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加工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逐渐升高,控制电路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接线人员的能力要求有很大的提升。作为中职类学生必须懂得电力拖动的接线,其中主要包括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和三相异步电机的Y-△降压启动等。文章主要是针对中职类学生的电力拖动接线进行讲解。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电路原理图;电路接线图;电气元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042-02
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一般用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根据中职院校电子机械类专业电力拖动一课的要求,学生需要读懂电路原理图,并要求在电工或者机械考核板上按电气元件的位置接好控制电路的接线。一般来说,学生对这类动手的实训项目比较感兴趣。下面,基于中职学生能力培养,就学好电力拖动进行相关研究。
一、 接线前看懂电路原理图
在做电力拖动的接线之前,必须看懂最基本的电路原理图,知道电路原理图的每一个电气符号对应考核板上的哪一个电气元件,哪一个图示点对应着哪一个实际接线点。教师在最初讲解电路图时,应从最基本的刀开关或者转换开关的控制线路着手,逐步到后面的正反转和降压启动线路。比如下面简单的手动开关电路:
一般我采用的方法是原理图和接线图相结合的对比教学,首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如图1),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接线图。接着讲解L1、L2、L3实际对应的是三相电的每一相电,QS相当于手动开关,FU是熔断器,M3相当于电机。大部分学生看到这两个图之后非常有体会,明显地对电力拖动这门课有较大的兴趣,为后面的手动接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方法对于具有较复杂的辅助电路的电机控制线路更加适用。如把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如图2)和实际接线图(多媒体展示)进行对比,学生更加容易增加记忆。下面重点分析控制线路,主电路图1已分析。图2中的L1、L2、L3对应是三相电的第一、第二、第三相电,和开关的第一、第二、第三个进入点相连接。FU2的两个端点对应着L1、L3,输出是热继电器FR到KM1、KM2的线圈。最关键的是分析接触器的接线端点,KM1是第一个接触器,下面是四对主触头,上面是四对辅助触头,和原理图上KM1的常开和常闭点相对应。KM2是第二个接触器,同样下面是四对主触头,上面是四对辅助触头,和原理图上的KM2的常开和常闭点对应。SB1、SB2、SB3是接线图中的三个按钮开关,它有四个接线柱,一对常开和一对常闭,一般黄色线为常开,红色线是常闭端。FR对应着原理图的热继电器。
二、 接线“电流走向定位法”
在学生读懂图之后,动手之前要准备好足够的铜线,最好是三种颜色的铜线(如红、蓝、黄)。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在接线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按上图示的电源线布线。“电流走向定位法”具体方法如下:以L1、L2、L3的电源进线为电流的起点,按每条同种颜色的线画出电流的走向。一般先画电流在主电路的走向,后面再画控制电路的电流走向。例如上图1的电流一相按L1→QS→FU→M3画出,同时实际接线也按L1→QS→FU→M3的顺序按照工艺接好,其实电流的走向就是我们的接线方向,其他两相也用同样的方法一步步连接好。
现实的控制电路一般会出现较多的辅助电路,这种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是最有效地增加兴趣和准确度的方法。图2采用“电流走向定位法”主电路的电流走向是L1→QS→FU1→KM1的主触头的第一对常开触点→FR热继电器→M3电机,其他两相主电路采用和L1分析的同样的方法。辅助电路的电流走向第一条路是L2→FU2→FR→KM1的线圈→SB1的常开触头→SB3的常闭触头→L3形成一个回路(其中自锁KM1并联在SB1的两端)。第二条路的电流走向和第一条类似L2→FU2→FR→KM2的线圈→SB2的常开触头→SB3的常闭触头→L3形成一个回路(其中自锁KM2并联在SB2的两端)。
如果教师还觉得要给学生增加印象,就可以采取我以前在中国南车集团学习期间工人师傅经常用的“标记法”。当电路图较复杂时,工人师傅一般先会在图纸上标好要接线的“第1个点、第2个点、第3个点……”,后再用一段很短的白色塑料端子套在要接线的每个点上,标记好“1、2、3、4……”和图纸上的点一一对应。这样,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完成的实际电路也不会出太多的问题。
三、注意接线工艺
完成一个电工考核板和一个实训项目,衡量的一个标准不单单是线路的连接正确与否,更加重要的是接线的工艺问题,接线整齐、美观和节约用线是工艺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这犹如生产一个产品,有优良的、有合格的、有不合格的,优良的接线板不仅会节约很多空间,最重要的是给电机启动能带来准确合格的参数。有些学生觉得我接线接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去把线放进线槽,把线弄平整呢?其实好的工艺会给以后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实训期间,我经常给学生介绍“接线端子的电流进出法”,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接线期间简化了很多步骤,还让学生对电路图和对完成后的检修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方法是:一般规定端子的进线点和出线点采用口诀“左进右出,上进下出”进行接线。一个端子左边是电流的进入点,右边是流出点。特别是对于SB这类按钮开关的常开常闭尤为实用,检修的时候只需要看左边和右边是否接错就可以了。
