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采用专题式学案教学是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紧扣考纲明确复习方向,深挖教材内容落实学生基础,理清思路突出专题主线、巧设变式练习强化学生能力和模拟高考情境提升学生备考经验。
关键词:高三生物;专题;学案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高三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轮复习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总结出采用专题式学案教学,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学问题。由于学案是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因此设计实效性高、针对性强的学案,是学生在二轮复习中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保证。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在设计高三生物专题式学案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考纲,明确方向
考试大纲与考纲说明是高考试题命制依据的纲要性文件,同时也为高考复习的内容与要求指明了方向。考纲说明中生物学科的高考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为专题学案的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在设计与编写学案时对考纲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如绿色植物的双受精、种子发育、光合作用的C4途径、基因的结构、微生物的代谢等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在大纲版的考纲中是重点,但并不在新课标版考纲中的考查范围,因此在编写学案中这些要大胆舍弃。而对于考纲中能力要求“Ⅰ”的知识内容,则不必作过深入的拓展,在设计编写学案时,可通过选择判断或名词填空简单带过,如“水和无机盐、细胞的无丝分裂、人类基因组及意义”等内容。
二、深挖教材,落实基础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而教材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分析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有相当部分的问题与材料与教材有密切联系。以广东生物高考试题为例,2010年考查的“碳平衡”,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101页;2011年考查的实验“食用色素”,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98页;2012年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81页。因此在设计编写学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教材的示范作用,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关键词要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规范填写;另一方面,对教材中出现的各类素材,进行充分挖掘,按考纲说明的内容与要求进行科学设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已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备考信心。
三、理清思路,突出主线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是考试大纲对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对各基础知识的已有初步的理解,但尚未建起有效的内在联系。进行二轮专题复习时,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概念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握住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育种和进化》这一专题中,笔者编写的知识网络图,其主线是“DNA(实验、结构、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性状(可遗传变异)→选择(人工选择→育种;自然选择→进化)”,通过这一主线就可引导学生有效把握本专题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巧设变式,强化能力
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是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常见的能力考查形式。学生在测试过程有相当部分的错误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导致。在设计编制二轮专题学案中巧妙设置一系列的变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在考查学生兴奋产生时的膜电位,可以将“兴奋时的膜内电位是”与“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变化是”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提高答题能力。再如在遗传有关计算时,将“自交”改为“自由交配”、“基因频率”改为“基因型频率”;在分析DNA与染色体变化时,将坐标横轴上的“核DNA含量”改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等问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获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
五、模拟高考,提升经验
理科综合背景下的生物试题综合性强是一个明显特点,分值与题量在不同的省份有所不同,为了丰富学生的应考经验,在设计专题式学案时这些应与本省的高考相一致,提高练习的模拟性。如近三年广东省理科综合卷的生物试题单选6题,双选2题,共36分,非选择题4题,共64分,其中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而非选择题侧重知识的运用与能力体现。因此在编制每一专题的反馈练习时,一定要精选精编练习,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又要考虑题型与题量,特别是在编制非选择题时,既要考虑到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又要考虑与本专题横向联系的其他内容。如在编制《细胞代谢》这一专题的非选择题,通过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适当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植物的向光性、血糖调节等知识,提高试题的综合性,同时又从题量、题型及试题风格与高考试题进行模拟,提高学生的应试经验。
学案教学是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设计实效性高,针对性强的专题式学案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有力保证。在备考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并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仍是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的主旋律。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72-76.
[3]袁承国.怎样编写实用的导学案.[J],考试周刊,2010,(22):20-21.
关键词:高三生物;专题;学案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高三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轮复习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总结出采用专题式学案教学,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学问题。由于学案是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因此设计实效性高、针对性强的学案,是学生在二轮复习中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保证。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在设计高三生物专题式学案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考纲,明确方向
考试大纲与考纲说明是高考试题命制依据的纲要性文件,同时也为高考复习的内容与要求指明了方向。考纲说明中生物学科的高考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为专题学案的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在设计与编写学案时对考纲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如绿色植物的双受精、种子发育、光合作用的C4途径、基因的结构、微生物的代谢等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在大纲版的考纲中是重点,但并不在新课标版考纲中的考查范围,因此在编写学案中这些要大胆舍弃。而对于考纲中能力要求“Ⅰ”的知识内容,则不必作过深入的拓展,在设计编写学案时,可通过选择判断或名词填空简单带过,如“水和无机盐、细胞的无丝分裂、人类基因组及意义”等内容。
二、深挖教材,落实基础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而教材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分析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有相当部分的问题与材料与教材有密切联系。以广东生物高考试题为例,2010年考查的“碳平衡”,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101页;2011年考查的实验“食用色素”,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98页;2012年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内容出自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81页。因此在设计编写学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教材的示范作用,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关键词要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规范填写;另一方面,对教材中出现的各类素材,进行充分挖掘,按考纲说明的内容与要求进行科学设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已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备考信心。
三、理清思路,突出主线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是考试大纲对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对各基础知识的已有初步的理解,但尚未建起有效的内在联系。进行二轮专题复习时,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概念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握住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育种和进化》这一专题中,笔者编写的知识网络图,其主线是“DNA(实验、结构、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性状(可遗传变异)→选择(人工选择→育种;自然选择→进化)”,通过这一主线就可引导学生有效把握本专题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巧设变式,强化能力
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是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常见的能力考查形式。学生在测试过程有相当部分的错误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导致。在设计编制二轮专题学案中巧妙设置一系列的变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在考查学生兴奋产生时的膜电位,可以将“兴奋时的膜内电位是”与“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变化是”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提高答题能力。再如在遗传有关计算时,将“自交”改为“自由交配”、“基因频率”改为“基因型频率”;在分析DNA与染色体变化时,将坐标横轴上的“核DNA含量”改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等问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获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
五、模拟高考,提升经验
理科综合背景下的生物试题综合性强是一个明显特点,分值与题量在不同的省份有所不同,为了丰富学生的应考经验,在设计专题式学案时这些应与本省的高考相一致,提高练习的模拟性。如近三年广东省理科综合卷的生物试题单选6题,双选2题,共36分,非选择题4题,共64分,其中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而非选择题侧重知识的运用与能力体现。因此在编制每一专题的反馈练习时,一定要精选精编练习,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又要考虑题型与题量,特别是在编制非选择题时,既要考虑到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又要考虑与本专题横向联系的其他内容。如在编制《细胞代谢》这一专题的非选择题,通过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适当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植物的向光性、血糖调节等知识,提高试题的综合性,同时又从题量、题型及试题风格与高考试题进行模拟,提高学生的应试经验。
学案教学是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设计实效性高,针对性强的专题式学案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有力保证。在备考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并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仍是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的主旋律。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72-76.
[3]袁承国.怎样编写实用的导学案.[J],考试周刊,2010,(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