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污染的严重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列举残膜的污染方式和原理,分析残膜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种危害——不仅影响了农业增产、增收和应有的农业效益,而且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对以后农业生产造成太多的危害。最后提出要从根本上治理这样污染的发生,必须标本兼治。
  【关键词】:地膜 ;防治;农业;必要
  1、地膜的增产原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耕地面积广大,农产品消耗量也特别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79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应用并逐步推广以来,已成为干旱、半干旱、高寒、冷凉地区解决春寒、春旱、有效积温不足的特有技术之一。由于该技术具有”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用好、用活自然见降水“的作用,全国17省市40多种农作物种植上得到应用推广。曾经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代理带来好处,被誉为农业技术史上的“白色革命”。
  然而,地膜起源地欧洲、西方发达国家,均未走这条道路,为什么?原来,环保专家及其工作者不认可。认为制造地膜之材质在土壤中彻底分化需要400年之久。分化不了的残膜,必将给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管窥土壤覆盖地膜栽培——残膜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泛指土壤这个受体可能遭受到来源于其外部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液体、固态物、单体元素等)污染危害或实际污染危害。现代社会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也包括有害液体、固态物、单体元素等)进入土壤,使得土壤环境质量发生或可能发生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情况或可能有危害,造成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动植物直接带毒、生命现象不正常,例如早衰、减产等的现象。由于不同场地的污染源,土壤受体的差别性,因而土壤污染危害具有显著的场地差别性。与其他环境介质相比较,土壤污染的场地差别性,是远远地超过大气或水体的。
  在我国局部地区地膜残留已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据农业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全国17个省市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农用地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农膜残留,残留量平均为60kg/hm2,最高达135kg/hm2。而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
  许多类似我县一样的较早推广地膜覆盖地区,农民们只知道使用地膜可增产,却不去彻底清理残膜。土壤中残膜年年在积累着,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又有近20年过去了,从各级对残膜的处理情况看,并没有太多改变。
  2016年第5期《当代农机》学术交流栏目中兰正武、米克进撰写的《彭阳县残膜积累影响土壤和作物产量实验研究》例子以佐证本文论点。(彭阳县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县)文章内容较广泛,只选取其中几项相关数据摘录如下:实验选点1城阳乡长城村,种植作物为玉米,覆盖年限5年,样品质量(0-15厘米残膜)分别为6.4、1.3、2.3g/m?);样品质量(15-40厘米分别为2.1、0.8、0.8g/m?);残膜残留量85.5、30.90、21.00kg/hm?,残膜残留率18.9%、4.6%、6.9%;理论株数68595株/hm?,实际株数各处理分别是56196株/hm2、57681株/hm2、56644.5株/hm?,理论产量应是11845.65kg/hm2、13661.85kg/hm2、12811.95kg/hm?,实际产量分别为:9703.20kg/hm2、11486.55kg/hm2、10931.10kg/hm?。
  实验选点2古城镇任河衬,种植作物同样是玉米,覆膜年限为七年,样品质量(0-15厘米)2.3g/m2、1.9g/m2、4.0g/m?,样品质量(15-40厘米)1.0g/m2、0.9g/m2、0.7g/m?,残膜残留量33.00kg/hm2、28.05kg/hm2、46.95kg/hm?残膜残留率7.3%、6.2%、10.4%理论株数68595株/hm?,实际株数59701.5株、59043株、63255株,理論产量12268.65kg/hm2 、12639.90kg/hm2、11038.35kg/hm?,实际产量1676.55kg/hm2、10878.30kg/hm2、10173.60kg/hm?。
  此一连串数据说明了个问题:1、残膜分布于0-15厘米的数量高于15-40厘米的数量;2、由于残膜影响,田间实际株数全部低于理论计算株数。高的18%,低的减13%;理论产量相差-8~-18%。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残膜为土壤面源污染物。是土壤环境污染的固态危险物质。地膜覆盖带来的——白色污染不容忽视。
  由于制造地膜材质不易分解特性,造成残膜的累积性污染特点。即:应用越久污染越重(在根本不清理残膜、或无有效高质量回收机械情况下),残膜在土壤分布具有层次性。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主要颁在耕作层,残膜在土壤中的分布数量与各自所应用的耕作措施有关,一般耕作措施不同,分布也有所不同。
  据相关研究资料资料显示:土壤中残膜集中分布在0—10cm,一般要占残留地膜的2/3左右,其余分布在10—30cm,再往下基本没有分布,或极少分布。
  实施地膜覆盖技术实质就是用高投入+白色污染换回了看似较高产出,它与农耕文化中的“月御欲尚俭节用观”是相悖的。特别是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抵触的。农业部2015年1号文件中,强调农业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加重农业生态治理。现实中,尽管粮食产量取得一“十一连增”的成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以上,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加剧;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利用率却不到30%;每年使用的240万吨地膜中,能回收的不到六成。不难看出,地膜对土壤的污染已相当严重,必须引起各级、各个部门的足够重视。
  3、地膜覆盖残留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
  地膜不易分解的特性,直接导致残膜会对土壤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主要有:阻碍土壤毛细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与上升,使其移动速度减慢,或根本阻滞;水分渗透量减少,影响土壤水的传导与吸湿性。土壤中残膜还能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水平,严重的可能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等。造成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影响种子发芽,导致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   研究表明:土壤中残膜会造农作物出苗慢,缺苗断垄等现象严重,研究显示:残膜会影响到作物根系生长,使根系不正常向下生长,而是横向生长,导致作物抗倒伏能力差。
  除上述情形外,残膜还有如下表现:
  3.1 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
  由于土壤中大量残膜的存在,导致了土壤物理结构层次的改变,使土壤水分、养分向四周运移受到阻碍,土壤孔隙度、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的空气循环和气体交换,最终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3.2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残膜对作物生长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残膜改变了土壤正常的结构层次,造成水分、养分的运送被阻断,从而导致作物营养不良,大幅减产;第二就是由于土壤残膜存在导致作物在生长的时候,经常使幼小的根系被农膜缠绕,导致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被阻断,造成作物死苗。残留地膜对玉米、茄子、白菜和花生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地膜污染的其它危害
