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和高校思政工作联动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时代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工作主线。将社会工作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联动,同向同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倍增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工”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236-03
  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挑战。在校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价值取向、学习特点等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因此,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突破和创新。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理念、价值追求和理论背景方面存在契合性和互补性,将社会工作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新的探索。笔者工作的东莞理工学院是国内首家引进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2013年试点引入社工队伍,开始探索社工队伍与学工队伍“双工联动”协同发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经过四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莞工(东莞理工学院的简称)特色的工作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先行先试的样本。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全程参与了“双工联动”模式的构建形成,对该模式具有一定的认知。基于此,笔者尝试对“双工联动”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力求探索和发掘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希冀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提升有所助益。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得到广泛重视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时少,且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被安排到第七学期,致使上课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在学生态度上,经过每周考勤统计,思想政治课的逃课率远远高于其他专业课;三是部门配合上,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辅导员的事,专业课教师及其他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尚未更新
  一方面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生工作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不到50%,①究其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重执行轻创新,无法匹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工作调查问卷(在校生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约有67%的学生喜欢以社会实践、看电影、表演等方式参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之相反,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以理论学习形式开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有组织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和学生处,单个部门工作各有特色,但在协同工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是部门资源难以共享,资金、队伍等各自为政;二是部门工作开展缺乏统筹规划,大量活动重复,效果事倍功半。三是对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缺乏有效整合。东莞市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袁崇焕纪念园等,这些资源本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校地之间的协同合作,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急需充实加强
  东莞理工学院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远高于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类事务性工作,无法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和学历结构亟须改善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者仅1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者占13%左右,硕士学历者占50%左右。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流失率较高,转岗或离职率年均在5%左右,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有待创新
  东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更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迎接挑战的重要路径。从目前看,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更多还是固守传统,缺乏创新。东莞理工学院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如优秀广东传统文化、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改革开放先行地文化等,也拥有名誉校长杨振宁科研精神等教育资源,如能将其融合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将大幅度提升。同时,广东和东莞地方文化中的开放、务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未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中得到体现。
  二、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作为新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1],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社会服务,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群体进行帮助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个人的发展。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联动成为可能。
  (一)具有共同的逻辑起点
  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助人自助”,通过对求助者,即“案主”的服务,帮助其解决困难,开发潜能,提升能力,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其内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根本目标。可见,社会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助人实现其工作目标。
  (二)具有趋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工作对象解决问题和困难,调适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和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良性运行,服务性和福利性是其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二者的价值追求本质趋同,均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   (三)具有相似的理论背景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系统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管理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伦理学)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二者的学科理论都非常宽泛,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两者都有指导意义,这也成为二者联动合作的理论背景。
  三、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实践
  (一)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平台和内容
  1.主要平台。学生社区是社会工作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场域,也是“双工联动”的主要工作平台。为此,学校共建立了六个学生社区,每个学生社区内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设立社工服务中心开展社工工作。学校从办公场地、工作经费、工作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主要内容。社会工作力量与学生工作队伍联动的内容主要涵盖四大模块:一是新生入学教育。立足校本教育、专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教育及班级团队建设教育五大模块,围绕人际关系、时间管理、学习适应、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等重点需求,“双工”协同开展新生适应主题活动、小组活动等。二是心理健康服务。立足心理知识宣传、心理问题干预、心理素质拓展三大模块,“双工”协同开展各类心理知识竞赛活动、参与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处理和团体辅导工作。三是社区建设。“双工”协同开展社区文化宣传交流、宿舍走访、兴趣小组活动、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四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围绕“双工”队伍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整体素质提升。
  (二)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主要成效
  1.助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双工联动”开展以来,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渐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表现是辅导员工作队伍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理念,主动积极将社会工作理念运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多数辅导员表示,自从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平等理念、尊重理念、助人自助理念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师生互动更加顺畅,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2.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工作实践中,学生工作队伍和社工队伍经过不断磨合和探索,相互学习和借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吸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的精华,自觉应用于工作实际中,有效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单一枯燥、技巧和艺术性不强、忽略教育对象感受和互动反馈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3.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社会工作进入校园后,社区建设工作随之展开,随着社区党工委组织架构建设的不断完善成熟和社区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载体,进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群体,开展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类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途径,进而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提供了保障。
  4.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为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借鉴与吸收上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更为其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要求。基于工作实际,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4年来有6名辅导员考取社工师资格证,有5名辅导员考取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累计发表2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同时,高校也对社工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工队伍有数人考取本专业研究生,有6人晋升为社工工作督导,实现了“双工”队伍素质的共同提升。
  (三)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不足