线槽是导电铜线的走向路径,有的学生以为只要把铜线放进线槽就可以了,其实正确的作法是在导线进入线槽的时候必须把导线摆放整齐,并且不能交叉缠绕。同时在剥线的时候也有很大讲究,导线头不能剥得太长,也不能太短,以能插入端子接触金属螺丝为准。上次我的一位学生剥导线头留得太短了,在启动电机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我检查是缺相电压低的问题,但元件都是好的,最后才查出来是铜线剥短了,接触的金属螺丝只接触到了导线的外皮,并没有接触到剥开导线的金属部分,导致电压过低电机不能正常启动。所以,在剥线和插线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为了赶时间,为了快而忽视最基本的连接电路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电路原理图;电路接线图;电气元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042-02
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一般用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根据中职院校电子机械类专业电力拖动一课的要求,学生需要读懂电路原理图,并要求在电工或者机械考核板上按电气元件的位置接好控制电路的接线。一般来说,学生对这类动手的实训项目比较感兴趣。下面,基于中职学生能力培养,就学好电力拖动进行相关研究。
一、 接线前看懂电路原理图
在做电力拖动的接线之前,必须看懂最基本的电路原理图,知道电路原理图的每一个电气符号对应考核板上的哪一个电气元件,哪一个图示点对应着哪一个实际接线点。教师在最初讲解电路图时,应从最基本的刀开关或者转换开关的控制线路着手,逐步到后面的正反转和降压启动线路。比如下面简单的手动开关电路:
一般我采用的方法是原理图和接线图相结合的对比教学,首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如图1),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接线图。接着讲解L1、L2、L3实际对应的是三相电的每一相电,QS相当于手动开关,FU是熔断器,M3相当于电机。大部分学生看到这两个图之后非常有体会,明显地对电力拖动这门课有较大的兴趣,为后面的手动接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方法对于具有较复杂的辅助电路的电机控制线路更加适用。如把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如图2)和实际接线图(多媒体展示)进行对比,学生更加容易增加记忆。下面重点分析控制线路,主电路图1已分析。图2中的L1、L2、L3对应是三相电的第一、第二、第三相电,和开关的第一、第二、第三个进入点相连接。FU2的两个端点对应着L1、L3,输出是热继电器FR到KM1、KM2的线圈。最关键的是分析接触器的接线端点,KM1是第一个接触器,下面是四对主触头,上面是四对辅助触头,和原理图上KM1的常开和常闭点相对应。KM2是第二个接触器,同样下面是四对主触头,上面是四对辅助触头,和原理图上的KM2的常开和常闭点对应。SB1、SB2、SB3是接线图中的三个按钮开关,它有四个接线柱,一对常开和一对常闭,一般黄色线为常开,红色线是常闭端。FR对应着原理图的热继电器。
二、 接线“电流走向定位法”
在学生读懂图之后,动手之前要准备好足够的铜线,最好是三种颜色的铜线(如红、蓝、黄)。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在接线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按上图示的电源线布线。“电流走向定位法”具体方法如下:以L1、L2、L3的电源进线为电流的起点,按每条同种颜色的线画出电流的走向。一般先画电流在主电路的走向,后面再画控制电路的电流走向。例如上图1的电流一相按L1→QS→FU→M3画出,同时实际接线也按L1→QS→FU→M3的顺序按照工艺接好,其实电流的走向就是我们的接线方向,其他两相也用同样的方法一步步连接好。
现实的控制电路一般会出现较多的辅助电路,这种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是最有效地增加兴趣和准确度的方法。图2采用“电流走向定位法”主电路的电流走向是L1→QS→FU1→KM1的主触头的第一对常开触点→FR热继电器→M3电机,其他两相主电路采用和L1分析的同样的方法。辅助电路的电流走向第一条路是L2→FU2→FR→KM1的线圈→SB1的常开触头→SB3的常闭触头→L3形成一个回路(其中自锁KM1并联在SB1的两端)。第二条路的电流走向和第一条类似L2→FU2→FR→KM2的线圈→SB2的常开触头→SB3的常闭触头→L3形成一个回路(其中自锁KM2并联在SB2的两端)。
如果教师还觉得要给学生增加印象,就可以采取我以前在中国南车集团学习期间工人师傅经常用的“标记法”。当电路图较复杂时,工人师傅一般先会在图纸上标好要接线的“第1个点、第2个点、第3个点……”,后再用一段很短的白色塑料端子套在要接线的每个点上,标记好“1、2、3、4……”和图纸上的点一一对应。这样,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完成的实际电路也不会出太多的问题。
三、注意接线工艺
完成一个电工考核板和一个实训项目,衡量的一个标准不单单是线路的连接正确与否,更加重要的是接线的工艺问题,接线整齐、美观和节约用线是工艺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这犹如生产一个产品,有优良的、有合格的、有不合格的,优良的接线板不仅会节约很多空间,最重要的是给电机启动能带来准确合格的参数。有些学生觉得我接线接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去把线放进线槽,把线弄平整呢?其实好的工艺会给以后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实训期间,我经常给学生介绍“接线端子的电流进出法”,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接线期间简化了很多步骤,还让学生对电路图和对完成后的检修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方法是:一般规定端子的进线点和出线点采用口诀“左进右出,上进下出”进行接线。一个端子左边是电流的进入点,右边是流出点。特别是对于SB这类按钮开关的常开常闭尤为实用,检修的时候只需要看左边和右边是否接错就可以了。
线槽是导电铜线的走向路径,有的学生以为只要把铜线放进线槽就可以了,其实正确的作法是在导线进入线槽的时候必须把导线摆放整齐,并且不能交叉缠绕。同时在剥线的时候也有很大讲究,导线头不能剥得太长,也不能太短,以能插入端子接触金属螺丝为准。上次我的一位学生剥导线头留得太短了,在启动电机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我检查是缺相电压低的问题,但元件都是好的,最后才查出来是铜线剥短了,接触的金属螺丝只接触到了导线的外皮,并没有接触到剥开导线的金属部分,导致电压过低电机不能正常启动。所以,在剥线和插线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为了赶时间,为了快而忽视最基本的连接电路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