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镇规划要求将越来越高。加快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的进程,对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研究才行。
关键词:排水;城镇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镇排水规划关系到城镇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为了保证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习惯,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规划,把排水及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为了实现统一科学前面的规划,城镇应该成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把城镇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城镇防洪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排水规划。当前,对于城镇排水工程并不重视,或者只是把排水工程当成孤立的事情来抓,忽略了排水与其他工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考虑排水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和转移,造成了城镇的水体污染。因此,在城镇进行排水规划时,还要坚持综合治理,要充分考虑城镇排水的长远发展。要严谨居民肆意乱泼乱倒污染城镇水体,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避免污水随意排放。
一.目前我国城镇排水的特点。
排水管网普及率低,排水方式简单。小城镇现状排水管网普及率约40%,规模较小的城镇大多采用排水渠,因为小城镇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由自然沟和泄洪渠、农田灌溉渠发展、利用起来的。有的仍采用明沟,有的经过修缮,加盖形成了暗沟或盖板涵,排水方式简单。许多小城镇污水处理几乎是空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势在必行。
排水规模小、排水系统滞后,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小城镇排水量较大城市小,目前小城镇排水系统普遍滞后,现状沟渠布置零乱、排放口众多,居民多自发修建一些排水沟。小城镇集污系统在老镇区采用合流制,在新建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较为普遍。
二、小城镇排水规划容易出现的问题
1.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不同步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国家的雨水资源的重视,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逐步被重视。传统的雨水工程一般都是利用管道排放到水体,雨水资源几乎得不到利用,而且对市政排水压力很大。同时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三、城镇排水规划原则
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有三种情况: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后全部送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是最佳选择。但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增加太多,截流干管的尺寸很大,增加工程投资,晴天时又造成输水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极大浪费,从维护管理方面来讲,是较差的。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从环保方面来看,分流制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与合流制比较它较为灵活,截流干管尺寸不算太大,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广泛应用。是现阶段城市首选的排水体制。从造价方面来看,分流制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易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四、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建议
1.规划设计方面:应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对全镇辖区范围内的村镇进行合理分布和对对应项目进行全面布局。小城镇规模小,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不宜截然分开,应具体布置建筑、道路、绿化、管线工程等,细致规划,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浪费。
2.水厂的运营模式:应不断探寻各种新的运营模式,如BOT模式,使城镇给水系统可持续发挥作用。加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提高供水水质标准,保证用水安全。
3.排水系统的管理:针对排水现状的混乱状态,应切实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及现状普查工作,为以后工作提供依据。对此,也可建立专业部门,承担以上工作的同时可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管理,以保证建成后的设施能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各城鎮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选择运行成本低廉且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切莫照搬照抄,并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不仅要控制污染物浓度,还要对其进行总量控制。
五、城镇排水规划的思考
1.要因地制宜选择排水体制
当前,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城镇排水的突出问题,很多城镇采用的都是新建区实行雨污分流,旧城区通过逐步改造采用截流方式过渡,最终建成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城镇按照这个思路选择排水体制,效果都不理想,造成雨污合流的现象。由此可见,盲目的认为雨污分流体制是最佳模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每个城镇规模不同,排水设施和城镇布局都不同,要根据各个城镇的特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再确定采用哪种排水体制。我们建议对于一些正处在发展中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镇,要尤其注意慎重选择排水体制。对于选择合流制排水的城镇,可以进行以下科学改造,努力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弊端。比如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采用防臭雨水口,即对边沟式双篦雨水口去掉过梁,中间加一道隔墙,在隔墙上留洞,安装一个特制的玻璃钢压板门,在压板门前方隔间安装铸铁雨水篦,压板门后方隔间间盖上预制砼板,使臭气无法从雨水口排放,系统中气体可通过诸多建筑立管排出,这样既保证了通风,又不使污水从跨越管短路流出。既节省了选择分流制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又能极大地避免合流排水引发的污染。
2.城镇排水规划应加大对污水的治理
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镇都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是在城镇排水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即污水处理厂工程势在必行,关系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要针对城镇的涌水量、排水量做好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确定适合城镇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污水厂规模。另外,要针对城镇所选排水体制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此外,要制定城镇污水治理的工作目标,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治,避免污水处理“没人管”的现象。将污水处理与排水规划统一起来。
3.重视城镇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很多城镇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归一个单位,存在重新建施工而轻管理的问题,导致排水管道清扫不及时,雨水管道半通或堵死,汛期路面积水严重,一些地下水管道的窖井盖等经常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大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要建立必要的排水设施管理制度,宣传和教育群众爱护排水设施,加强对垃圾的管理,防止垃圾倒入排水管道及排水渠道中,严禁私自接水管,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排水系统。除此之外,排水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养护和清掏管理,保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其在城镇排水中的积极和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龙锐.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2,35.
[2]刘田.城镇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3.
