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厚积薄发的源泉,学习它,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以古鉴今、启迪人生、丰富感情、提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要遵守规律、掌握技巧、活学活用。
一.大声诵读,培养语感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吟咏性情,感发生命”,故吟诵是学好诗词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我利用早读课这个平台,培养学生吟诵古诗的习惯。早读课上,首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一首古诗时也不感到枯燥乏味,既让学生享受了朗读的过程,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朗读这种学习的方式。其次还可以利用早读课开展一些跟吟诵有关的小活动。最后,教师可在早读课上指导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诵读时,不仅要大声的读准字的音,而且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还要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诵读。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渐渐体会古诗词的韵味,读来感觉口齿留香,余味无穷,使他们越读越爱读。
二.熟记生巧,丰富底蕴
熟记就是背诵。诵读古诗词一定要读到滚瓜烂熟,直至能轻松地背诵。
“文到妙处无过熟。”要进入诗的意境,领略诗的妙处,最好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熟读到背诵。那些原来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会随着诵和背遍数的增多,而逐渐变得明白。
读背不仅有助于诗词的理解,而且还“熟能生巧”。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你背诵熟了,背得诗词多了,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张口即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三.弄清写法,正确释诗
有时诗人表达一种意思,不从正面写,而从反面写。清代刘熙载在《艺术概》中说:“绝句取经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对于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诗,我们就要从反见正。
唐代的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志同道合,交谊深厚,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作诗相告,元稹写了首《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顛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惟梦闲人不梦君”,好像是不想念好友白居易。可是恰恰相反,这正是元稹苦苦思念白居易的表现。只梦见闲人不梦见白居易,是“因病”而使“魂颠倒”的缘故。元稹也曾常常梦见白居易,可是现在反说“惟梦闲人不梦君”,可见他希望梦中相见的愿望多么强烈。元、白分手之后,相互思念,相近时还可以书信往返,诗文酬答,可是隔了千山万水,音讯断绝了,这思念也就更苦了,怎不叫白居易“频梦”(连续做梦)。元稹怀念友人爱怜自己,多想也能于梦中一见,可是因为病反而梦见一些闲人。希望相见,不可能时则希望梦中相会,这是“进一层”写法,或称“加一倍”写法;以“不梦君”写希望梦见君,这是从反面写,由反写正。从此可见元稹这首诗感情多么诚挚,手法又是何等高妙。
四.学会品味,提高鉴赏力
学习古诗词只停留在诵和背上还不行,还是肤浅的。要想真正领略诗词的妙处,还要品味,提高鉴赏力。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眼”、“句眼”、“一字眼”之说,很讲究炼字。一首诗,是由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够构成鲜明、优美的意象的是词。因此,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中那些精妙的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其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诗句中的“孤”字,写尽了大漠的单调、空旷;“直”字写出了大漠孤寂和荒凉的同时,又给人以坚毅之美。“长”和“圆”,更是在孤寂、空旷中又写出了大漠的苍茫和雄浑。“孤”“直”“圆”既是景又是人的感受,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两句就把边塞大漠那空旷孤寂、苍茫雄浑的境界营造了出来。这个“千古壮观”(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名句,营造出的是千古壮观之意境。而这千古壮观之意境,正是通过对诗的字、词、句的品味才品出来的。通过品味,才能领悟到诗的妙处所在,才能从中有所悟。
总之,古诗文学习方法不唯一,只要能让学生读通、读懂,其能力的提升就十分明显了。
毕庆,教师,现居贵州桐梓。
一.大声诵读,培养语感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吟咏性情,感发生命”,故吟诵是学好诗词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我利用早读课这个平台,培养学生吟诵古诗的习惯。早读课上,首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一首古诗时也不感到枯燥乏味,既让学生享受了朗读的过程,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朗读这种学习的方式。其次还可以利用早读课开展一些跟吟诵有关的小活动。最后,教师可在早读课上指导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诵读时,不仅要大声的读准字的音,而且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还要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诵读。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渐渐体会古诗词的韵味,读来感觉口齿留香,余味无穷,使他们越读越爱读。
二.熟记生巧,丰富底蕴
熟记就是背诵。诵读古诗词一定要读到滚瓜烂熟,直至能轻松地背诵。
“文到妙处无过熟。”要进入诗的意境,领略诗的妙处,最好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熟读到背诵。那些原来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会随着诵和背遍数的增多,而逐渐变得明白。
读背不仅有助于诗词的理解,而且还“熟能生巧”。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你背诵熟了,背得诗词多了,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张口即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三.弄清写法,正确释诗
有时诗人表达一种意思,不从正面写,而从反面写。清代刘熙载在《艺术概》中说:“绝句取经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对于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诗,我们就要从反见正。
唐代的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志同道合,交谊深厚,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作诗相告,元稹写了首《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顛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惟梦闲人不梦君”,好像是不想念好友白居易。可是恰恰相反,这正是元稹苦苦思念白居易的表现。只梦见闲人不梦见白居易,是“因病”而使“魂颠倒”的缘故。元稹也曾常常梦见白居易,可是现在反说“惟梦闲人不梦君”,可见他希望梦中相见的愿望多么强烈。元、白分手之后,相互思念,相近时还可以书信往返,诗文酬答,可是隔了千山万水,音讯断绝了,这思念也就更苦了,怎不叫白居易“频梦”(连续做梦)。元稹怀念友人爱怜自己,多想也能于梦中一见,可是因为病反而梦见一些闲人。希望相见,不可能时则希望梦中相会,这是“进一层”写法,或称“加一倍”写法;以“不梦君”写希望梦见君,这是从反面写,由反写正。从此可见元稹这首诗感情多么诚挚,手法又是何等高妙。
四.学会品味,提高鉴赏力
学习古诗词只停留在诵和背上还不行,还是肤浅的。要想真正领略诗词的妙处,还要品味,提高鉴赏力。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眼”、“句眼”、“一字眼”之说,很讲究炼字。一首诗,是由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够构成鲜明、优美的意象的是词。因此,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中那些精妙的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其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诗句中的“孤”字,写尽了大漠的单调、空旷;“直”字写出了大漠孤寂和荒凉的同时,又给人以坚毅之美。“长”和“圆”,更是在孤寂、空旷中又写出了大漠的苍茫和雄浑。“孤”“直”“圆”既是景又是人的感受,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两句就把边塞大漠那空旷孤寂、苍茫雄浑的境界营造了出来。这个“千古壮观”(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名句,营造出的是千古壮观之意境。而这千古壮观之意境,正是通过对诗的字、词、句的品味才品出来的。通过品味,才能领悟到诗的妙处所在,才能从中有所悟。
总之,古诗文学习方法不唯一,只要能让学生读通、读懂,其能力的提升就十分明显了。
毕庆,教师,现居贵州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