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如何高质量地开好“基础”这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责任感、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素养,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抓住“基础”课教学主线、全面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大力增强“基础”课教学效果。
准确把握课程的基本定位,牢牢抓住“基础”课教学的主线
“基础”课的基本定位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基础”课的教学主线,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开设“基础”课的重大意义。“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对于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公共理论课。此课与政治理论课一起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基本原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任务;担负着完成国家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律和蕴藏在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政治理论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培养一批马列理论功底扎实、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第二,科学把握“基础”课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门课程。“基础”课由思想、道德和法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思想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二部分是道德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第三部分是法律部分,旨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第三,充分了解“基础”课教材的特点。“基础”课教材在编写中充分体现了权威性、综合性、创新性、针对性、思想教育性、实践性、政治性等特点。综合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基础”课全书贯彻中央精神,运用最新素材,观点鲜明正确,内容全面准确,并且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从正面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较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其次,“基础”课教材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机结合,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冲破原来两门课程的思维定势,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最后,“基础”课教材有着完整的逻辑结构,全书由绪论、三个主题和结束语组成。
注重“基础”课教学“四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联系历史、联系时代、联系学生、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以思想、道德、法律的理论成果内容为主体,又要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实际。在联系实际中,我们应着眼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法制观为重点,使学生辨是非、知荣辱、明善恶。理论联系实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抓住要害、以理服人,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第二,及时补充教学素材,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据、为基础的,教育部要求讲授的章、节、目都不能变,但教育部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创造性地讲解。所谓的创造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加当前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在思想、道德、法律认识和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盲点,这就要求我们“基础”课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吸收一些新的思想,及时反映新理论、新观点、新动向。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学生实际,认真关注新观点、及时补充新事例、科学讲解新理论,做到常讲常新。
第三,区分不同受众对象,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基础”课的受众对象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化、层次化、复杂化特点。首先,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有农村的、城市的,边远落后地区的、先进发达地区的。在各自的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对事物不同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其次,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中学分文科、理科,这也使得学生对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掌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最后,在大学生中文科、理科、工科学生的融合和交流,也使得学生对思想、道德、法律的认同和实践的赞誉度、期望值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生动性、趣味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下。
进行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要想高质量地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深化“基础”的教学改革,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实施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更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认同不去实践,这还是处于较低层次,只有让学生去实践,进行自我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进行体验是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动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关注的有争议的重大思想、道德、法律问题,组织他们通过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学习。在讨论中要提前安排讨论题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认真进行思考,最好是写出发言提纲,老师可以选择代表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重点发言,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在讨论中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要急于判定,逐步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
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小论文,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基础”课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去探讨。比如阐述社会主义道德的部分,我们就可以针对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等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我们也知道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是抄来的,也有“拼”来的,但也有的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即使是学生抄来的,“拼”来的,学生也要去查找资料,也要大致上了解自己抄的内容、“拼”的结构,也有一定收获,要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那学生的收获就更大了,这其中不乏写出新意的文章。通过布置小论文的方式,使学生亲自去发现、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写作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的理性思辨能力。
三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认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对“基础”课内容的理解、运用、拓展与深化,因此社会实践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建设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安排学生相互监督,课外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建立学生学习生活档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形式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在体验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选取能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教学效果的内容,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体验教学的管理体系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实践、体验教学的评价机制体系。把实践、体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水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准确把握课程的基本定位,牢牢抓住“基础”课教学的主线
“基础”课的基本定位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基础”课的教学主线,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开设“基础”课的重大意义。“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对于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公共理论课。此课与政治理论课一起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基本原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任务;担负着完成国家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律和蕴藏在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政治理论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培养一批马列理论功底扎实、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第二,科学把握“基础”课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门课程。“基础”课由思想、道德和法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思想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二部分是道德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第三部分是法律部分,旨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第三,充分了解“基础”课教材的特点。“基础”课教材在编写中充分体现了权威性、综合性、创新性、针对性、思想教育性、实践性、政治性等特点。综合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基础”课全书贯彻中央精神,运用最新素材,观点鲜明正确,内容全面准确,并且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从正面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较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其次,“基础”课教材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机结合,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冲破原来两门课程的思维定势,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最后,“基础”课教材有着完整的逻辑结构,全书由绪论、三个主题和结束语组成。
注重“基础”课教学“四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联系历史、联系时代、联系学生、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以思想、道德、法律的理论成果内容为主体,又要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实际。在联系实际中,我们应着眼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法制观为重点,使学生辨是非、知荣辱、明善恶。理论联系实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抓住要害、以理服人,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第二,及时补充教学素材,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据、为基础的,教育部要求讲授的章、节、目都不能变,但教育部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创造性地讲解。所谓的创造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加当前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在思想、道德、法律认识和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盲点,这就要求我们“基础”课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吸收一些新的思想,及时反映新理论、新观点、新动向。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学生实际,认真关注新观点、及时补充新事例、科学讲解新理论,做到常讲常新。
第三,区分不同受众对象,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基础”课的受众对象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化、层次化、复杂化特点。首先,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有农村的、城市的,边远落后地区的、先进发达地区的。在各自的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对事物不同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其次,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中学分文科、理科,这也使得学生对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掌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最后,在大学生中文科、理科、工科学生的融合和交流,也使得学生对思想、道德、法律的认同和实践的赞誉度、期望值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生动性、趣味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下。
进行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要想高质量地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深化“基础”的教学改革,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实施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更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认同不去实践,这还是处于较低层次,只有让学生去实践,进行自我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进行体验是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动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关注的有争议的重大思想、道德、法律问题,组织他们通过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学习。在讨论中要提前安排讨论题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认真进行思考,最好是写出发言提纲,老师可以选择代表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重点发言,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在讨论中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要急于判定,逐步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
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小论文,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基础”课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去探讨。比如阐述社会主义道德的部分,我们就可以针对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等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我们也知道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是抄来的,也有“拼”来的,但也有的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即使是学生抄来的,“拼”来的,学生也要去查找资料,也要大致上了解自己抄的内容、“拼”的结构,也有一定收获,要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那学生的收获就更大了,这其中不乏写出新意的文章。通过布置小论文的方式,使学生亲自去发现、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写作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的理性思辨能力。
三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认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对“基础”课内容的理解、运用、拓展与深化,因此社会实践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建设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安排学生相互监督,课外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建立学生学习生活档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形式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在体验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选取能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教学效果的内容,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体验教学的管理体系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实践、体验教学的评价机制体系。把实践、体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水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