[3]王桓.城镇建设过程中的排水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
关键词:排水;城镇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镇排水规划关系到城镇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为了保证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习惯,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规划,把排水及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为了实现统一科学前面的规划,城镇应该成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把城镇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城镇防洪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排水规划。当前,对于城镇排水工程并不重视,或者只是把排水工程当成孤立的事情来抓,忽略了排水与其他工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考虑排水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和转移,造成了城镇的水体污染。因此,在城镇进行排水规划时,还要坚持综合治理,要充分考虑城镇排水的长远发展。要严谨居民肆意乱泼乱倒污染城镇水体,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避免污水随意排放。
一.目前我国城镇排水的特点。
排水管网普及率低,排水方式简单。小城镇现状排水管网普及率约40%,规模较小的城镇大多采用排水渠,因为小城镇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由自然沟和泄洪渠、农田灌溉渠发展、利用起来的。有的仍采用明沟,有的经过修缮,加盖形成了暗沟或盖板涵,排水方式简单。许多小城镇污水处理几乎是空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势在必行。
排水规模小、排水系统滞后,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小城镇排水量较大城市小,目前小城镇排水系统普遍滞后,现状沟渠布置零乱、排放口众多,居民多自发修建一些排水沟。小城镇集污系统在老镇区采用合流制,在新建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较为普遍。
二、小城镇排水规划容易出现的问题
1.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不同步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国家的雨水资源的重视,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逐步被重视。传统的雨水工程一般都是利用管道排放到水体,雨水资源几乎得不到利用,而且对市政排水压力很大。同时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三、城镇排水规划原则
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有三种情况: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后全部送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是最佳选择。但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增加太多,截流干管的尺寸很大,增加工程投资,晴天时又造成输水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极大浪费,从维护管理方面来讲,是较差的。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从环保方面来看,分流制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与合流制比较它较为灵活,截流干管尺寸不算太大,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广泛应用。是现阶段城市首选的排水体制。从造价方面来看,分流制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易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四、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建议
1.规划设计方面:应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对全镇辖区范围内的村镇进行合理分布和对对应项目进行全面布局。小城镇规模小,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不宜截然分开,应具体布置建筑、道路、绿化、管线工程等,细致规划,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浪费。
2.水厂的运营模式:应不断探寻各种新的运营模式,如BOT模式,使城镇给水系统可持续发挥作用。加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提高供水水质标准,保证用水安全。
3.排水系统的管理:针对排水现状的混乱状态,应切实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及现状普查工作,为以后工作提供依据。对此,也可建立专业部门,承担以上工作的同时可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管理,以保证建成后的设施能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各城鎮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选择运行成本低廉且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切莫照搬照抄,并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不仅要控制污染物浓度,还要对其进行总量控制。
五、城镇排水规划的思考
1.要因地制宜选择排水体制
当前,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城镇排水的突出问题,很多城镇采用的都是新建区实行雨污分流,旧城区通过逐步改造采用截流方式过渡,最终建成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城镇按照这个思路选择排水体制,效果都不理想,造成雨污合流的现象。由此可见,盲目的认为雨污分流体制是最佳模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每个城镇规模不同,排水设施和城镇布局都不同,要根据各个城镇的特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再确定采用哪种排水体制。我们建议对于一些正处在发展中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镇,要尤其注意慎重选择排水体制。对于选择合流制排水的城镇,可以进行以下科学改造,努力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弊端。比如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采用防臭雨水口,即对边沟式双篦雨水口去掉过梁,中间加一道隔墙,在隔墙上留洞,安装一个特制的玻璃钢压板门,在压板门前方隔间安装铸铁雨水篦,压板门后方隔间间盖上预制砼板,使臭气无法从雨水口排放,系统中气体可通过诸多建筑立管排出,这样既保证了通风,又不使污水从跨越管短路流出。既节省了选择分流制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又能极大地避免合流排水引发的污染。
2.城镇排水规划应加大对污水的治理
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镇都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是在城镇排水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即污水处理厂工程势在必行,关系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要针对城镇的涌水量、排水量做好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确定适合城镇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污水厂规模。另外,要针对城镇所选排水体制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此外,要制定城镇污水治理的工作目标,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治,避免污水处理“没人管”的现象。将污水处理与排水规划统一起来。
3.重视城镇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很多城镇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归一个单位,存在重新建施工而轻管理的问题,导致排水管道清扫不及时,雨水管道半通或堵死,汛期路面积水严重,一些地下水管道的窖井盖等经常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大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要建立必要的排水设施管理制度,宣传和教育群众爱护排水设施,加强对垃圾的管理,防止垃圾倒入排水管道及排水渠道中,严禁私自接水管,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排水系统。除此之外,排水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养护和清掏管理,保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其在城镇排水中的积极和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龙锐.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2,35.
[2]刘田.城镇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3.
[3]王桓.城镇建设过程中的排水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