  1.“双工”在角色和工作边界上认识尚不清晰。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是理念、方法,载体是具体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理想的联动状态应该是保证各自工作边界清晰的同时开展必要的联动,达到既有相互独立的工作系统又有具体的工作联动这一理想状态。但在工作实际中,往往出现有些工作该联动没有联动,有些工作学工和社工都没有顾及,有些工作重复开展。
  2.“双工”队伍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践中,队伍联育、工作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是“双工”联动的主要方式。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诸如可以通过共同商讨、统一规划、社工参与学生工作例会和社区党工委会议、个别社区内部工作中“双工”个人之间的对接等方式实现联动。“双工”之间虽有联动和协同,但对于何时联动、何事联动、如何联动、联动效果评价等都处于摸索阶段,正式的联动机制远未形成,也影响了“双工”工作效果。访谈显示,主要的问题有:信息沟通不通畅,缺乏沟通平台;沟通交流少;被动联动多,自发联动少;学生社区内部以社工为主导,辅导员队伍基本不介入,学生社区外以辅导员队伍为主导,社工基本不介入,或者完全沦为配角,学生社区和社区外的活动高度同质化。
  3.“双工”联动的内涵和外延尚需扩大。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理念和方法的介入。社工队伍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出于“价值中立”的工作原则,在涉及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时较有顾忌,无法像学生工作队伍一样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如何挖掘“双工”各自领域工作资源并合理整合,成为下一步联动工作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同时,社会工作队伍目前的主要联动对象为学生工作队伍,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思政课教師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基本没有关联。
  4.“双工”联动资源投入不足。一是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学工部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工作需要。驻校社工虽已达到12人,但相对于两万学生的数量,工作开展时常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工作资源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等资源的匮乏以及两个校区间资源分配的不均。如在莞城校区,社工办公场所的位置优越且相对集中,容易被学生注意到,便于开展工作。而松山湖校区则位置偏僻且相对分散,不利于开展工作。已经配备的社区硬件设施质量不高,数量太少,导致有些活动室利用率不高,形同虚设。三是交流和学习机会不足。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机会和时间走出去,闭门造车,致使联动效果不佳。   5.缺乏专业化评估反馈机制。项目开展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开展第三方的专业评估,仅通过社工和学生工作人员的调查和单向度反馈评估,无法从总体上对“双工”联动项目的运行进行专业评估,难以诊断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题,无法对症下药开出药方,势必影响下一阶段的运行质量。
  四、关于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思考
  以项目化方式将社会工作引入校园依据的是“导入、互构、增能”这一互动逻辑和路径,目的是通过高校主动吸纳与社会工作积极嵌入相结合的“导入”,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能力提升、学校治理创新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等多项度“增能”,实现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互动、融合和共生[2]。这是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理想模型。现实维度下的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尚需通过实践进一步探究。依据东莞理工学院4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维度特征。
  (一)要准确定位和区分边界
  在工作联动过程中,社会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都要对自身地位和作用有明确认知,对各自的工作优势和工作边界认识清晰,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在目标设计、价值追求、方向引领等方面发挥作用;社会工作队伍相对应处于从属和协同地位,主要以操作层面服务性工作为主,工作目的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要拓展延伸联动工作场域
  社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进而决定了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的最主要场域是学生社区。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域极为广泛,既在学生社区之内,也在学生社区之外;既在校园之内,也在校园之外;既在现实空间,也在虚拟世界。如何拓展延伸联动工作场域,有效整合利用学生社区、家庭、校外资源,现实资源与网络资源,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未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要构建正式的联动机制
  社会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角色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机制进行联动,才能形成合力,实现效益倍增。现有的“双工”联动工作机制,即队伍联育、工作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四个向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鉴于现有工作机制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故仍需克服队伍联育未成体系、工作联动随意性和偶然性高、活动联办无常态、资源联享未落到实处等不足。此外,联动机制中的制度落实、信息互通等方面的问题也亟须考虑。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对工作进行定期定量的科学评价是评估工作成效的必要步骤,是确保工作顺畅运行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手段。“双工”联动项目也是如此。高质量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介入,可以为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目标、过程、效果提供准确的评价反馈,进而为修正不足和总结经验、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J].河北学刊,2007(3).
  [2]成洪波.导入、互构、增能: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互动逻辑[J].社会工作,2015(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多年来一直接近60%,这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国家和高校一直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们学习方式的影响,以80后为主的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偏好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该更新。为此,文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用定量的方法证明当前青年教师对思
期刊
摘 要:民办高校由于其独特的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党员培养的重任,在工作中要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形成以提高学生党员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内容的育人模式,好的载体可以为基层党组织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进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养;载体探究 
期刊
摘 要:加强高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内涵模糊和权威认同被弱化的问题。因此,应围绕“四个自信”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建设,并拓宽其实践路径。  关键词:意识形态;“四个自信”;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226-02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状况关乎党
期刊
摘 要:自由理论作为卢梭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理论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其自由的内涵是: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卢梭以“公意”理论为基础,以极具辩驳性的语言,阐述了自由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自然自由,到产生社会状态后人的自由权利的丧失,最后发展到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归复的梯级发展过程。但在他的自由思想中却蕴含着一些自身无法消解的困惑,即个人自由的困惑、公
期刊
摘 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在新时期,如何从群众利益出发、建立新型党群关系,成为现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而,要在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上下功夫、要在党员干部的生活和福利待遇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在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群关系;促进措  目前党群关系所处的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地方上由于党组织与
期刊
摘 要: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的热潮只增不减,社会对于低碳环保发展态势和人群出行需求市场的推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的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发展迅猛。我们国家公共自行车的几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公共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的变化。互联网共享单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难题,公共服务市场化下政府的公共责任问题凸现出来。本文将探讨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怎样补齐责任问题的短板;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
期刊
摘 要: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帮助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工具,它能使小组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得到改变、动力和影响别人的能力,是社会工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和干预模式。本次研究以广西M校临床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医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在实践中探索小组社会工作改善医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有效模式,为医学院校开展人际交往培训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小组社会工作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二元供给结构造成的。以江苏盐城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调研数据及基本供给情况的分析,笔者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资金投入力度,优化国家在财政供给上的体制机制,并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资金分配使用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机制的构建,推动
期刊
摘 要:儒家伦理学中关于“仁”的概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又一贯是学界所关注的传统论题。有学者认为,儒家伦理的“仁”伦理和关怀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通约性,即这两种理论被认为能够出现兼容的可能。然而,儒家伦理并不仅仅囿于关怀的层面,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礼”作为秩序约束效用的需要。因而,重新厘清儒家伦理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明确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认识儒家伦理和关怀伦理的本质区别,还原
期刊
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集中体现在加强党的支部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做好教工基层党支部建设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战斗堡垒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144-02  安徽农业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