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必然要求。在了解生活化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建议:关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论;回归生活,创设知识情境;拓展生活,实践知识经验。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76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中。合格的教师都深知过去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并不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新课标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把基本观点、知识原理融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现实生活例子中,不仅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整体架构特点,更实例指引教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所谓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倡导学生积极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知识理论和思维去观察、分析、实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政治教学时有效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操作。
一、关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论
高中政治课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构建起来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需求出发,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所学的知识,实现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内容时,适逢国家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是,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插播了一段人民代表大会的录像。学生在录像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物以及要关注的社会焦点,注意力立刻集中了起来。笔者抓紧机会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全国人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怎么样?全国人大的职能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身边人大代表的事例。正是这种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才会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真实的事例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论。
二、回归生活,创设知识情境
教师在引入生活素材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和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会产生各种困惑,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教学时,让生活情境成为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能促使学生更有效、更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学生自身经历或者生活体验,去构建真实化课堂情境,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供求影响价格”的内容时,中秋节刚过,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电脑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淘宝”月饼,并展示笔者事前准备好的中秋节前各店铺的月饼价格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比较和讨论。这一购物情境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笔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款的月饼节前节后价格相差那么大呢?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价格和价值、价格和供求是怎样一种关系?这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启发?对于以上问题,学生的讨论欲望空前高涨,笔者在这基础上再传授文本知识,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拓展生活,实践知识经验
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教师就要努力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教学要服务生活,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根源。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政治高考的热点。在高三复习三农问题时,笔者带领学生到离校最近的一条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主题: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农民在进行农活耕种时出现的困难……这些主题是学生小组思考后提出,亦会通过小组实地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笔者通过学生的考察结果反问学生: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都第一时间回答: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生活负担。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出发,为农民增收提几条建议。这样,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便得以实现。
总之,生活处处是知识,要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施政治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与实际生活的直接经验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76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中。合格的教师都深知过去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并不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新课标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把基本观点、知识原理融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现实生活例子中,不仅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整体架构特点,更实例指引教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所谓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倡导学生积极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知识理论和思维去观察、分析、实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政治教学时有效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操作。
一、关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论
高中政治课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构建起来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需求出发,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所学的知识,实现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内容时,适逢国家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是,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插播了一段人民代表大会的录像。学生在录像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物以及要关注的社会焦点,注意力立刻集中了起来。笔者抓紧机会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全国人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怎么样?全国人大的职能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身边人大代表的事例。正是这种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才会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真实的事例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论。
二、回归生活,创设知识情境
教师在引入生活素材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和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会产生各种困惑,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教学时,让生活情境成为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能促使学生更有效、更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学生自身经历或者生活体验,去构建真实化课堂情境,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供求影响价格”的内容时,中秋节刚过,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电脑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淘宝”月饼,并展示笔者事前准备好的中秋节前各店铺的月饼价格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比较和讨论。这一购物情境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笔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款的月饼节前节后价格相差那么大呢?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价格和价值、价格和供求是怎样一种关系?这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启发?对于以上问题,学生的讨论欲望空前高涨,笔者在这基础上再传授文本知识,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拓展生活,实践知识经验
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教师就要努力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教学要服务生活,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根源。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政治高考的热点。在高三复习三农问题时,笔者带领学生到离校最近的一条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主题: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农民在进行农活耕种时出现的困难……这些主题是学生小组思考后提出,亦会通过小组实地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笔者通过学生的考察结果反问学生: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都第一时间回答: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生活负担。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出发,为农民增收提几条建议。这样,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便得以实现。
总之,生活处处是知识,要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施政治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与实际生活的直接经验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