  土壤残膜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及作物减产外,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影响农事操作。大量残膜存在,在进行耕地、整地、播种等机械操作时,残膜经常会缠绕农机具或堵塞播种机,从而影响农事操作和机械作业质量。第二残膜存在+品种选择不当,造成作物易早衰。第三由于地膜残留土壤中,或丢弃在田间地头,常引起视觉污染,破坏了环境景观。对正在兴起的乡村消闲、采摘游有负面效应。第四由于地膜残留经常会随作物秸秆被牛、羊等家畜误食,导致牲畜中毒死亡,第五由于捡拾回收功效不高,(只能捡拾掉土表肉眼看锝到的)农民经常会在田间、地头焚烧残膜,残膜燃烧会产生氯化氢、二恶英等多种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次生灾害)。
  国务院国发[2016]31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2017年底之前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完成土壤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规范以及環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修订工作;修订肥料、饲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标准;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控制要求;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农膜标准;修订农药包装标准,增加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土壤的要求。适时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明确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完善土壤中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研制土壤环境标准样品。
  地膜覆盖——残膜污染问题已非常明确。这种污染长期存在对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文明、三农发展、农业转型已造成或继续造成较大危害。急需在该技术应用地区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国发[2016]31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及的“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農膜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加快清残机械的研究,提高清残质量;要积极大力支持那些拒绝使用地膜,且能抗旱、节水、保苗、壮苗、节约农业资源,还能经年长久使用的多功能农业机械及技术措施,要大力宣传,积极营造一种舆论氛围,把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三农所有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来抓,这样才能实现习书记所说的要青山绿水发展经济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现代城市街道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碳排放的街道景观设计策略,从降低街道固定碳源排放、降低街道移动碳源排放、降低街道过程碳源排放、促进碳自然碳汇碳清除等四个方面入手,将“低碳、生态”的设计理念融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碳排放  【引言】: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景观则是体现城市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近年来,随着城
期刊
【摘 要】本文将以钢厂含碳量高的废旧轧辊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钢铁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钢铁行业废旧轧辊开展研究。笔者首先分析了对大型支承辊及其堆焊修复再制造技术研究的意义,然后谈探析了大型支承辊及其堆焊修复再制造技术的工艺,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型支承辊;堆焊修复;工艺技术  【引言】:轧辊是轧钢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件之一,对轧钢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技术要求高,环节多,施工工艺复杂,任何一项细节问题都会给其质量造成影响。施工队伍一定要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掌握技术要点并落实到位,确保每一栋高层建筑顺利完工并保证质量优良。因此,本文就高层建筑房屋施工技术等问题将进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期刊
【摘 要】:在水利工程中,灌浆技术是进行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以及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广泛地应用于大坝坝体的加固处理与防渗工程中。水利工程的特殊要求使得它们的地基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达到水利工程必须有的防渗与稳定的各项性能要求,本文在此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水利;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因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的建造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反之,新型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也使现代的高层建筑实现更多的建筑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公共设施以及社会活动和文化的需要。  【關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绿色建材  新型建筑材料包括新出现的原料和制品,也包括原有材料的新制品。新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创新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了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同时,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市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从而带动了我国
期刊
[摘要]:隨着城市化的推进,杭州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实施垃圾源头分类管理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西湖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回收体系、公众参与、资金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资源化;回收体系;公众参与  1、 前言  城市垃圾产量逐年上升,不仅占用土地,且伴随着二次环境污染风险等问题。据环保部、住建部统计数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的开采量逐渐加大,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像管理不到位、开采方法不科学等,导致石油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影响到地表植物的生长,也影响到人们饮用水的安全,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
期刊
【摘要】: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和环境等的客观要素的影响下,开端关注本身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肉体需求,注重绿色生活、节能环保。而房屋的装饰装修直接关系到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安康以及生活质量。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安康以及环境可持续开展的需求,建筑装饰装修公司在房屋的装饰装修中增加了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本文就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施工动手,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兴起、开展、应用等方面停止讨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工民建项目中也出现了很多创新技术,实现了技术的变革,促进了工民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员,我们应积极对当前工民建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新技术,以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工民建;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