊
一家跨国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质量管理员。由于受聘者年薪高达十多万元,且各种待遇相当优厚,一时报名竞聘者如潮。经过笔试、面试和实际操作等严格得近乎苛刻的层层筛选,最后只剩下了王先生、张先生和李先生三人。面对应试成绩相当、才能难分仲伯的三位竞聘者,公司总裁决定亲自对他们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考察。  考察在老总的办公室进行,三位竞聘者依次入内。  王先生进去后,一眼看见老总的鼻尖和脸颊上各有一小块溅上去的
期刊
在生活中,我常常被一些事物所感动。有的是生活上的大事,有的是一些细节,有的是某一个动作,有的仅是一个眼神……  八年前的一天傍晚,儿子突发高烧,我不在家,妻子急匆匆抱着儿子,赶到开往省儿童医院的一路汽车站牌下等车,等了一阵,不见车来,妻子更加焦急不安。这时,过来一位骑车的老者,见妻子抱着孩子,神情不安,料想是给孩子看病,便主动告诉妻子说这路车已改道,于是叫妻子坐上他的自行车去了医院,急忙中只说了声
期刊
儿子与媳妇婚姻关系不复存在了,可婆婆和媳妇却演绎着一段两代人之间胜似血亲的“母女”情    错误的选择    骆红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女孩,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唐山人,她出生在石家庄。1985年,骆红17岁,父母因为工作调动一家五口迁到鄂南某市。  骆红有着北方女孩单纯直率的性格,她感情丰富,温柔妩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加之她高挑的身材,端庄的仪表,使她曾经成为两家广播电台的兼职主持人。而她是师范学校
期刊
志和文成为对手,是从一个女同学开始的。那是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俩同时爱上了一个叫颖的女同学。颖是中共党员,她对他俩的要求非常明朗:谁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就嫁给谁。  于是,志和文同时向党组织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志成为了一名党员。当文第二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时,志在讨论会上说文动机不纯,他是为了爱情。许是命运注定,他俩成为一生的对手的机缘就这样开始了,他俩被分配在同一部门工作。他俩的争斗让颖
期刊
A、72行求爱傻话    数学教师:你是正数,我是负数,我们都是有理数,那可是天生的一对啊!  几何教师:以你为圆心,以我为半径,画一个圆,那就是我俩的小天地……  物理教师:你是阴极,我是阳极,我们一接触,便产生吸引力。  化学教师:你是氢原子,我是氧原子,我们若是结合了,便是纯净的水分子。  音乐教师:你是曲谱,我是歌词,我按你的旋律而确定我长短高低的热情。  哲学家:你是“存在”,我是“意识
期刊
有一个遭了洪灾的农民,在分给他的一件城里人捐献的衣服的内口袋里,发现了500元现金和一张购物发票。重建家园正需用钱的农民,面对这样一笔意外之财,没有起丝毫的贪心。从把钱掏出口袋的那一刻起,他就拿定了主意,先用这笔钱救救急,买些紧缺的粮食、种子、化肥、农药,待来年家境好转了,一定要把这笔钱给人家还上。  通过一年的辛勤劳动,第二年,这位农民家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手头也有了一些宽余。农民背了一塑料袋花生
期刊
“咚”的一声闷响之后,随着传来隐隐约约的女子求救声。此时已是凌晨,大多数的人都还在睡觉,没有人听到或注意到这求救声,渐渐地求救声越来越弱。不久,一条黑影闪过,女子的求救声也随之消失了。    意外的命案    张龙涛,男,26岁,案发时就读于兰州铁路公安学校。为了回家过年,2000年的寒假张龙涛从兰州返回银川。  2000年2月8日凌晨1时左右,已经玩了一整晚的张龙涛仍然坐着车到处找“小姐”,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